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专业化发展》学习笔记

发布 2022-06-17 15:22:28 阅读 2161

校长对一所学校的发展特别是教育质量的提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校长专业化成为必然趋势时,需要追问的便是,校长专业化之路应该怎么走?这不仅是对校长专业化走向未来的思考,也是对我国校长专业化研究与实践的反思。

要回答校长专业化路在何方这一问题,首先便需要明确校长专业化是什么,即对校长专业化进行基本的理论研究。

校长培训与校长专业化发展》和《校长专来发展与能力建设研究》两本书从校长专业化的内涵与外延入手,分析校长专业化的必要与可能,并对长期的校长职业化与校长专业化之争进行了梳理与回应。在此基础之上,该书从对校长角色的重新审视和对教育管理知识的理性考察两个维度分析了校长的知识基础,运用国外校长专业标准的比较研究分析了校长的素质要求,并进一步构建了校长的胜任力模型。可以说,这一部分有别于诸多校长专业化研究的泛泛而谈,构建起了校长专业化的理论脉络,并为校长专业化的实践提供了行动指南,奠定了校长专业化之路的理论之基。

如果说校长专业化是于海上的航行,那么理论之基便像一座灯塔,指引着方向。制度突破便是规划的航线,为更快地到达终点指明了道路。但是,一些问题仍有待研究者进一步的研究。

譬如,如何将校长专业化的理论研究成果更好地应用于校长管理制度的设计?当前的制度设计更多的是某一方面的考量,但是制度情境是复杂多变的,特别是新建一项制度或者对原有制度进行根本性的改革,必须考虑到现实中可能遭遇的阻扰,如何让这些制度设计更具现实的操作可能?该书对诸项制度进行了分析。

下面就结合课本,概括了如下几点心得:

一、概念。专业是职业的高级形式,专业化是达成这个目标的过程。校长专业化是指由校长的专业知识、专业态度、专业能力所构成的专业素质结构不断更新、演进和丰富的过程。

二、校长的职业角色。

职业角色。校长有教育者、领导者和管理者三个职业角色。每一种角色都有相对应的工作行为和主要职责,根据角色的职责细目,可以确定校长需要掌握的知识、态度和能力。

⑴教育者角色:要求校长应该定位学校的组织性质及核心价值观,应该懂得教学,对教师和学生的学习进行有效指导,成为学校教学改革的引领者。在课程改革的今天,校长成为教育者即成为学术带头人和教学改革“领头羊”的客观要求更加迫切。

⑵领导者角色:要求校长站得高、看得远,思考对学校发展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意义的问题,对学校发展做出正确的战略选择,有较强的战略规划和战略管理能力。

⑶管理者角色:要求能够运用必要的管理方法和技术对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人力资源、财务、信息、公共关系等进行全面的协调与管理。

在这三种角色中,美国、英国、新西兰等国都把教育者角色和领导者角色放在重要的地位。在他们的校长专业标准中,美国、英国把领导者角色放在第一位,教育者放在第二位,新西兰则把教育者角色放在第一位,把领导者角色放在第二位。这些标准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把管理者角色放在教育者和领导者之后。

三、校长专业化发展的基本模式。

校长专业化发展的基本模式。

⑴实践总结(经验性)

主要通过管理中的实际案例进行经验性的总结。分析原因、利弊、处理方式以及结果等。

⑵认识自我(比较反思、由经验上升到理论)

与同行交流、学习、比较中,分析得失及其原因。从中寻找理论上解释的多种可能性。

⑶学习思考(理论观照下的实践分析)

在专家和同行的启发、帮助下,进一步关注解决问题的理论依据以及理论指导实践的途径与方法。

⑷深入实践(理性指导下的再实践)

在理性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再实践,再比较和思考总结。

四、学习心得。

下面结合自己在指导课堂教学实践中的思考,略举几个例子。

㈠案例之一:怎样听课。

校长要了解教师的教学情况,听课是重要的途径之一。教师的教研观摩活动,其主要的形式之一也是听课。教研员来指导工作,首先也是听课。

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行动模式中,听课也是一个重要的环节。但该如何听课,却很少有人提出疑问。在期末检查教师听课笔记时,我看到听课笔记中首先是教案的简单记录。

