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作业 一至六

发布 2022-07-03 07:30:28 阅读 2550

物理作业一姓名。

1、物质是由组成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运动;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力。

2、炒菜时,香气四处飘逸,这表明铁丝很难被拉断,表明分子间存在力。

3、在盛有热水和冷水的两个玻璃杯中,同时分别小心地滴入两滴墨水,不要搅动杯子中的水,观察到的现象是现象表明:温度越高过程越快。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温度越高,分子越剧烈造成的。

4.分子间的力和力是同时存在的,当分子间的距离很小时,作用力表现为力,当分子间的距离稍大时,作用力表现为力。我们常说铁丝很难被拉断是因为分子间有力,同时铁块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还有力。

通常固体、液体分子间的作用力比气体间的作用力要。

5.气体容易被压缩,是由于气体分子间的但气体也不能无限制地被压缩,是由于分子间存在的缘故。

作业评价。物理作业二姓名。

1.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的动能与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同一个物体 ,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内能就越。

2在物理学中,“热”有热量、内能、温度等含义,请写出下面几种情形中“热”字的含义:

1)这盆水很热。

2)物体吸热升温。

3)摩擦生热。

4)温度不同的两个物体之间可以发生热传递。

5)这杯水热得烫手。

3、若一个物体放出热量,那么它的温度将( )

a.一定降低 b.一定升高c.可能不变 d.一定不变。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不吸收热量,温度也可以升高b.物体内能增大时,温度一定升高。

c.物体温度升高,一定是吸收了热量d.物体的内能减少,一定是物体对外做功作业评价。

物理作业三姓名。

1、在下列过程中,属于通过热传递使物体内能减少的是( )

a.用天然气烧水,水温不断升高 b.用打气筒打气,气筒壁发热。

c.装入暖水瓶内的开水过一段时间会变凉 d.用锯条锯木头时,锯条发热。

2、下列现象中哪一个是通过做功让物体的内能增加的( )

a.两手相互摩擦,手的温度升高 b.用煤气炉给水加热。

c.用灌了热水的热水袋取暖 d.冬天太阳下的人会觉得温暖。

3、关于温度、热量、内能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温度高的物体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热量多。

b.物体的内能减少,一定放出热量。

c.物体的温度升高,它的内能增大。

d.物体的温度升高,一定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

4.你有哪些方法可以使一个火柴头燃烧起来,列举你的方法,并将你的方法分类,归纳每类方法有什么共同特点。

作业评价。物理作业四姓名。

一、填空题。

1.比热容是指___温度每升高___放出的热量。

2.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___放出的热量,跟温度___吸收的热量___即等于它的___

3.在国际单位制中,比热容的单位是___

4.煤油的比热容是2.1×103焦/(千克·℃)它表示___

5.水的比热为___

二、选择题。

1.散热设备中常常用水来做冷却剂,这是因为。

a.水是热的不良导体b.水是冷的不良导体。

c.水的比热容比较大d.水的比热容比较小。

2.将一块铁切去一半,变化了的物理量是。

a.密度 b.质量 c.比热容 d.温度。

3.下列物质中比热最小的是。

a.酒精 b.橡胶 c.花岗岩 d.水银。

4.关于比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1千克水在1℃时的热量是4200焦。

b.1千克水每升高1℃放出的热量是4200焦。

c.1千克水每升高1℃吸收的热量是4200焦。

d.1千克水每降低1℃吸收的热量是4200焦。

5.2100焦的热量能使质量为1千克的下列哪种物质的温度正好升高1℃

a.橡胶 b.酒精 c.煤油 d.冰。

6.在我国北方农村,农民常在菜窖里储存几桶水,是因为。

a.水的比热容比较大,气温升高时放出的热量较多,使储存的蔬菜不容易冻坏。

b.水的比热容比较大,气温降低时放出的热量较多,使储存的蔬菜不容易冻坏。

c.水的比热容比较大,气温降低时吸收的热量较少,使储存的蔬菜不容易冻坏。

d.水的比热容比较大,气温升高时放出的热量较少,使储存的蔬菜不容易冻坏。

7.质量均为1千克的下列四种物质各放出2×103焦的热量,温度正好下降1℃的是。

a.煤油 b.橡胶 c.水银 d.松木。

作业评价。物理作业五姓名。

1、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___的多少叫热量,热量只有在热传递过程中才有意义,热量的单位是___其计算公式是其中△t表示物体升高了”表示升高到”表示。

