第二章 声现象练习

发布 2022-07-14 23:01:28 阅读 1704

第二章:声现象练习姓名学号

一、基础知识填空:

1、一切发生的物体都在停止,发声也就停止。鸟儿歌唱,靠的是鸣膜振动发声;人说话,是靠振动发声;弦乐器靠振动发声,其音调的高低与弦的都有关;管乐器靠振动发声,其音调的高低与有关,空气柱越长音调越 ;打击乐器,比如鼓,是。

靠的振动发声。

2、声源振动产生的声音必须通过一定的来传播 。事实。

上和都是传播声音的介质,声音在真空中传播,所以利用回声测地球与月亮之间的距离。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一般不同,通常在固体中的速度 ,在液体中的速度 ,在气体中的速度 。声速除了与介质的种类有关,还跟介质的有关。

15℃空气中的声速 。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会反射回来,这种现象叫 ,站在空旷的屋内或山洞内说话,会感觉声音特别洪亮,就是因为的缘故。人耳要区别出回声与原声,则要求回声到达人耳的时间比原声晚以上,通过计算知道,要求人距障碍物的距离在米以上。

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会被吸收,所以白雪茫茫的大地会感觉特别宁静。

3、我们感知声音的基本过程是: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振动,这种振动经。

过及其他组织传给把信号传给 ,这样人就听到了声音。声音既可以通过传到内耳,也可以通过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这种方式叫。

4、声音的特性有和 。音调,指声音的 ,跟发声体振动的有关,频率越高,声调 。人耳听觉频率范围。

是到低于的声叫 ,**、火山喷发、台风、海啸、核**、火箭起飞都能产生次声波。高于的声叫响度,指声音的 ,响度跟发声体的和有关,发声体振幅越大,响度 。音色,指声音的品质,不同的发声体,发出声音的品质不同。

我们能分辨出不同乐器的声音,就是由于它们的不同。

二、试题精选:

1、我国古书《梦溪笔谈》中记载: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听到夜袭的敌人马蹄声。其原因是能够传声,且比空气传声的速度 。

2、女高音与男低音中的“高”与“低”是指声音的不一样,主要是由声源振动的决定的;引吭高歌与低声细语中的“高”与“低”是指声音的不一样,主要是由声源振动的决定的。

3、男低音独唱时由女高音轻声伴唱,两个人中响度大的是音调高的是。

4、在空气中有一段两端封闭盛满水的长钢管,若一个人在其一端敲击一下,另一个耳朵贴近另一端可听到次敲击声,第一次由传来,最后一次是。

由传来,说明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是不同的。

5、小明在练习小提琴之前需要调整琴弦的松紧程度,他这样做的目的是改变琴声。

的 (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悠扬的琴声是由于琴弦的发出的。练习了一会,有位同学在楼下叫他去打球,他一听就知道是小刚。他是根据声音声音的 (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判断是小刚在喊他的。

6、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适当的长度,拨动钢尺,就可听到钢尺振动发出的声音。逐渐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钢尺振动发出声音的音调就会逐渐变 。当钢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的长度时,虽然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振动,却听不到声音,这是由于。

7、世博会开幕式上,演员们在放声歌唱,有许多乐器同时为他们伴奏,观众依据听到伴奏声的能判断出是哪种乐器在演奏。

8、右图是小明用笛子和二胡奏出的声音经过同一个示波器显示的波形图。关于这两个声音,你的认识是:音调较高的是发出的,响度大的是发出的。

9、如图在8个相同的水瓶中,灌入质量不同的水,水面的高度不等。

1)如用相同的力量敲击它们,就可以发出不同的音调,此时发出声音的生源是 (选填“空气柱”或“杯壁”)的振动,盛水越多,敲击时发出的声音的音调就越 。

2)若用嘴依次吹瓶口,也可以发出不同的音调,此时发出的声音的声源选填“空气柱”或“杯壁”)的振动,瓶中的空气柱越短,振动的越快,频率越 ,发出的音调就越 。

3)往保温瓶里灌开水的过程中,听声音就能判断壶里水位的高低,因为。

a.随着水位升高,音调逐渐升高。

b.随着水位升高,音调逐渐降低。

c.灌水过程中音调保持不变,音响越来越大。

d.灌水过程中音调保持不变,音响越来越小。

10、“…驻足倾听,隐隐传来“威风锣鼓”的节奏,渐渐地鼓声、锣声变得雄壮、喧嚣起来,汇成一片欢乐的海洋………文中“隐隐传来”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空气可以传声b.锣鼓声响度很小。

c.观察者离声源很远d.锣鼓声传播速度很小。

11、下列的实验和实例中能说明声音的音调和频率有关的一组是。

a.在鼓面上放些碎纸屑,敲鼓时可观察到纸屑在不停地跳动;

b.放在真空罩里的手机,当有来电时,看见指示灯闪烁,听不见铃声‘

c.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比较两次的不同;

12.在演示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发生的实验中(如图1),将正在发生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泡沫塑料球,球被多次弹开。再次试验中,泡沫塑料球的作用是。

a.使音叉振动尽快停下来。

b.使音叉的振动时间延长。

c.使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d.使声波多次反射,形成回声。

13、下列是小明列举的实验与事例,其中能够说明声音产生条件的是。

a.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把钟罩内的空气抽出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小。

b.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溅起水花。

c.人们先看到闪电,隔一段时间才能听见远处的雷声。

d.在吊着的大钟上固定一支细小的笔,把钟敲响后,将纸从笔尖拖过,可以在纸上看到被画出一条来回弯曲的细线。

14、科学工作者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3s,收到回波信号,海洋中该处的深度为多少?(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31m/s)

15、在一次百米赛跑时,我班小明同学担任了终点计时员,他在听见起跑的枪声后开始计时,记录的成绩是13.1s,此成绩是否准确?若不准确,请你由此计算出该运动员的成绩?

(设比赛时的温度为15℃)

第二章声现象

巫溪县2012年八年级物理上册阶段性评估测试卷 二 班级姓名成绩。一 选择题 每小题3分 共30分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只要物体在振动,人就一定能听到声音。b 只要听到物体在发声,那么物体一定在振动。c 只要人听不到声音物体就一定没有振动。d 以上说法都正确。2 下列情况,哪一种声音不能传播...

第二章《声现象》

声现象 汇编精选。一 选择题。1 2015长沙 长沙福元路大桥东入口采用了全封闭的隔音措施,如图所示,该设施长175m,高7m。由隔音板组成,能降噪20分贝左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采用全封闭隔音表示声音是在声源处阻断噪音的传播。b 分贝是用来表示声音强弱等级的单位。c 隔音板能降低噪声的音调。...

第二章声现象5 8次作业

第二章声现象。第1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第 5 次作业。1 声音是由物体的产生的。声音要靠介质传播,平常我们听到声音是通过传到我们耳朵里。2 声音在15 的空气中传播速度是m s,北宋时代的沈括,在他的著作 梦溪笔谈 中记载着 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皮帛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听到夜袭的敌人的马蹄声 这是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