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化学糖类

发布 2022-07-07 06:01:28 阅读 8597

第一章关注营养平衡教学设计。

本章知识结构。

教材的地位。

本章是《化学与生活》模块的第一章。在必修模块化学2的“基本营养物质”一节中,学生已经从组成、性质和应用等方面学习了三种营养物质—糖类、油脂和蛋白质。本章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几种基本营养物质的性质及在人体内的主要功能。

通过本章的学习,能够丰富学生的生活常识,有利于正确认识和处理有关饮食、营养、健康等日常生活问题。

介于学生在有机化学方面的知识基础比较薄弱,在处理本章教材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基础,控制内容的深广度,准确把握教学要求。

教学设计思想

1.人的生命活动是一种复杂的过程, 其中包含许多化学物质和化学变化,都是十分复杂、深奥的, 特别是在人的生命过程---新陈代谢, 是一种动态的过程。 本章知识力图从最简单的一面---人摄入的糖类、油脂、蛋白质、维生素在新陈代谢中如何变化、起作用切入, 介绍营养合理搭配、平衡的科学知识。

2.人的生命活动、新陈代谢虽复杂,但生命过程依赖的物质---空气、水、电解质、糖类、油脂、蛋白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仅最后一种是新知识点,基于都是学生已初步学习、基本掌握的知识, 因此本章知识的介绍, 一定要从学生现有的知识出发,由此加深,学生的知识链方能接上。

3.介绍本章知识时,切忌偏深、偏多,基于学生的基础和学习课时以及学习的对象(为文科学生),努力把课本的知识点消化并掌握主要的部分,不可能过分的深化和面面俱到。

教学实施策略

1.注意新旧知识的衔接。糖类、油脂、蛋白质都是在必修学过但并未深化。 在这章的学习中,必须弄清学生需要掌握哪些知识, 跟必修学过的知识如何衔接好, 要通过什么形式、哪些途径去衔接,每个知识点的教学都必须明确。

2.注意联系实际,强调化学知识的广泛应用,与生命过程、人体健康紧密结合。这里一方面要克服光讲化学知识、化学方程式的单调、枯燥的教学方式,另一方面又要克服人的新陈代谢过程中包含的化学知识的过于深奥的畏难情绪。 把化学与生活拉近距离,尽可能地学以致用,使化学变得有趣。

3.重视实验,尽可能让学生体验知识产生的过程。获得实实在在的化学知识。根据学校的条件,在理解上尽可能多做实验,文科班多介绍常识和应用,多作演示,以提高兴趣调动积极性。

4.教学的要求:因为选择选修1的学生一般为文科学生,同时由于课时的限制(1课时/周)所以对学生的要求也相应降低。 不要求学生一定要“理解、掌握、并会应用”,只要求做到“初步了解和知道其应用”即可。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葡萄糖的还原性、淀粉是如何消化吸收的、、纤维素的水解、用途及生理功能。

2.了解油脂的分类、组成与结构

3.了解氨基酸、蛋白质的结构和性质特点,了解肽键及多肽,初步掌握蛋白质的重要性质和检验方法。

4.了解人体必需的维生素的主要**和摄入途径,认识微量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①葡萄糖的还原性(银镜反应)和②淀粉的水解,认识葡萄糖的还原性及淀粉的水解

2.通过联系生活实际---人类每顿摄入的食物中的淀粉、油脂、维生素在人体内的变化以及起的作用,把化学概念与生活、人体的新陈代谢紧密联系,避免枯燥无味的说教以及龙飞凤舞的书写结构式、方程式。

3.通过学生动手实验培养操作技能与观察能力,使之正确进行实验分析,从而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并形成规律性认识,再辅以习题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自然科学不是无中生有,是实事求是。人类的活动能量来自何方?人食物中的淀粉、脂肪、蛋白质起了什么变化,各成分起什么作用?这些常识性的知识,是每个学生必须了解并合理搭配,学以致用。

课时分配建议。

第一节:生命的基础能源---糖类 2课时。

第二节:重要的体内能源---油脂 1课时。

第三节:生命的基础---蛋白质 2课时。

第四节:维生素和微量元素2课时。

单元复习1课时。

教学方法建议情境教学、实验**、问题讨论。

第一节生命的基础能源——糖类。

1.通过学与问的问题 ,激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复习糖类的概念及分类,使学生充分认识糖类物质与人类生命和生活的密切关系,并围绕这个中心展开本节课的学习。

