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一剪梅

发布 2022-07-08 12:53:28 阅读 2442

李清照教学目标:

1.把握李清照词深婉细腻的艺术风格。

2.在诵读品味中提高审美情趣,培养学生诗词鉴赏能力教学重点:

1.读文句品味音韵美、赏析意境美2.把握李清照词的艺术风格教学难点:

词中意境的把握品味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步骤: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展示cai画面:溪亭日暮、藕花深处、归舟争渡、惊飞的鸥鹭师:(明示画面中的意象)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同学们看到这张画面能想起初中学过的哪首词?

生:李清照的词《如梦令》。师生齐背《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师:(启发)词中写的是作者少女时代无忧无虑的生活和开朗愉快的心情。真是"少年不识愁滋味"啊。

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生活的变迁,女词人还能一如既往地做个快乐天使吗?带着这个疑问,我们学习作者的另一首名篇《一剪梅》。(屏幕显示课题)二、知人论世。

通过提问,让学生自己述说他们所熟悉的李清照,包括生平及有关她的故事,然后教师小结明确:1.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济南人(今山东)人。

父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早期生活优裕,与明诚共同致力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侵后,流寓南方,明诚病死,境遇孤苦。

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有时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李词工于造语,善于创意出新。擅用白描,创立了雅而不难、易而不俗,生活气息浓郁的"易安体"。

后人有《漱玉词》辑本。

后人对她的评价:"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极是当行本色。前此太白,故称词家三李"。

李清照词,独辟门径,居然可观,其源自淮海、大晟,而铸语则多生造,妇人有此,可谓奇矣。(《白雨斋词话》)

易安佳句,如《一剪梅》起七字云:"红藕香残玉簟秋",精秀特绝,真不食人间烟火者。(《白雨斋词话》)

2.这首词在黄升《花庵词选》中题作"别愁",是赵明诚出外求学后,李清照抒写她思念丈夫的心情的。伊世珍《琅寰记》说;"易安结缡末久,明诚即负笈远游。

易安殊不忍别,觅锦帕书《一剪梅》词以送之。"三、品味音韵美1.听朗读带。

2.请一学生朗读,教师进行诵读指导明确:把握节奏。《一剪梅》是双调,每段有四个乐句,每句四拍,形式上与七律相近,节奏整齐。

所不同的是,它的双数句被分解成两小句,每小句四字。这两小句有时意思直贯而下,如"轻解罗裳,独上兰舟"、"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有时意思或相仿或并列,如"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甚至可用叠韵,如"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读前一种四字句,两句间停顿要短一些;读后一种四字句,两句间停顿稍长,以造成悬念,突出下句内容的重要性。

从整首词来看,单数句应读得缓慢、悠长,双数句可以读得轻快短促,这就有了对比。3.全班齐读。

通过朗读,整体感知词的思想内涵,品味词的音韵美。

问题设计:同学们声情并茂的朗读,让老师体味到了一种回环往复的音韵之美。是什么原因让我们体会到了这种美?

明确:音韵美的形成,一是因为本词的押韵,一韵到底并且都押平声韵,造成舒缓委婉的艺术效果;二是因为词人擅用对仗,使节奏明快、和谐、上口。四、赏析意境美。

1《白雨斋词话》中说:"易安佳句,如《一剪梅》起七字云:'红藕香残玉簟秋',精秀绝伦,真不食人间烟火者",你能说出它好在**吗?

(引导学生从词的主旨和意境角度分析)明确:"红藕香残是以点带面的写法,点明了时节,透露出秋景的冷落、萧条,而且渲染了环境气氛,对作者的孤独闲愁起了衬托作用。如果说"红藕香残"是从客观景物(视觉、嗅觉)来表现秋的到来,那么"玉簟秋"就是通过作者的主观感受(触觉)来表达秋的到来,一句话,把客观和主观,景和情都融化在一起了。

2"轻解罗裳,独上兰舟"是作者在孤寂中所想到的排遣寂寞的方法,她排遣掉寂寞了吗?你从**看出来的?(引导学生揣摩关键字)

明确:从一个"独"字可看出,词人想借泛舟来消愁,结果是"举杯消愁愁更愁"啊。过去和夫君一起双双击楫,充满诗情画意,今天却独自击楫,眼前的情景,只能勾引起往事,怎能排遣得了愁呢?

