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学习汇报材料

发布 2021-11-29 16:44:28 阅读 9214

北京学习心得体会。

高三化学1:孙双赞。

本次外出学习,收获很大。对我的复习安排有很强的指导作用。尤其是感觉到很多方面跟李校长的一轮复习指导思想非常吻合。

比如:要研究考纲、研究课本、研究高考这几个方面。下面我就从上几个方面进行汇报:

一、如何研究考纲。

1、考试大纲是高考的风向标,要研究高考,首先要对考试大纲进行深入研究。要分版块的把考纲要求整理出来,考纲中要求的基础理论有哪些,基本概念有哪些,研究了哪些元素化合物的知识等。其实新的考纲与原来的要求方式是有较大的不同的,如:

对化学计算没有提出明确的要求,但仔细研究就会发现,它把计算的内容分散到各对应的知识点中。如:物质的量部分要求:

“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的定义,并能进行有关计算”。氧化还原反应中要求:“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和相关计算”等。

类似的要求在考纲对应部分还有很多,我不再一一列举。我们在教学中就要把计算的要求提取出来,因为这一部分内容对学生来说恰好是难点。

2、要关注考纲的变化。

要关注新旧考纲的变化,对应着知道哪些考点在新考纲中已经淡化,哪些考点是新增考点。如:2023年将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与计算列入考纲要求的范围,这对高考复习方向就是一个很明显的指导作用。

而近几年高考中氧化还原反应及配平及陌生方程式的书写就成了高考的热点,近几年每年高考都会有几个题。例如:今年的高考中27题题(1)均涉及到了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方程式的书写。

二、要研究课本。

北京命题组的董老师就说:“从命题的角度,在课本上都能找到高考题的影子。高三复习必须要用好教材。

那种只用教辅而轻视教材的做法是绝对不可取的。”他还说道:“要求学生看书与练习相结合,看书与练习的时间比例大约为3:

7”。一轮复习要用好教材,二轮复习不能脱离教材,三轮复习要回扣教材。”我们现在就是课堂上主要看书,这至少能占到课堂的3份,然后对课本内容涉及到的基本规律方法再在课堂上通过提纲上的拓展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本内容,占到课堂上的两份,最后通过练习巩固基础占到。

然后再通过限时训练一步的练习,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我们的基础知识,最终达到巩固课本内容,巩固基础的目的。这又占了5份。

我这次更深刻的领会了课本的研究方法:1、 课本的主干知识这毋庸置疑,是必须要掌握的,这也是高考素材的主要**。

2、 课本的资料卡片、思考与交流等内容不容忽略,这也是命题专家比较喜欢出题的内容。

3、 课本课后题是高考题的原型,很多高考题都是在课后题的基础上引申改编出来的。如:

第一章课后题工业废水的分离提纯就是09年安徽高考理综27题的原型。铝土矿的问题就是2023年浙江高考题的原型。此类例子还很多,我们在教学中要对课后题引起足够的重视。

4、课本上的**也是高考出题者比较青睐的内容。如连续两年考到的球形干燥管、蛇形干燥管的用途就是选修五课本上第三章开篇**上出现过的,而网上竟然有好的人认为这个内容超纲,可见课本**的重要性。

5、课本上的**实验及其**也是很重要的,而我们学生往往因为没有注意而不会。今天课上就有一个例子,让学生看着课本上**,然后放下课本提问,学生说出的答案就跟课本上的完全不同。因此,我们老师在研究课本时就要注意细节,要教给学生看什么,如何去看,还要在后边练习中紧跟其后,对重要的易错点要在思时看,展示时说,还要在检时提问,甚至出在限时练上紧跟加深印象,彻底把学生的思维定式扭转过来。

三、要研究高考。

近年的高考题目有很多都来自于往年高考的模型。高考中的考试背景经常是反复出现。而高考题的题目又有其连续性。我们怎么来研究高考呢?

