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面瘫病(面神经炎)
2023年1月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诊疗方案制定。
优化说明:据临床观察,对本病四种证型选用综合**均可得到满意的疗效,我科全年收治病种91种,面瘫排名第3位,故将此**方案作为优化诊疗方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规划教材《针灸学》(石学敏主编,中国中医出版社,2023年)
1)起病突然,春秋为多,常有受寒史或有一侧面颊、耳内、耳后完骨处的疼痛或发热。
2)一侧面部板滞,麻木,流泪,额纹消失,鼻唇沟变浅,眼不能闭合,口角向健侧牵拉。
3)一侧不能闭眼,鼓腮,露齿等动作。(4)肌电图可表现为异常。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规划教材《神经病学》(王维治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23年)(1)起病急,常有受凉吹风史,或有病毒感染史。
2)表现:一侧面部表情肌突然瘫痪、病侧额纹消失,眼裂不能闭合,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鼓腮,吹口哨时漏气,食物易滞留于病侧齿颊间,可伴病侧舌前2/3味觉丧失,听觉过敏,多泪等。(3)脑ct、mri检查正常。
(二)疾病分期。
1、急性期:发病15天内。
2、恢复期:发病16天至6个月(发病半月---面肌连带运动出现)。3、联动期和痉挛期:发病6个月以上(面肌连带运动出现运动)。(三)症候诊断。
1、风寒袭络证:突然口眼歪斜,眼睑闭合不全,兼见面部有受寒史,舌淡苔薄白,脉浮紧。
2、风热袭络证:突然口眼歪斜,眼睑闭合不全,继发于感冒发热,或咽部感染史,舌红苔黄腻,脉浮数。
3、风痰阻络证:突然口眼歪斜,眼睑闭合不全,或面部抽搐,颜面麻木作胀,伴头重如蒙、胸闷或呕吐痰涎,舌胖大,苔白腻,脉弦滑。4、气虚血瘀证:
口眼歪斜,眼睑闭合不全日久不愈,面肌时有抽搐,舌淡紫,苔薄白,脉细涩或细弱。二、中医综合**方法。
一)针灸**:采用循经与局部三线法取穴。1、体针(1)急性期。
治法:驱风祛邪,通经活络。
第一周:循经取穴,取四肢和头部外周的百会、风池、太冲、合谷等穴位。针刺0.8—1寸,百会平补平泻,风池、合谷泻法,太冲补法,留针30分钟。
第二周:循经取穴,取头部及面部外周的百会、风池、太冲、合谷(健侧或双侧)等,刺法同前。取神庭、太阳、下关、翳风、巨髎等,针刺0.
8—1寸,平补平泻手法,留针30分钟。随症配穴:舌前2/3味觉丧失加廉泉;听觉过敏加听宫。
亦可采用阳明经筋排刺,即按照阳明经筋循行路线,每隔0.5寸1针,排列成两排(约针8—10针),留针30分钟。(2)恢复期。
治法:活血化瘀,培补脾胃、荣肌养筋。
循经取穴、头部穴位、面部局部三线法取穴。
采用循经取穴配用局部面部外周穴位:百会、风池、太冲、合谷,刺法同前。神庭、太阳、下关、翳风、足三里、内庭针刺0.
8—1寸。神庭、太阳、下关、翳风采用平补平泻手法,足三里、内庭采用补法,留针30分钟。
面部局部三线法取穴:从神庭、印堂、水沟至承浆,这些穴位在。
人体面部正中线上称为中线;阳白、鱼腰、承泣、四白、巨髎、地仓在面前旁正中一条线上,称为旁线;太阳、下关、颊车在面部侧面的一条线上,称为侧线。始终以三条基本线上的穴位为主穴。随症配穴:
眼睑闭合不全取攒竹、鱼尾穴,鼻翼运动障碍取迎香穴,颏肌运动障碍取夹承浆穴。针刺0.5一1.
5寸,采用平补平泻、间断快速小幅度捻转手法,200转/分,捻针2分钟,间隔留针8分钟,重复3次,留针30分钟。
亦可采用阳明筋经排刺,即按照阳明经筋循行路线,每隔0.5寸1针,排成两排(约针8-10针),留针30分钟。(3)联动期和痉挛期。
治法:培补肝肾、活血化瘀、舒筋养肌、息风止痉。
采用循经取穴配用面部局部三线法取穴针灸**:百会、针刺风府、风池、太冲、合谷刺法同前。神庭、太阳、下关、翳风、足三里、内庭,针刺0.