"独"字是"背面敷粉"的写法,其实她想说的是:如果丈夫在家,夫妻一起去划船该多快乐啊。

3为了稍减闲愁,词人又臆想鸿雁能传书信,哪位同学能描述一下"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这句词是一幅怎样的优美意境呢?(引导学生运用联想法)

明确:当空中大雁飞回来时,谁托它捎来书信?我正在明月照满的西楼上盼望着呢。

雁传书信,故可暂得安慰,但不可能消除的是一份什么情感呢?是词人的相思之情啊,"月满西楼"不正是"西楼望月几回圆"吗?

4.词的换头"花自飘零水自流"一句,承上启下,词意不断。它既是即景,又兼比兴。

其所展示的花落水流之景,是遥遥与上阕"红藕香残"、"独上兰舟"两句拍合的;而其所象喻的人生、年华、爱情、离别,则给人以"无可奈何花落去"之感,以及"水流无限似侬愁"之恨。词的下阕就从这一句自然过渡到后面的五句,转为纯抒情怀、直吐胸臆的独白。

5通过比较阅读,领略词人在"一种相思,两处闲愁"中所表露的旖旎、纯洁、心心相印的爱情。

比较鉴赏:原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曹植《七哀》"浮云蔽白日,游子不复返"--行行重行行》明确:旧时文人所描述的思妇诗中,大多表述的是单纯思夫或怨其不返的情结,但"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却直接点明了夫妻的两相恩爱。

他俩同样互相思念着,也同样因离别而苦恼着。这种独特的构思体现了李清照对赵明诚的无限钟情和充分信任,体现了她开朗的性格,善于为对方着想,与一般妇女的狭隘心胸不同。

6名句赏析:"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明确:词的主旨句的落实。词人对愁的描写极其形象。人在愁苦中总是皱着眉头,愁眉苦脸的,词人正是抓住这一点才写出"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两句,使人若见其眉头刚舒展又紧蹙。

的样子,从而体会到她内心的绵绵痛苦。"才。却。

句式表现愁运动之速,而愁从可见的眉间藏到心头,更使人领略到女词人的万千愁绪,给人以无止境的遐想。五、背诵全词,比较鉴赏写愁的名句。比较鉴赏: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2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3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4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明确:语言特色(清丽典雅)艺术风格(深婉细腻)六、课堂训练。

1、对这首词的理解,不全恰当的一项是:()a、首三句中,一个"独"字,表明了女主人公孤独、苦闷惆怅的心情。

b、"云中"一句,"锦书"是指写在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上的信。

c、结句八字,"才下"与"却上"属对,"眉头"与"心头"重字,完美表达了无计可消除的相思之情由"眉头"过度到"心头"是多么迅速、短暂。

d、"红藕香玉簟秋""花自飘零水自流",前四字与后三字皆为并列的主谓结构。。

七、**歌曲《月满西楼》,在歌手安雯的深情演绎中使学生进一步领略李清照词所创设的优美意境,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二年级趣味数学剪一剪

剪一剪 间隔问题。知识导航。一根绳子,如果剪1次,应该剪成2段,剪2次,剪成3段 剪3次,剪成4段 依此类推,要剪成5段,只需要剪 次。总之,剪的次数始终比剪后绳子的段数少1。生活中,像这样的问题还有很多,如 锯木头问题 锯的次数比锯成木头的段数少1 爬楼梯的层数问题 楼数比楼梯层数少1 例1 一根...

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剪一剪》教学设计

3 追问 如果在开口的这边画半个小人,会出现什么情况?学生尝试剪。明确 如果在开口这边剪,会出现两个一半的小人。谈话 看来即使是简单的剪纸也是需要技巧的,我们可以结合轴对称图形的知识,先画出半个图案,再剪,就能形成一个完整的图案,还要注意不要在折纸开口处剪。3 组织学生剪2个小人。谈话 我们已经会剪...

“剪一剪”二年级数学教案人教版

剪一剪 二年级数学教案人教版。教学内容 人教版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 二年级下册 第46页。教学目标 1 技能目标 让学生能够剪出连续的对称图案。2 认知目标 通过观察图形的形成过程,找出规律。初步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帮助学生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3 情感目标 在剪纸活动中,注意让学生感受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