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世界多元文化中的美术名作(欣赏评述)
课型:新授课。
课时安排:3课时。
单元总目标:
1、通过欣赏,感受不同时代、不同民族和不同地域产生的不同类型的美术作品,认识、评述处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美术作品相同于不同的呈现方式。
2、通过欣赏,感受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美术家对艺术本质的不同认识以及在艺术作品的创作语言、表现方式方面的不同特点,认识、评述处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美术家在类似内容的表现方面呈现的不同文化特色和艺术语言。
活动一。课题:欣赏与评述。
课时:一课时。
教学目标:1、认识、了解处在文明发源时期的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艺术作品在造型语言与表现手段方面的异同。
2、欣赏、感受、认识和评述处在文明发源时期的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艺术作品的造型要素与艺术表现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过程:1)引导阶段。
欣赏不同类型的美术作品,可先选择内容类似但表现方式不同(如对动物造型的处理),或造型特点类似但表现内容不同(如对宗教建筑外部表现的处理)的作品进行展示,以引起比较和争论。
按历史发展或按地域分别介绍原始艺术、两河流域艺术、古希腊罗马艺术、佛教艺术、伊斯兰艺术、古代拉丁美洲和非洲的艺术、中世纪艺术的特色。引导学生在比较不同文化的基础上进行有目的的欣赏评述活动。
推荐一些相关的背景资料,如古希腊罗马的经典哲学著作、《圣经》、《古兰经》、佛教著作等的片段以及文学著作、影视作品中对这个时代的刻画与描写。
2)发展阶段。
同学们可以按不同文化类型进行分组,准备对自己小组所在的文化背景下的艺术风格特点和文化内涵发表描述性(即直观感受)的意见。
各小组发表意见,教师协助修改补充。
结合**欣赏,各小组发表描述性意见,小组交叉提出补充意见。
3)收拾与整理。
结合各小组的意见,引导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针对内容类似但表现方式不同(如对动物造型的处理)或造型特点类似但表现内容不同(如对宗教建筑外部表现的处理)的作品,尽可能从理性的角度发表自己的意见。
3、课后拓展。
同学们以自己的认识和理解重画一幅著名的美术作品。如以佛教的特色表现《狮身人面》或以原始壁画的方式描绘《掷铁饼的人》等。
活动二。课题:讨论与研究。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1、欣赏、感受、认识和评述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艺术作品对社会进步和人的发展的作用和意义。
2、在了解和感受的基础上,以正确的态度来对待世界各国的美术文化遗产。
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学习,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艺术作品对社会进步和人的发展的作用和意义发表自己的看法。
2、在了解和感受的基础上,就对待世界各国的美术文化遗产的问题表达自己的态度。
教学活动:1)引导阶段。
展示不同时期的美术作品(以绘画作品为主)。尽可能选择题材类似的作品,以引起对比。也可以特别选择相同的局部(如人物的面部)进行欣赏。
结合时代背景,尽可能客观的介绍不同时期的艺术家的作品对特定题材(如人物)的不同表现特点和艺术观点,以引导学生进行比较。
2)发展阶段。
结合欣赏,着重分析不同时代的社会环境和发展对艺术家的影响。
分组或个人总结,请同学们根据自己对时代背景的认识和理解,**艺术家在所处时代的地位和影响。
3)收拾与整理。
寻找与自己观点相同的同学,巩固自己的观点。最后教师将不同的观点进行总结。
3、课后拓展。
同学们根据自己的认识和理解对不同时期的艺术家的作品进行错位欣赏,感受时代给艺术家带来的烙印,如将达芬奇的作品放在19世纪的社会背景下欣赏等。
活动三。课题:评论与总结。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1、结合欣赏,认识和了解不同时代和不同地域文化的美术作品的特色。
2、结合自己喜欢的美术作品,认识、评述其审美特征和文化价值。
教学重点、难点:
1、结合欣赏,表达自己对某一时代和某一地域文化的美术作品特色的喜爱。
2、结合自己喜欢的美术作品,用自己的认识和理解书面评述其审美特征和文化价值。
教学活动。1)引导阶段。
讲解20世纪国外现代艺术的发展线索。让同学们比较安全客观的感受现代艺术的发展脉络。
结合作品欣赏,重点介绍几个有代表性的美术家的艺术观点,如马蒂斯、毕加索、夏加尔、摩尔等。
介绍欣赏作品的创作背景和相关资料。帮助学生更全面的认识和理解所欣赏作品的艺术表现特色。
2)发展阶段。
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或不喜欢)的作品(或作者),结合具体作品,围绕作者的审美概念结合自己的看法进行讨论,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以小组为单位阐述自己的观点。
采用辩论会的形式进行讨论不同的观点。
3)收拾与整理。
将讨论的结果进行总结,不要强求统一,实录不同的观点。
3、课后拓展。
同学们以自己的认识和理解,结合民族风格、时代背景和地域文化特色写一篇对某位艺术家的分析文章。
课题:城乡美术文化考察(综合·探索)
课型:新授课。
课时安排:2课时。
单元总目标:
1. 通过对城市或乡村美术文化的考察,增强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能力,以及对中国传统艺术的保护意识。
2. 通过临摹、仿制所在地区中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
3. 通过考察、查阅资料、收集资料,培养学生的**精神以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活动一(考察与研究)
考察活动。一·教师可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可带领学生去实地考察当地的民居建筑,或考察当地的文物古迹,或考察当地的民间艺术作坊以及民间工艺品。
