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大苗循环系统笔记

发布 2022-06-17 17:38:28 阅读 5561

循环系统。

上下腔静脉→右心房→三尖瓣→右心室→肺动脉→肺循环。

体循环←主动脉 ←左心室 ←二尖瓣←左心房←肺静脉。

心衰(充血性心力衰竭)

**:1.心肌收缩力减弱:冠心病、心梗。

2.前负荷(容量负荷)增加:瓣膜关闭不全、先心病、贫血、甲亢。

3.后负荷(压力负荷)增加:体循环淤血—即高血压、瓣膜狭窄、肺动脉高压。

诱因:1.呼吸道感染;2.心律失常(房颤最常见)

心衰:anp(心钠肽)升高和bnp(脑钠肽)升高与心衰的程度成正比。

心衰分类。根据排出量:1.低排出量心衰(最常见)

2.高排出量心衰:甲亢,动静脉瘘,脚气病,贫血,妊娠。

类型:1.慢性左心衰:1典型临表:1.左室左房增大;

左心衰→肺淤血→呼吸困难 2.咳粉红色泡沫痰;

3.劳力性呼吸困难(最早);.

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最典型);

端坐呼吸(最严重);

双肺底湿啰音;

4.心尖部闻及收缩期杂音。

5.交替脉。

2.慢性右心衰:典型临表:1.右室右房大。

右心衰→肺动脉血↓→肺血容量↓ 2.相对性三尖瓣关闭不全,胸骨左缘4.5肋间出现收缩期杂音。

呼吸困难↓←肺淤血↓ 3.肺心病:失代偿期三大表现:

1).颈静脉怒张;

2).肝颈静脉回流正(+)最典型;

3).下肢水肿。

4.奇脉。3.全心衰。

心功能分级、分期:

分期:a期:二无——无心脏结构改变,无症状体征。

b期:有心脏结构改变,无症状体征。

c期:二有——有心脏结构改变,有临床表现。

d期:顽固性心力衰竭。

分级:有急性心梗→kllip:ⅰ级:无心衰、无肺部啰音。

级:出现肺部啰音,范围<50%

级:肺部出现啰音,范围》50%;肺水肿。

级:收缩压<90,出现休克。

无急性心梗→nyha:ⅰ级:平常活动无症状。

级:一般活动有症状,休息时无症状。

级:体力活动明显受限(小于一般体力活动)

级:不能从事任何体力运动,休息也有症状(端坐呼吸)

诊断:金标准:超声心**(ucg):收缩(e/f>50%):射血分数;舒张(e/a>1.2):

x线:1.心脏扩大;2.肺淤血(可见kerley b线)

**。1.限制摄水:严重心衰的病人<1000~1500ml

2.抗感染。

3.药物**(5大类):

1.利尿剂——首选(排钠排水,减轻水肿)

1.)急性心衰:首选速尿。

2.)慢性心衰:先消水肿然后以最小剂量利尿剂。(利尿剂不单独使用)

双氢克尿+螺内酯。

2.血管扩张剂:

1.)禁忌症:严重二尖瓣狭窄、主动脉瓣狭窄的禁用。

2.)硝普钠:既能扩小动脉,也能扩小静脉。

可以降低前后负荷,常用于高血压急症。

初始计量:0.3ug;最大剂量10u

3.)硝酸酯类:1.扩静脉→前负荷。

2.扩冠状动脉→冠心病。

3.扩肺动脉→肺动脉高压。

初始计量:10 ug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xx普利;起效时间:2~3周。

1.)心衰最基本病理改变:心室重构(心室肥厚,心腔扩大)

2.)最大功能:逆转心肌肥厚;降低死亡率。

3.)***:低血压、干咳、高血钾、干咳。

4.)禁忌症:血钾》5.5;血肌酐(cr)>225umol/l 的患者禁止使用。

5.)患者出现时干咳时使用arb(xx沙坦)药物。

4.β2体阻滞剂——可以诱发哮喘:

1.)比索洛尔、卡维地洛、美托洛尔——比卡美。

2.)起效时间:2~3个月。

3.)禁忌症:1.急性左心衰患者;2.心动过缓3.支气管哮喘患者禁忌。

4.)适应症:心衰伴有陈旧性心梗(首选)——二级预防用药。

5.洋地黄(正性肌力药)——适用于收缩期的心衰:

如:地高辛(起效时间:7天)、西地兰(起效时间:10min)、毒k(主要用于冠心病)

1.)机制:降低心肌收缩力,减慢心率,从而减轻心肌耗氧量——抑制钠泵。

2.)适应症:1.心衰+心腔扩大;2.心衰+房颤(洋地黄能减慢心率,抑制房颤)

3.)禁忌症:1.急性心肌梗死:24h内不能使用。

2.肥厚梗阻性心肌病:属于舒张期心衰。

3.预激综合症。

4.低钾。4.)洋地黄中毒:1.最早的表现:厌食,胃肠道反应。

2.最常见:心律失常(室早二联律)

