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学考试范围

发布 2022-02-26 05:54:28 阅读 6428

1、公共行政、公共管理与私人管理的区别?

2、公共组织的一般结构形式有哪些?

3、我国七次行政体制改革的特点、经验与教训?

4、如何理解服务型**是多元主体的共同参与?

5、分析中国纵向**间关系的现状。

6、分析**失败的类型与成因。

7、现代**为什么需要**干预市场?

1、公共行政、公共管理与私人管理的区别?√

公共行政”是**特别是执行机关为公共提供服务的活动,行政**或行政人员在这种活动中主要是执行由别人(政治家)所制订的政策和法律,关注的焦点是过程、程序以及办公室的管理。

公共管理”是公共组织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的活动,它主要关注的不是过程,程序和遵照别人的指示办事以及内部取向,而更多的是关注结果和对结果的获得负个人责任。

管理主体方面。公共行政的管理主体就是**,公共管理的管理主体除**外,还包括非**公共组织。

管理客体方面。公共管理的客体比公共行政宽泛,它的管理范围既包括了属于**管理范围内的社会公共事务,还包括了不属于**公共管理事务的社会公共事务;还有,一些在传统公共行政中难以见到的客体,诸如公共环境、项目执行、绩效评估、公共伦理等,也出现在公共管理的客体中。

管理目标方面。公共行政是一种“内部取向”,公共管理是“外部取向”,公共行政重视机构、过程和程序的管理,公共管理重视项目、结果和绩效的管理。

管理手段方面。公共行政重视计划、组织、指导、协调、报告等基本技能,公共管理则关注那些可以用来将思想和政策转变为行动的管理工具、技术、知识和技巧。

管理思想方面。公共行政强调执行规范,强调“政策科学化”;公共管理则将更多的企业管理思想纳入到公共管理过程中来,强调“管理市场化”。

1)公共管理与私人管理的使命不同。公共管理是为公众服务,追求公共利益;私人管理以营利为目的。

2)与私人管理相比,公共管理的效率意识不强。

3)与私人管理相比,公共部门尤其是**管理更强调责任。

4)就人事管理方面而言,公共组织尤其是**中的人事管理系统比私人组织中的人事管理系统要复杂和严格得多。

5)公共管理有明显的政治性和公共性。

2、公共组织的一般结构形式√

1)直线结构。直线结构的特点是单一垂直领导,其结构简单,领导隶属关系明确,结构中每一层级的个人或组织只有一个直接领导,不与相邻个人或组织及其领导发生任何命令与服从关系。直线结构具有信息传递途径单一,传递速度快等优点,但基层自主性小,且由于各职位工作程序固定,容易导致僵化。

2)职能结构。职能结构是相关部门在水平方向依职能不同进行分工,再分别对下级部门实施领导的结构。职能结构依靠水平分工领导,扩展了各层管理事务的范围,适宜于相对较复杂的管理工作,但下级部门由于多头领导,容易出现政出多门的情况,而领导部门如果相互缺乏协调,反倒会造成执行混乱的局面。

3)直线—职能结构。直线—职能结构是在综合直线结构和职能结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组织结构形式。此形式加强了对水平层次领导部门的协调领导,有助于克服政出多门的问题,同时,每个下级部门在只有一个明确上级领导的基础上,接受其他相关上级部门的指导和监督,有助于决策科学话、民主化,但缺陷是垂直领导有可能排斥水平领导,部门之间的关系更加复杂。

4)矩阵结构。是完成某项工作为核心,从有关部门抽调人员组成临时机构来履行工作任务的结构形式。矩阵结构既保持了组织成员构成的稳定性,又有助于充分发挥组织成员的综合优势,组织效率相对较高。

与前述三种结构比较,矩阵组织更加灵活,适应能力也更强。

5)旁系结构。是从科层结构的正式成员中抽出一部分人,按照自由联合的方式组织一定的常设机构,来解决特定问题。组织成员在完成任务时并不与本职工作相脱离即是“脱产”或“半脱产”。

3、我国七次行政体制改革的特点、经验与教训。

1)第一次(2024年)

特点:撤并机构、裁减人员、及各级各部的职数;提出“四化”方针(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废除领导干部职务终身制,建立干部离退休制度;***领导体制改革。

经验:立足中国的基本国情,走渐进式的行政发展道路。行政机构大幅度减少,对于解决部门林立、机构重叠、人浮于事、效率低下等问题起到非常积极地作用;加快干部年轻化建设。

教训:这次改革是在经济体制改革尚未全面展开的情况下进行的,未能触及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未能实现**职能的转变。

2)第二次(2024年)

特点:转变**职能,科学实行“三定”(定职能、定编制、定机构);调整机构设置;强化宏观管理职能,淡化**的微观管理职能;下放权力;改变**的工作方式。改革采取了自上而下,先****后地方**,分步实施的方式进行。

经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必须在党的领导下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采取分步实施、逐步到位的渐进改革方式。

教训:由于这次改革是按照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模式要求进行的,因而改革未能达到预期的结果,未能促进**职能的有效转变。

3)第三次(2024年)

特点:实现政企分开,加强**的宏观监控与监督,淡化**的微观管理;精简机构和人员,合并职能重叠的部门,撤销不合理的部门;开始推行国家公务员制度;合理划分**各部门之间的权限;理顺***各部门之间的关系。

经验:行政体制要随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不断进行调整和改革,否则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教训:由于历史条件的制约和宏观环境的限制,**行政管理体制存在的诸多问题仍未得到根本性的解决。

