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鉴赏形象专题

发布 2021-08-22 01:01:28 阅读 1263

一. 高考考点解读 (见学考p128)

此考点可以概括为“三鉴赏二评价”即: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e级(鉴赏评价)。

考查题型:以前曾以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出现,现在是主观答题的形式。湖南卷的分值为5分,今年有可能增加为7分,且注重整体赏析、比较赏析。

此题近几年全省的平均分都只有2分多,有一定的难度,要引起重视,加大复习力度。

二. 诗词常识必备。

1.我国古代诗歌的发展概述 (见贺老师资料)

2.辨识诗体类别见贺老师资料)

三. 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

和**、戏剧一样,诗歌也塑造形象。诗歌作品的形象指的是诗歌作品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寄寓着作者的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

它一般有三类:人物形象(叙事诗中塑造的他人形象和抒情诗中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我形象)、景象(写景诗或杂诗中的景物)、物象(咏物言志诗或杂诗中的物象)。

1.鉴赏诗歌中的抒情主人公(诗人自我)形象。

在抒情诗歌中,诗人为了表达某种较强烈的感情,往往会设置一个“代言人”,并借此来表达爱憎是非、价值取向和人生追求等。这个“代言人”即为抒情主人公形象。从这个角度讲,抒情主人公形象实际上是诗人自己,是“诗化了的作者”。

鉴赏此类诗,要抓住抒情主人公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等特点,并要知人论世,从背景角度切入,才能更好地把握诗歌的主旨,还要注意托物自喻和托人自喻的塑造人物方法。

例:阅读李白《独坐敬亭山》,分析诗中所塑造的诗人形象。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答案:全诗展现了一个孤独高傲的诗人的形象。众鸟距己甚高且已飞去,唯留诗人独坐敬亭山,体现他的孤独。

那孤云不正是诗人自己?虽然孤独但乐得清闲,又体现了他的高傲。最后只留他与敬亭山,但依旧相看不厌,表现了诗人对敬亭山的喜爱,孤独寂寞之感得以安慰。

如何鉴赏诗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答题技巧。1) 分清形象类别(塑造了一个什么形象)(2)形象的基本特征(结合具体诗句塑造形象的方法分析抒情主人公的性格)(3)形象的意义(情感、理想、追求、品性)

2.鉴赏诗歌中塑造的人物形象。

在偏重叙事的诗歌作品中,诗人往往借助笔下塑造的人物或隐喻的人物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对社会的看法、对人生的领悟,或者寄托自己的理想,因此,人物形象是我们阅读诗歌时必须把握的。

例:简析下面这首宋词的人物形象。

诉衷情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注:沧洲,水边,古时隐者所居之地。陆游晚年居于绍兴镜湖边的三山。

觅:寻找。梁州:古陕西地区,此指汉中前线。关河:指大散关、渭河一带。先秋:指年老衰残。天山:代西北边境前线。

这首词前两句回忆当年在抗金前线的战斗生活:“关河梦断何处”是说如今一觉醒来,关河要塞不知在何处,意谓脱离了前线;“尘暗旧貂裘”是说尘土积满从军时穿的貂皮大衣。下片表达敌人尚未消灭,自己衰鬓先斑的慨叹,“天山”代指抗金前线。

“心在天山,身老沧洲”表达了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幽愤。

答案:诗歌描写了一个被闲置不用的抗金英雄形象。诗中人物曾经金戈铁马,驰骋疆场,现在虽被弃置不用,但仍胸怀报国之志,心系抗金前线。

诗歌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表达了自己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感慨。

如何分析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

知人论世,关注背景。②抓诗中塑造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

答题技巧:(1)什么形象(2)形象特征 (3)形象意义。

例 : 江雪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这首诗的前两句描绘了怎样的环境?⑵试简要的分析“蓑笠翁”的形象。

答案:(1)寒冷、寂静(或:冷峭)

2)是一个清高孤傲的形象。在这样一个寒冷寂静的环境里,那渔翁不怕天冷雪大,忘掉一切,专心钓鱼,形体虽然孤独,性格却显得清高孤傲,甚至有点凛然不可侵犯似的。这个被幻化了、美化了的渔翁形象,实际上正是诗人摆脱世俗、超然物外的清高孤傲思想感情的寄托和写照。

例: 小儿垂钓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纶”是钓丝,“垂纶”即题目中的“垂钓”,也就是钓鱼。 。侧坐”带有随意坐下的意思。

“莓苔”,泛指贴着地面生长在阴湿地方的低等植物,从“莓苔”不仅可以知道小儿选择钓鱼的地方是在阳光罕见人迹罕到的所在,更是一个鱼不受惊、人不暴晒的颇为理想的钓鱼去处。“遥招手”的主语还是小儿。)

这首诗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刻画垂钓小儿这个形象的?这个形象有哪些特点,试作分析。

答案:(1)从体态神情两个方面(或从外貌、动作、心理等方面)

