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
1.教育评估:依据一定的目的和标准,采取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对教育工作中的活动、人员、管理和条件的状态与绩效,进行质和量的价值判断。
2.目标游离模式:斯克里芬于1974提出,强调在进行教育评估时,不把方案制定的活动目标告知被评估者,以利于对评估方案相关的全部信息的收集,这就不受活动目标影响的评估,又称无目的评估,最大特点就是评估的依据、准绳不是方案制定者预定的目标而是被评估者的意图。
3.应答模式:斯塔克1973提出。以问题特别是直接从事教育活动决策者和实施者所提出的问题为评估先导,在确定问题的基础上制定评估计划,而确定评估问题和制定评估计划的过程是一个评估者与有关人员间连续不断“对话”的过程,根据他们的愿望作出应答。
最大特点是强调教育评价应有助于改进工作,解决实际教育问题。
4.教育评估功能:指教育评估活动本身所具有的能引起评估对象变化的功用和能力。通过教育评估活动与结果作用于评估对象而体现出来,功能的内容取决于评估活动的结构及运行机制,基本功能是反馈控制。
具体讲有导向功能、鉴定功能、激励功能和改进功能。
5.八年研究:美国进步教育协会领导的有关课程与评价的活动,从2023年到2023年历时八年,以从重知转向重人教育的理念为指导,成立了评价委员会,以泰勒为代表。积极研究考察教育理论方法的同时批评教育测量存在的问题,取得了重大战果,提出了“八年研究”报告书,提出了教育评价的新概念,设计的一套评价方法,被后人称为“行为目标评价”的雏形。
6.再评估:即对评估活动的评估,在一个评估活动实施后,对评估活动的评估,作用是向原评价者提出工作中的问题,目的是推动评估工作的改进和完善。
7.常模:按评估目标需要制定的一个比较合理的参照标准,这一标准是建立在对被测评对象群体测评的基础之上,是一种相对标准。
8.常模参照评估:评估者对评估对象评估时,能参照、比较的标准是常模;将评估对象测量·,测定结果与常模比较,找出评估对象在常模上的相对位置或等级,从而对评估对象作出价值判断的评估。
9,相对评估:以评估对象群体的平均水平为参照点,确定评估对象在群体中相对位置的一种评估方式,即通过评估对象群体内部的比较,来确定每一评估对象在群体中的相对位置。
10.绝对评估:在评估对象的群体之外,以某一预先设定的目标为客观参照点肥评估对象与之比较,寻求评估对象达到客观标准绝对位置的评估。
11.诊断性评估:对评估对象的现实状况及存在的问题、产生的原因所进行的价值判断。
12.形成性评估:对正在进行的教育活动作出的价值判断,以反馈调控和改进完善为主要目的,也称进行性评估或过程评估。
13,终结性评估:对评估对象一定时期的较全面状况所进行的价值判断,基本特点是在活动完成后,据活动效果对评估对象做出价值判断,又称总结性评估。
14.定量评估:又称量化评估或数量化评估,是对事物发展过程和结果从数量方面进行描述、分析和评价,即采用数学方法取得数量化评估结果的评估。
15.全员全程质量管理模式:全员全程质量管理是继后验质量管理,全程质量管理之后当今质量管理的土要模式之一。它要求质量管理贯穿于产品生产的全过程、渗透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步骤;要求全体生产人员、管理人员都关心产品质量,人人都做质量管理者。
16.教育评估的方向性原则:实施教育评估要坚持正确的方向,是教育评估适应教育改革和发展需要这一规律的客观反映。贯彻教育评估的方向性原则,就是在教育评估实践中依据党和国家制定的教育方针、法律、法规及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制定评估指标体系,开展评估工作,取得评估结论,通过评估活动,引导评估对象沿着正确的办学方向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培养社会主义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评估方案的设计、指标体系和标准的制定、评估的组织实施及评估结果的处理反馈等评估的全过程,都要体现方向性。
17.教育评估的科学性原则:指教育评估活动、教育评估的结果必须是科学的,这是现代教育评估指导思想本质属性的反映,贯彻评估的科学化原则是评估活动和评估结果科学化的重要保证。
18.教育评估的可行性原则:指教育评估活动要能够实行,能够操作,能够获取预期的教育评估结果。
