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概论 作业二

发布 2022-02-25 18:57:28 阅读 8320

一.教材:《管理学概论》(黄国庆主编)同济大学出版社2024年。

二.作业内容:

第五章管理决策。

练习和思考——第题。

一、什么是决策?决策在管理中地位和作用是什么?

答:决策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决策是指行动方案的确定或决定在几种方案中作出选择。广义的决策,是指人们为了达到一定的目标,提出、选择并实施未来行动的方案的全过程。

决策在管理中地位和作用:

1.决策是组织管理活动的核心;

2.决策正确和否,直接关系到组织和员工的利益;

3.决策的正确和否,关系到组织在竞争中的胜败。

3、决策过程包括哪几个阶段的过程?

答:决策的程序一般由调查研究、发现问题,综合分析、确定目标,手机信息、科学**,拟定方案、分析评价,选择方案、实施决策,反馈控制、完善方案等6个阶段构成。他们彼此之间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形成一个科学的决策系统。

四、组织决策主要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答:组织决策是在一定环境条件下进行的,决策过程会受到环境、组织文化、过去的决策以及决策者对风险的态度等组织内外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另外,受决策者自身各种条件的制约,也影响了决策的合理性。

因此组织和个人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去追求决策的合理性。

第六章管理计划。

练习和思考——第题。

1、什么是计划?如何理解计划的特点和作用?

答:计划就是就决策实施所需完成的活动进行时间和空间上的分解,以便将其具体地落实到组织中的不同部门和个人。

计划的作用:计划是组织活动开展的基础、领导活动开展的前提、控制活动开展的依据。

计划的特点:它具有目的性、主导性、效率性和创造性等特点。

3、计划编制包括哪几个阶段的工作?

答:计划编制的程序一般包括收集资料、估量计划、确定和分解目标、拟定和评价方案、制订派生计划、编制计划预算、计划的执行等阶段。

4、目标管理的基本思想是什么?

答:目标估量是指组织在一定时期内,通过围绕已确定的总目标,经过上下级协商,分别制订目标和保证措施,明确规定相应的职责范围,并把目标完成情况作为部门和个人考核依据的一种现代管理方法和管理思想。

1、组织目标是共同商定的,而不是上级下指标,下级作保证。

2、根据组织的总目标来决定每个部门和个人担负的任务、责任及应达到的分目标。

3、以这些总目标和分目标作为组织部门和个人活动的依据,一切活动都是围绕着这些目标而展开的,将履行职责和实现目标紧密地结合起来。

4、对个人和部门的考核以目标的实现情况为依据。

第七章组织设计和优化。

练习和思考——第题。

三、什么是管理幅度和管理层次?影响管理幅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答:管理幅度是指一个管理人员能直接有效地领导和监督下级人员数。管理层次是指组织内纵向管理系统所划分的等级数目。

影响管理幅度的因素:管理幅度和管理层次的关系,尽量是一种互相制约的关系,但起主导作用的是管理幅度,即管理幅度决定着管理层次。原因在于管理幅度的有限性,从而在根本上影响了组织的结构。

因此管理幅度,首先要了解影响管理幅度的因素。

6、衡量集权和分权的标志是什么?

答:集权是指决策权在组织系统中较高层次职位的一定程度的集中。

分权是指决策权在组织系统中较低管理层次职位的一定程度的分散。

1、不同类型决策的参和程度;2、决策审批手续的简繁程度;3决策受规章制度的控制程度。

7、分权的主要途径及其特点是什么?

答:权力分散的基本途径是制度性分权和授权。

制度性分权是组织设计过程中,根据组织内外环境因素和组织活动的特征,在工作分析和层次、部门、职位设计的基础上,结合各管理岗位的工作性质和任务要求,从而规定各部门、各种职位的必要职权。

授权则是上级管理者,为充分利用专门人才的知识和技能,或出现新增业务的情况下,将部分解决问题、处理新增业务的权利委托给某个或某些下属。

制度性分权和授权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制度分权是授权的保证,授权是在实际工作中对制度分权的补充。

制度性分权和授权的含义不同,决定了他们具有下述区别。

1、制度分权具有一定的必然性,而授权则有很大的随机性;

2、制度分权是将权利分配给某个职位,而授权则是将权利委任给某个下属。

3、制度分权是相对稳定的,而授权则是临时的,或者是长期的。

4、制度分权主要是一条组织工作的原则,而授权主要是领导者在管理工作中的一种领导艺术。

第八章人力资源管理管理。

练习和思考——第题。

1、什么是人员配备?人员配备的两项基础工作是什么?

答:人员配备是管理者在人力资源规划的指导下,根据工作分析的结果,对所需人员进行恰当而有效的选拔、考评和培训,并创造条件推动其发展的管理活动。

组织人力资源的规划工作和工作分析是人员配备的两项必不可少的基本工作。

2、什么是管理人员的选聘?包括哪些基本程序?

答:管理人员的选聘是指组织为了发展的需要,根据人力资源规划和工作分析的数量和质量要求,吸收管理人员的过程。

管理人员选聘的程序包括:

1、产生空缺职位,进行职位分析;2、拟订招聘简章和发布招聘信息;3、报名登记和初次面谈;4、人员甄选;5、确定录用名单,发布录用信息。

3、内部招募和外部招募有何优点和缺点?

答:内部招募是指当组织**现管理职位空缺,人力资源管理部门采取积极的态度首先从组织内部中寻找、挑选合适的人员填补空缺。

内部招募的优点:1、为组织内部员工提供了发展的机会;2、为组织节约大量费用;3、简化了选聘程序;4、由于对内部员工有较为充分的了解,使得被选择的人员更加可靠,提高了选聘工作的质量。

内部招募的缺点:1、人员选择的范围比较小;2、易引起同事的不满;3、可能造成“近亲繁殖”的现象。

外部招募是指组织从外部得到组织需要的管理人员。

外部招募的优先:1、人选**广泛;2、能够为组织带来新鲜血液;3、可以避免组织内没有被提拔的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受到破坏。

外部招募的缺点:1:组织对外来管理人员的情况不能深入了解;2、外来管理人员对组织的内部情况不够了解;3、会对内部人员造成打击。

三.完成时间:5月27日。

管理学概论作业二

第二次。姓名学号 2013年3月25日。1 什么是决策?决策在管理中地位和作用是什么?答 决策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决策是指行动方案的确定或决定,广义的决策是人们确定行动目标,决定行动方针和策略,提出行动纲领和计划,制定各种政策和措施,并付诸具体行动的一种重要活动。它是人类社会中左右人们行动方向 ...

管理学作业 概论

第一篇导论。一 单项选择题。1 管理的二重性是指c a社会属性与科学性b社会属性与阶级性c社会属性与自然属性d都错。2 认为管理的基本技术与方法可以适用于不同社会,这种管理的性质是da社会属性b历史属性c科学属性d自然属性。3 制定发展战略并解决组织中各种纠纷的管理者是a a决策扮演者b部门主管c领...

管理学概论作业

管理学概论 作业。1,管理内涵及基本职能。答 1.管理内涵 管理是在一定情境下,通过科 用人力资源和其他资源,以有效地实现目标的活动或过程 2.管理的基本职能 计划工作,组织工作,领导工作,控制工作。计划工作 确立目标和明确达到目标的必要步骤之过程。组织工作 为了有效地达成计划所确定的目标进行分工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