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54管理学原理复习

发布 2022-01-12 14:40:28 阅读 7578

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

1. 泰勒给管理下的定义:确切地知道你要别人去干什么,并使他用最好的方法去干。

2. 徐国华等人认为:管理是通过计划、组织、指挥、激励和领导等环节来协调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以期更好地达成组织目标的过程。

3. 组织是管理的载体。

4. 管理的特性:①管理是活动不同于作业活动;②管理工作既具有科学性又具有艺术性;③管理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5. 管理的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6. 管理有效性的衡量:效率、效果。

7. 管理者的角色:

亨利明·茨伯格(对此管理者在管理活动中所要担当的角色进行了仔细的研究,他认为实际管理人员的工作是在扮演十种不同的角色,这些角色可概括为人际关系、信息传递和决策制定三个方面的角色。

1)人际关系方面。

挂名首脑角色:管理者履行礼仪性和象征性的业务时,如参加社会活动、宴请重要客户、带领有关领导参观企业。

领导者角色:管理者激励、指导员工时。

联络人角色:管理者与内部人员进行沟通、与利益相关者建立良好关系时。

2)信息传递方面。

监听者角色:管理者通过各种媒介寻求和获取信息以便更好的了解组织和环境时。

传播者角色:管理者将获得的信息传递给其他组织成员时。

发言人角色:管理者向外界,如股东、消费者、公众、**发布组织的有关信息时。

3)决策制定方面。

企业家角色:管理者积极利用外部机会,不断开发新产品和新工艺、开拓新市场时;

混乱驾驭者角色:当管理者处理冲突或问题、调解各种争端时;

资源分配者角色:管理者合理分配组织的人力、物力、财力、信息、时间等资源时;

谈判者角色:当管理者为了组织的利益和其他组织或个人进行讨价还价、商定成交条件时。

7)管理者的技能:

技术技能。人际技能。

概念技能:是指纵观全局、洞察企业与环境要素间相互影响和作用的能力。

第二章管理学的形成与发展。

1.亚当斯密:①提出了提出了“分工协作原理”和“生产合理化”的概念;②提出了“经济人”的观点。

2.罗伯特·欧文:被人们誉为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先驱。

3.泰勒也被誉为“科学管理之父”。

4.科学管理主要内容:(1)工作定额原理(2)标准化原理(3)科学地挑选工人并使之成为“第一流的工人”(4)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5)管理工作专业化原理(6)管理控制的例外原理。

5.泰勒的思想在大西洋两岸引起了轰动,受到许多人的追捧,拥有了一大批追随者。如亨利·甘特“人的因素最重要”的思想;吉尔布雷斯(被后人誉为“动作研究之父”)动作与疲劳研究;吉尔布雷斯对劳动者心里的研究;福特的福利刺激计划;福莱特的利益合论;埃默森的效率原则。

5.古典管理理论的另一派别是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亨利·法约尔与泰勒研究管理视角不同,法约尔的管理被称为“经营管理之父”。

6.法约尔第一次提出管理的组成要素:管理的五要素: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7.管理的十四条原则:

1)劳动分工。

2)权利与责任。

3)纪律。4)统一指挥:强调一个下属只能听命于一个领导者,违背这个原则就会使权利和纪律受到严重的破坏。

5)统一领导:这一条与统一指挥不同,统一领导是指一个集团为了同样目的而进行的各种活动,是由一位领导根据计划开展,这是统一行动,协调配合,集中力量的重要条件。

6)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

7)人员的报酬要公正。

8)集中与分散。

9)等级链。

10)秩序。

11)公平。

12)人员稳定。

13)首创精神。

14)集体精神。

8.行政组织理论是古典管理理论的又一个流派,他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马克斯·韦伯。他被人们称为“行政组织理论之父”。

