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单元备课

发布 2022-07-12 10:40:28 阅读 8408

第二单元单元备课。

一、教材简析。

观察是思维的触角,是把握事物特征、了解事物与事物之间联系的主要手段。从小培养孩子们观察的兴趣,养成留心周围事物的好习惯,将使他们终生受益。这一组文章文笔清新、结构精巧、文情并茂,作者不仅以拟人的笔调向我们描述了自然界里植物和昆虫的美好生活,而且还向我们揭示了自然界中包含的人生哲理。

本组教材围绕“观察与发现”这一专题编排,选择的课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都是关于观察大自然景物和发现大自然奥秘的。《古诗两首》不仅写了诗人观景的所见所闻,还写了从观察事物中得到的启示;《爬山虎的脚》和《蟋蟀的住宅》分别写了非常有特色的植物和动物,容易激发起学生阅读的兴趣;略读课文《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生动地讲述了科学家从生活中的无意发现到不断寻求证据直至创立学说的故事,颇具吸引力。本组教材中还安排了与专题相关的“阅读链接”“资料袋”,有趣的“比眼力”口语交际,以及引导学生留心周围事物、写观察日记等内容……所有语文活动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很有利的。

由于学生年纪偏小,缺乏必要的生活经验,往往对事物的认知只停留在表面,不能细心观察到事物的主要特点。因此,本组教材围绕“观察与发现”这一专题编排,可以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入手,通过细心观察探索自然的奥秘,从而在观察事物中得到启示,培养良好的认知习惯。

二、教学目标。

在本组文章中作者并没有直接告诉大家他作了长期的观察,而是通过语言文字来体现这一些,所以品析语言、体会文章里的重点词语是非常重要的学习活动。为了完成本组的训练任务、达到训练目的,教材中的“阅读链接”“资料袋”等内容必须和每课时的教学活动有机的整合在一起。

知识与能力:

1、 认识22个生字,会写28个生字。能会写会运用23个词语,会读会认24个词语。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学习作者细心观察的方法,培养留心周围事物的意识。

过程与方法:

以读文本,让朗朗书声成为课堂的主旋律,让学生在读中感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会多角度观察事物,感悟观察事物中得到的启示。

2、深入领悟观察和写作的方法,激发学习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

教学时要着力体现“观察和发现”这个训练重点,一切教学活动都要围绕“帮助学生认识观察的重要性、学会观察的方法、形成观察的能力和习惯”这个目的去展开。

四、教学难点。

本组课文中描写的自然景物,学生并不陌生,但认认真真地做过观察的人并不会多,尤其是坚持长期观察同一种事物的人会更少。持久的观察力需要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浓烈情感来支持,这一点一定要让学生深切的体会到,同时还要通过教学促使学生在感受上与作者产生共鸣,从而进一步激发他们观察自然、体味生活的兴趣。

五、教学准备。

1、 课前布置学生进行实地或图象的实际观察。

2、 没有条件进行实地观察的地方,可建议学生查阅有关的。

六、教学设想。

本单元教学设计,要根据四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点,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1、 课前布置学生进行实地或图象的实际观察,通过直观感受,达到对课文的认知。

2、 以抓住“事物的主要特点”贯穿整个单元的学习,为学习新知创设良好的情境,让学生在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感觉到观察与发现的乐趣。

3、 理清文章顺序,加强课文的朗读训练。

4、 在学习过程中领悟作者抓住事物特点细心观察的方法,培养观察的兴趣。

七、教学时间安排:

古诗两首2课时。

爬山虎的脚2课时。

蟋蟀的住宅2课时。

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1课时。

语文园地二3课时。

合计10课时。

第二单元集体备课稿 2

第二单元集体备课稿 2 一 教学目的和要求 1 学会5个生字,绿线内的1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 正确 流利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 感知聂将军关心日本孤女是中日人民深厚友谊的体现,认识到中日友好是两国人民的共同愿望。4 学会通过对人物的语言 动作 神态和心理活动的描写,把内容写具体,...

第二单元单元备课

主要内容 1 一去二三里 2 口耳目 3 在家里 4 操场上5 语文园地一。地位和作用 本单元识字是一年级入学以来的起步阶段,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在教学中应适当渗透一些识字知识和方法,要边指导,边示范,严格要求,严格训练。单元教学目标 知识掌握目标 1 认识常用汉字52个。2 会写其中的20个。3 掌...

第二单元单元备课

一 教材分析。本单元围绕学习生活选取课文,选文同样兼顾诗文,兼顾古今 兼顾中外。有的文章与学校生活密切相关,如 我的老师 王几何 有的是家庭式的特殊教育,如 再塑生命的人 有的由校内延伸至校外,涉及整个少年时期的学习与实践,如 我早年生活 有的则是古人言论,涉及学习方法 态度 品德修养等,如 论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