8一1寸。神庭、太阳、下关、翳风采用平补平泻手法,足三里、内庭采用补法。若面肌跳动选行间、阳陵泉,采用泻法;若面肌萎缩则选用脾俞、三阴交穴针灸**,采用补法,留针30分钟。
若出现倒错或联动,可以采用缪刺法(即在针刺患侧的同时配合刺健侧),根据倒错或联动部位选用太阳、下关、阳白、鱼腰、承泣、四白、巨髎、地仓、颊车等穴,还可配合艾灸或温针灸或者热敏灸**。
随证配穴:风寒袭络证加风池、列缺;风热袭络证加大椎、曲池;风痰阻络证加足三里、丰隆;气虚血瘀证足三里、膈俞。2、电针。
适应于面肌萎软瘫痪者。一般选取阳白-太阳、下关-巨髎、颊车—地仓、三对穴位。阴极在外周,阳极在中心部。
波形为连续波,频率1-2hz,输出强度以面部肌肉轻微收缩为度。电针时间约30分钟。3、灸法。
适应于风寒袭络证者,选取太阳、下官。翳风。承浆、阳白、鱼腰、承泣、四白、地仓、颊车、印堂、巨髎、夹承浆等面部穴位,采用温和灸、回旋灸、雀啄灸、温针灸或者热敏就等方法。
每次施灸月20分钟。
4、拔罐。适应于风寒袭络证者,选取患侧的阳白、下关、巨髎地仓、颊车等穴位。采用闪火法,于每穴位区域将火罐交替吸附及拔下约1秒钟,不断反复,持续5分钟左右,以患侧面部穴位处**潮红为度。
每日闪罐1次,每周**3-5次,疗程以病情而定。5、本科特色**。
名老中医石学敏院士学术思想与临证经验运用:
1﹚刺络拔罐法:分别位于瘫痪侧太阳经、阳明经、少阳经经筋所过之处的阳白、颧髎、下关、颊车等部位刺络拔罐。
操作:每次选取两个部位用三棱针点刺3—5个点,速用闪火罐法,观察其出血情况,令每个部位出血3—5ml,留罐时间不得超过5分钟,以上部位交替使用。
2﹚经筋刺法:以面部瘫痪肌群的经筋透刺和排刺为主,如:阳白四透、太阳透地仓、承浆透地仓、颊车地仓互透、颊肌排刺、瘫痪肌群围刺等。
操作:以瘫痪经筋透刺、围刺、排刺为主。阳白穴以四枚针分别向上星、头维、丝竹空、攒竹方向透刺,进针1-1.
5寸,施捻转平补平泻1分钟;攒竹透向睛明,进针0.5寸,手法同前,施术轻柔,以免皮下出血;丝竹空沿眉横刺,进针1.5寸,施术同前;四白、迎香分别透向睛明,进针1.
5寸,施术同前;太阳向下穿颧弓透向地仓,进针2.5-3寸,施术同前;人中、承浆、颊车分别透向地仓,进针1.5-2寸,施术同前;沿颊车至地仓,下关至迎香每间隔1寸刺入1针,以进入皮内为度(浅刺)施捻转平补平泻,总计施术2分钟,以上针刺施术后留针20分钟。
3)在传统**的基础上+醒脑开窍针刺法调神,收到明显的**效果。
操作:先刺双侧内关,直刺0.5-1寸,施捻转提插的复式手法,施术1分钟;印堂横刺0.
3寸,施雀啄手法1分钟;百会斜刺0.3-0.5寸,施平补平泻1分钟;四神聪直刺0.
3-0.5寸,施捻转补法0.5分钟先刺双刺内关,直刺0.