9.理想的组织形态:(1)超凡权力;(2)传统权力;(3)法定权力。

10.古典管理理论的主要特点:(1)以提高生产率为主要目标。

(2)以科学求实的态度进行调查研究。(3)强调以个人为研究对象,重视个人积极性的发挥。(4)强调规章制度的作用。

11.作为一名心理学家和管理学家,梅奥参与并领导了著名的霍桑实验。

12.霍桑实验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结论:

1)工人是“社会人”

2)认为生产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公认的态度,即所谓的“士气”

3)企业中存在“非正式组织”

4)新型的领导能力就是要在正式组织的经济需求和工人的非正式组织的社会需求之间保持平衡,通过对职工满足度的提高来激励职工的士气。

13.哈罗德·孔茨发表《管理理论的丛林》

19.管理过程学派又叫管理职能学派,一般认为,这一学派的基本理论起源于古典管理时期的亨利·法约尔,当代管理过程学派的主要代表是哈罗德·孔茨。

20.社会系统学派代表人物:巴纳德。

21.协作系统的基本要素:1)协作的意愿2)共同目标3)信息联系。

22.决策理论学派代表人物:西蒙。

23.业务流程再造:该理论创始人是哈默。日本企业于90年代进行所谓第二次管理革命。

24.学习型组织是当今最前沿的管理理论之一。彼得·圣吉是学习型组织理论的奠基人。

第三章组织环境与组织文化。

1. 外部环境包括一般环境(政治、经济、社会和技术,也称宏观环境)和具体环境。

内部环境包括企业内部影响因素的总和,包括组织资源、企业文化等(新增)

2.层次性:依据环境中各构成因素的数量(既环境复杂性)和变动程度(既环境动态性)的不同,可以将组织的组织环境划分为四种形式。(图p79)

3.一般环境的分析主要通过政治、经济、社会和技术四个方面的因素分析。

4.五力模型(图p82)

5. swot分析有四种不同类型的组合:优势—机会(so)组合、弱点—机会(wo)组合。

优势—威胁(st)组合、弱点—威胁(wt)组合。

6.组织文化由三个层次构成:

1)理念层:是组织文化的核心和灵魂。

2)制度与行为层。

3)象征层。

7.组织文化的基本内容: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

8. 组织文化的功能:导向功能、凝聚功能、激励功能、调适功能、辐射功能。

第四章管理道德与社会责任。

1.管理道德的特征:普遍性、特殊性、非强制性、变动性和社会教化性。

2、影响管理道德的因素。

一)道德的发展阶段:前惯例层次;惯例层次;原则层次:这是道德发展的最高层次。

二)个人特征:人们发现有两个个性变量影响这个人行为,这两个变量是自我强度和控制中心。

3.古典观:核心思想就是企业管理者唯一的社会责任就是实现利润的最大化。

4. 社会责任的具体体现:对雇员的责任、对顾客的责任、对竞争对手的责任、对环境的责任、对社会发展的责任。

在生产中也要充分考虑到社会责任。

第五章决策。

1.决策的类型:

1)按决策的性质不同,分为战略决策、战术决策和业务决策。

2)按决策活动表现的形式不同,分为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

3)按决策的方法不同,分为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和不确定型决策。

①确定性决策:是指一个方案只有一种确定的结果。

②风险型决策:一个方案有可能出现几种不同的结果,对每一种结果出现的概率可以预先作出估计。

不确定型决策:该类决策对各种的结果无法确定一个概率。

2.按决策的主体不同,分为群体决策和个人决策。

群体决策特点:①能在更大范围内汇总信息 ②能提供更多的备选方案。

能得到更多的认同 ④能更好的沟通。

能作出更好的决策。

3.决策的原则:信息原则、**原则、可行性原则、系统原则、对比择优原则、反馈原则。

4.决策的标准:1、由被誉为“科学管理之父”泰勒提出的“最优标准”

2、由西蒙提出的“满意标准”

3、由美国管理学家哈罗德·孔茨提出的“合理性标准”

5. 决策的程序:①识别机会或诊断问题——决策的使点;②确定目标——决策的前提;

拟定可行方案——决策的基础; ④方案选优——决策的关键;

