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技术培训教程作业8 9答案

发布 2022-07-03 03:19:28 阅读 8397

作业:模块8一、名词解释。

1.教学设计成果的评价——教学设计成果的评价属于教学评价范畴,它是教学设计成果趋向完善的重要环节。始于20世纪30年代的现代教学评价的理论和技术对教学设计成果的评价具有直接指导作用。

2.说课——就是让教师以语言为主要表述工具,在备课的基础上,面对同行、专家、系统而概括地解说自己对具体课程的理解,阐述自己的教学观点,表述自己具体执教某课题的教学设想、方法、策略以及组织教学的理论依据等,然后由大家进行评说。说课活动由解说和评说两部分组成,重点在解说,评说则是针对解说而进行的评议、交流和研讨。

二、简答题。

1. 教学系统设计的根本目的是解决教学中的问题,形成优化学习的方案,并在实施中取得最好的效果,也就是说要促进学习以取得更佳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学设计成果评价应该包含对学习效果的评价设计,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教学评价设计,包括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果的评价,这是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除此之外,教学设计成果评价的对象还应包括教学设计方案、教学材料和支持工具等设计成果的评价以及对教学设计成果的形成性评价。教学设计成果的评价实质是从结果和影响两个方面对教学设计活动给予价值上的确认,并引导设计工作沿着实现预定目标方向进展。

2. 好的说课有以下几个重要特征:

1)突出教学理念。(2)诠释教学思想。 (3)体现教学能力。 (4)展现教学境界。(5)展示演讲才华。

3. 好的说课有以下几个重要特征: (1)突出教学理念。(2)诠释教学思想。(3)体现教学能力。(4)展现教学境界。(5)展示演讲才华。

4. 教学效果的评价一般包括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果的评价,从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三个维度对学生的投入程度以及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进行评价。前者主要描述教学的过程性状态,后者则描述教学的结果,前者是后者实现的基础。

在有效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不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是加工知识的主体,这需要学生有积极的情感投入。学生对学习的投入程度通常是指多少学生在多大程度上参与到教学活动过程中,即既要考察全体学生的参与情况,是部分参与还是全体参与,还要考察学生个体在教学活动中的参与程度,是被动参与还是主动参与,是表面的、形式的参与还是深层的、实质的参与。只有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教学过程才能真正成为主动认知、主动建构知识意义并获得成就感的过程。

5. 第一,“强调小组讨论”,忽视课堂教学效益的倾向;第二,“强调学生主体地位”,降低课堂教学效果倾向,学生应该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和主角,教师则起引导和掌控节奏的作用。

模块9:一、名词解释。

1. 单元教学设计就是从一章或者一单元的角度出发,根据章节或单元中不同知识点的需要,综合利用各种教学形式和教学策略,通过一个阶段的学习让学习者完成对一个相对完整的知识单元的学习。

2.主题教学设计是以主题为中轴,围绕教学主题而展开的,在系统论、学习理论与教学论指导下,以教学主题为枢纽,在系统内诸要素之间彼此联系、相互作用与协调运行中,驱动师生"双适应双发展"以达成教学主体心理结构的完善与自我实现的整体性设计。

二、简答题。

1. 单元教学设计的结构,一般情况一个单元教学设计中可以包括多个“一节课教学设计”和“主题式教学设计”。需要注意的是,不仅在一个单元内部可以进行主题式教学,还可以综合两个或多个单元知识内容开展主题式教学。

单元教学设计的原则:1、以单元或章为单位,体现各个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2、体现单元学习的完整性;3、体现单元学习的层次性;4、多种教学形式相结合布教师主导、学生**相结合;5、注重单元内容的综合运用;6、提供评价方法及模板。

2. 主题式教学设计除具有一般教学设计应具备的基本特征之外,其个性化特点主要表现在主题中轴性、教学主体的辩证统一性、"教程"与"学程"的整合性与教学时空从"有限封闭"向"无限开放"的转化性这四个方面。 (一)主题中轴性 (二)教学主体的辩证统一性 (三) "教程"与"学程"的整合性 (四)教学时空从"有限封闭"向"无限开放"的转化性 。

主题式教学设计体现"教学活动是师生交互作用的过程"的教学本质观,它强调师生围绕教学主题而互动、协商、交流、合作与对话,它要求打破教师"讲" 学生"听"的"填鸭式"教学思维,主张生生之间、师生之间、学生组与学生组之间的思维碰撞,在学习共同体中形成"学习思维场飞从而实现师生之间的智力资源共享。

3. 主题式教学设计除具有一般教学设计应具备的基本特征之外,其个性化特点主要表现在主题中轴性、教学主体的辩证统一性、"教程"与"学程"的整合性与教学时空从"有限封闭"向"无限开放"的转化性这四个方面。 (一)主题中轴性 (二)教学主体的辩证统一性 (三) "教程"与"学程"的整合性 (四)教学时空从"有限封闭"向"无限开放"的转化性 。

4. 主题教学设计的一般步骤:决定组织中心,确定主题;分析教学内容,发展概念网络;分析教学目标和学习者特征;建立引导性的问题和任务;设计教学活动;、设计评价; 选题设计;教学目标设计;任务设计; 资源设计活动模板及支持工具的提供; 意义:

有一个主题相对集中、独立的主题;学习内容是经过结构化处理的;教师是主题内容的组织者;学生是主题的主动学习者;以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为主,是一种过程性的学习。

教育技术培训教程作业

作业1 名词解释。教育技术 作业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是什么?作业3 名词解释。教育评价 作业4 名词解释。学习者特征分析 作业5 简述教育评价的功能。作业6 什么是量规 如何设计量规 作业7 简述教学法评价的一般方法。作业8 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法评价理念有哪些变化?作业9 1 一个完整的教...

教育技术培训作业

信息技术环境下备好开学第一课。一 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2 帮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二 教学重点 难点 同教学目标1 三 教学过程。1 复习。让学生总结上学期进步之星的学习习惯,并由此反思自己哪些地方需要改正。2 导入。通过学生的总结引入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年之计在于...

教育技术培训作业

专题八 教育评价主题研讨。1 案例 让那面墙壁说话 我认为体现了以下功能 导向功能 诊断功能 调节功能 激励功能。2 案例中我认为体现了评价的案例中采用的评价方法是 观察法 调查法 作业分析法等。案例体现了以比赛 激励 以人为本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理念。3 回顾我以前的教案我认识到我以前的教案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