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复习整理

发布 2022-01-12 15:10:28 阅读 3147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1.儒家非常重视教育在国家发展和人的发展中的作用。《礼记》是儒家著作,其中《学记》(启发式教学)“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大学》“三纲领,八条目”《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为经典。

2.孔子的教育活动和教育思想见于其**辑录的《论语》中。主张“启发式”教学、“因材施教”

3.苏格拉底:古希腊人。启发式教育,《产婆术》,方法:讨论、谈话、提问等。

4.西方教育思想史上的三个里程碑:①②

柏拉图:古希腊人。培养哲学人才,《理想国》和《法律篇》。

卢梭:法国人。《爱弥儿》,强调培养自然人,教育要顺其自然,自然主义思想。被誉为“教育史上的哥白尼革命”

杜威:美国人。《民主主义与教育》。现代教育代表,提出三个中心,儿童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

5. 夸美纽斯:捷克教育家,2023年撰写《大教学论》,提出泛智教育思想、教育要适应自然、分科教学。

6. 赫尔巴特:德国哲学家,传统教育代表,2023年出版了《普通教育学》,围绕三个中心:教师、教书、教室。

7.教育起源:

心理起源:孟禄,美国心理学家,强调“无意识模仿”。

劳动起源:在社会主义国家广为流传,如:中国。

第二章教育与发展。

1. 教育对文化的影响:是指教育对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所起的作用。

功能:①教育的文化传承功能(物+人) ②教育的文化选择功能(教材) ③教育的文化整合功能(多元文化) ④教育的文化创新功能(创新)

2.影响人发展的因素:遗传、环境、教育和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四方面。

第三章教育目的。

1.西方传统教育目的观:

宗教本位论:代表人物:夸美纽斯、乌申斯基、小原国芳。

个人本位论:代表人物:卢梭、裴斯塔洛齐、福禄培尔。基本观点:主张教育目的应依据个人需要来确定,教育目的就在于使人的本能和本性得到自由发展,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

社会本位论:代表人物:迪尔凯姆、凯兴斯泰纳。基本观点:主张教育目的应根据社会需要和社会价值来确定。

2. 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我国教育目的体现了社会主义方向性;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培养“劳动者”是我国教育目的的总要求;

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是我国教育目的的质量标准;

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是我国教育目的的一贯坚持原则;

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我国教育目的的时代取向。

第五章课程。

1、课程的类型。

从内容固有属性分:学科课程与经验课程。

从内容组织方式分:分科课程(价值在于使学生获得逻辑严密和条理清晰的文化知识)与综合课程(在于通过相关科学的整合,促进学生认识的整体性发展并形成把握和解决问题的全面的视野和方法)。

从课程计划对课程实施要求分: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

从课程设计、开发和管理的主体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

从课程性质及其表现形式分:显性课程(正式课程或官方课程)与隐性课程(学校建筑、设备、空间布置,师生关系、校训、同伴关系、校风等等。)

2、课程理论流派。

学科中心主义课程论代表人物:夸美纽斯、斯宾塞、赫尔巴特和布鲁纳。主要观点:

知识是课程的核心,应重视知识的系统传授;强调以知识的学科逻辑体系来组织编排课程;强调学科的基本结构;强调课程目标是理智训练和智力发展。

经验主义课程论代表人物:杜威。主要观点:课程的实质是经验;儿童及其活动是课程的中心;强调课程组织的心理化;主张打破严格的学科界限,强调让儿童在活动中学习和发展。

社会改造主义课程论代表人物:康茨、布拉梅尔德、弗莱雷。主要观点:

课程是实现未来社会变化的运载工具;社会问题是课程的核心问题;课程知识应有助于学生的社会反思,唤醒社会意识、社会责任和社会使命感;课程的学习方式是让学生尽可能多参与到社会中去。

人本主义课程论代表人物:马斯洛(研究人的需要)、罗杰斯。主要观点:

课程目标是促成学生的自我实现;课程要适合学习者的兴趣、能力及需要;在课程的组织上,强调“整合”;在课程的设计上,重视人文学科。

3、课程的表现形式:①课程计划、②课程标准、③教材(教学材料) p115-119理解内容。

4、课程实施的取向:①忠实取向(执行落实方案过程)、②相互适应取向(课程设计者和实施者进行调试)、③创生取向(教师与学生联合创造教育经验)。

5、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p124看一下。

第六章教学。

1.教学的任务。

引导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创造性学力+发展性学力);

发展学生能力,增强学生体质;

.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促进个性的健全发展。.

2.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教育学相统一的规律、②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统一规律、③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规律、④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规律。

3.启发性原则—孔子 (重点记忆)

启发性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启发诱导,充分调动学生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主动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和技能,不断发展自己的能力。

基本要求:①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 ②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指导学生学会学习 ③发挥教学民主,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4.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备课、上课、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和学习评价。

上课基本要求:①目标正确。能够实现认知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大领域目标的统一。

②内容正确。教学内容必须保证科学性与思想性的统一。 ③方法恰当。

可以运用多**教学,增强教学形象性和直观性,通知注重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指导。

④结构合理。是讲授、提问、演示、讨论、练习等与教学活动融为一体。⑤教学能力强。

教师具备良好的课堂组织和应变能力,有效地对课室教学进行组织、管理和控制,冷静、机智地处理课堂突发事件 ⑥效果优良。看效果主要看学生是否注意力集中、是否积极主动、是否思维活跃等。

第七章学校德育。

1.我国德育内容(简答,记住)

