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引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
王义容。在平时的作文中,我们发现有的同学写起作文来左右逢源,而更多的同学面对作文却总是无话可说,想一点写一点,写一点想一点,这种挤牙膏现象的出现。出现这两种截然不同情况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平时是否注意积累写作素材的问题。
准备了丰富的材料,作文时就能得心应手,不甚费力。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从引导学生积累写作的素材入手,教给学生采集积累的方法,鼓励他们多积累,夯实写作基础,让他们的作文妙笔生花。
如何才能积累作文材料呢?根据平时教学的一些经验体会,我总结了下面的几个积累途径:
一、从生活中积累。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学生有了丰富的语言积累,不一定就能写出有个性,有创意的作文。因为学生没有真正参与到生活中去体验,去思考。
一个教育专家说过:“能够教育一个人的最好老师就是伟大的生活。”美好的生活中,有着丰富多彩的作文素材:
千姿百态的景观,春夏秋冬的自然风光,无穷无尽的趣事,生活的飞速变化……作为老师要引导学生从教室里走出去,给他们一双敏锐的眼睛去观察生活,感受生活,思考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捕捉并收集作文素材。
二、从课文中积累。
中学语文课文收集各类佳作数百篇,书中不少规范的优秀美文中有许多生动的故事、动人的经历,其思想之精博,材料之丰富,足够写作文时选用。课文中还有不少名人名言与深刻而科学的思想观点可以作为议**的论据。如果做个有心人,将它们作系统积淀的话,应该说是会在写作中正确合理地运用它而让你的文章具有表现力、感染力的!
对学生来说,积累语言材料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关键。每天早读时间,我安排学生背诵诗歌、古文、美文;对课文中词句优美的段落也都提倡学生背诵,时间久了,学生的说话能力、表达能力就会逐步提高。头脑中积累的词汇就多了,不仅能促进思维的发展,也促进了语言的发展,促进了语言材料的更多积累。
三、从阅读、摘抄中积累。
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英国学者培根说:读书足以怡情,足以长才。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所有这些,都说明博览群书的重要作用。阅读可以使学生跨越时空,穿越古今,博采众长。因此提倡学生有选择地“博览群书”。
为充分发挥课外阅读的效能,鼓励学生把文章中的精彩片段、妙词佳句、成语警句等摘抄下来,并进行随时抽查和定期展示自己的语言积累笔记。“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点滴知识,经过日积月累,就能聚沙成塔,集腋成裘;还能开拓思路,让写出来的文章深厚而充实。
四、从各种活动中积累。
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陶冶学生的情操,而且可以使学生在活动中积累大量的写作素材。叶圣陶说过:“写作材料的**于整个生活里。
”引导学生从自己的生活天地中去丰富作文内容,让学生在生活中去尝试,去实践,让他们体验生活,观察事物,搜集材料,力争写出真实、自然、清新的文章。比如学校运动会之后,我会布置学生写片段作文:《我最敬佩的一名运动员》或《我最喜欢的一项体育比赛》或者进行一个场面的描写,或者对某位运动员进行一次特写。
比如晚会之后,我会让学生写《我最喜欢的晚会节目》或对某个节目中的某个表演者进行特写。比如踏青归来、龚村拓展训练归来,我都会及时布置并引导同学们对本次活动的场面进行描写并写下内心的感受。让学生关注自己的生活、体验、热爱自己的生活,而作文,也就要写自己的生活,倾吐自己的感受,让写作为自己的生活服务!
五、从节假日中积累。
传统节日凝结着民族精神和情感,承载着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可感可触,生动形象,展示了浓浓的乡情、亲情或爱情。充分利用节日,及时捕捉写作的素材,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体验生活的内涵与厚重,在自己的参与与行动中感受到自己存在的价值,体验生活。老师有意识地创设情境,渲染气氛,为学生创造“有话可说,有话要说”的语言环境,帮助学生捕捉写作时机,激发学生的写作情感。
平时“两耳博闻天下事,一心活读教科书”,作文时才能接通材料的“活源”,使事例的清流汩汩而来。
比如,在春节之时,我会布置学生收集春节对联,并尝试自己创作;布置学生在除夕之时,各写一段话送给亲人,表达新年的祝福以及对家人的理解与爱;寒暑假中,布置学生写作《寒(暑)假中最难忘的一天》;中秋时布置作文《又到月圆时》,在象征团圆的中秋月圆之时,引导学生去感受亲情、生活的美好,或表达思念,关注在外奔波的父母、亲人等等。总之,通过这些引导,使学生逐渐去关注、感悟、积淀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
六、从“课前演讲”中积累。
在近几届学生中,我一直开展“课前演讲”的活动,时间控制在3分钟左右,虽然只有短短的三分钟,但我相信:成功就是把简单的事情重复做!在每个同学的演讲中,各种思想、哲理、格言、精美的语言、对生活的见解、体悟,可谓丰富多彩、包罗万象,不但为学生积累了素材,开阔了视野,还丰富了思想,锻炼了胆量,增加了自信。
可谓一举多得!