贯彻可行性原则是:一是教育评估应力求切实可行,具可操作性,从实际出发设计评估方案,制定评估指标和标准,组织实施评估;二是教育评估要简单、易行。评估的可行性具相对性,可行性与科学性不矛盾,而是统一的。
19.教育评估的促进性原则:又称教育性原则,是现代教育评估指导思想的反映,使教育评估以促进评估对象自觉改进自己的行为,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益这一目的,是评估全过程都要遵循促进评估对象不断改进和提高的准则,亦实际促进评估对象改进和提高。
贯彻促进性原则:一是特别强调重视形成性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和不足,及时弥补和改进;二是评估主体据评估结果对评估对象针对性地帮助指导;做到评估对象的自觉改进与提高与评估主体的指导改进相结合。
20.教育评估的合作性原则:指在实施教育评估时,评估者自始至终都要与评估对象密切合作,评估对象参与评估活动.在参与评估恬动中发现自己的问题、缺点和原因,从而激发评估对象发扬成绩,了解问题,改正缺点。贯彻评估性原则就要:
在评估全过程中组织评估对象参与活动;评估者要以友好、平等、协商的态度对待评估对象,与评估对象密切合作。
21.教育评估方案:教育评估方案是指为一定的教育目的,对评估主体及客体、内容与标准、方法和途径以及实施程序等所作的安排与设计,是评估准备阶段的核心工作。基本内容包括:
明确评估目的、确定评估者与评估对象、建立评估指标体系、选择评估方法、拟定评估的实施程序。
22.评估指标:反应评估对象某方面本质特征的主要因素与一定的精确数字或模糊量数的结合,是评估目标的具体化,是对评估对象价值判断的依据。
23.评估指标体系:由不同级别的评估指标按照评估对象本身的逻辑结构形成的有机整体,是衡量教育评估对象发展水平或状态的量标系统。构成:指标系统、权重系统和评估标准系统三部分构成。
24.因素分析法:因素分析法是一种将评估指标按照评估对象本身的逻辑结构逐级进行分解,把分解出来的主要因素作为初拟评估指标的方法。
因素分析法从分解评估目标开始,由高到低逐层进行。.越是下一级因素越是具体、明确,范围越小,直至分解到因素可以观察和测量形成末级指标为止,从而形成一个从一级到二级……直到末级的指标系列。
25.头脑风暴法:头脑风暴法属于专家直观**法。是评估专家凭借自己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积极思维,进行智力碰撞提出初拟指标的一种方法。
头脑风暴法又可根据专家人数的多少分为个人头脑风暴法和多人头脑风暴法。前者是专家自己提出初拟评估指标。后者又称专家会议头脑风暴法,以会议形式进行,主持人只要把做出决策的问题向专家讲清楚,说明必须解决的问题,然后专家各抒己见,只讲本人观点,不对他人的意见作批评或阻碍他人的发言,鼓励专机对自己的发言进行修改及专家之间相互启发,相互补充,主持人在整个讨论过程中不发表个人意见,把每位专家的意见记录下来并进行归纳、整理,形成初拟评估指标体系。
26.评估标准:标度与标号确定后,按照一定的关系及一定的形式,把标度与符号联系起来,并与评估的本级指标相对应,就构成了评估标准。标度可用定性和定量两种形式表示。
定性标度一般用描述语言表示;定量标度一般用分数表示。标号是区分标度的符号。在标度确定之后,只需用不问的符号。
27.教育评估机构:即进行教育评估的工作部门,是依据教育评估工作的特点和要求,把评估人员组织起来,安排在适当位置,构成优化的有机整体,更有效地发挥评估人员的积极作用,实行整体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组织形式,一般可分评估他人的评估机构和自我评估的评估机构。
28.教育评估制度:教育评估制度是教育评估人员(包括评估主体和客体)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是实施教育评估工作的程序规定。 主要由以下几部分构成:
教育评估机构、教育评估机构的职能部门及其职责范围、教育评估机构的评估人员、教育评估的相关文件、教育评估实施程序。
29.教育评估实施程序:是进行教育评估活动的步骤,即按照教育评估活动的规律安排的实施教育评估工作的步骤。内容包括:教育评估的准备、教育评估的实施、教育评估的总结。
30,教育评估实施:是落实评估计划,实现评估目的,发挥评估结果的导向、激励改进作用,引导评估对象完善行为,提高效益与质量,为教育决策提供依据的重要环节。
