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

发布 2022-04-22 23:12:28 阅读 203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为了更好地落实这一精神,我校在切实保障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有效实施的同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

“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为了更好地落实这一精神,我校在切实保障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有效实施的同时,充分挖掘学校内外的优势资源,发挥教师的专业特长,开设了适合学生兴趣和发展需求的校本课程。

我校在实施校本课程的过程中,将通过不断调整和改进,使课程体系逐渐完善,课程设置渐趋合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学校特色发展。在今后一段时间内,我校校本课程目标、课程的设置、课程的管理、课程的评价按以下要求开发和实施。

一、课程目标。

学生层面。1.满足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求,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

2.促进学生主动参与,乐于**,勤于动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师层面。1.促进教师积极参加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促进教师在研究中发展,不断提升教师专业的水平。

2.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开发教师的教育潜能, 培养教师的创新意识。

学校层面。1.努力构建国家、地方、学校**课程模式。

2.体现办学理念,促进学校发展。

二、课程的设置。

一)课程设置的原则。

我校校本课程的设置遵循以下原则:

1.针对性——从办学理念的需要出发,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兴趣、爱好和特长出发,开发具有可操作性的校本课程。

2.开放性——课程内容要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和灵活性,克服传统课程在时间、空间、内容等方面的限制,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和发展的空间。

3.多样化——课程开发从学生多样化需求出发,组织形式多样化,开设课程多样化,培养各具特色的多样化的人才。

二)课程种类及内容。

校本课程设必修课和选修课。必修课每周按课表上安排的固定时间上课,学生人人参与学习;选修课学习时间设在下午课外活动时间,每周两次课,面向有一定兴趣和特长的学生。

1.校本必修课。

2. 校本选修课。

各村级小学选修课可结合实际可以自己选定。

三、课程实施与管理。

一)设立课程管理领导小组,保证校本课程的有效开发和实施。

组长:颜丙达。

职责: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决策人。

副组长:张学清。

职责:负责校本课程的总体策划,整体调控及全面的研究和实施。

成员:教研室人员、教导处人员、各教研组长。

职责:负责落实校本课程计划,实施课程管理,对校本课程的研究和实施进行指导、评估、调查,分析学生对校本课程的需求情况;负责校本课程培训;指导校本课程档案整理并管理档案;协调各部门的工作。

二)完善校本课程开发制度,做好课程管理工作。

1.鼓励具备校本课程开发能力的教师积极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程序:

1)教师根据学校《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的要求,自身特长及学校、学生发展的需要,向学校申报课程。

2)学校审议,确立课程门类。

3)实施教学。

2.严格课程管理,确保课程教学实效。

1)校本课程纳入学校课程计划,由学校教导处负责课程开发的指导并实施课程管理;

2)教师在开发实施校本课程的过程中,要积极开发与整合课程资源,制定科学的、实施性强的具体措施。内容开发从整体着手,分段实施,循序渐进,有连贯性。

3)教师要认真按计划实施校本课程教学,讲求教学方法,确保教学内容的落实。

4)严格课堂管理。校本课程班级人数基本固定,学生不无故请假,不随意转班;教师做好学生每节课的考勤记录。

5)校本课程活动时间,无特殊情况不得随意挤占和调换。

三)课程实施保障。

1)学校为校本课程的实施提供条件,切实保障校本课程的实施。

2)保障校本课程实施的时间。

3)加强校本培训,提高教师素质,增强教师开发校本课程的能力,确保校本课程的顺利开发和实施。

四、课程评价。

一)对教师的评价。

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学校、学生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对教师课程实施过程、教案、课堂效果等方面进行评价。

在教师考评中充分肯定教师校本课程实施的成果,每学期评选一门优秀课程。

二)对学生的评价。

1.建立多元评价体系: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结合;自评与互评、教师评价结合;注重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过程及学习成果的评价。

