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实验专题复习备考要领

发布 2022-02-24 09:14:28 阅读 3398

新洲镇中学杜德怀。

一、研究考标,把握方向。

1、对比知识结构:2013样卷与中考试卷比较,“科学**”占20%,作为五个一级指标,考题覆盖知识的面基本不变,同样是渗透到其他四个主题中进行考查。

2、对比试卷结构:以“实验与**”题为主,分值约18分(2023年、2023年20分),其次,可以是选择题、填空题等,约占2分。

3、对比考查内容:考查内容不变,要求不变,侧重点不变,考查形式基本趋于稳定,体现了考标的导向性。相对来说,考查目标更加细化,提法更加完善(见考标第2页)。

二级指标“增进对科学**的理解”补充了条“体验”与“意识”等内容;二级指标“对学习基本的实验技能”补充了第4点:初步学会酸碱指示剂、ph试纸检测溶液的酸碱性。

4、结合新教材,提出了完成基础的学生实验有8个。

附:实验内容。

1)基本的实验技能。

2)8个基础的学生实验。

1.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2.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3.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4.金属的物理性质和某些化学性质。

5.燃烧的条件6.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水溶液的配制。

7.溶液酸碱性的检验8.酸、碱的化学性质。

3)几个重要的**实验: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木炭、硫磺、铁丝等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分子的性质实验;质量守恒定律**;金属的活动性强弱的**;钢铁锈蚀条件的**。

二、分析中考实验题,把握主次。

化学实验题基本上是两种题型,一是考查实验的基本操作和实验基本技能,二是综合实验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综合实验能力和设计实验的能力。近两年,这样的题目以简答题的形式出现,对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得分率不高。

对比分析发现:近几年来,实验题主要考查了常见仪器的识别与使用,考查了药品的取用、加热、蒸发、溶液稀释等实验基本操作,重点考察了“两套装置”。**题则以教材中的试验为素材进行改编。

如:**空气成分的实验原理、燃烧实验、碳酸根离子的检验等作为模板编制考题。它们共同的特点体现在:

实验考查立足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同时更加注重对学生能力的考查,特别是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创新实践等能力的考查。

三、合理安排,突出重点。

1、对药品的取用、简单仪器的使用和连接、加热等基本操作和方法重点是弄清注意事项。

2、对运用简单装置和方法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根据实验目的选择实验药品和仪器的复习,重点要放在搞清楚实验装置的选用依据上。

3、对一些常见物质的检验和鉴别的复习,重点放在对实验现象的准确描述上。

4、对用过滤、蒸发的方法进行混合物分离的复习,重点应放在对实验过程的叙述上。

5、对**和实验的过程与结果的表述要以操作和现象的表述为重点,做到具体而简洁。

6、运用化学知识设计一些简单实验方案复习时重点引导学生审题,明确实验目的,提出实验原理,学会正确表述实验步骤和实验现象,并根据现象得出结论。实验方案的设计能很好地考查学生的**能力,思维能力及创新能力,因此成为近几年中考的新亮点,也是学生容易失分的题目,复习时应注意引导解题思路,让学生多做些类型题,进行专题训练。

四、开展实验**专题训练。

在复习中应精选一些针对性较强的实验题,如紧密与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元素化合物、化学计算等知识相联系的试题,进行综合练习,使知识进一步得到梳理。另外还应实验**题专题训练。

1、实验**题的特点。

实验**题占分值18分,设置有梯度和难题,且灵活性强,是学生比较害怕的一类题目。多数以填空题和填写实验报告为主要形式,知识覆盖面广,考题的设计源自教材中的活动**和情境素材等,体现“注意贴近学生的生活,联系社会实际”的精神,从问题的设计来看,多角度,多层面来提问题,体现了题目的灵活性。因此,抓好实验**题的专题复习,对于提高成绩至关重要。

2、实验**题的类型及解题策略。

从**的要素来分,为八类:即1.提出问题;2.猜想与假设;3.制定计划;4.进行实验;5.收集证据;6.解释与结论;7.反思与评价;8.表达与交流。从**问题的范畴来分,有**质的问题和**量的问题;从**问题的内容来分,有**反应物的问题,**生成物的问题;**反应条件的问题;**反应原理;不管是何种角度,都应该在明确实验目的的前提下去回答问题。

下面从实验**题的类型及解题策略进行分析。

a、提出问题类:

此类试题通过呈现出生活、生产、社会、自然和科学研究中的各种信息,要求考生通过阅读信息,从中发现并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然后进行一系列的**。

解题的关键是:通过仔细地阅读、分析、归纳、联想,提出问题。特别注意:提出的问题要具体,有**价值,要有利于设计实验方案,有利于现象的观察和描述,有利于实验结论的顺利得出。

例1:实验室里同学们正在进行**实验。用a、b、c、d四支试管各取室温下等体积的氢氧化钙饱和溶液,再向a试管中滴加碳酸钠溶液、b试管中滴加氯化铜溶液、c试管中滴加氯化铵溶液、d试管中滴加氯化钠溶液,振荡。