1、 首先要研究高考的考察点。拿到近五年的高考题反复做,总结哪些考点在近几年出现的频率,还要对某一年的高考题进行纵向研究,研究考察了哪些考点,分别考了多少分。总之,要明确高考考什么的问题。

2、 分析试卷结构。包括分析考察的题型、命题方式、试题结构等。即明确怎么考。

3、 联系考纲考纲再进行分析。要求:分析该题涉及的内容与考纲课标的联系,明确为什么考。

4、 试题解析。从该题提取出试题的解题技巧、方法、易混点、易错点、解题技巧、 答题规范性要求等,全面分析我们在以后教学中如何教的问题。

5、 题组训练。针对高考中涉及到的易错点、易混点,改造与该题考察点相、考查方式进行针对性训练。

四、对教学及组编习题的思考:

通过学习,我反思了自己的教学及限时练组编中的情况,我觉得下一阶段我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1. 首先是对高考试题的研究。

我现在做的是比较欠缺的。对于近几年的高考题虽然都做过,但没有很深入的分析。我觉得做这项工作可以结合别人发表过的文章或分析进行,对高考题进行细致的分析。

2. 对课堂课本的挖掘。我们现在也一直在扣课本,在让学生看课本。但我感觉课本的挖掘上还要下功夫。对一些内容的研究、思考还是不够细致,有些内容还是没有充分注意到。

3. 对限时练的思考。我们的限时练组编也一直在扣基础,在降难度。

但我觉得以下几个方面还需要加强:①课本课后题的重视程度。我们也在做课后题,我专门让贾老师负责上传课后题,但有些内容重视程度还是不够。

我觉得不光要做课后题,还要在课后题的基础上进行适度的改编,回扣基础,把每一部分都内容都要挖掘出来,让学生充分体会这部分内容可以出现的考察形式,从各种角度理解与该题相关的知识。②提纲原题或改编题。我们在组编限时练时,要专门规定一个人对基础知识进行重组,选择题中易错选项找出来改编成判断正误,把提纲上的原题进行改编,争取让课上的知识落到实处,让学生真正的把所学内容消化好。

③对高考素材的使用。我是从一个课件上学到的。三维设计的课件上就专门有一个题是运用高考背景考察基础知识。

我觉得做的非常好。有时我会把他上边的题拿过来组编到限时练上,有时也会自己删除一些或加进一些问题。总之是在高考题背景下考察学生的基础知识,把课堂上的问题问出来让学生回答。

比如:结合工业废水处理的流程让学生回答铁离子的鉴别、转化及除杂的相关问题。让学生觉得,这样的问题分析起来并不难,高考题的解决也需要基础知识作支撑。

北京学习汇报材料

我这次更深刻的领会了课本的研究方法 1 课本的主干知识这毋庸置疑,是必须要掌握的,这也是高考素材的主要 2 课本的资料卡片 思考与交流等内容不容忽略,这也是命题专家比较喜欢出题的。内容。3 课本课后题是高考题的原型,很多高考题都是在课后题的基础上引申改编出来。的。如 第一章课后题工业废水的分离提纯就...

北京学习汇报材料

参观了楼梓庄小学的校园文化,大课间,聆听了他们的三节关于 习作教育 的三节课,我不禁反思,课堂中孩子们自信 流畅 大方的表达,与平时他们老师的努力是分不开的,与学校的办学理念 关注儿童成长,培养孩子各方面的素养 是分不开的。这所小学之所以能有今天的成就在与他们不模仿别人,敢于课堂创新,走别人没有走过...

李建立北京学习汇报材料

教育之魂事业之根。为创造更加和谐的教育氛围,接受更先进的教育理念,更好地发扬对事业的执着精神。让教师在这充满青春与激情的校园里,与书为伴 与生为伴 与教育为伴,享受难得的安静和充实。3月15日 3月24日,学校派遣我们一行8名教师赴北京市东城区织染局小学培训学习。首先,我代表我们学习小组表达几个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