31,教育评估总结:指一次评估结束之后对本次评估进行再评估,编写评估报告、处理评估结果;同时总结本次评估活动的成败得失、经验教训,为再次评估提供借鉴;是教育评估不可缺少的环节。
32.学生评估:以学生为评估对象,根据一定的价值标准对学生的学业成就。个性发展、品德状况,体质体能等方面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
33.学生学业成就评估:按照一定的标准,采用科学的方法和有效的途径,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获取评估信息的主要手段是学业成就测验。
34,标准化测验:标准化测验通常叫标准化考试,指具有规范的标准,对各个环节按照系统的科学程序加以组织并对误差作了严格控制的考试。
35,教师自编测验:教师自己依据教学的需要,设计和编制试题、确定评分标准,并进行评分的测验。
36.品德评估:即;在一定的指导思想下,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对学生的品德诸要素的发展水平及状况作出事实分析和价值判断的过程。
37.教师评估:教师评估是依据学校的培养目标和教师的根本任务,运用现代教育评估的理论和方法对教师的工作质量、工作过程、基本素质和能力进行价值判断。目的是鉴别教师及其工作质量的优劣高低,为教师改进教育教学、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改进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反馈信息及提供决策依据。
38,教师发展评价系统:由美国德州大学教授哈里斯和希尔于20世纪80年代发展而来,主要是通过教师自我分析、评价者教育观察、学生对教学反应等方式,来收集教师的教学表现资料;鼓励教师和评价者在互相信任和合作的基础上,设定专业成长计划并实施之,从而不断地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39,师德:师德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简称,是教师政治思想素质的核心,是教师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处理各种关系应遵循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包括教师的道德品质、思想信念、对事业的态度和情感及有关的行为习惯。
40.教师的文化业务素质:指教师在文化科学知识、专业知识、教育理论知识等方面的知识水平,是教师胜任本职工作的先决条件。
教育评估与督导简答
1 教育评估的基本特点?答 1 客观性。教育评估必须根据一定的目的和标准,采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来进行。2 对象有广泛性。它是对教育工作中的活动 人员 管理和条件的状态与质量进行质和量的价值判断。是一个组织化的过程。3 教育评估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的自觉活动,是有规范性的程序或步骤的活动。4 教育评估是...
教育评估与督导试卷答案
一 二 名词解释 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21.教育评估的改进功能 指教育评估活动内含的使评估对象反省自身状态 克服不足 促进发展 实现目标的功用和能力。它是通过教育评估的信息反馈 评估结果对评估对象行为的指导等运行机制得以显现。22.教育评估方案 是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对评估主体及...
教育督导评估的探索与实践
太谷县教育督导评估工作开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当时,此项工作由教研室负责。1988年成立县教育督导室后,全面负责全县的教育督导评估工作,我们一直在探索具有太谷特色的学校督导评估模式,为太谷教育均衡发展 内涵发展 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1 中小学办学水平督导评估模式的实践。上世纪八十年代,我们就制订过督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