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制订目的:
为确保本公司各制程阶段测量系统的有效性,保证量测质量,满足客户的要求。
2 适用范围:
2.1 〈控制计划〉中规定用于检验产品特性的每种量测设备。
2.2 客户或本公司指定的在某制程中所使用的特殊量测设备。
2.3 上述范围内,没经测量系统分析判定为“可接受”的测量设备不准使用。
3 定义:3.1 测量:赋值(或数)给具体事物以表示它们之间关于特定特性的关系。
3.2 量具:任何用来获得测量结果的装置,包括用来测量合格/不合格的装置。
3.3 测量系统:用来对被测特性定量测量或定性评价的仪器或量具、标准、操作、方法、夹具、软件、人员、环境和假设的集合;用来获得测量结果的整个过程。
3.4 重复性(ev):由一位测量人多次使用同一种测量仪器,测量同一零件的同一特性时获得的测量变差。
3.5 再现性(**):由不同的测量人使用同一个量具,测量一个零件的一个特性时产生的测量平均值的变差。
3.6 零件变差(pv):不同零件之间的变差,零件在多人多次同一个量具测量出的平均值的变差。
3.7 总变差(tv):测量值与真值(基准值)之间的总变差。
4 作业内容:
4.1 测量系统分析时机:
4.1.1 新生产之产品pv有不同时。
4.1.2 新仪器,ev有不同时。
4.1.3 新操作人员,**有不同时 。
4.2 计量型测量系统分析:
4.2.1 测量人的选定:基于对整个测量系统的评价,应从日常操作该仪器的人中挑选三名测量人。
4.2.2 样件的选用:
测量系统分析主要是对测量系统的分析,不是对产品的测量,因此,选取的样件应是可溯源的标准件。若标准件不可获得,则可选择一个适当的生产零件,但被选的生产零件必须准确、标准。
4.2.3 仪器的选择:
4.2.3.1 测量仪器必须是经过检定或校准合格。
4.2.3.2 测量仪器分辨率的第一准则是能够分辨过程变差的十分之一,例如,如果特性的变差为0.1,仪器的可视分辨率(能读取)0.01。
4.2.4 数据的记录:
4.2.4.1 设置[量具重复性和再现性数据收集表]与[测量系统重复性及再现性分析报告]。
4.2.4.2 .选定10个标准件、一个测量仪具(稳定性分析所用)、三个测量者,组成测量系统。
把标准件按顺序编号并将标准件的号码遮掩,采用盲测法即不让测量者看见标准件的号码。
4.2.4.3 测量者分别使用选定的测量仪具对选定的标准件随机抽测同一品质特性,由专人将每人每次的测量数据记录于[量具重复性和再现性数据收集表]的相应栏位。
4.2.4.4 测量者每次连续将10件测量完成后,再由第二位与第三位测量者进行同样的测量。
4.2.4.5 如上方法,每位测量者测量2~3次,收集数据便告完成。
4.2.5 测量系统重复性及再现性分析:
4.2.5.1 测量系统重复性及再现性分析的前提是测量系统必须是稳定的。
4.2.5.2 利用 excel 编制相关计算公式于[测量系统重复性及再现性分析报告]。
4.2.5.3 数据输入[测量系统重复性及再现性分析报告]后,相关数据便自动生成。
4.2.5.4 [测量系统重复性及再现性分析报告]所显示数据的分析标准:
4.2.5.5 %grr表示测量系统“重复性和再现性(grr)”与“总变差(tv)”的百分比。
4.2.5.6 ndc表示测量过程分布的分组数量。
4.2.5.7 %grr和ndc所显示的数据同时“可接受”时,该测量系统才可判定为“可接受”。
4.2.5.8 若[测量系统重复性及再现性分析报告]的数据显示测量系统不可接受:
4.2.5.8.1 可能是重复性变差太大,如是,则需对测量仪具进行重新评价。
4.2.5.8.2 可能是再现性变差太大,如是,则需对测量者进行相关测量技术的培训。
4.2.5.8.3 可能是测量过程分布的分组数量太少,如是则需加大测量过程分布的分组数量。
4.2.5.8.4 重组测量系统,重新收集数据,重新对测量系统的重复性及再现性进行分析。
4.2.5.8.5 ev或**值大于21%时均应分采取对策。
4.3 计数型测量系统分析:
4.3.1 量具类型:指只能获得合格与不合格的结果,无法得到具体数据的测量装置。如通过/不通过量具。
4.3.2 测量人的选定:从使用该量具的人员中选取三名检验人员。
4.3.3 样件的选用:随机从过程中抽取50个零件样本,要求零件能够覆盖过程的范围。
4.3.4 假设检验分析法:
4.3.4.1 数据的记录使用[计数型研究数据表],数据的分析使用[计数型测量分析表]。
4.3.4.
