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笔记

发布 2022-07-11 11:59:28 阅读 8494

二、汉代儒学。

1、“焚书坑儒“:

1)“焚书坑儒”的原因:一些儒生和游士引用儒家经典,借用古代圣贤的言论来批评时政,攻击郡县制。

秦始皇疑心一些儒生散布反对自己的言论,于是下令将这些人逮捕审问。

秦朝建立**主义政治体制。

2)概况:焚书:除秦国官定史书《秦记》、博士官所负责管理的文献及医药、卜筮、种树等有实用价值的书籍外,一律焚烧。

坑儒:秦始皇坑杀违反禁令的儒生,以警告天下的文化人。

3)影响:对思想文化传播所造成的恶劣影响是不可否认的。

对先秦思想文化成就的粗暴否定,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场浩劫。

文化成为政治权力的附庸,文化氛围由生动活跃转为死气沉沉,儒学的发展也由此进入低潮。

4、焚书坑儒的实质:进行思想控制,有利于巩固刚建立的**主义**集权。

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背景:汉初民不聊生,经济凋敝,故采用黄老之学—“无为而治”。后随经济的恢复渐渐出现了匈奴骚扰边境,“郡国并行“导致的诸王骚乱以及日渐严重的土地兼并等问题都说明“无为而治”已经落后,需要改革。

“大一统”局面得到巩固,高度集权的**主义政治体制大体定型。

2)董仲舒的“新儒学“的特点:兼采百家学说,对儒家进行改造,使其具有综合性、时代性和实用性。

新儒学“适应了汉武帝加强**集权的需要,使汉武帝通过思想统一来实现政治上的大一统。

3)“新儒学“的内容:天人感应:人可得知天意。上天可以感知人的所作所为。

君权神授,为君主受命于天提供了理论保证。

以上两点一方面约束了君权一方面加强了君权。

提出“大一统“—**集权,有利于维护多民族统一。

仁政“—缓和阶级矛盾。

“三纲五常”: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稳定社会秩序。

4)汉武帝采取重用儒生、设置太学、表彰六经等措施,使儒学的地位由此开始提升。

5、太学的出现:

1)太学的发展:汉武帝时期的太学,虽然规模非常有限,但却代表中国古代教育发展的方向。自汉昭帝时代起,太学的规模不断扩大。

汉武帝时代,除了建立太学之外,还令各郡国建立学校,初步建立了地方教育系统。

2)太学的性质:太学的兴立,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国家培养政治管理人才的官立学校。太学的建立是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的标志。

3)太学的意义:动了民间积极向学的风气,对于文化的传播起了重要作用。

在一定程度上使大官僚和大富豪子嗣垄断官位的情形得到了改变,一些出身于社会中下层的人也得到入仕的机会。

同时进一步推动了儒学的传播与发展。

东汉太学生有比较强的参政意识。他们品评政界人物,参与上层政争。太学生少年英锐,敢于进行思想创新,言行较为勇敢。

由于他们尚未进入官场,与民间接触比较密切,对于弊政的危害有直接的感受。他们所接受的儒学教育中的民本思想等积极因素,对他们批评政治的倾向有一定影响。太学清议,是中国古代**影响政治生活较早的史例,迫使黑暗的政治势力有所收敛。

但他们的思想过于理想,难以实现。

高二历史作业

正确迅速规范。曹县一中高二历史规范化答题纸。第9课欧洲宗教改革 命题人 张凤亭 高二 班姓名时间 2012 2 21 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面对教皇和皇帝组织的围剿,路德慷慨陈词。他说 我的良心,是出于上帝的命令。我不能也不愿撤回任何意见。材料二加尔文的信条正适合当时资产阶级中最果敢大胆的分子的...

高二历史月考

即墨市实验高中高二第三次质量检测。历史试卷 2015.12 时间 190分钟满分 100分 第 卷 选择题 50分 一 选择题 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计50分。在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一位先秦思想家这样评论两位政治人物 齐桓公致力联系诸侯,设法合作维系传统...

高二历史默写

高二历史默写讲义 一 1.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基本经济形态是什么?有何特征?2.简述近代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 发展的历程。3.推动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因素是什么。4.推动新航开辟的商业危机是什么?新航路开辟在欧洲引起了一场商业革命,有哪些具体表现?5.英国在确立殖民霸权的过程中分别击败了哪些国家。6.英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