5-1寸,施捻转提插的复式手法,施术1分。
钟;二)推拿**1、治法:舒筋通络。
2、原则:发病一周内面部一般不行强刺激推拿手法,可根据病情,行轻柔和缓的手法及上颈段规范颈椎整复手法。
3、常规推拿手法操作:患者仰卧位,医者坐于患者头顶床边,用一指禅推法自患侧印堂、睛明、攒竹、丝竹空、阳白、承泣、迎香、下关、颊车、地仓、颧髎,往复施术5分钟;按揉下关、颊车、颧髎、太冲各1分钟;抹前额部1分钟;擦面部,以透热为度(注意不可擦破面部,可用凡士林作介质)。患者坐位,先按揉双风池、对侧合谷各1分钟;继之拿风池穴1分钟。
(三)辩证选取口服中药汤剂1、风寒袭络证。
治法:祛风散寒,温经通络。
推荐方药: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炙麻黄、熟附子、细辛、荆芥、防风、白芷、藁本、桂枝、甘草等。2、风热袭络证。
治法:疏风清热,活血通络。
推荐方药:大秦艽汤加减。秦艽、当归、蝉蜕、赤白芍、金银花、连翘、防风,板蓝根、地龙、生地、石膏等。3、风痰袭络证。
治法:祛风化痰、通络止痉。
推荐方药:牵正散加减。白附子、白芥子、僵蚕、全蝎、防风、白芷、天麻、胆星、陈皮等。4、气虚血瘀证。
治法:益气活血,通络止痉。
推荐方药:补阳还五汤加减。黄芪、党参、鸡血藤、当归、川芎、赤芍、桃仁、红花、地龙、全蝎、僵蚕。(四)其他**。
酌情选用活血化瘀类及营养神经类药物,脱水类药物(如病毒感。
染者加用抗病毒药,急性期重症面瘫可适当使用激素类药物);tdp照射、中频电**,也可酌情配合穴位药物注射。三、面瘫病的中医**难点。
1、在针刺**时如何把握补泻手法的运用。2、针灸**面瘫病的最佳作用时间点。四、针对难点的中医**应对思路。
1、针刺补泻手法的时机选择对疗效尤为重要,经临床观察,患者面部筋脉弛缓者施用补法,筋脉拘急或伴有板滞者施用泻法;患病初期,虽然面部筋脉弛缓,仍用泻法或先泻后补法;患病日久面部筋脉拘急或自觉面部发紧者,仍用泻法,然后扶正,否则邪闭难愈。2、有的人认为面瘫病初期不宜做针灸**,然而临床实践证明,对于周围性面瘫,针灸**越早疗程越短,后遗症越少。只要做好病人的解释工作即可,让患者知道针灸可激发人体自身抗病能力,具有广泛的良性调整作用,可用于疾病的各个阶段。
五、疗效评价(一)评价标准。
西医按美国耳鼻喉头颈外科学确立的house-brackmann面神经功能分级标准进行分级。
中医症候疗效根据中医症候积分来评定。即(**前中医症候积分-**后中医症候积分)/**前中医症候积分×100%。
临床控制:**后症状体征消失,面部功能正常,**指数>90%。显效:**后症状体征基本消失,面部功能基本正常,疗效指数>70%,≤90%。
有效:**后症状体征有所改善,面部功能部分正常,疗效指数>30%,≤70%。
无效:**后症状体征与**前无明显改善;疗效指数≤30%。(二)评价方法。
患者入院时及出院时进行评分,见附件。附件1:
美国耳鼻喉头颈外科学确立的house-brackmann面神经功能分。
级标准(h-b分级)分级程度正常。
特点。评分标得分准。
面神经支配区域所有功能正常。0运动。静止时:双侧对称。运动时:1、前额运动功能良好;2、眼角很小的力量即可闭合;3、口角左右轻度不对称。
中度功能障碍总体:双侧面部可见明显区别,2
但无严重的外形损害。静止时:双侧对称。
运动时:1、前额轻到重度运动;2、眼用力可完全闭合;3、口角有轻度的下垂。
重度功能障碍总体:有明显可见的面肌瘫痪,3
外形损伤。静止时:双侧对称。
运动时:1、前额无运动;2、眼完全不能闭合;3、口角双侧完全不对称。
重度损害。总体:仅有轻微可见的运动。4静止时:双侧不对称。
运动时:1、前额无运动;2、眼完全不能闭合;3、口角轻度的运动。
完全麻痹附件2:
中医症候疗效标准。
轻度功能障碍总体:见轻度的功能障碍或连带1
面神经支配区域无运动。
症状积分。得分。
突然口眼歪无口眼歪斜斜。
仅有轻微的。
有一侧眼睛不能闭合,口角向一侧歪斜斜。
面部麻木。无面部麻木。
晨起或晚上出现面部麻木面部麻木时有发作一侧面部麻木。
恶寒发热。无恶寒发热轻微恶寒发热。
严重恶寒发热不伴体温升高严重恶寒发热伴体温升高。
耳后疼痛。无耳后疼痛耳后疼痛。
严重耳后疼痛但无耳部疱疹耳后疼痛并伴有耳部疱疹。
气短。无气短活动后气短安静时时有气短安静时持续气短。
头晕。无头晕。
