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都县教研室杨盛
基础教育英语课程改革走过了十个年头,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初步建立了以素质教育为宗旨的英语教育教学理念;建立了连贯、衔接的中小学英语课程体系;倡导了新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倡导和尝试了新的评价理念和方式。但是,不可否认,仍然存在一些尚待解决的问题,其中理念认识的问题是关键所在。
新课程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很多问题都是由于“理念认识不清”所致。
新课程能否顺利地实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准确理解和把握新课程的理念,或能否从主观上认同新课程的理念。在新课程培训中,我们要加大新课程理念的宣传力度,使新课程理念成为教师信念的一部分。结合新目标英语教材的重新修订,重点谈谈本人对新课标学习和用好新教材的一些认识和看法。
一)新课程标准解读。
一、2011版本与2001版本基本理念比较。
表1 两个版本《课标》的“课程性质”比较。
“课程性质”是给基础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定性”。事物的性质决定它的价值和地位,同时也决定事物发展的方向和过程。所谓英语课程的性质,就是指英语课程是什么。
它具有什么价值、地位和任务。
2001版本的“课程性质”可以概括为:英语课程的性质、实施英语课程的基本过程以及英语课程的任务。
2011版本的“课程性质”简洁、具体、清楚。这个版本直截了当地指出,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并且对工具性和人文性做了明确的界定,同时强调二者的统一(程晓堂,2012)。
工具性主要指把英语作为一种交际工具和思维来学习,人文性则主要指学习英语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所起的作用。准确认识和把握外语教学的工具性和人文性这两个属性,才能准确把握外语课程的价值。外语课程不仅要关注技能训练,还要重视对学生人文素养(如思维能力、情感态度、文化意识、民族精神等)的培养,以此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
而且,外语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体系中的一部分,“不仅关系到一个国家国民素质的提高、社会和经济建设以及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科技的发展,它还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国防与安全”(陈琳,2009)。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3年版)》(以下简称课标)首次明确提出了外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的理念,指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英语课程有利于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龚亚夫(2012)指出,我们需要跳出国外工具性目标的理论框架,重新构建中国的英语教育目标和能力模型,用“社会文化目标”取代情感态度和文化意识目标;同时,将“学习策略”改为“认知思维”目标,建立一种“多元目标”的英语课程。
其“多元目标”包括:社会文化目标、认知思维目标、语言交流目标。
多元目标注重的是三个目标的融通,语言交流目标虽然是英语学习的重要目标,但交流不局限于与英语为母语的人的交流,而是以交流思想、交流社会文化为主。话题内容要增加谈论个人情感、人际交往的内容。补充有助于培养学生意识、责任感、自我实现、公民意识等所涉及的话题;从学生的角度,教给他们在与各国使用英语的人交流思想、讨论问题时可能用到的语言、词汇和表达方法;培养他们如何正确与人交往和沟通的方法。
在强调人文性的同时,当然不能忽视其工具性。工具性和人文性是一个整体,彼此融合,相辅相成。