接着是知识重点的讲授方法,师生的互动情况,最后是自己的感觉,主要是哪些没讲清楚,哪些讲得比较好。少数心细的教师还记录了教学层次的时间安排以及层次转换的方法等。教研员和专家的评课大致也是这么几点,只不过有些方面讲得比较深入,稍微有点理论联系罢了。

大家就在这样的听课模式中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重复进行,谁都没有感到有什么不妥。

就一堂课的全过程而言,特定的教学任务、常规的教学程序和每个程序中的教学侧重是明确知识。但围绕这个教学任务,根据学生背景、任务性质、客观条件、情景变化等因素所作出的一系列应对则表现为教师的默会知识。其中诸如课堂教学结构变化、时间分配与把握、教学层次的转换与衔接、学生情绪与思维活动的引导、突发事件的处理、列举事例与学生体验的距离、课堂氛围的营造与节奏的控制以及教师仪表、体态、姿势、语言所形成的情感距离等等。

这样的应变能力取决于教师经验的丰富程度。

作为听课者来说,我们关注的焦点不能仅停留在“怎么做”上,而要放在“为什么这样做”的原因上。比如,他这样选择的诱因有哪些?如果换一种方式行不行?

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变化后,这样的方式还行不行?他的语言表述有什么特点,他对体态语言的运用如何?他的知识面如何,思维的发散性、敏捷性和综合性如何?

等等。针对这些因素逐一分析他们处理策略与技巧,然后与自己进行比较。哪些是可以模仿的,哪些是无法达到的,哪些是自身条件所限制的,哪些是可以商榷的,哪些是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哪些是需要改进的,等等。

这样就可以将优秀教师的许多不能充分言说的默会知识渐渐地显现出来,从而结合自身的条件逐步内化为自己的经验。这样的听课才会更有效果。

蓦然回首,我惊叹自己踏上教育岗位已有近30个春秋了。30年寒来暑往,是在不断的学习中成长。回顾自己走过的教育教学之路是艰辛的,也是幸福的。

从初出茅庐到不断发展完善,每前进一步都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获取知识和经验,最后走向成功。但是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程的实施,遇到了很多新问题、新理论、新事物,如不加强学习,校长就不能很好的掌握这些新生情况,就无法成为教育教学改革的先知者、研究者、实践者、设计者、协调者。

当代社会赋予了我们更多的责任,提出了更高要求与期待,做为一名校长必须站在时代的前列,提高认识。认识的提升实际是思想的创新。思想的创新能够给我们带来视野的拓展和实践创新的广阔天地。

我们必须有梦想,并且想方设法使梦想变为现实。这就要求校长要有自己的办学理念和价值追求。我们要学会发展昨天,奋斗今天,思考明天。

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校长的办学思想只有与时俱进,才能超越今天,赢得明天。为了赢得明天,校长要做好以下几件事。

1、作为校长,要积极深入课堂,了解学校情况,把握现状。

2、制度建设,服务育人。

3、抓好学校文化建设,充分发挥文化育人的功能。

4、打造研究型教师队伍,为师生谋福。

5、把正确的事情做正确。

6、既能做一个顾全大局的领导者,又能做一个教育者。

专业化发展

3 要守得住寂寞和清贫。教育工作是平凡的,也是很幸福的,其中蕴藏着无限的希望与挑战,它不可能常有惊喜出现,更不可能每天都能创造奇迹,它可能意味着一辈子与璀璨的光环无缘,一辈子与清贫作伴 与辛苦为伍。但既然做了教师,就必须认同教师这个身份,守得住这份寂寞和清贫,不为外界对教师的评价所动,不为教师的经济...

教师专业化发展

一 何为教师专业化。所谓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个人成为教学专业的成员并且在教学过程中具有越来越成熟的作用这样一个转变过程。新课改要求把教师的职业看成专业,教师的专业化就是要求教师应成为更能胜任教育教学工作 具有普通人所不具备的那种专业素质的过程。其实,教师这种职业并不是人人都可胜任的。教师应具备专业知...

教师专业化发展

社会的发展对教师职业的要求越来越高,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教学内容随着社会发展不断提高,原来的某些教育内容已经不适应社会发展,许多新的教育内容又在不断地涌现,这就要求教师自觉跟上时代的步伐,不断进行自身知识结构的新陈代谢,要求现代教师具有不断更新自己教育技术的意识,不断追求新知,并有意识地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