2.教学方法上要充分调动学生利用已有知识来学习新知识的能力,可以采取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注意启发和问题驱动。

3.教学过程中逐步围绕以下内容来落实:

1)葡萄糖的还原性,重点做好银镜反应、斐林反应的实验。

2)从葡萄糖的结构分析葡萄糖具有还原性的本质原因;

3)结合学生的生物知识,引导学生讨论总结出葡萄糖在体内是怎样提供能量的。

4)实验**淀粉水解的条件和水解产物。

由于教学内容不多且比较简单,在教学过程中,应鼓励学生主动参与问题解决的全过程,关注学生在问题解决过程中的情感体验,注重培养学生通过解决问题获取知识的能力。

4. 本教学内容的重点是葡萄糖的结构与还原性、淀粉水解的条件和水解产物,教学时建议做如下处理:

教学设计可以按下列流程进行:

葡萄糖的结构与性质教学。

ch2oh(choh)4cho+2[ag(nh3)2]oh →2ag↓+ ch2oh(choh)4coonh4+3nh3+h2o

ch2oh(choh)4cho+2cu(oh)2 →cu2o↓+ ch2oh(choh)4cooh+2h2o

淀粉水解的条件和水解产物的**:

1)引导学生联系咀嚼含淀粉的食物时会感到有甜味,说明淀粉在淀粉酶的作用下发生了水解反应。

2)引导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证明淀粉在硫酸的催化作用下也能发生水解反应。怎样判断水解?水解产物是什么?

甲、乙、丙三学生做淀粉水解实验操作与现象记录如下:

甲: 将0.5克淀粉加入5ml水中,煮沸了,将液体分为二份,一份加入碘水变蓝,另一份加入新制cu(oh)2共热产生黑色沉淀。

乙:将0.5克淀粉加入5ml水中,再加2ml稀h2so4,煮沸了,把液体分为二份,一份加碘水变蓝,另一份用naoh碱化,再加入新制cu(oh)2共热,产生砖红色沉淀。

丙:将将0.5克淀粉加入5ml的h2so4中,加热煮沸了,将溶液分为二份,一份加入碘水不呈蓝色,另一份用naoh碱化,再加入新制cu(oh)2共热,产生砖红色沉淀。

评价三个学生的实验:

甲---未加入稀酸催化,淀粉未水解;

乙---淀粉部分水解( 既有淀粉,又有葡萄糖的特征反应)

丙---淀粉已完全水解(没有淀粉的特征反应,有葡萄糖的特征反应)

结论:淀粉在稀硫酸的催化下能发生水解,水解的产物为葡萄糖。

另外可通过练习巩固淀粉水解的实验操作与实验现象的记录,进一步掌握葡萄糖和淀粉的性质。

高二化学选修5糖类

高二化学选修5 糖类。教学目的。1.认识糖类的组成和性质特点,能举例说明糖类在食品加工和生物质能源开发上的应用。2.使学生了解糖类的组成和分类,使学生掌握葡萄糖的结构简式和重要性质。3.了解葡萄糖的制法和用途。使学生了解果糖的性质和它在结构上跟葡萄糖的差别 教学重点 难点 葡萄糖的结构简式和重要性质...

高二化学选修5糖类 3

教学目的。1.认识糖类的组成和性质特点,能举例说明糖类在食品加工和生物质能源开发上的应用。2.使学生了解糖类的组成和分类,使学生掌握葡萄糖的结构简式和重要性质。3.了解葡萄糖的制法和用途。使学生了解果糖的性质和它在结构上跟葡萄糖的差别 教学重点 难点 葡萄糖的结构简式和重要性质。建议 实验 蔗糖 纤...

化学作业糖类

糖类。一。单选题 共5题,50.0分 1.具有还原性的糖为 a 麦芽糖。b 糖原。c 蔗糖。d 淀粉。答案 a 小白菌解析 麦芽糖为具有还原性的双糖,糖原 淀粉为不具有还原性的多糖,蔗糖为不具有还原性的双糖。2.蔗糖分子中连接两分子单糖的苷键是 a 1,4苷键。b 1,4苷键。c 1,4苷键。d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