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瘫,即面神经麻痹,俗称口眼歪斜。其主要表现为起病突然,患侧眼裂增大,眼睑不能闭合,流泪,额纹消失,不能皱眉;患侧鼻唇沟变浅或平坦,口角低并向健侧牵引等。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春秋两季发病较多。
中医理论认为:引起面瘫的原因,主要是在人体机能低下时感受风寒、风热、热毒等外邪而发病。面颊部为阳明、少阳经筋所布,风寒、风热之邪乘虚侵袭阳明、少阳经络,导致经气失和,气血痹阻,经筋失养,面部脉络、肌肉纵缓不收。
风邪善行数变故起病突然,出现面颊瘫痪不能自主的表现。正如《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篇所说“贼邪不泻,或左或右;邪气反缓,正气即急,正气引邪,涡僻不遂”而发面瘫。本病迁延不愈,邪郁化热,伤津灼阴,阴血不足,虚风内动,故见筋惕肉瞤 、瘫痪肌挛缩、口角歪向病侧。
现代医学认为:本病的**未完全阐明。由于骨性面神经管仅能容纳面神经通过,面神经一旦发生炎性水肿,必然导致面神经受压。
风寒、病毒感染(如带状疱疹)和自主神经功能不稳等可引起局部神经营养血管痉挛,导致神经缺血水肿,早期病理改变为神经水肿和脱髓鞘,严重者可出现轴索变性。
诊断标准:1. 急性发病。
2. 病前多有受凉史,如迎风乘车、窗下入睡等。
3. 症状:首先症状为患侧耳后、耳下或乳突区疼痛,1~2日出现面部表情肌的瘫痪,3~4日达高峰。
多在洗漱时感到面肌活动不灵、羞明流泪、口角漏水,进食时挟食,发现面部歪斜而来就诊。
4. 体征:患侧面部表情肌瘫痪,检查时发现皱眉额纹减少或消失、眼裂变大、闭眼不全或不能,试闭眼时病侧眼球向上转动,露出白色巩膜,称贝尔(bell)现象。
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示齿时口角歪向健侧,鼓腮漏气、吹口哨不能。
5. 除面部表情肌瘫痪外,由于面神经损害部位不同尚有如下表现:
1 鼓索神经近端病变:舌前2/3味觉减退或消失。
2 镫骨肌神经近端病变:舌前2/3味觉减退或消失与听觉过敏。
3 膝状神经节病变:舌前2/3味觉减退或消失与听觉过敏,还有乳突部疼痛,耳廓、外耳道感觉减退,外耳道或鼓膜出现疱疹,为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膝状神经节炎,称为ramsay-hunt综合症。
6. 排除中枢性面神经麻痹。
中医辨证分型:
风寒型:起病突然,口眼歪斜,眼睑闭合不全,伴畏风恶寒,或头痛鼻塞,面肌发紧,或面部有蚁行感,面肌跳动,肌肉关节酸痛,舌淡红苔薄白,脉浮紧。
风热型:起病骤然,口眼歪斜,头痛面热或发热恶风,心烦口苦,耳后疼痛,口干咽痛,大便干,小便黄,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
热毒型:起病突然,口眼歪斜,耳后疼痛,耳廓红肿发热疼痛,出现疱疹,面部疼痛,口干,口苦,咽喉肿痛,舌质绛红,苔黄厚或黄腻,脉弦滑或弦数。
虚风内动型:多见于面瘫日久不愈者。口眼歪斜,面部麻木或有板滞感,面肌掣动,每于情绪激动或说话时发生口眼抽动,或闭目难睁。舌质淡,苔薄白或少苔,脉弦细。
面瘫病的**:
发病当日即采用中西医结合**,可控制病情发展,缩短病程,使病情早日恢复。
一、急性期:发病7~10天内。针刺时多取远端穴位,面部穴位以轻浅刺激,以手阳明经穴为主。
一)中医**:
1. 风寒型:
治法:祛风散寒,活血通络。
取穴:风池(双)、翳风(患)、地仓(患)、颊车(患)、阳白(患)、四白(患)、合谷(双)、列缺(双)、血海(双)、太冲(双)。
操作:上述穴位均采用泻法,15min行针1次,留针30min,每日1次,10次1疗程。
拔罐:大椎、肺俞、膈俞穴,留罐10min,每日1次,10次1疗程。
