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期末热身试题 一

发布 2022-07-08 12:54:28 阅读 2637

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其中第i卷第。

三、四题为选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

第ⅰ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说“韵”金开诚。

①“韵”最初的含义大约是指声调的和谐。蔡邕《琴赋》中的“繁弦既抑,雅韵乃扬”,陆机《演连珠》中的“赴曲之音.洪细入韵”,用的便是这个意思。

②声调的和谐经过人的“通感”首先向两个方面蔓延生发。一个方面是指人的神情、气派、风度上的和谐得体,这一般被称为神韵、风韵。但神情、气派、风度这几个词,一般说来是中性的,无褒贬之意。

而神韵、风韵一般指神情、气派、风度中已经含有了某种和谐之美。另一个方面是在文学艺术中蔓延,这一般被称为气韵。如南齐谢赫在《古画品录·序》中将“气韵生动”列为“绘画六法”之首。

③不过,以上所谓的形容人的和谐用神韵、风韵,形容文学艺术的和谐用“气韵”,只是就一般而言,实际上两者混用的情况也并不罕见。

④“韵”的含义既已蔓延到形容人与艺术,就势必还要扩散到各种事情上去。“风流韵事”即其显例,而其事则必须和谐才能称为“韵”。如东晋永和九年,王羲之等人在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就是风流韵事,有“墨皇”《兰亭集序》为证。

倘若这帮人喝醉了酒争吵起来,乃至大打出手,那就既不“风流”也非“韵事”了。唐代元稹写传奇**《会真记》。写的不算“风流韵事”,因为“始乱终弃”这件事并不和谐;等到《会真记》演变成元代王实甫的《西厢记》时,作品所写的就是风流韵事了。

因为那事情虽有波折,终趋和谐。和谐之美是“韵”的核心含义,这是不能有太大变化的。

⑤“韵”虽以和谐为核心,但这和谐却还有两个重要的特征。

⑥第一个特征从谢赫所强调的“气韵生动”就可以看出,和谐还须是动态的,具有外在的或内在的生动性。比如说时装店里使用的木制模型,套上时装不能说它不和谐,但却没有气韵;而活的时装模特儿的表演却变静态为动态,具有外在的生动性,那就或多或少有些气韵了。犹如断臂的维纳斯雕像之类,那是不穿时装也有气韵的,因为它具有内在的生动性。

“韵”所指的和谐要结合生动这个特征是势所必然的,因为它首先出于声调,而声调则是流动变化的;蔓延到人,则人的神情、气派、风度也只有在活动中才能表现得充分;又蔓延到文学艺术,自然更要求生动传神。静态的书法、绘画尚且要求只有形象生动,才谈得上气韵,更何况动态的电影与电视剧等。一部电影或电视剧倘若毫无气韵,那便是劣作。

第二个特征是“韵”的和谐还要使人玩味不尽,所以又生发了“韵味”这个词。在京剧行家看来,唱得有没有韵味,乃是最为重要的评价标准。照理说,一个演员唱戏,只要音色不怪异,又不荒腔走板,自然已达到和谐有“韵”的标准;但,事实上“韵”之外还要再加上“味”,就是说这种和谐还必须能引发审美中的联想与想象,这样才会有使人玩味不尽的魅力。

只有有了“味”,才能使“韵”这个审美标准更加富有中国特色。因为“韵”所指的和谐已经是传统的中庸思想的一种表现了;如果再加上“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味”,那就又涉及有无相生、虚实相成的阴阳统一了。

⑧总之,对“韵”的追求,不但深深扎根于传统文化,而且也为传统文化宝库带来了相当客观的创造性成果。有关“韵”的创作经验和思想经验是很值得借鉴的,它能使中国人的生活与创作多一点风姿韵致,少一点不文明。

选自《艺术欣赏之旅》,有删改)

1.下列关于“韵”的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韵”原本指声调的和谐,后来通过人的各种感觉行为和艺术活动迸一步蔓延到各种事情,这些符合“韵”的标准的事情都含有和谐之美。

b.和谐之美虽然是“韵”的核心,但在此之外还要“气韵生动”和有“韵味”,这样才能使“韵”这个审美标准更符合中国特色。

c.“韵”在人的神情、气派上体现为神韵、风韵,一般无褒贬之分;它在文学艺术中表现为气韵。而实际上却常常存在混用的现象。

d.作者列举《兰亭集序》和《会真记》的例子是为了说明“韵”一要和谐,二要有能流传后世的作品作为证明。

2.下列关于“气韵生动”和“韵味”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气韵生动”是从外在或内在的生动性上提出的要求,无论在动态还是静态上都要求生动形象,才谈得上“气韵”。

b.“韵味”指文艺作品要在生动性之外还能使人产生玩味不尽的感觉,是比生动性更高层次的要求。

c.静态的书法和绘画也可以“气韵生动”,而动态的电影和电视剧若毫无气韵,便是劣作。这说明衡量艺术作品是否有气韵的关键不是表面的动与静,而是生动形象。

d.有“韵味”能引发审美对象的联想和想象,“韵味”是中国传统的中庸思想与“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境界的结合。

3.下列分析与概括,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是扎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是其他民族文化所不具备的。

b.“韵”的创作经验和思想经验的借鉴既涉及个人的生活品味,更关乎民族的文化传承和社会的文明进步。

c.“韵”是“有”“实”,不具备中国特色;“味”是“无”“虚”,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审美标准。

d.与“韵”有关的神韵、风韵以及气韵等表述往往并不固定,“韵”的含义在中国人的现实生活中已被广泛接受。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杨维岳传。戴名世。