英语教学中的人文性内容的传达只有与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训练教学相结合,借助语言文字这一平台,在听、说、读、写的过程中对学生施以潜移默化的影响。语言的能力不仅局限于“听说读写”,更在于用语言表达心境,用语言表达对人类的关怀。因此教学活动不能仅仅止步于对语言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训练,而是要引导学生品读文本,积累语言;通过品味语言,感悟文本语言所蕴含的思想与情感。
这样不仅落实了语言能力的训练,审美和思辨能力的训练,也落实了语言的“工具性”;而且在品味语言的过程中,感悟文本语言所蕴含的思想与情感,使学生的思想情感受到熏陶和感染,也就使“人文性”得以无痕渗透在教学活动中。(一内蒙教师)
表2 两个版本《课标》的“课程基本理念”比较。
本小节名为“课程基本理念”,但并不是关于整个英语课程的基本理念,而是关于如何实施英语课程的一些基本认识,重点阐述实施英语课程的过程、方法和目标。2001版本的基本理念,其核心思想是要把英语教育纳入全体学生素质教育的一部分,整体设计小学、初中、高中三个阶段的课程目标,但具体实施中应有一定的灵活性和开放性。这里的灵活性和开放性是指针对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以及不同学生群体,课程目标可以有所区别。
第三至第五条理念阐述英语教育的过程,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倡导采用活动途径和过程性评价方式。第四条林的标题是“倡导活动途径”,但具体阐述时则倡导采用任务型语言教学途径。这是首次在国家文件中明确提倡采用任务型语言教学途径。
第六条是关于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相当于“物质保证”(程晓堂,2012)。
2001版本的这些理念得到了广大英语教育工作者的认同。但是,这些理念对英语学科的针对性还不够强。从内容来看,这些理念似乎适用于基础教育阶段的任何学科。
这一不足之处在2011版本中有了明显的改进。2011版本的基本理念在基本保留2001版本主要内容的基础上,突出了英语学科的特点,每一条理念中都渗透了对英语(或语言)的教与学的阐释,特别是强调了语言学习的渐进性和持续性,以及语言学习的实践性,注重对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评价。
二)语法和词汇的表意功能。
1.《课标》多处强调语法和词汇的表意功能:如:
在实际运用中体会以上语法项目的表意功能。(二级语法);了解常用语言形式的基本结构和常用表意功能;在实际运用中体会和领悟语言形式的表意功能;(五级语法目标);
2. 什么是表意功能?
再现客观世界和内心世界;描述事物之间的关系;描述事件发生与发展过程;表达情绪情感等…
3. 语法的表意功能例解。
下面例子中为什么前半句用主动语态,而后半句用被动语态?
george foreman beat joe frazier, but he was beaten by muhammad ali.
保持主语一致、使语意更连贯)
下面两句话在意义上是否有差异?
1. i didn’t eat breakfast.
2. i h**en’t eaten breakfast.(有个隐含的意思在里面,如:
“我没吃早餐你等我一下、我没吃早餐不能干活、我没吃早餐肚子饿了”等,此时现在完成时有特殊的表意功能。)
又如某老师课件中的一部分:
if we exchange the red words with those in brackets, how will the meanings of the sentences change?
1. they all lived together. (live)
2. a thirsty horse crossed the desert. (crosses)
3. the vultures attacked the poor horse. (attack)
4. pecos bill s**ed the horse. (s**es)
本部分目的是让学生区别一般过去时和一般现在时,但却未考虑有些句子换了时态以后不符合正常的思维。
三)分级目标解读举例。
1.分级目标的总体特点:“能”字为先:力求体现“能用英语做事情”的英语教学基本理念;
知识与技能并重,有机结合;
语言目标与非语言目标并重;
过程目标与结果目标并重。如:“能够在课堂上参与讨论”“能够与他人合作”“能够积极探索语言的规律”都是过程目标;“能够理解语言的意义和使用场合”属于结果目标。
过程目标导致结果目标的实现。
2.具体目标的**:如。