艾灸:面部做艾条回旋灸或面部温针灸,每次灸10min,每日1次,10次1疗程。
中药:以牵正散配合玉屏风散加减。具体处方如下:
白附子6-9g 全蝎6-9g 僵蚕6-9g 当归9-12g
柴胡9g 防风9g 葛根9g 地龙9g
白芷9g 川芎9-12g 炙甘草6g
以上述处方为基础,随证加减,每日1剂,400ml早晚分服。
2.风热型:
治法:疏风清热,活血通络。
取穴:风池(双)、翳风(患)、地仓(患)、颊车(患)、阳白(患)、四白(患)、合谷(双)、尺泽(双)、曲池(双)、血海(双)、太冲(双)。
操作:上述穴位均采用泻法,15min行针1次,留针30min,每日1次,10次1疗程。
刺血:双侧少商、商阳点刺放血。每穴放豆大血5-10滴,每日1次,5次1疗程。
中药:以牵正散配合银翘散加减。具体处方如下:
白附子6-9g 全蝎6-9g 僵蚕6-9g 金银花15-30g
连翘9-15g 菊花9g 板蓝根15-30g丹皮9-12g
赤芍9-12g 大青叶15-30g 炙甘草6g
以上述处方为基础,随证加减,每日1剂,400ml早晚分服。
3. 热毒型:
治法:清热解毒,活血通络。
取穴:风池(双)、翳风(患)、地仓(患)、颊车(患)、阳白(患)、四白(患)、外关(双)、合谷(双)、行间(双)、足临泣(双)、内庭(双)。
操作:上述穴位均采用泻法,15min行针1次,留针30min,每日1次,10次1疗程。
刺血:大椎点刺放血加拔罐。每次放血10-20ml,隔日1次,5次1疗程。
中药:以牵正散配合龙胆泻肝汤加减。具体处方如下:
白附子6-9g 全蝎6-9g 僵蚕6-9g 龙胆草15-30g
栀子9-15g 生地9-15g 板蓝根15-30g丹皮9-15g
黄芩9g 柴胡9g 通草9g 金银花15-30g
蒲公英15-30g 大青叶15-30g 炙甘草6g
以上述处方为基础,随证加减,每日1剂,400ml早晚分服。
二)西医**:
1. 口服皮质类固醇,可减轻面神经水肿、缓解神经受压和
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泼尼松,剂量为30mg/d,顿服或分2次口服,连续5天,随后在7~10天内逐渐减量。可用地塞米松10~15mg/d,7~10天。
如系带状疱疹感染引起hunt综合征可口服无环鸟苷5mg/kg、3次/d,连服7~10日。
2. 维生素b1100mg、维生素b12500ug,均1次/d肌肉注射。可促进神经鞘恢复。
3. 理疗:急性期行茎乳孔附近超短波透热**、红外线照射等有利于改善局部血循环,消除神经水肿。
4. 预防眼部合并症:由于不能闭眼、瞬目是角膜长期暴露,易发生感染,可用眼罩、眼药水和眼膏加以预防。
二、恢复期:发病7~10天至3个月内。针刺面部穴可用中等或较强的刺激量,可配合电针**。
治法:祛风通络,益气健脾。
取穴:翳风(患)、地仓(患)、颊车(患)、合谷(双)、太冲(双)、
足三里(双)、三阴交(双)
鼻唇沟平坦者,加迎香、禾髎;
鼻唇沟歪斜者,加水沟;
下唇歪斜者,加承浆、夹承浆;
目不能合者,加攒竹、太阳、瞳子髎或申脉、照海。额纹变浅者,加阳白、头维。
操作:足三里、三阴交穴采用补法,余穴均采用泻法,15min行针1次,留针30min,每日1次,10次1疗程。
闪罐:阳白、下关、颧髎、颊车、地仓,每次15min,10次1疗程。
中药:以牵正散六君子汤加减。具体处方如下:
白附子6g 全蝎6g 僵蚕6g 党参15g
白术15g 茯苓15g 山药15g 薏苡仁30g
陈皮9g 半夏9g 炙黄芪30g 炙甘草6g
焦三仙各15g 生姜9g 大枣5枚。
以上述处方为基础,随证加减,每日1剂,400ml
早晚分服。三、后遗症期**:患病3个月以后。这时面部穴位刺激量宜轻,以防倒错和面肌痉挛。
治法:益气健脾,养血通络。
取穴: 阳白(患)、四白(患)、迎香(患)、牵正(患)、地仓(患)、
颊车(患)、下关(患)、颧髎(患)、太阳(患)、合谷(双)、