典型试验——决策的试点普遍实施——决策的落实;

跟踪控制——决策的检查。

图p1166.定向决策方法:

1)头脑风暴法:是一种集体决策方法,其特点是:针对需要解决的问题,相关专家聚集在一起,在一种宽松的氛围中,敞开思路,畅所欲言,以利于形成多样化的决策思路和方案。

2)名义群体法。

3)德尔菲法:又名专家意见法或专家函询调查法,是采用背对背的通信方式征询专家小组成员的决策意见,经过几轮征询,使专家小组的意见趋于集中,最后做出选择结论。所以,德尔菲法是一种利用函询形式进行的集体匿名思想交流过程。

其基本步骤是:

根据特定的问题,选择并确定一组具有相关经验的专家名单;

针对问题仔细设计调查问卷,将问卷分发给所有专家,并要求每一个专家独立地,以匿名的方式完成问卷;

收回问卷并对问卷的结果进行编辑和汇总,并将第一轮问卷的结果反馈给所有专家,以激发他们的创意或促使他们调整和改变原有的看法。

再次请求专家提出新一轮的意见或方案,并重复前面的步骤至第三轮,第四轮甚至更多,直到获得相对一致的意见。

与其他专家决策方法相比,德尔菲法有三个明显的特点:

第一:匿名性。

第二:反馈性

第三:统计性。

4)电子会议。

7.定量决策方法。

1)确定型决策方法:盈亏平衡分析法也叫保本分析或量、本、利分析,是通过分析生产成本、销售利润和产本数量三者之间的关系,掌握盈亏变化的规律,从而指导企业能够以最小的成本生产出最多的产品,并获得利润最大化的经营方案。

图p1192)风险型决策方法:风险型决策的评价方法:

3)不确定型决定:

悲观决策法:也称华德准则。

乐观决策法:也称赫威斯准则。

折中决策法。

最大最小后悔值法。

同等概率法。

第六章计划。

1. 5w1h:(what/why/when/where/who/how to do it.)做什么(目标与内容),为什么做(原因),何时做(时间),何地做(地点),何人做(人员),怎么做(方式、方法、手段)。

2.计划层次图:图p129

3.预算是“数字化”的计划。

4.长期计划是指5年以上的,而短期计划是一年以内的。

5.计划制定的程序:评估机会、确定目标、确定前提条件、拟定可供选择的方案、评价各种备选方案、选择方案、拟定辅助计划、编制预算。

6.计划工作的原理:限定因素原理、许诺原理、灵活性原理、

改变航道原理:这个原理与灵活性原理不同,灵活性原理是使计划本身有适应性,而改变航道原理是使计划的执行过程具有应变能力。

7. 目标管理的含义:德鲁克的首创。

目标管理就是由组织的成员共同参与制定具体的、可行的且能够客观衡量效果的目标,在工作中进行自我控制,努力实现工作目标。

00054管理学原理复习

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1.泰勒给管理下的定义 确切地知道你要别人去干什么,并使他用最好的方法去干。2.徐国华等人认为 管理是通过计划 组织 指挥 激励和领导等环节来协调人力 物力和财力资源,以期更好地达成组织目标的过程。3.组织是管理的载体。4.管理的特性 管理是活动不同于作业活动 管理工作既具有科学...

00054管理学原理试卷

管理学原理 新教材 复习试卷。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1分,共15分 1 人类的活动可分为两个方面,是作业活动,二是 a 群体活动 b 社会活动 c 管理活动 d 生产活动。2 组织为了更有效的实现组织目标而对各种资源进行计划 组织 领导和控制的一系列协调活动的过程称为 a 劳动 b 生产 c 管理 d ...

00054管理学原理衔接

00054管理学原理11月衔接资料。1 管理的主体是管理者。p5 2 管理的核心是处理好人际关系。p6 3 管理学的理论与方法要通过实践来检验是否具有有效性。说明管理学具有实践性。p124 论述题 科学管理理论要点。p32 1 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2 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必须为工作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