3.最特异:快速性心律失常伴房室传导阻滞。

附:提示用过洋地黄:鱼钩样表现。

4. 精神神经系统黄视、绿视。

5.**:1.马上停药。

2.血钾低补钾,血钾不低首选:苯妥英钠,如没有使用利多卡因。

3.严禁电复律,导致心室颤动。

急性心力衰竭。

**:广泛前壁心肌梗死。

临表:1.突发急性呼吸困难,端坐位。

2.咳粉红色泡沫痰。

3.听诊:两肺布满湿啰音或哮鸣音。

**:1.先看血压:血压高—硝普钠;血压低—西地兰;不高不低(90/60)—呋塞米。

2.禁止使用:β2体阻滞剂;acei(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起效太慢。

心律失常——房颤、室上速、室早、房室传导阻滞

窦房结(起搏;频率:60~100)——房室结(频率:40.~60)——左右束支(频率<40)

总论:1.心房收缩——p波。

2.窦房结→房室结——pr间期(pr间期延长即使房室传导阻滞)

3.心室收缩——qrs波。

**原则:没有症状不**,血压正常,用药,血压低,电击,看到偶发必观察。

药物:ⅰ类:阻断na通道。

代表药物ⅰa:奎尼丁。

b:利多卡因。

c:普罗帕酮。

i类:β受体阻滞剂(阻断β肾上腺素能)——xx洛尔。

类:胺碘酮(阻断k通道)

类:ga通道阻滞剂;代表药物:维拉帕米、地尔硫卓。

诊断:金标准:ecg(心电图)

回顾:1、最高起搏点:窦房结,传给房室结,再传给左右束支。

2、窦房结频率60-100次/分,<60是窦缓,晕厥+<50直接诊断病窦

**人工起搏器,发病7天内临时起搏器,大于7天永久起搏器)

备注:病窦考试永远不会考<40的,出现直接诊断3度房室传导阻滞。

>100叫窦速 (洛尔家族)

3、房早:提前出现的 p波,比正常p波形态小,形态差别越大病情越重。

**:b受体阻滞剂。

4、室早:提前出现宽大畸形qrs波。

房颤。**:风心病、二尖瓣狭窄。

分类:临床表现:1.心率》150

2.最主要的并发症:体循环栓塞脉率《心率。

心脏听诊:1.心率绝对不规则;2.第一心音(p1)强度变化不定;3.脉搏短促(短促脉)

心电图(金标准):波消失,出现小f波;2.小f频率:300~600

**。1. 急性房颤:**原则:转复窦率,控制室率。

**目标:安静时心率:60~80;轻微活动后:100

转复窦率:胺碘酮;普罗帕酮(陈旧性心梗,阵发性心梗禁用)

控制室率:1.)β受体阻滞剂;

2.)ca通道阻滞剂(非二氢吡啶类)—维拉帕米、地尔硫卓。

3.)房颤病人患有心衰:洋地黄、西地兰。

2.慢性房颤:

原则(口诀):

慢性房颤一天过,前三后四要抗凝;抗凝只用华法林;华法林一二三;这样学习真简单。

室上速。发病机制:折返机制,预激综合征(最常见)

临床表现:1.阵发心悸(突发突止)

2.第一心音(p1)强度恒定,心室率绝对规则。

心电图:1.心率150~250,一般在180左右。

2.逆行p波。

3.心室率绝对规则。

**:1.刺激迷走神经—1.)按摩颈动脉窦;

2.)valsalva动作(深吸气后屏气,再用力作呼气动作)

2.首选药物:腺苷。

心衰患者禁用←—无效改用ca通道阻滞剂(非二氢吡啶类)—维拉帕米、地尔硫卓。

3.血压低—→电复律;只有室颤用非同步 ,其余都是同步电复律。

4.预激综合征引起的室上速,绝对不能刺激迷走神经,首选射频消融,若没有则使用腺苷或者胺碘酮;普罗帕酮(陈旧性心梗,阵发性心梗禁用)

5.室上速预防**最佳方法:射频消融。

室速。**:冠心病,心肌梗死(濒死感)

心电图:室速:1.3个或3个以上的室早。

波宽大畸形。

与qrs的方向正好相反。

4.房室分离。

5.心室夺获。

6.室性融合。

房颤:波消失,出现小f波;2.小f频率:300~600

室上速:1.心率150~250,一般在180左右。

2019考点总结循环系统 25

九 休克 总论。1.体克的 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灌注不足。有效血容量不包括肝 脾 淋巴血窦 停滞于毛细血管的血液。2.休克的本质 有效循环血量减少,导致组织细胞受累,组织灌注不足 组织细胞缺氧。3.主要病理变化 微循环障碍 微循环收缩期 代偿期 休克早期 前关后开,只出不进,轻度 交感神经兴奋 儿茶...

2023年大苗消化系统笔记

消化系统 14年2月13日开始第一讲 85分。gerd 1.发病机制 1 最根本最主要的发病机制 过性食管下括约肌松弛tlesr 2 食管酸廓清能力下降 3胃排空延迟4 食管粘膜屏障破坏。松 tlesr 降 清酸作用下降 迟 胃排空异常 坏 食管粘膜屏障破坏 gerd和幽门螺杆菌无关。2.临床表现。...

2023年大苗笔记全本

一 发病机制。1 抗反流防御机制 包括三部分。1.抗反流屏障 组成由 三食两膈 食管下括约肌 les 食管与胃底间的锐角 his角 食管交接部解剖结构 膈肌脚 膈食管韧带共同构成。胃食管反流病的主要原因 一过性下食管括约肌松弛 tlesr 正常人les静息压 lesp10 10 30mmhg 2.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