提出问题】:他们在**的问题是。

b、猜想与假设类:

该类试题已经提出问题,要求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对问题的各种可能答案作出合理的猜想或假设,并设计出实验方案进行验证。

解题的关键是:一是要围绕问题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进行假设或猜想。假设越全面,结论越可靠。

二是假设或猜想要合理,要符合质量守恒、能量守恒、电荷守恒等规律以及化学原理,不能凭空臆想。三是要从本质上去认识分析现象,透过现象抓本质,从本质上提出假设或猜想。

例2.(2009·眉山)已知cl2通入水中形成的溶液叫氯水。发生的反应为:

cl2 + h2o = hcl + hclo(次氯酸)、

往新制氯水中放入一小块红色布条,一段时间后观察,红布条褪色。请对此现象进行**(只需提出假设、方案,不需要说出方案实施的具体结果)。

假设一:生成的hclo使红布条褪色。

方案一:往新制备的hclo溶液中放入一小块红布条,一段时间后观察布条颜色变化。

假设二: 。

方案二: 。

假设三: 。

方案三: 。

分析:该题考查“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方案”两个要素,而实验目的是“对此现象进行**”,从题目的“示例”可知,**的问题是“什么物质使红布条褪色”,作答时可模仿“示例”回答。

c、方案设计类:根据假设或猜想设计实验方案。方案设计要遵循四个原则:科学性,安全性,可行性,简约性。

d、进行实验类:该类试题是在现有实验方案的基础上完成,多数以填写实验步骤的形式出现。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是:紧扣实验目的、实验方案进行思考,解答。

e.收集证据类:该类试题多数以完善实验报告的形式呈现,要求填写实验现象、实验数据、绘制图表。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是:

紧扣实验方案、实验步骤,结合实践经验和亲身体验,进行观察、思考,准确描述、记录、细心绘制。

f.解释与结论类:该类试题在试题的情境中呈现出实验现象、实验数据,要求针对实验现象、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推理得出结论。解答此类问题要擅于利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证据和事实进行加工与整理,通过分析、判断、推理得出结论。

j .反思与评价类:该类试题要求对试题情境中所呈现的猜想与假设、实验方案、实验装置、实验操作、实验步骤以及实验结论等做出评价,对**学习活动进行反思。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是:

紧扣实验目的,从合理性、科学性、安全性、可行性、简约性、经济性等方面进行分析、思考,并提出改进的具体建议。

h .表达与交流类:该类试题要求以书面方式对**过程和结果作出比较明确地表述。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是:表达要准确,语言要通顺、易懂,有逻辑性。

当然,作为中考试题中的实验**题,只考查一个**要素的题目是没有的,基本上都是几个要素一起考查。解答此类问题可以结合上述各要素类**题的解答要领进行解答。

3、实施办法。

实验**题涉及的知识面广,综合性强,我们一般安排在中考复习第二轮进行,课时安排课时。

复习形式:采用专题形式进行。一般按照《考试指导书》所安排的的四个单元开展复习。

教学模式:讲练结合,实战模拟。按照四个单元精选习题,改编习题,让学生先练习,老师再评讲,然后组织实战模拟,使学生熟悉专题的内容,明确专题的解题思路,提高实验**题的解题能力,从而打消学生对实验**题的畏惧心理,让学生从容地应对中考。

总之,认真研究、分析中考化学实验**题,对推进化学实验教学、彰显化学教学价值、应对化学中考具有重要启示作用。

九年级化学实验专题复习

初三化学中考实验专题复习。一。根据主要用途,将化学仪器的名称填入空格 二。选择。1.下列实验操作或对实验中的事故处理,不正确的是 a.用完滴瓶上的滴管要用水冲洗后放回滴瓶。b.沾上了浓硫酸,迅速用抹布擦拭,然后用水冲洗,再用碳酸氢钠溶液冲洗。c.向酒精灯里添加酒精时,不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 3 d.用...

九年级化学实验专题复习

一 常用仪器。1可加热的仪器。中学化学实验中可直接加热的仪器主要有 和等 需要垫上石棉网才能加热的仪器有 等 不可以加热的玻璃仪器主要有 等。2计量仪器。中学化学实验中常用到的计量仪器主要有 称量仪器 精确 g 容量仪器有 精确到 ml 精确到 ml 容量瓶 只有一个刻度线 等 测温仪器有 其中零刻...

九年级化学化学实验复习专题练习

化学实验复习专题练习 1 某活动小组从工厂收集到了一些含有硝酸银的废液,以及废铁屑 废锌屑的混合物。在 银时,他们将一定量的上述金属混合物加入到含硝酸银的废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固体和浅绿色滤液 所含其他杂质不考虑 为了 滤液中溶质的组成,他们作出下列猜想 a 溶质为硝酸亚铁 b 溶质为硝酸亚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