2 测量分析基准:指定(1)为可接受判断,(0)为不可接受判断。 [计数型研究数据表]中的基准判断和计量基准值不预先确定。
表的“**”栏用“-”表示零件中心部分,“+表示零件极限部分,“x”表示零件超差部分。
4.3.4.3 分析步骤;
4.3.4.3.1 分析人员先将选定的样本零件逐一编号。
4.3.4.
3.2 检验员使用选定量具逐件对50个样本零件进行检查,经检查可以接受的零件由分析人员或记录人员根据零件编号在[计数型研究数据表]对应的栏位填入“1”,不可以接受则填入“0”。
4.3.4.3.3 第一位检验人员将50件零件检验完毕后,再由第二位检验员进行检验,同样将检验结果按照要求填入数据表,依此类推,三位检验员分别对样本零件进行三次的检验。
4.3.4.3.4 根据完成的[计数型研究数据表],分析人员利用交叉表分析法对每个检验员之间的差异进行分析,对每位检验员与判定基准之间的差异进行分析。
4.3.4.
3.5 在[计数型测量分析表]中利用 excel 编制相关计算公式进行计算kappa值, kappa值是指为确定检验人一致的水平,用来测量两个检验人对同一个目标价值的一致程度以及检验人与基准值一致的程度。
4.3.4.3.6 测量系统判定准则:
4.3.4.
3.6.1 所有检验人之间的kappa > 0.
75 时,可以判定所有的检验人之间表现出良好的一致性,所有检验人与基准的kappa > 0.75 时,可以判定每个检验人与基准良好的一致性,当以上都符合时,可以判定测量系统合格。
4.3.4.3.6.2 反之当出现 kappa ≤ 0.75 时则判定该测量系统不合格。
4.3.4.3.7 处置:根据测量系统分析的结果,不合格时需对量具重新进行检验确定,或是对检验员进行培训指导,并重组测量系统进行再次的分析。
5 附件:5.1 [测量系统重复性及再现性分析报告](qc7603-01)
5.2 [量具重复性和再现性数据收集表](qc7603-02)
5.3 [计数型研究数据表](qc7603-03)
5.4 [计数型测量分析表](qc7603-04)
MSA作业规范
xxxxxx 文件名稱。msa作業規範。文件版本a 0頁次 總頁數1 3 文件編號生效日期。1目的 1.1提供檢定測量的誤差之變量 重復性与再現性的方法。1.2作合格或不合格的量測系統判定及驗證量測系統的可靠性。2範圍 適用於廠內品保部與制造部之量具及量測系統。3權責 3.1qe 負責統籌msa的計...
MSA作业程序
1.目的 掌握量測系統的狀況,提升本公司測量數据的品質。2.范圍 凡列在本公司產品管制計划 control plan 上的量具均适用之。3.名詞定義 3.1 再現性 repeatability 一個操作員使用一個量具量測相同零件的相同特性數次所產生測量數据的變异,以稱為 量具的變异 3.2 重复性 ...
MSA培训
msa量測系統分析。品管部iso办编制。管理者代表编制 msa量測系統分析。测量系统 是用来对被测特性定量测量或定性评价的仪器或量具 标准 操作 方法 夹具 软件 人员 环境和假设的集合 用来获得测量结果的整个过程,根据定义,一个测量过程可以看成是一个制造过程,它产生数值 数据 作为输出。这样看待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