能听懂课堂简短的指令并做出相应的反应;能在**和动作的提示下听懂简单的小故事并做出适当反应;(一级“听做”目标)能在**的帮助下读懂简单的小故事;能正确书写字母和单词;能模仿范例写词句。(一级读写)能看懂语言简单的英语动画片或程度相当的英语教学节目(一级“视听”)能根据**、词语或例句的提示,写出简短的语句。(二级写的目标)能就熟悉的话题进行简单的交流;(**说的目标)要鼓励学生说真话,课堂交际活动尽量有真实的交际意义。
理解附录“语法项目表”中所列语法项目并能在特定语境中使用;了解常用语言形式的基本结构和常用表意功能;在实际运用中体会和领悟语言形式的表意功能;理解并运用恰当的语言形式描述人和物;描述具体事件和具体行为的发生、发展过程;描述时间、地点及方位;比较人、物体及事物等。(五级语法目标)
学语法的根本目的不是使你的语言更正确,而是丰富你表意的资源”。—北师大程晓堂。
四)分级标准中关键术语解读。
为了准确描述分级标准中的具体目标,《课标》使用了一些关键行为动词和修饰性形容词。这些词语本身的含义比较模糊,有必要作必要的解释。
1、“知道”、“了解”和“理解”
知道”是指经过简单的观察就能获得的事实性知识,一般不需要太多的思考和推理过程。比如,“知道单词是由字母构成的”(英文单词由若干个字母组成,一个单词之内字母之间没有间隔,但单词与单词之间要有间隔。这样的知识只需简单的观察就能获得,但是这样的知识也很很重要,学生在阅读和书写的过程中有需要这种知识)。
知道”与英语中的know意思最接近。
知道”侧重强调学生知识掌握或获得的状态,实际情况通常包括“知道”、“不知道”、“知道得较多”、“知道得较少” 。课标》中用“知道”描述的目标还有:知道英语中最简单的称谓语、问候语和告别语;知道世界上主要的文娱和体育活动;知道英语国家中典型的食品和饮料的名称;知道主要英语国家的首都和国旗。
了解”是指通过某种方式获得信息或知识。“了解”一般需要通过询问他人、查询相关材料、进行简单的观察和推理等过程。
了解”强调知识获得的过程。比如,分级标准中二级语音目标中有一项目标是“了解简单的拼读规律”。这里的“了解”,不仅是知道这些规则,而且还包括通过观察和归纳获得这些规则的过程。
了解”与英语中的get to know意思最接近。
理解”是指通过思维活动来认识规律、获得他人传达的意义等。与“知道”和“了解”相比较,“理解”更加强调思维的过程。
理解”既可以指思维的过程,也可以指思维的能力,比如“能够理解话语的隐含意思”。
可以说“知道英国的首都是伦敦”,但不能说“理解英国的首都是伦敦”。
理解”与英语中的understand意思最接近。
2、“正确”、“恰当”、“适当”
在目标描述中经常使用“正确”、“恰当”、“适当”等修饰性语言。有些读者觉得这些词语的含义不容易把握。比如,有的教师认为,“对一般的赞扬、请求、道歉等做出适当的反应”中的“适当”改为“正确的”更合适。
就语言的使用而言,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否恰当或适当比是否正确更为重要,“正确”一般指语言形式是否符合语法的规则。面对他人的赞扬、请求、道歉等语言行为,我们要做出符合情景需要、符合身份地位、符合自身情绪情感的反应。这些反应本身不存在正确与否的问题。
2023年学习新课标新教材校本教研总结
xx年12月,教育部正式印发了义务教育小学学科课程标准 xx年版 课程标准是指导教材编写 课程教学 考试命题 教学评价的纲领性文件,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不但阐述了课程的基本理念和课程教学的内容,还确定了该教学应该达到的基本水平,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基础性的教学规范和评价依据。因此,为了使全校教...
学习新教材培训心得体会
通过这次学习,不仅使我对新课标的新理念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使我感受到新课程洋溢着时代的气息,体现着素质教育的理念,令人耳目一新 同时也对一年级改版的大开本教材也有了一定的了解。本次培训讲述了一年级上册教材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使我受益颇多,让我更进一步地了解和感悟了人教版教材编写的真谛,真切地感受到了新...
新课标新教材新解读
作者 付冰。中小学教学研究 2008年第01期。学习目标。1.体会质朴的语言中传达出的诚挚 深沉的情感。2.提高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3.了解特定历史时期人性扭曲的状况。感受作者忏悔的勇气 气度与真挚而深沉的情感,学会自我反省,提升人生境界。导语。这只看似平常的手,就是巴金老人的手印。它镶嵌在中国现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