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复习学案

发布 2022-03-26 22:03:28 阅读 1843

自然界的水及化合价与化学式。

水的组成。1.电解水实验。

1)①实验装置——通电分解水的简易装置;②电源种类——直流电;③加入硫酸或氢氧化钠的目的——增强水的导电性。

2)实验现象:与电源相连的两极上都有气泡产生,且与电源正极相连的一端产生的气体体积小,与负极相连的一端产生的气体体积大,体积比约为1∶2。

3)气体检验: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乙管中的气体,发现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用燃着的木条检验甲管中的气体,能燃烧,火焰是淡蓝色,是氢气。

4)实验结论:①水在通电条件下,发生分解反应产生氢气和氧气。

水由氢氧元素组成。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

2.水的性质。

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液体,密度为1g/cm3

2)化学性质:通电分解:文字表达式:水(h2o) 氢气(h2)+氧气(o2)

练习一】1.(2012岳阳中考7题)水族馆中,表演者常携带氧气瓶在水中与鱼“共舞”。氧气能被压缩在氧气瓶中说明。

a.氧分子的大小发生改变 b.氧分子可以再分c.氧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 d.氧分子之间有间隔。

氢气。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难溶于水的气体,是密度最小的气体。

2.化学性质:

1)可燃性:①**极限4%~74.2%;②验纯方法。

2)还原性: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

3.氢气的实验室制法:

1)原料:活泼金属(zn、fe、mg等)与某些酸溶液(如稀硫酸、盐酸等)。

2)原理:金属与酸发生置换反应。

3)装置:固体液不加热装置。专用装置:启普发生器。

4)收集:向下排空气法或排水集气法。

4.氢气的检验:用排水法或向下排空气法收集一试管氢气,用拇指堵住试管口,靠近火焰,然后移开拇指点火,如果发出尖锐的爆鸣声表明氢气不纯;声音很小则表明氢气较纯。

5.氢气的用途:①氢氧焰焊接和切割金属,熔化石英;②充灌探空气球;③冶炼钨、钼、硅;④发射火箭的高能燃料,具有广阔前景的氢能源。

水的净化:沉淀、过滤、吸附、蒸馏。

1.沉淀(吸附沉淀):利用明矾溶于水形成的胶状物对水的杂质进行吸附,从而达到净化的目的。

2.过滤:

1)适用范围:用于分离难溶性固体与液体(或可溶性固体)。

2)操作注意事项:“一贴二低三靠”。

一贴”:滤纸紧贴漏斗的内壁。

二低”:①滤纸的边缘低于漏斗口;②漏斗内的液面低于滤纸的边缘。

三靠”:①漏斗下端的管口紧靠烧杯内壁;②用玻璃棒引流时,玻璃棒下端轻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③用玻璃棒引流时,烧杯尖嘴紧靠玻璃棒中部。

3)仪器:铁架台、烧杯、玻璃棒、漏斗。

4)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原因可能有:①承接滤液烧杯不干净;②倾倒液体液面高于滤纸边缘;③滤纸破损

3.吸附常用的吸附剂:活性炭(具有吸附性):除去水的难溶性杂质、色素和异味。

4.蒸馏:利用液体沸点不同将液体分离的方法。

5.净化效果:由低到高的是沉淀、过滤、吸附、蒸馏(均为物理方法),其中净化效果最好的操作是蒸馏;既有过滤作用又有吸附作用的净水剂是活性炭。

练习二】1.如图是某学生设计的过滤操作示意图。

1)写出有标号仪器的名称:a,b,c,d。图中有处错误,说明改正方法:。

2)该学生在过滤操作实验时,发现经过滤的液体仍然有浑浊现象,请你帮他找出造成此现象的两种可能的原因。

硬水与软水。

1.定义:硬水是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软水是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2.鉴别方法:用肥皂水,有浮渣产生或泡沫较少的是硬水,泡沫较多的是软水。

3.硬水软化的方法:蒸馏(工业上)、煮沸(生活中)

4.长期使用硬水的坏处:浪费肥皂,洗不干净衣服;锅炉容易结成水垢,不仅浪费燃料,还易使管道变形甚至引起锅炉**。

练习三】1.(2012衡阳中考7题)下列有关水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电解水时在正极产生氧气 b.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c.可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d.在沉淀、过滤、蒸馏等净化水的操作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蒸馏。

2.(2012株洲中考4题)自然界的水因含有许多杂质而需要净化,下列操作中不能使水得到净化的是( )

a.蒸馏 b.活性炭吸附 c.加入肥皂水d.过滤。

水资源。1.地球表面71%被水覆盖,但供人类利用的淡水小于1%

2.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储水库。海水中含有80多种元素。海水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h2o,最多的金属元素是na,最多的元素是o。

3.我国水资源的状况分布不均,人均量少

爱护水资源。

1.节约用水,提高水的利用率。

节约用水,一方面要防止浪费水,另一方面要通过使用新技术、改革工艺和改变习惯来减少大量工农业和生活用水,提高水的利用率。两图均为节水标志,其中b为我国新千年启用的“国家节水标志”,同时也是节水型用水器具的标志。节约用水即提高水的利用率,生活中提倡一水多用,使用节水型器具;农业中改大水漫灌为喷灌、滴灌;工业中提倡对水重复利用,循环使用。

