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公谏厉王弭谤。
一、单项选择。
1c、2a、3c、4b、5d、6b、7b、8a、9a、10c
二、翻译:1、周厉王暴虐无道,老百姓都指责他的**。
2、召公告诉厉王说:“人民忍受不了这样的**了!”
3、老百姓都不敢说话了,在路上遇见,也只是以眼神示意。
4、我能制止老百姓的指责议论了,老百姓再也不敢说我坏话了。
5、因此,治水的人要挖开水道,使它通畅流淌;治理老百姓的人也应开导他们,使他们畅所欲言。
6、这是阻塞人们的言论啊。
7、这样做事就不致违背情理。
8、人民用嘴发表意见,政事的好坏就显示出来了。
9、推行好的防止坏的,就能使财用、衣食增多起来。
10、老百姓内心考虑事能说出来,就应照着实行,怎么能加以堵塞呢?如果堵住了老百姓的嘴,还有多少人辅助你呢。
三、阅读理解:
1、弭谤(遏制非议 )行善(推行好的)与(辅助、帮助)
2、类比论证方法。说明了“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
3、善于纳谏。
季氏将伐颛臾。
一、单项选择:
1b、2c、3c、4d、5c、6d、7a、8d、9b、10c
二、翻译:1、季孙氏准备攻打颛臾。
2、恐怕该责备你了。
3、能施展才能就担任那职位,不能这样做则不担任那职务。
4、盲人遇到危险却不去扶持,将要跌倒却不去搀扶,还要那辅助的人干什么呢?
5、君子痛恨那种嘴上不说“我想得到它”却为了得到它去另找借口的行为。
6、无论是诸侯还是大夫,不怕财富不多而怕分配不均匀,不怕民众不多而怕不安定。
7、远方的人还不归附,便更加完善德政教化来使他们归顺。已经使他们来了,就得使他们安定下来。
8、国家四分五裂而不能保持它的稳定统一。
9、我担心季孙氏的忧虑,不在颛臾,而是在鲁国内部。
10、那颛臾,从前先王把他当作主管东蒙山祭祀的国家,而且它地处鲁国境内。是鲁国的臣属,为什么要讨伐它呢?
三、阅读理解:
一)1、驳斥了冉有推卸责任思想。
2、“陈力就列,不能者止。”演绎论证。“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类比论证。“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类比论证和比喻论证。
3、一是将季氏比作虎兕,“虎兕出于柙”,喻季氏出兵侵略;将颛臾比作龟玉,“龟玉毁于椟中”,喻颛臾无辜受难。二是将冉有、季路比作守柙护椟之人,说明无论季氏出兵侵略,还是颛臾无辜被毁,冉有、季路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从中可引申出成语“开柙出虎”。
二)1、驳论。
2、立论。3、驳中有立,驳立结合。
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
一、1、b2、c3、b4、b 5、d 6、d 7、b8、a9、c
二、1、走到门前禀告滕文公说。
2、他的门徒几十人,都穿粗麻布的衣服,靠编鞋织席为生。
3、贤君应和百姓一起耕作而取得食物,一面做饭,一面治理天下。
4、用粮食换农具炊具不算损害了陶匠铁匠;陶匠铁匠也是用他们的农具炊具换粮食,难道能算是损害了农夫吗?
5、这样说来,那么治理天下难道就可以又种地又兼着干吗?
6、草木生长茂盛,禽兽大量繁殖,五谷都不成熟,野兽威胁人们。
7、当这个时候,禹在外奔波八年,多次经过家门都没有进去。
8、使百姓勤劳,使他们归附,使他们正直,帮助他们,使他们得到向善之心,又随着救济他们,对他们施加恩惠。
9、所以把天下让给别人是容易的,为天下找到贤人却很难。
10、物品的**不一致,是物品的本性决定的。
三、1、有的;相差;等同;虚假。
2、您让它们平列等同起来,这是使天下混乱的做法。
按照许子的办法去做,便是彼此带领着去干弄虚作假的事,**能治好国家?