我国中小学德育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①爱国主义教育 ②集体主义教育 ③马克思主义常识和社会主义教育 ④理想教育 ⑤道德教育 ⑥劳动和社会实践教育 ⑦社会主义民主观念和遵纪守法教育 ⑧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教育。

第八章教师与学生(重点)

1.衡量教师社会地位高低因素:政治地位、经济地位、专业地位、职业声望。

2.(重点记忆)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是指教师作为专业人员,从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心理品质等方面不断发展与完善的过程。

3. (重点记忆)教师专业发展的具体内容:①专业精神的形成。

教师需通过教学实践,将理想与现实结合起来,实现从理想到行为的转化,形成坚定的职业理想及正确的教育观。 ②专业知识的拓展。包括学科专业知识不断加深,科学文化基础知识不断拓宽,教育学科知识的深化,教学实践性知识的获得。

③专业能力的发展。包括教学设计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教育教学组织管理能力。 ④专业自我的建立。

包括正确的自我认知,积极的自我体验,自我调控。

4.(记忆)学生的本质特征:①学生是具有主体性的人 ②学生是处于发展中得人 ③学生是以学习为主要任务的人。

5. (记忆)教师对当代学生观:①尊重学生的人格 ②尊重学生的独特性 ③尊重学生的创造性 ④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依法施教。

6.(重点重点,大题)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

影相师生关系的因素:具体表现在教师、学生与环境三个方面。

教师因素。①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师应明确自己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参与者角色,师生之间是“人-人”平等的关系。

②教师的领导方式。教师领导方式分为**型管理方式、放任型管理方式和民主型管理方式。③教师的智慧。

教师的智慧不是一种纯粹的理性智慧,而是一种实践智慧,它整合了教师的个人知识、实践经验、人生体验、专业精神追求和个人教育品质。④教师的人格因素。教师的能力、气质、性格等是影响师生关系的重要因素。

学生因素。①学生对教师的认识、评价直接影响师生关系的建立。②学生的不成熟也是影响到师生关系的因素。

学生对人和事物的认识往往停留在事物表面,情绪容易激动,会发生冲撞教师的现象,从而影响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

环境因素。主要是学校人际关系和课堂的组织环境因素。学校人际关系包括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家长、教师与学校领导关系。课堂组织环境包括教室的布置、座位的排列、学生的人数等。

7. (重点,大题)良好师生关系建立的策略。

树立现代教育理念 ②尊重、理解、关爱学生 ③主动与学生交往,善于与学生沟通 ④提高自我修养,健全人格。

第九章班主任工作(重点)

第三节:班级组织与管理的基本策略(一至八大点,分析、提炼、整合)

一、了解和研究学生。

班主任了解和研究学生的内容:主要有两方面①了解和研究班集体。包括班集体的基本情况、班级学生总体情况和学生生活社区环境等。

②了解和研究学生个人。包括学生基本情况、家庭情况、学生个性情况等。

班主任了解和研究学生的方法:①查阅学生档案。②观察法。③谈话法。④调查法。

二、营造良好的班级气氛。

良好的班级气氛通常具有以下特点:融洽的师生关系;双向师生互动与沟通;合作的同学关系;积极的学习气氛;积极地学习风气;和谐的班级气氛。

为营造良好的班级气氛,教师应遵循以下原则:①运用情绪暗示原则②多运用鼓励与强化③给予各种适时关怀④教师必须以身作则⑤正确运用归因理论。

三、明确班集体的奋斗目标。

班集体的奋斗目标根据时间的长短可以分为:短期目标,如提高学习英语的兴趣;中期目标,如本学期获得优秀班级称号;长期目标,如被评为全国先进班集体等。班主任要让班级成员明确本班的奋斗目标。

四、抓好班干部队伍建设。

班主任要把班级管理好,班级骨干是必不可少的。在开学之初,班主任就要了解学生入学材料,初步掌握学生的各种能力、性格、特长,从而确定班干部的人选,此外,还要注意在日常生活中从学生的思想作风、心理状态、学习态度、主动精神等方面发现学生骨干。

五、制定班级组织的规章制度。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要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将治班的各项规章制度落到实处。

六、搞好班级学习管理。

班主任在班级学习管理过程中,要坚持全面发展的质量观,根据培养目标要求,完成智育任务和个性全面发展的要求。既要对学生的学习提出统一要求,重视对群体学习的管理,又要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实行分类指导,还要充分关注班级中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并创设条件,以发展个性和特长。

教育学复习整理

1 课程 各级各类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学习活动的总体,在这个总体中除了学校课程表所规定的课程外,还有配合课内教学所组织的全部课外活动,以及在整个学校生活中教师和学生集体的价值观 态度 行为方式等校园文化因素对学生的影响。2 我国中小学课程编制三个层次 一制定课程计划二制定课程标准三...

教育学复习整理

教育学复习。题型 填空 10 单选 10 多选 5 材料分析 1 论述 2 考试时长 120min 第一章 1 古希腊三杰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教育观教育思想。夸美纽斯赫尔巴特卢梭杜威等人的教育思想 也就是第一章里面的名家的教育思想考试可能把一个教育思想然后让你回答是谁的思想。2 教育的概念。3...

教育学复习整理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1.儒家非常重视教育在国家发展和人的发展中的作用。礼记 是儒家著作,其中 学记 启发式教学 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大学 三纲领,八条目 中庸 博学之 审问之 慎思之 明辩之 笃行之 为经典。2.孔子的教育活动和教育思想见于其 辑录的 论语 中。主张 启发式 教学 因材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