2.开展评优活动,对优秀者授予相关的星级称号。

三)每学期课程结束时,要进行必修课达标检测和选修课作品展示活动。

#中心小学。

二〇〇九年八月。

#中心小学规范写字考核方案。

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是儿童文化素养的重要方面。为了端正我校师生对写字教学的态度,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切实提高写字教学水平,依据客观性、实用性、可操作性的原则,特制定此考核方案。

一、考核领导小组。

组长:汤强兴

组员:颜丙达主兴超张学清各年级语文教研组长。

二、考核对象。

全体学生。三、考核内容。

低段为课本上的一类生字,中、高段为课本上的一段文字。

四、考核总体要求。

工整、规范、整洁。

具体要求:

一)“双姿”的要求。

1.写字姿势正确:即上身坐正,两肩齐平;头正,稍向前倾;背直,胸挺起,胸口离桌沿一拳左右;两脚平放在地上与肩同宽;左右两臂平放在桌面上,左手按纸,右手执笔。

眼睛与纸面的距离应保持在一尺左右。

2.正确的执笔方法:应采用三指执笔法。

具体要求是:右手执笔,大拇指、食指、中指分别从三个方向捏住离笔尖3厘米左右的笔杆下端。食指稍前,大拇指稍后,中指在内侧抵住笔杆,无名指和小指依次自然地放在中指的下方并向手心弯曲。

笔杆上端斜靠在食指的最高骨处,笔杆和纸面呈50°左右。执笔要做到“指实掌虚”,就是手指握笔要实,掌心要空,这样书写起来才能灵活运笔。

二)“笔顺”的要求。

能按正确的笔画顺序进行书写。

三)各年级对写字具体要求

一年级能用铅笔写字,写字姿势正确,执笔方法正确,书写规范、写得准确工整。

二年级继续练习写铅笔字,要求写得正确、端正、整洁。

三年级能比较熟练地写铅笔字,开始练习用钢笔写正楷字,要写得正确、端正。

四年级继续写钢笔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

五、六年级继续写钢笔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行款整齐,并有一定速度。

下面对要求中的事项作些具体说明,以便老师指导时,有个操作性的尺度。

第一正确。就是字形上没有缺笔画、添笔画或改变字形,不写错别字,笔顺正确。

第二端正、匀称。在孩子写得正确的基础上,要求孩子把字写端正。这对低年级的孩子来说非常重要,要求孩子写得横平竖直,笔画到位,不随意改变笔画的相对位置。

匀称是在端正的基础上把字的间架结构安排均匀得体,行款整齐,字的各部分大小合适,笔画粗细长短合理,也就是字要写得中看。

第三整齐。正确和端正匀称是对单字来说的,整齐则是指整个卷面来说的。全篇的字要写得大小恰当,笔画多的字要写得紧凑些,笔画少的字写得松阔一些。字距和行距要均匀。

第四迅速。写字要有一定的速度,这是日常生活的需要。但低年级要求孩子把字写端正,不能强求速度,随年级的升高,可以提高书写速度的要求。

但迅速与潦草不是一回事。迅速是指根据需要写行书或草书,而潦草则是让人看不懂。因此,对小学阶段的孩子不能盲目地要求写字速度,要培养孩子认真负责的态度。

小学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

一 开发校本课程的基本依据。校本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国家课程 地方课程共同组成了在学校中实施的 课程 的结构。校本课程的开发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不仅可以弥补国家课程开发的不足,有利于形成学校办学特色,满足 个性化 的学校发展,还有利于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和学生主体性的发展,...

小学校英语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

一 开发背景。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与社会的进步,英语作为一门国际化的沟通交流语言在当今时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因此,为了培养出适合时代要求的 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在小学阶段加强英语学习能力的开发已是刻不容缓。基于以上原因,我校在校领导的统一规划和大力支持下,开发了一套有自己学校特色的英语校本课...

小学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方案

山海天实验小学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一 指导思想。1 根据 小学课程方案 要求,逐步完善我校新课程结构,全面落实山海天教育局 中小学 幼儿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实施指导意见。2 着眼于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高,提高课程的适应性。3 提升教师的课程意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全面提升教师素质。实现学校课程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