3、巨屦小屦同贾,人岂为之哉?反问,增强说服力。
逍遥游》一、1、c 2、b 3、b4、c 5、d 6、a7、d 8、d 9、c10、d11、a12、c13、b14、a15、b
二、1、蒸腾的雾气,飞扬的游尘,都是生物用气息吹拂的结果。
、倒一杯水在堂前洼地,那么放一根小草可给它作船;放上一只杯子就粘住了,这是水浅而舟大的缘故。
、我们迅疾地起飞,撞到榆树和檀树就停住,有时或许飞不上去就落在地面上算了。为什么要飞到九万里的高处再向南飞呢?
、到近郊去的,只带几个饭团就可以有个来回,肚子还是饱饱的。
、所以说:至德之人无意于区分物我。修养神化的人无意于立功。有道德学识的圣人无意于求名。
、能力使一国之人信任的人,他们看待自己也像斥鴳之类一样。
、那么只能拿小草作它的船,放上一只杯子就不能动了。
、**用得着飞上九万里的高空再向南飞呢?
、彭祖如今独以长寿著名,一般人与他相比。
0、再说全社会的人都称赞宋荣子,他却并不因此而更加奋勉。
1、他对于寻求幸福的事,从来没有急急忙忙追求的样子。
三、(一)1、(1)功效,这里是“胜任”的意思 (2)合 (3)信,这里是“取信”的意思 (4)沮丧 (5)凭借。
2、d3、c
二) 2.c 3.b
4.(1)对夏天生死的虫子不可与它谈论关于冰雪的事情,是由于它的眼界受着时令的制约。(2)居在九州内的人,都是靠谷物生存、靠船车来往的,人只是九州中的一种。
陈情表。一、选择题。
1c、2d、3b、4c、5b、6b、7d、8b、9c、10b、11b
二、翻译。1、臣因命运坎坷,小时候就遭遇到了忧患凶丧之事。
2、刚出生六个月,我慈爱的父亲就去世了。
3、长到四岁,舅舅逼迫母亲改了嫁。
4、刘氏很早就疾病缠身,常年卧床不起。
5、凡是故旧老人,尚且还受到怜惜养育。
6、本来希望仕途通达,不看重名誉节操。
7、因此我同祖母的情意深厚,不忍停止奉养而远离。
8、差不多祖母刘氏能够侥幸地平安度过她的余生。
9、我现在是卑贱的亡国之俘,实在微不足道,承蒙得到提拔,而且恩命十分优厚,怎敢徘徊观望而有什么另外的企求呢!
10、我怀着像乌鸦反哺一样的私情,希望能够准许我为祖母养老送终的请求。
三、阅读理解。一)1、b
2、a二)
1、d2、a
3、这一段主要采取“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方法,作者不能奉诏,理由是奉亲,合乎“圣朝以孝治天下”的宗旨,如果硬要他奉召,就会使自己陷入自相矛盾的境地。
4、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
一、选择题。
1d、2c、3a、4a、5c、6c
二、翻译。1、从前充当太宗后宫才人,曾经为皇上更换衣服而侍奉君主。
2、到了后来,在太子宫中淫乱。
3、有的担任地方重要的将帅,有的在朝廷蒙受君主的重托。
4、因为看不清事先表现出来的迹象,一定会遗留迟迟行动的惩罚。
5、入宫后表现出嫉妒,依仗美貌压倒别人。
6、先帝的坟土尚未干透,我们的幼主又被贬到哪儿去了呢?
7、拿这来对付敌人,有什么敌人不能打垮的;拿这来攻击城市,有什么城市不能占领!
8、依随天下的失望情绪,顺应举国推仰的心愿。
三、阅读理解。
1、安社稷。
2、皇唐旧臣,先帝遗训,顺宇内之推心;连百越,尽三河,铁骑成群;玉轴相接,仓储之积靡穷。
3、以四六字句为主,骈偶为句。
答李翊书。一、选择题。
1b、2b、3c、4d、5b、6d、7a、8a、9c、10c
二、翻译。1、而你提问的态度是多么谦虚和恭敬呀。
2、希望胜过别人而被人取用,那你本已胜过别人并且可以被人取用了。
3、当把心里所想的用手中的笔写出来的时候。
4、有志于学习古代立言者的人很少了。
5、不过我只是所谓望见孔子的门墙而并未登堂入室的人。
6、不是三代两汉的书就不敢看,不合乎圣人志意的就不敢存留心中。
7、努力去掉人们曾经说过的陈词滥调,这是很困难的事呀!