2.水的比热容比较大,泥土和砂石的比热在同样受热或冷却的情况下,水温变化比泥土、砂石的温度变化所以沿海地区昼夜温差___

3.一太阳能热水器水箱内装有质量为80kg的水,经太阳晒2h后,温度从20℃升高到50℃所吸收的热量是j,这是用的方式增加了水的内能.

4.两个铁块的质量之比为4∶1,升高的温度之比是1∶2,则两铁块的比热之比为吸收的热量之比为。

5.下列有关比热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吸收热量多的物质,比热容一定大。

b.在释放相同热量的条件下,比热容小的物体温度降低得多。

c.水和冰是同一种物质构成,因此比热相同。

d.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比热容。

6.下列各种情况下比热会发生变化的是( )

a.一杯水倒去一半 b.水凝结成冰。

c.一块铁加工成铁屑 d.15℃的水变成45℃的水。

7、铝的比热容比钢的比热容大,下面的理解中正确的是。

a.1千克铝比1千克钢含的热量多 b.1千克铝比1千克钢含的内能多。

c.铝和钢接触时,铝一定向钢传热。

d.1千克的铝温度降低1 ℃比1千克钢温度降低1 ℃时放出的热量多。

8、质量相等的金属a和b,放在沸水中煮10 min后取出,马上分别投入质量相同,温度也相同的两杯水里,到两杯水的温度不再升高时,测量发现放a的水温高于放b的水温,则。

a.金属块a的比热容大 b.金属块a原来的温度较高。

c.金属块a有较多的热量 d.金属块a有较好的导热性。

作业评价。物理作业六姓名。

1.电流的形成是由于金属中的___形成了电流,电流的方向沿着方向流动。

2.电路是由组成的。电池、发电机是灯泡、电铃等是。

3.如图1所示,碳棒a、b立于硫酸铜溶液里,通电后,碳棒a上析出红色的铜。据此可以判定:电源的c端是___极。

在导线bd中定向移动的电荷是___电流方向是在溶液里定向移动的电荷是电流方向是。

4.电路中获得持续电流的条件是( )

a.电路中存在大量的自由电子b.电路中必须有电源。

c.电路中有电源,且电路闭 d.电路中有电源,且有灯泡。

5.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把电池的两端直接连在一起。

b.电路中电流的方向是“正极→负极”

c.在电路中,电源是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d.一般的电路由电源、用电器、开关和导线组成。

6.在研究电流的特点时,经常用同样看不见、摸不着的水流相比,这种科学思维方法可以叫做( )

a.控制变量法。

b.模型法。

c.类比法。

d.归纳法。

作业评价。

物理专题一至专题五练习

一 选择题。1.在一种叫做 蹦极跳 的运动中,质量为m的游戏者身系一根长为l 弹性优良的轻质柔软橡皮绳,从高处由静止开始下落1.5l时到达最低点,若在下落过程中不计空气阻力,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速度先增大后减小b.加速度先增大后反向减小。c.动能先增大后减小d.重力势能减少了mgl 2.用三根轻...

专题一至专题五作业

新课标将历史课程分成六大板块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 中国现代史 世界古代史 世界近代史 世界现代史。依照历史发展的时序,在每一个板块的内容设计上,采用 点 线 结合的呈现方式。点 是具体的历史事实 线 是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以 线 穿 点 以 点 连 线 通过 点 与 点 之间的联系来理解 线 使...

物理作业六

北大附中物理作业 六 一 合金问题。1用体积相同的甲 乙两种金属,熔合制成一种合金。已知甲 乙金属的密度分别为 甲和 乙。求 合金的密度 变形1 用的甲 乙两种金属,熔合制成一种合金,所用的甲 乙两种金属的体积比v甲 v乙 2 3。已知甲 乙金属的密度分别为 甲和 乙。求 合金的密度 变形2 用的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