演讲形式多样,讲话的体裁不限,内容主题自定,充分给予了学生发挥的自由,所受限制小,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也符合他们渴求个性与自由的心理愿望。另外,每位学生演讲完毕,其他学生的掌声可以调动起全班学生听课的热情,为上好每节语文课营造良好的情感氛围。一节回味无穷的语文课,需要丰富多彩的三分钟演讲来奏响课堂教学主题曲的前奏。
就这样,天天有人讲,天天听人讲,时间长了,不仅讲的学生提高了能力,就连听的学生与教师也获益良多。讲者,口头表述能力和思维创新能力都得到提高;听者,则可以提高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可谓一人行动、集体受益!
七、从日记写作中积累。
培养学生坚持写日记的好习惯,不但可以培养学生对周围生活的敏锐观察力,而且学生能迅速地用语言文字表达出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而且从日记中,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家庭情况一一得到反映。对学生而言,日记成了他们吐露心声的朋友。
学生通过写日记,懂得了更加细心地去观察周围的事物和人,他们的思想在写日记的过程中得到良好的自我锤炼。日积月累,学生在写日记的过程中就积累了素材。只要我们鼓励学生用心观察,勤于思考,注意积累,再加上教师适当的指导,学生那种“腹中空空,无话可说”,的局面就会得到改善。
学生的写作水平也会得到一定的提高。积累是要通过勤于动手的途径来实现。这样积少成多,一旦到了需要的时候,一个个鲜活的素材便可以呼之欲出。
我在教学中采用的是“日记小组”的形式来进行。比如现在的14级1班,我将50名同学分成10个小组,每组5人,分组一定要注意组员的搭配,以达到取长补短、互相学习的效果。小组内共用一本日记本,这样就迫使同学之间总能随时欣赏、借鉴别人的写作,形成间接的积累。
从周一到周五,每天由一人写日记。这样,每个同学每周只需写一次,既轻松,又渴望创作好的作品,老师每天只批阅10篇日记,既轻松,又能做到仔细,能认真关注到每个学生的作品。
每天的优秀日记,及时表扬、奖励,并作为范文阅读,既能相互学习,又能激发学生创作优秀作品的欲望。
平时的优秀日记和优秀作文,在表扬、奖励后,再由作者修改,然后打印,期末收集整理,精心排版、设计封面、目录,然后装订成册,分发给学生。作文被打印,成了学生的最高荣誉,大大激发了创作热情,收集的优秀作文,成了全班同学共同的积累、宝贵的财富!
诚然,学生积累写作素材的方法远不止上面几种,只要我们积极思考,大胆探索,学生积累写作素材的兴趣就会更浓,方法就会更多,效率就会更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就会更强。学生们就会微笑着积累,快乐地写作!
教会学生如何打造作文亮点
作者 李佳。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4年第10期。内容摘要 强化理论是美国著名的新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纳 burrhus frederic skinner 提出的一种心理理论。强化是塑造学生行为的一种重要方法,当学生能自发地 自己的行为结果时,他们就会依靠信息反馈进行自我评价和调节。笔者尝试将强化理论...
如何积累作文材料
有些同学在写作文时,总是觉得无从下笔,不知从何写起,这是缺乏写作材料造成的。所谓材料,就是作者从生活中搜集 摄取为写文章服务的一系列事实或论据。如我们写作文有要求写人的 记事的 状物的 写景的,那么生活中的一些人 事 物 景就可以做为作文的材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写作文也是如此,没有充实 丰富的写作...
如何积累作文材料
程功。作文是学生学科中最主要的一门功课,也是令学生深感头痛的一种作业。如何才能使学生 胸有成竹 遇到作文题目能 一挥而就 呢?我认为材料是关键。那么怎样做好积累材料呢?1.坚持每天记日记。记日记,就是记下每天的见闻 想法,为作文提供可以选择的大量的生活素材,为今后开拓思路而进行铺垫。一般的观察日记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