2.防治水体污染。

1)定义:大量污染物质排入水中,超过水体的自净能力使水质恶化,水体及周围的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对人类健康、生活等方面造成损失和威胁的情况。

2)造成水体污染的主要**:工业污染、农业污染和生活污染。

3)防治措施:①加强对水质的监测;②工业上要减少污染物的产生,“三废(废渣、废液、废气)”要经过处理后再排放;③农业倡导使用农家肥,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等;④生活污水也应逐步实现集中处理和排放。

化学式与化合价。

1.化学式:用元素符号和数字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2.化合价:化合价是用来表示元素在形成化合物时的原子个数比,是元素的一种化学性质。有正价与负价之分。化合物的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练习四】1.(2012衡阳中考12题)举重运动员举重前常用白色的“镁粉”搓手,“镁粉”的有效成分是碱式碳酸镁,它不可燃,300℃即分解,其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mg5(oh)2(co3)45mgo+x+4co2↑,则x的化学式是( )

a. o2b. coc. mg(oh)2 d.h2o

2.(2012衡阳中考13题)三氧化二铋(bi2o3)俗称铋黄,是制作防火纸的材料之一.三氧化二铋中铋元素的化合价是( )

a.+6b.+3c.+2d.-2

检测·知能升级】

1.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矿泉水 b.蒸馏水 c.硬水 d.软水。

2.“嫦娥二号”探月卫星于2023年10月1日成功发射。航天器所用燃料之一为液氢,下列说法中属于h2的化学性质的是( )

a.液氢燃烧b.氢气是最轻的气体c.氢气具有可燃性d.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3.水电解的过程可用下列图示表示,微粒运动变化的先后顺序是( )

a.①②b.④①c.①②d.①④

4.电解水时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但王刚实验时发现,当氢气体积为2 ml时,生成的o2体积才是0.6 ml,针对这一发现,你认为下列做法中不可取的是( )

a.将气体放出,利用原装置中的水继续通电进行实验b.检查实验装置是否漏气。

c.实验所得数据和理论值相差不多,可认为实验已经成功d.大胆假设:氧气比氢气易溶于水。

5.今年世界各国频发**。为防止震后疾病传播需对饮用水进行处理,采取的措施有:①煮沸 ②消毒 ③过滤 ④自然沉降,合理的处理顺序是( )

a.③①b.②④c.④③d.④③

6.2023年3月22日世界水日主题是“城市用水:应对都市化挑战”。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水体污染与人类活动无关b.自然界的水都不是纯净的水。

c.水分子保持水的化学性质d.地球上可以利用的淡水资源有限。

7.下列四组物质中,均属于氧化物的是( )

a.氧气、氧化钙、四氧化三铁b.水、二氧化硫、高锰酸钾。

c.空气、氧化铜、五氧化二磷d.干冰、氧化镁、二氧化锰。

8.生活中的下列做法不能达到节约用水目的的是.

a.洗脸刷牙,随手关水 b.洗菜用水,再来浇花c.一件衣服,洗衣机洗 d.水管漏水,及时修理。

9.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水是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 b.水是常见的溶剂。

c.水既可作为反应物,也可以是生成物 d.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一种氧化物。

10.右图是水分子在一定条件下分解的示意图,从中获得的信息不正确的是( )

a.一个水分子由二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b.水分解后生成氢气和氧气的分子数比为2∶1

c.水分解过程中,分子的种类不变。

d.水分解过程中,原子的数目不变。

11.北京市严重缺水,我们要保护好水资源。下列做法中,可能会造成水污染的是( )

a.生活污水经处理后排放b.禁止含磷洗涤剂的使用。

c.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 d.在水库周边兴建造纸厂。

12.自来水厂净化水过程可表示为:取水→沉降→过滤→吸附→消毒→送水。其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消毒 b.过滤 c.吸附 d.沉降。

13.过滤是化学实验中的一项重要基本操作,其中不需要使用的仪器( )

a.量筒 b.漏斗 c.烧杯 d.玻璃棒。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复习学案 6

化学基础及化学用语与化学量。元素周期表。1 原子序数 质子数 核电荷数 电子数。2 元素周期表中每一方格提供的信息 课题离子。核外电子的排布。1 原子结构图 圆圈内的数字 表示原子的质子数 表示原子核的电性 弧线 表示电子层 弧线上的数字 表示该电子层上的电子数。2 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 第一层最多容...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用语的复习导学案

化学用语 专题复习导学案。桐梓中学校初三化学组。学习目标 1 记住常见元素符号 离子符号 化学式和化合价。2 掌握化学符号及符号周围数字表示的意义。学习过程 复习任务一 规范书写常见的元素符号。1.书写规范 一大二小 2 易错点 cu 铜 与ca 钙 co 钴 与co 一氧化碳 ag 银 与hg 汞...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空气氧气 复习学案

中考复习学案。课时7 空气氧气 第一课时 授课教师 黄家虹。1 空气的主要成分和用途。二 空气的污染与防治。燃烧实验 氧气与木炭反应化学方程式 现象 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生成。在空气中发出红光,放热,生成。氧气与硫反应化学方程式 现象 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生成。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生成。铁与氧气反应 燃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