考察前,可组织或引导学生自己上网查阅资料,或去图书馆查阅文献。
考察中,应指导学生利用摄像、摄影甚至录音来记录各种图像或音响;引导学生用文字来记录、收集各种资料。
考察民居建筑,应从其柱头、屋顶、瓦当、檐头、门、台阶、结构和内部的空间分割、样式等方面进行研究。
考察民间绘画,应从其内容、构图、表现形式、工具材料、造型特征、色彩特征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
考察民间工艺品,应从其种类、造型特征、装饰特征、材料工艺特点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
考察后,学生可分组或个人写一份考察报告。
第二课时。活动二(摹制与发展)
1. 课前准备。
教师对实地考察的场所、地方和内容,应事先去了解一下。思考:如何组织学生来考察,考察些什么内容等。
准备教具:考察的有关**、图像、文字资料。
学生准备学具:课前布置学生从网上、图书馆中收集有关的**和文字资料。
如外出考察,应带摄像机、照相机,笔记本等,便于收集资料。
2. 课堂教学。
可分成一些小组,由各组的组长负责,有目的地进行考察和研究。
课型:新授课。
课时安排:5课时。
单元总目标:
1.学生能说清民间美术的基本概念。
2.学生能对民间美术作品进行赏析。
3. 培养学生喜爱民间美术,热爱民族文化的情感。
教学重点:讲清并使学生了解民间美术的特点及主要种类的艺术特点。
教学难点:学生对民间美术的有关特点的掌握及对作品能进行正确的赏析。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1、新课导入
展示课题《中国民间美术》
学生活动:感受民间美术的要是魅力。
明确本课学习内容和教学目标。
2、新课教学
1)民间美术的基本定义:
通过不同类型民间美术幻灯作品数幅,让学生区别,发表见解,再作归纳,得出民间美术的基本定义:民间美术在古代是相对于宫廷美术、士大夫文人美术、在现代是相对于专业美术而言的美术种类。
学生活动:通过不同类型的作品比较和区别,发表见解,理解民间美术的基本定义。
提问:民间美术主要有哪些种类?
板书:民间美术的主要种类:
学生活动:观后思考,讨论并回答
归纳:年画、剪纸、风筝、玩具、刺绣、编织等。(展示板书)
3)民间美术的特点:
a、展示**数幅
提问:从以上**中,是否能感受民间美术的特点?
学生回答 归纳:1、创作具有一定自发性特点 。
b、展示**数幅启发学生思考特点之二。
学生回答 归纳: 2、具有实用性和装饰性特点。
c.展示**数幅
提问:从以上**中不同的民间玩具风格,是否知道民间美术还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 归纳:3、具有地方性和继承性特点。
d.再展示**数幅
提问:从**中说明民间美术还具有什么特点?
学生思考回答
归纳:4、就地取材,因材施艺。
试让学生对作品《万象更新》(年画)、《布老虎》(玩具)等作品进行赏析。
3、学生欣赏评论练习:
学生对活动:学生对《万象更新》(年画)、《布老虎》(玩具)等作品作认真观赏赏后、小组议论**
学生代表对作品赏析评论
同伴作适当补充、归纳。
4、课堂小结:
本课对民间美术进行了欣赏学习。中国民间美术内容十分丰富,我们应以本课学习为起点,对民间美术作进一步的研究学习,并可对我们常州地区的民间美术进行**,树立热爱家乡、热爱中华民族的精神。
第二课时。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导入新课
首先,放一段新年的欢庆歌曲,引起同学们的注意。
老师:提问同学们在新春佳节都会做些什么?
学生:大扫除,买年货,贴对联,贴年画,剪纸等等。
我们这里就出现了民间的美术作品---年画。
现在教师拿出事先准备的年画,让学生集体讨论师:我们先不急着下结论,同学们先来看课本。(板书年画的制作)
三〉讲授新课
师:我国历史名城苏州,物产丰富,文化茂盛,手工艺美冠天下,名家辈出,曾唐伯虎、仇英等一大批文人墨客,其文化底蕴丰厚,年画,深受其影响。明代时,出现了木刻年画,清代,山塘街及桃花坞一带作坊达50多家,盛极一时,作品不但远播海内外,还对日本“浮世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太平天国时,山塘街一带毁于战火,年画纷纷迁至桃花坞一带,遂以桃花坞年画命名之。随着国外石印年画向我国的倾销,桃花坞年画深受威胁,历经坎坷,几起几落。解放后,桃花坞的年画重获新生,成立了年画社,新社址在苏州观前街宫巷艺石斋内。
桃花坞年画的文化内涵及独特的制作方法独树一帜。年画作品依次到日、美、意等地展出,被誉为“东方百艺之花”。
九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一 交流 有关人与神的话题人类从一万多年以前就开始有了绘画,今天我们还可以从法国的拉斯科洞穴壁画 西班牙阿尔塔米拉洞穴壁画中看到奔跑的野马 受伤的野牛和有趣的人形与手印。尽管我们还不能确定这些图画的真实用意,却可以感受到它们反映出的人与自然的种种关系。在生产力极其落后的情况下,人与自然处于一种什么样...
湘教版九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九年级下册美术。教学工作计划。兴隆九年制学校刘斌。2013年2月27日星期三。九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课走出神殿。一 教材分析 走出神殿 本单元 走出神殿 是依据 美术课程标准 有关 欣赏 评述 学习领域的要求开设的欣赏课,教学活动围绕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现象和代表作品展开,走出神殿 从人与神艺术主题...
九年级美术教案
人教版课标初中美术九年级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现代工业设计欣赏 欣赏 评述 公共设施。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的主题是从身边常见的公共设施入手,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对公共设施展开欣赏评述。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公共设施的基础知识,激发学生设计意识,培养学生热爱生活 创造生活的美好愿望。教学对象分析 初中三年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