杨维岳,庐州巢县人也。生而孝谨,好读书,毅然自守以正。尝以文见知于郡守。

一日往谒,适富民有犯法者,守教维岳为之代请,可得金数百。维岳谢曰:“犯罪自有公法。

使此人不当罪,而维岳受其金,则不祥;使此人当罪,以维岳故贳之,是以私爱而挠公法也。维岳兢兢自守,惧无以报德,其敢以是为公累?”郡守由是益敬重之。

尝读书至忠孝大节,往往三复流涕。慕文文山之为人也,画像祀之。

崇祯中,陕西盗起,都御史史可法巡抚淮扬。维岳曰:“此当代伟人也,不可以不见。

”乃徒步诣军门往谒。居无何,寇益急,诏天下勤王。时可法已拜南京兵部尚书,以府库虚耗,军资竭,兵不得出,传檄谕天下捐赀救国。

维岳捧檄泣曰:“国事如此,吾何以家为!”即毁家以为士民倡。

崇祯十七年,上崩于煤山。维岳闻之,北面痛哭,累昼夜不能寝食。未一岁,北兵渡江,京师溃,而史可法以大学士督师扬州,城破死之。

维岳泣曰:“国家养士三百年,以身殉国,奈何独一史公!”于是设史公主①,为文祭之而哭于庭。

家人进粥食,麾之去;平日好饮酒,亦却之。曰:“今值国事如此,饮食能下咽乎!

”居三日,北兵至,下令剃发。维岳不肯。人谓:

“先生曷避诸?”维岳曰:“避将何之?

吾死耳!吾死耳!”其子对之泣,维岳曰:

“小子!吾生平读书何事?一旦苟全幸生,吾义不为!

吾今得死所矣,小子何泣焉?”人有来劝慰,偃卧唯唯而已。作不髡永诀之辞以见志。

凡不食七日,气息仅存。亲属人来观者益众,忽张目,视其子曰:“前日见志之语,慎毋以示世也。

”顷之遂卒,年五十六。闻者莫不为之流涕,私谥为文烈公。

呜呼!三代以来,变故多矣,为人臣者,往往身为大官不能为国死,而布衣、诸生又以死非吾事,则是无一人死也,君臣之义几何而不绝也哉!

选自《南山集》,有删节)

注:①主:死者的牌位。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以维岳故贳之贳:赦免

b.累昼夜不能寝食累:连续。

c.北兵渡江,京师溃溃:被攻陷

d.慎毋以示世也慎:小心。

5.下列句子中,直接表现杨维岳忠义大节的一组是( )3分)

①以维岳故贳之,是以私爱而挠公法也 ②即毁家以为士民倡。

③北面痛哭,累昼夜不能寝食 ④避将何之?吾死耳。

⑤作不髡永诀之辞以见志 ⑥闻者莫不为之流涕。

a.①⑤b.①③c.②③d.②④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杨维岳喜好读书,坚守正道。他宁可不要数百两银子,也不为犯法的富民“代请”。郡守因此越发敬重他的为人。

b.杨维岳一直很敬重文天祥和史可法,他画了文天祥画像经常祭拜;在史可法死后,杨维岳又设牌位写文章哭祭他。

c.清兵南下后,下令士民剃发。杨维岳既不剃发,也不躲藏,决心以死明志,别人来劝慰他,他也卧床不应,绝食多日而亡。

d.作者谴责了在民族危难之际贪生怕死的达官贵人,以及不明大义的平民、书生,肯定了杨维岳为守君臣之义而献身的行为。

7.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⑴维岳兢兢自守,惧无以报德,其敢以是为公累?(3分)

译文:2)以府库虚耗,军资竭,兵不得出,传檄谕天下捐赀救国。(4分)

译文:3)而史可法以大学士督师扬州,城破死之。(3分)

译文: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11分)

官舍竹。王禹偁。

谁种萧萧数百竿?伴吟偏称作闲官。

不随夭艳争春色,独守孤贞待岁寒。

声拂琴床生雅趣,影侵棋局助清欢。

明年纵便量移去,犹得今冬雪里看!

此诗为作者受小人毁谤,被贬为商州团练副使时所作。

8.请赏析颔联所用的手法和表达的寓意。(5分)

答:9.颈联的两个动词“拂”和“侵”用得十分生动传神,请简要赏析。(6分)

答: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在天愿做比翼鸟天长地久有时尽。

2秋水共长天一色。

3内无应门五尺之僮形影相吊。

4)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乙选考题。请考生在第。

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记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高二语文期末试卷高二语文试题

高二语文试题 苏教版 必修五 山东郓城第二中学孙明强邮编 274715 说明 本试卷分第 卷 选择题 和第 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要求第 卷统一用蓝色墨水钢笔答题!第 卷 选择题共45分 一 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殷 y n 切埋 m...

期末高二试题

太原市第七职业中学2012 2013学年高二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题。一 基础知识考察 每题2分。共10分 1.下面加点字词的注音全部正确的是 a 粗糙 z o 啃啮 ch 微蹙 c 百舸 g b 刹车 sh 俯瞰 k n 饿殍 pi o 庇护 b c 浚理 j n 心扉 f i 翩跹 qi ...

高三语文一模热身练习试题 含解析

教育资源共享步入知识海洋。2019高三语文一模热身练习试题 含解析 一 语言文字运用。1.她 唐小姐 眼睛不顶大,反衬得许多女人的大眼睛像政治家讲的空话,大而无当。根据句中本体和喻体的关系,下列句中具有相同特点的一项是 a.那女子忽然发现顾先生的注意,便对他一笑,满嘴鲜红的牙根肉,块垒不平像侠客的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