足三里(双)、三阴交(双)、太冲(双)、太溪(双)
攒竹(患)、瞳子髎(患)、睛明(患)、迎香(患)、牵正(患)、地仓(患)、颊车(患)、下关(患)、颧髎(患)、血海(双)、
阴谷(双)、阳陵泉(双)
上述两组穴位交替使用,均用补法或平补平泻法,每日1次,10次1疗程。
隔姜灸:阳白、下关、颧髎、地仓、颊车、气海、关元、
足三里。每日1次,10次1疗程。
穴位注射:阳白、攒竹、迎香、牵正、水沟、口禾髎、
夹承浆、颧髎。
每次选上述穴位2~3个,选用维生素b1100mg、维生素b12500ug,混合注射,每穴0.5~1ml,隔日1次,10次1疗程。
中药:补中益气汤和四物汤加减。具体处方如下:
党参15~20g 炙黄芪30g 白术15g 茯苓15g
当归15g 生麻9g 柴胡9g 陈皮9g
生地15g 白芍15g 川芎15g 丹参30g
炙甘草6g以上述处方为基础,随证加减,每日1剂,400ml
早晚分服。诊断疗效标准:
按照美国耳鼻喉头颈外科学确立的house brachmann面神经功能分级标准(h-b分级)结合临床症状进行评定,分级标准祥见表:
**:症状、体征全部消失。h-b分级ⅰ级。
显效:静止时,双侧对称,运动时,轻微功能障碍。 h-b分级ⅱ级。
有效:静止时,双侧基本对称,运动时,和/或轻度病理性联合运动,面肌痉挛、抽动.h-b分级ⅲ级。
无效:无明显变化,双侧不对称,和/或明显面肌痉挛,病理性联合运动.h-b分级ⅳ-ⅵ级。
house brachmann分级量表。
[附]闪罐方法:病人侧卧,患者面部向上,医者左手稳拿火罐,右手拿镊子夹持点燃之酒精棉球,快速投向玻璃罐中,立即抽搐,并快速的将罐子罩在选定的部位上(通常选用患侧耳前下方,颧部及额部)速拔速起,巧妙配合,反复进行。每次以患者感到面部发热,医者视局部皮色变红为度。
在闪罐的时候,动作要熟练、轻巧、敏捷,并随时注意罐壁热度,如罐子吸附很紧,不能立即拔下者,不可强行硬拔,以免撕伤**;如在额部先用小罐闪罐时,所需酒精棉球要少些,含酒精量也不要太多,动作更应轻巧,一定要有镊子挟紧点燃之酒精棉球,切勿掉落,发生意外;闪罐速度要快慢均匀,过快时,患者面部不舒适,甚或由于火热的突然刺激,有可能造成烧伤;过慢者,由于火势减弱,罐子又不宜吸着。闪罐完毕后,要让患者用手掌在患侧面部反复进行轻轻按摩,以促进局部气血运行。并嘱咐病者配带口罩,避免用凉水洗脸。
面瘫诊疗方案
概述。面瘫 facialparalysis 是一种比较复杂的面部疾病,发病原因大多由面部受凉 物理性损伤或病毒入侵所致,面神经的发病之初表现为面神经发炎,此时还未形成明显的面部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会出现眼角下垂 口眼歪斜等典型的症状表现。中医诊断 第一诊断为面瘫。西医诊断 第一诊断为面神经炎。...
面瘫诊疗方案详解
概述。面瘫 facial paralysis 是一种比较复杂的面部疾病,发病原因大多由面部受凉 物理性损伤或病毒入侵所致,面神经的发病之初表现为面神经发炎,此时还未形成明显的面部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会出现眼角下垂 口眼歪斜等典型的症状表现。中医诊断 第一诊断为面瘫。西医诊断 第一诊断为面神经炎...
2023年面瘫诊疗方案
面瘫 面神经炎 诊疗方案。一 诊断。一 疾病诊断。1 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普通高等教育 十五 国家级规划教材 针灸学 石学敏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年 1 起病突然,春秋为多,常有受寒史或有一侧面颊 耳内 耳后完骨处的疼痛或发热。2 一侧面部板滞,麻木,流泪,额纹消失,鼻唇沟变浅,眼不能闭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