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联小学李颖。
一、 科目开发背景。
一) 弘扬民族文化的需要。
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祖先给我们留下了灿烂的文化。然而古典诗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然而,近几十年来,对传统的东西抛弃较多,传统文化传承的断层现象显得日益严峻,弘扬民族文化迫在眉捷。
文教育的增强将带给孩子们对民族文化的亲和力,随着政治经济的发展,国人的自信心有了很大提高,使我们对传统的否定逐渐转变为对传统的尊重和传承。
二)符合学生心理发展的需要。
儿童心理学》中指出儿童诵读文化经典积累古诗文符合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儿童在0-13岁,尤其是6-13岁期间的学习能力是很强的,这一时期诵读的文化经典会进入其潜意识,刻在灵魂深处,会伴着其心智一同长大,变在其身心的一部分。所以应趁此时其忆之强,让其在轻松愉快、不求其解,没有压力的情况下,记下一些文化中的精华作品,既训练他们的记忆能力,又让其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对儿时记得的文句自己能够渐渐领悟,乃至触类旁通。
从而学到一生中最有价值的东西,为其一生的健康成长打下基础。
二、 科目目标。
1、在诵读古诗文的过程中,让孩子了解诗文的作者、生平,以及该诗文的写作背景;理解该诗文的意思,初步掌握所诵读的古诗文中的典型的文言的词语的古义。
2、通过对指导。
四、五年级的学生进行古诗文诵读、理解的指导,激发孩子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提高孩子们的人文修养,积淀孩子们的文化功底,让孩子打好传统的根基。
3、让学生接受中华传统诗词文化的熏陶,培养学生的观察、审美、想象的能力,热爱中华传统诗词文化的情感,提高学生文化素养和道德修养,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 科目内容。
1、 选取原则。
1) 读诗文,学做人,教育与兴趣相结合的原则。
古诗文欣赏》是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以中国古代诗歌短文为载体,来激发学生对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兴趣和热爱,陶冶情趣,发展思维,丰富语言。
2) 有理有趣,内容有层次。
有理就是有教育意义;有趣就是能激发孩子们诵读欣赏的兴趣。
古诗文欣赏》我所设定的是三个模块。第一个模块是是指导理解、诵读所选的优秀宋词,从中还要讲一讲词作者的生平。第二个模块是理解文言文的成语故事。
所选的成语故事都是孩子们耳熟能详的,这也是提高了他们对文言文的兴趣。第三个模块是理解、诵读简短而优秀的古文,如《陋室铭》。
3)怡“情”修“行”,个性培养与和谐发展相结合的原则。
欣赏古诗文是极好的教育载体。通过对优美词句的理解、诵读,达到陶冶学生情操,规范学生言行的目标。
2、科目内容框架。
四、 科目实施。
1、科目设置。
1)课时安排:共计16课时,每个内容均为1课时(35分钟),在每周一下午的第2节课。
2)教学组织形式:以集体授课为主,小组合作为辅。
3)学习对象:小学。
四、五年级学生;
人数:15人以内;
开设条件:教室;
课程资源:老师事先印好的材料讲义。
2、实施原则。
1)以阅读、记诵为主的原则。
清人陆世仪在分析少年儿童特点时说:“凡人有记性,有悟性。自十五以前,物欲未染,知识未开,则多记性、少悟性;自十五以后,知识既开,物欲渐染,则多悟性,少记性”。
陆世仪的分析,虽然并不完全准确,但基本上反映了儿童时期的智力特征。我国的古代蒙学教育,正是根据少年儿童智力特征,集中力量让小学生大量背诵古诗文,从而为学生今后的进一步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要重视诵读方法的指导,要让学生读得得法,读得正确。对于不同的诗,教师应帮助学生明确诗的基调,让学生带着一定的情感去诵读。同时,还要帮助学生分清轻、重音,掌握顿挫,读出节奏。
2)循序渐进的原则。
对于古诗文的拓展课堂,必须考虑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采用由少到多,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明代教育家王守仁在他所制订的《教约》中说:“凡授书,不在徒多,但贵精熟;量其资秉,能二百字者止可授以一百字,常使精神力量有余,则无厌苦之患,而有自得之美。
”王守仁的话,实质上讲的是 “度”的把握问题,体现明显的层次性和循序渐进的原则。
3)整体感知,把握大意的原则。