轻微头部眩晕,时作时止视物旋转,发作时不能行走头痛难忍,眩晕欲仆,不能站立。
大便。无大便困难。
或大便质稀,一日两行。
0分2分4分。
严重的一侧眼睛不能闭合,口角向一侧歪6分。
0分2分4分6分0分1分2分3分0分1分2分3分0分1分2分3分0分1分2分3分0分1分。
偶便秘,平素大便偏干,一日或两日一行;
大便干结,排解困难,二、三日一行;或大便质稀如水样可排出;或时有腹痛腹泻。
小便。无小便失禁,小便正常小便量多,日1000ml以上小便频、急,难以控制小便失禁。
舌象脉象。舌淡红,苔薄白。
舌质红或边有齿痕,苔黄或黄腻脉平。
脉浮数或脉浮紧或脉濡脉细软无力。
附件3:面部残障指数(fdi)调查问卷。
请您回答下列与您面部肌肉功能有关的间题,根据您最近一个月内的感受,对每一个问题选择一个最适合于您的答案。躯体功能。
1.您在吃东西时,嘴里含住食物、移动食物、将食物固定于一侧颊内的困难程度?
通常情况下:5没困难4稍有困难3有些困难2非常困难通常不吃东西是因为:1健康原因0其他原因2.您用杯子喝水或饮料时的困难程度?
通常情况下:5没困难4稍有困难3有些困难2非常困难通常不喝水或饮料是因为:1健康原因0其他原因3.您在讲话时进行特殊发音的困难程度?
通常情况下:5没困难4稍有困难3有些困难2非常困难通常不进行特殊发音是因为:1健康原因0其他原因4.
您有一侧眼睛流泪过多或发干的问题及其程度?通常情况下:5没有4稍有3有些2非常严重。
2分3分0分1分2分3分0分1分0分1分2分。
大便干如羊屎,数日不通,需用助泻剂才。
通常不流泪是因为:1健康原因0其他原因5.您刷牙或漱口的困难程度?
通常情况下:5没困难4稍有困难3有些困难2非常困难通常无刷牙漱口的困难是因为:1健康原因0其他原因社会生活功能。
6.您感到平静的时间长短?
6所有时间5大部分时间4相当部分时间3有时2少许时间1没有7.您将自己与周围的人隔绝的时间长短?
6所有时间5大部分时间4相当部分时间3有时2少许时间1没有8.您对周围的人发脾气的时间长短?
6所有时间5大部分时间4相当部分时间3有时2少许时间1没有9.早醒或夜间睡眠中多次醒来的频繁程度?
6每晚5大多数晚上4相当多晚上3有些晚上2少数晚上1没有10.您因面部功能问题而放弃外出吃饭、逛商店、参加家庭或社会活动的次数?
6每次5大多数4相当多次数3有些2少许1没有躯体功能=
总得分(1-5题)nn
社会生活功能=
总得分(6-10题)nn
注:n代表病人回答的问题数量。
2023年项痹病中医优化诊疗方案
项痹病 神经根型颈椎病 中医诊疗方案2013年优化。一 诊断。一 疾病诊断。1 中医诊断 根据1994 6 28国家中管局发布的 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zyt001.1 001.9 94 进行诊断。1 发病特点 急性或缓慢起病,项痹病 神经根型颈椎病 中医诊疗方案2013...
2019面瘫中医诊疗方案
一 概述。面瘫又称bell s面神经麻痹,俗称口眼歪斜,即西医所说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和周围性面神经炎。是一种急性非化脓性的面神经炎症,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但以青壮年为多见。二 诊断。一 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普通高等教育 十五 国家规划教材 针灸学 石学敏主编,中国中医出版社,2007年 1...
2019面瘫中医诊疗方案
一 概述。面瘫又称bell s面神经麻痹,俗称口眼歪斜,即西医所说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和周围性面神经炎。是一种急性非化脓性的面神经炎症,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但以青壮年为多见。二 诊断。一 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普通高等教育 十五 国家规划教材 针灸学 石学敏主编,中国中医出版社,2007年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