2)诗歌塑造了一个聪明(机灵),天真可爱的垂钓小儿形象; “蓬头”、“侧坐”等表现小孩的天真可爱,从“遥招手”、“怕”等可看出小孩的聪明(机灵)。

例: 寻陆鸿渐不遇皎然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

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

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注:带郭,意即靠近外城。

问:诗中的陆鸿渐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

分析:陆鸿渐,名羽,终生不仕,隐居在苕溪(今浙江吴兴),以擅长品茶著名,著有《茶经》一书,被后人奉为“茶圣”、“茶神”。他和皎然是好友,此诗当是陆羽迁居后,皎然过访不遇所作。

前四句从环境描写看,陆鸿渐的新居虽离城不远,但已很幽静,需沿着野外小径直到桑麻之中才能见到。再加“篱边菊”的点缀,可看出是一个幽僻、高雅的隐居之地。后四句写不遇的情况。

作者的动作(扣门)、心理(欲去问西家)及邻人的叙述(归来每日斜),烘托出陆鸿渐的潇洒疏放,也表现出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参***:诗中的陆鸿渐是一个寄情山水、不以尘事为念的高人逸士形象。前四句通过对幽僻、高雅的隐居之地的景物描写,表现了陆鸿渐的高洁不俗。

最后两句通过西邻对陆鸿渐行踪的叙述,侧面烘托了陆鸿渐的潇洒疏放。作者通过陆鸿渐这一形象的塑造表现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附:常见艺术形象类举。

1.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

如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表现了他淡于富贵、傲视权贵的思想,也反映了他傲岸不羁、豪放自负的性格。

2.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

如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诗人并不仅仅停留在个人的哀怨中,而能推己及人,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性格。

3.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

如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展现的是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表现出诗人对官场的厌恶,对田园的喜爱;如王维。《山居秋暝》通过对晚秋时节空山新雨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山水风光的喜爱。

4.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

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写前不见圣贤之君,后不见贤明之主,想起天地茫茫悠悠无限,不觉悲伤的流下眼泪。塑造了一个空怀报国为民之心却不得施展的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形象。

5.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

如陆游和辛弃疾的许多诗歌都反映出他们忠心报国,而不被重用的情感,形象鲜明。如《示儿》、《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破阵子》。

6.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

如李白的《赠汪伦》、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7.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

如王翰的《凉州词》,王昌龄的《出塞》表现了他们忠心报国,献身边塞之情。而杜甫的《兵车行》则体察人民痛苦,反对战争。

8.爱恨情长的形象。

如柳永的《雨霖铃》写与所爱女子离别时的无限忧伤和别后相思的绵绵情意,塑造了一个爱恨情长的艺术形象。

3.鉴赏景物形象。

意象和意境例析。

所谓意象,指诗词中融入了作者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主要指“托物言志”诗中的“物”和“写景抒情”诗中的”景”。

所谓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是“意”和“境”的统一,情与景的统一。诗歌中的意境是通过意。

象表现出来的,因此要题为诗歌的意境,应当从诗中描写的景物、事物着手进行分析。

例: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问:此词中有哪些意象?全诗构成了怎样的意境?

分析:词中“缺月” 、疏桐”、“幽人”、“孤鸿”、“寒枝”等就是意象。这些意象和“独”、“恨”、“寂寞”、“冷” 等词的感**彩和“拣尽寒枝不肯栖”这个具有象征意味的诗句结合起来构成了孤独、凄凉的气氛,但诗人的信念却非常坚定,表达的是作者孤高自赏,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生活态度。

分析意境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题技巧:解答这类题要注意抓住以下几点,具体步骤为:

1) 指出全诗写了什么意象(景物);

2) 这些意象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3) 画面有何特点或描摹画面内容(用自己的语言再现描绘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4) 营造了怎样的意境(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5) 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答题示例: 绝句二首(其一)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参***:此诗选取江山、春风、花草、飞燕、鸳鸯等意象(步骤一)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步骤二):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步骤三)。

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步骤四)。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步骤五)。

古代诗歌鉴赏专题专题一鉴赏诗歌形象 高三

诗歌是用来抒情言志的。专题一鉴赏诗歌形象。一 形象分类及鉴赏方法。人有自己的形象,诗也有自己的形象。诗的形象一般表现为两个方面 一是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或诗中人物形象。前者如李白 春夜洛城闻笛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诗中李白的形象就是抒情主人公。鉴赏方法 关注人...

古代诗歌形象鉴赏

考试指。王素芳。古代诗歌形象鉴赏。高考大纲中对古代诗词鉴赏的要这一形象的塑造,表达了自己壮志未。园 水影动深树,山光窥短墙。秋求有两点 一 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 语言和表达技巧。二 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 态度。在第一点中提到的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那么究竟怎么做好这类的题目,我们来具体分析...

古代诗歌形象鉴赏

文学作品离不开形象塑造,诗歌也是这样。语文考试说明 有关诗歌鉴赏要求的第一条第一点是鉴赏古诗的形象。诗歌中的 形象 既指叙事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也指抒情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更多的则是指古诗中所描写的融合了诗人思想情感的景或物。鉴赏古诗的形象就是要把握诗歌中艺术形象的特征,品味其深刻的内涵,进而理解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