所谓整体感知,就是要学生在诵读过程中,从整体上感受语言的优美、感悟诗歌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所谓把握大意,就是让学生大体上明白诗歌写了什么内容就行。优秀的古文诗,精髓在于它的优美的意境和优美的语言。这恰恰又需要人们在诵读之时去整体感知和把握大意,因此,整体感知和把握大意,是古诗教学应遵循的又一个重要原则。
4)情感教育与情景感悟相结合的原则。
培养良好的品德,使学具有健康的情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新课程标准所确定的语文教育的一项重要目标。小学古诗文拓展教学确定了一个情感教育与情景感悟相结合的教学原则。在这个原则下,政治思想的教育,品德教育,健康情感教育,积极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等是”自然的、自我的、自发的,是涵泳、是浸润、是熏陶、是感染,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是要学生在对古诗进行诵读、体验、感情、审美的过程中自然地受到教育,而不是教师牵强附会、直接生硬的说教。
5)创设情景与自主感悟相结合的原则。
所谓创设情景,是指借助于幻灯、多**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和课本上的图画来展示诗中意境,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感悟和理解诗歌的内容。
所谓自主感悟,就是不用图画,不用多**等现代化教学手段,而是通过学生自由的联想与想像去感悟诗歌的情景。
创设情景是现代小学教育所倡导的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它可以激发学生的情趣,帮助学生尽快把握课文内容。但它也有一个缺陷,它往往会造成学生对课文情景认知的单一性。实际上很多人同读一首诗,在其脑海中造成的形象是各不相同的。
比如《游子吟》这首诗,有的学生想像的意境是儿子睡在床上,母亲在床边灯光下给儿子缝衣服;有的想像的意境是儿子在灯下看书,母亲在灯光前缝衣服;还有的人想象到的意境则是儿子到临行时穿着衣服,母手拿针线在儿子身上缝补。如果每课都用出示画面的方式进行教学,那就肯定会影响学生想象能力的发挥,就会影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因此,我们必须按照创设情景与自主感悟相结合的原则,两个方面各取所长,以补其短,以此取得古诗教学的最佳效果。
6)科学评价、激励为主的原则。
记忆力好的同学,背得要快些,记诵得数量要多一些;记忆力稍差一点的学生,背得速度要慢些,数量要少些。对这些情况,教师要正确对待,要承认差异,个别没有完成任务的同学,教师也要予以表扬,予以鼓励。课程标准中还提出了诵读诗文时音调、节奏、情感方面的要求,对于这个问题,教师也要灵活掌握其标准。
一部分语感好的同学,读得就好些,语感差一点的同学,读得就不会那么好。对待读得不理想同学,教师应该耐心指导,并且还要表扬他“读得很认真”或“很有感情”等等,以此激发其诵读诗文的兴趣和信心。
六) 科目评价。
评价形式。分为课堂表现和诵读表演评价,采用**式,主要由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和教师评价三方面组成。
古诗文欣赏”兴趣组评价表
班级姓名总体评价。
依据师评:a等,10-13颗☆;b等,7-9颗☆;c等,6-8颗☆;d等,1-5颗☆。
古诗文诵读方案
2 新课程改革给我们更好的发展机遇,更大的发展空间。我们可以把古诗文作为校本课程进行开发研究,也可以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让学生搜集 整理古诗文产生的文化背景,为丰富校园文化,奠定坚实的基础。3 依托古诗文诵读,长期以来困扰我们的学生素质教育找到了切入点。中国的古诗文兼跨德育 智育 美育三大范畴,凝...
古诗文诵读方案
岷阳镇岷峰小学 经典古诗文及推广普通话 诵读比赛活动方案。为了引领同学们走进中国传统文化,了解祖国传统文化精华,接受传统洗礼,沐浴文化的恩泽,享受阅读的快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审美情趣,增强文化底蕴,落实培养普及普通话的办学宗旨,构建书香校园,特举办此次经典古诗文朗诵比赛。一 活动目标 1 激...
古诗文诵读方案
读经典诗文颂首都新谣展人小风采 活动方案。一 指导思想。为深入开展 养成 教育,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营造浓郁的读书氛围,宣传北京精神,我校将扎实而有效地开展古诗文和童谣诵读活动,使学生阅读经典,亲近书籍,享受阅读的乐趣,传扬北京精神。二 活动目标。1 通过经典和童谣诵读,可以让学生了解优秀的中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