4)第四次(2024年)

特点:调整了**的职能结构和内部结构,实行了精兵简政,调整了经济综合部门;实行政企分开,正确界定企业和**间的关系,处理好人员分流工作。

经验:坚持行政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相互配合,协调发展,统一于为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服务。

教训:由于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处于建立和完善的过程中,这次改革仍是过渡性的。

5)第五次(2024年)

特点: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宏观调控体系,健全金融监管体制,推进流通体制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和安全生产监管体制建设。

经验:抓住了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的突出问题,进一步转变**职能。

教训:机构变动不大;经济快速增长与服务不到位的矛盾。

6)第六次(2024年)

特点:体现一个“综”字;突出一个“转”字;探索一个“大”字;关注一个“民”字;尊重一个“实”字。

经验:从实际出发、立足国情,因地制宜、不搞“一刀切”、齐步走。

教训:以大部制改革、健全宏观调控为主要目标,这个阶段的**机构改革十分艰难。

7)第七次(2024年)

特点:“由表及里”、“表里如一”。机构改革是行政体制改革的“表”,职能转变是行政体制改革的“里”。

经验:紧紧围绕转变职能和理顺职责关系,稳步推进大部制改革。

教训:**宏观调控职能实现了一定程度上的权力下放,但**权力结构存在的问题仍较重。

a、1)对于**改革的重要性、必要性和迫切性取得一定程度的共识。

2)机构和人员膨胀势头得到了有效的抑制。

3)**职能转变迈开实质性步伐,**管理体制和运行方式创新力度加大。

4)**间关系的理顺,**与企业、社会、市场的关系调整有很大进展。

5)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基本框架确立,依法治国、法治行政观念开始深入人心。

b、1)坚持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改革的目标。

2)坚持精简、统。

一、效能的原则。

3)坚持积极稳妥的方针。

4)坚持机构改革与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相结合。

5)坚持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实事求是、因地制宜。

c、1)**管制仍较多,市场机制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2)**管理方式及手段单。

一、落后,**对经济领域的干预仍较多,**职能“越位”、“错位”、“缺位”现象仍存在。

3)**内部决策职能与执行职能不明确,致使一些部门忙于具体事务、疏于决策,重审批、轻监管,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缺乏有效的制约机制。

4)地方或部门利益观念强,公共意识和公共责任不强等。

d、1)处理好机关改革与其他配套改革的关系:

机构性的变革工具层面的变革价值层面的变革。

2)处理好实质理性与工具理性的关系:

不仅重视价值和价值目标,而且引进现代化的管理方式、方法和技术。

3)处理好****改革与地方**改革以及自上而下改革和自下而上改革的关系:

尽量避免“一刀切”并淡化机构设置及职能上下对口的色彩。

****与地方**的改革时间差应昼缩短。

将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改革方式有机结合,且更多地采用自下而上的方式。

4、如何理解服务型**是多元主体的共同参与?

多元治理意味着治理主体的多元化。服务型**的建设,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努力和共同建设。

首先,**、社会组织、社会公众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服务型**的建设,可以使**明确公众需求,以公众需求为导向,真正做到“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人民”。各主体通过良性互动,可以集思广益、集中力量更好的建设服务型**。

其次,多元主体的参与意味着**建设将接受多元主体的监督与问责,再加上信息技术的发展与信息公开平台的建设,使得公众对**公共权力的制约与监督既有广度,又有深度。公民社会的广泛参与,使公共权力的运行过程处在全面的和时时的制约和监督之下,有助于服务型**规范、高效、有序的进行建构。

再次,多元治理过程中,必然会形成**与公民的双向沟通,这就要求**要构建信息共享平台,及时收集公众社会的质疑与不满,并给与回应,这样做可以有效避免**与社会公众的互相猜疑,避免相互间可能发生的矛盾与冲突,并同时提升了**的公信力。

5、分析中国纵向**间关系的现状。

一)中国**间关系的传统模式——[如下:

1)**间的结合构造上,主要体现为层级隶属关系――金字塔:**与地方职能高度一致,无明显分工。

2)在**间的权力分配上,实行**高度集权。

财政管理体制中:**集中绝大部分财政资金,完全控制地方预算资金使用范围和方向。

事务管理权限:命令和执行、控制与被控制。

干部管理权限:**对地方干部的任免、提拔、审查和惩处进行全面管理和控制。

614公共管理学《公共管理

公共管理学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倪星,付景涛。804行政管理学。复试 894政治学原理。我认为山西财经大学的行政管理专业比较好。下面是对其专业介绍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该专业以企事业行政管理 文秘为特色,主要学习行政学 政治学 管理学 法学 经济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辩证唯物主义...

公共管理学考试大纲

个人收集了温度哦精品文档供大家学习。专业收集精品文档。专业收集精品文档 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院。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公共管理学 考试大纲。一 考试目的与要求。公共管理学 是我校公共管理学科的核心基础课程,是公共管理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性理论课程之一。本课程的考试目的是测试考生对公共管理学的基本概念 ...

公共管理学

公共管理导论第一章变革的时代。1.传统公共行政基石的基本原理。官僚制。最佳的工作方式。通过官僚制组织提供服务。政治与行政二分法。公共利益。职业官僚队伍。行政性。2.传统行政模式的基础是官僚制,新公共管理的基础是市场。新公共管理的基础是市场,表现在 据成本 收益分析来确定结果。运用目标管理方法实现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