8、气势盛了,那么语言的长短与声调的高低就会恰到好处。
三、阅读理解。
1、比较论证法中的类比法。
2、“气”指作家的道德修养,“言”指为文立言。
3、作者认为气盛则言之长短与声之高下者皆宜。
朋党论。一、1、b 2、d3、c4、b5、a6、b7、c8、d9、b10、b11、d12、d
二、1、臣听说关于"朋党"的说法是自古就有的,只希望吾君能辨识他们是君子还是小人罢了。
2、大体说来,君子与君子,是以理想目标相同结成朋党;小人与小人,以暂时利益一致结成朋党。
3、然而臣又认为小人没有朋党,只有君子才有。
4、所以做君王的,只应该废退小人虚伪的朋党,而任用君子真正的朋党,只有这样,才能天下大治。
5、这些治乱兴亡的史迹,做君王的很可以引为鉴戒呢!
三、(一)1、对比。作者在分析君子、小人的区别时剖析道:小人、邪者以利相结,同利则暂时为朋,见利则相互争竞,力尽则自然疏远或互相残害,从实质上看,小人无朋;与此相反,君子之朋以道相结,以道义、忠信、名节为重,同道、同德,自然同心,从这一意义上看,君子之朋才是真朋。
二者对比鲜明,水到渠成的得出“退小人之伪朋,用君子之真朋,则天下治矣”的结论,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同时带起下面的一段文字。
2、小人无朋,惟君子则有之。
二)1.d2.a.3.c
4.司马迁《报任安书》列举了许多例子: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只要符合题意的例子,都可以。
5.⑴既然如此,那么就不是诗能使人困厄不得志,恐怕是困厄不得志的人,才写得好诗。
我曾十分喜爱圣俞的诗,就是愁不能全部得到,得知谢景初能将它分类编次出来,顿时感到非常高兴,立即写了这篇序,和他的诗集一起收藏起来。
答司马谏议书。
一、选择题。
1b、2b、3c、4b、5c、6a、7d
二、翻译。1、又想到您看待我一向很好,对于书信往来不应草率,所以现在详细地说出我所以这样做的理由,希望您或许会谅解我。
2、现在君实用来指教我的……
3、至于埋怨、指责的人多,那是事前我本来就知道会这样的。
4、盘庚迁都的时候,老百姓都一起埋怨。
5、盘庚不因为有埋怨他的人多而改变他的计划。
6、如果说现在应该什么事都不去做。
7、考虑到这是合理的才付诸行动,认为自己做得对就不会看出如此做有什么可后悔的缘故。
8、我却认为接受皇上的命令,议订法令制度,又在朝廷上修正、决定,用来交给主管官署去执行,不算是“侵官”。
三、阅读理解。
1、一共五条。侵官、生事、征利、拒谏、致怨。
2、总的立论原则是名实相符,而司马光对新法的指责与实际情况并不相符。
同步练习答案
1 如果有三个进程r w1 w2共享一个缓冲器b,而b中每次只能存放一个数。当缓冲器中无数时,进程r可以将从输入设备上读入的数存放到缓冲器中。若存放到缓冲器中的是奇数,则允许进程w1将其取出打印 若存放到缓冲器中的是偶数,则允许进程w2将其取出打印。同时规定 进程r必须等缓冲区中的数被取出打印后才能...
同步练习答案
第一章。1 1 c 2 b 3 a 4 a 2 a.胆固醇甾体化合物 b.维生素b1,b2,b6,b12 杂环化合物 c.维生素pp 杂环化合物 d.咖啡因杂环化合物 e.四氢呋喃醚类f.杂环化合物。第二章。1 命名下列有机物。1 4 丙基 6 异丙基壬烷2 3 甲基 5 氨基苯甲酸。3 3 甲基 ...
同步练习 含答案
4.1从问题到方程。一 选择题。1 根据下列条件,能列出方程的是 a 一个数的2倍比小3b 与1的差的。c 甲数的3倍与乙数的的和 d 与的和的。2 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16cm,长比宽多2cm,那么长是。a.9cmb.5cmc.7cm d.10cm 3 在一次美化校园活动中,先安排32人去拔草,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