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形象鉴赏

发布 2021-08-21 19:14:28 阅读 1915

文学作品离不开形象塑造,诗歌也是这样。《语文考试说明》有关诗歌鉴赏要求的第一条第一点是鉴赏古诗的形象。诗歌中的“形象”,既指叙事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也指抒情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更多的则是指古诗中所描写的融合了诗人思想情感的景或物。

鉴赏古诗的形象就是要把握诗歌中艺术形象的特征,品味其深刻的内涵,进而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对古诗形象的考查,从高考命题形式来看,主要包括意象分析、人物分析以及诗歌所描绘的景象图画分析等。

金题透视。1.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2023年高考广东卷)

木芙蓉。吕本中。

小池南畔木芙蓉,雨后霜前着意红。

犹胜无言旧桃李,一生开落任东风。

窗前木芙蓉。

范成大。辛苦孤花破小寒,花心应似客心酸。

更凭青女①留连得,未作愁红怨绿看。

【注】①青女:传说中掌管霜雪的女神。

两首诗中木芙蓉的形象有什么不同?

【解析】该题考查对诗歌形象的分析,“木芙蓉”是两首诗共同题写的物象。首先应当从诗歌的内容着眼,明确把握诗中“木芙蓉”形象的特征;然后结合诗中作者的情感和表达技巧作深度分析。吕本中的诗写木芙蓉开在小池的南边,在雨后霜前开得艳丽无比,它不像桃李一样,凭借东风才能开放。

诗人以“木芙蓉”自喻,表达出自己的生活态度。范成大的诗写木芙蓉冒着微寒,在秋天孤独开放,它不像一般花朵那样动不动就是一副可怜样,而是不畏艰辛,不惧寒冷,向霜神致意。该诗突出了“木芙蓉”在困境中的坚强。

回答上述问题,包括推断、概括、分析三个过程,其答题核心是对形象特征的揭示。

【参***】吕诗着重描写的是逍遥闲适、任由风吹雨打的形象;范诗写的木芙蓉孤苦、心酸,处境凄凉,但作者并没有把这花看作愁苦。前者是闲适之士的豪迈与大度的形象,后者是在凄苦孤独的环境中的乐观者形象。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2023年高考山东卷)

画堂春。秦观。

落红铺径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杏园憔悴杜鹃啼,无奈春归。

柳外画楼独上,凭栏手撚①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此恨谁知?

【注】①撚(niǎn):持取,捻弄。

上阕的景物描写是如何表现无奈之情的?请作简要分析。

【解析】该题考查对诗歌形象的分析,主要是对词上阕意象的分析。意象是诗人情感的载体,诗人往往借助典型意象来渲染或张扬个人的情感,阅读古诗要抓住诗中典型的意象,通过意象的开拓,理解和把握诗人的情感。该词的上阕,“无奈春归”直抒胸臆,点出了诗人的情感;“落红”、“小雨”、“杏园”、“杜鹃”这些典型的意象,再加以“铺径”、“霏霏”、“憔悴”、“啼”相关词语,从视觉和听觉的角度描绘了一幅凄惨的画面。

该词是一首婉约词,表达了春归伤怀之情,这一点不难看出。回答这类问题,基本方式是先指出所用意象,然后通过意象分析开拓意境,最后揭示诗人的思想感情。【参***】上阕通过描写铺径之落红、弄晴之小雨、憔悴之杏园、哀啼之杜鹃等残春景象,表现伤春(惜春)的无奈之情。

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2023年高考宁夏、海南卷)

题李世南画扇①

蔡肇②野水潺潺平落涧,秋风瑟瑟细吹林。

逢人抱瓮③知村近,隔坞④闻钟觉寺深。

【注】①李世南:北宋著名画家,擅画山水。②蔡肇(?

—1119):字天启,丹阳(今属江苏)人。曾任吏部员外郎、中书舍人等职。

③瓮:这里指水瓮。④坞:

地势周围高而**凹的地方。这里指山坞。

请简单描述一下李世南画的扇面中应有的景物,这样一幅画面呈现出什么样的气氛?

【解析】该题考查对诗歌形象的分析,主要是对诗作(画面)景物形象的分析。诗中的景物描写是诗作情感的外在表现,它常常带有一定的主观色彩。分析景物形象,就是看诗作中描写的景物,呈现出怎样的色彩,渲染了怎样的氛围。

就画面而言,这首诗是这样构思的:有水,使人仿佛听到潺潺的水流声;有树,秋风瑟瑟,摇动树木,落叶纷纷;有人,有人抱瓮汲水,让人想到附近有村庄居民;有寺,山上古寺隐约,又使人想到富有韵味的钟声。画面有动有静,给人以丰富的想象空间,极富感染力。

回答这类问题,先说出画面由什么组成,然后指出呈现出怎样的景象或氛围。【参***】画面大概是:有条小溪从两山之间流出,树林里树叶飘落,一个人抱着瓮在路上(或在溪边),山谷那边隐约露出寺庙。

这画面呈现出的是乡村野外恬静、安详的气氛。

4.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2023年高考辽宁卷)

秋夜独坐(节选)

唐·王维。独坐悲双鬓,空堂欲二更。

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

夜深。宋·周弼。

虚堂人静不闻更,独坐书床对夜灯。

门外不知春雪霁,半峰残月一溪冰。

(1)两诗中均写了夜景,又有所不同。请具体说明。

(2)两诗中均有“独坐”,而作者心境不同。试作简要分析。

【解析】该题考查对诗歌形象的分析,主要是对诗作景物和人物形象的分析。王诗写诗人在秋天的夜晚,独自静坐,慨叹时光流逝,岁月无情;后两句借景物渲染,以动写静,以环境的幽寂突出孤寂。周诗先从室内氛围写起,点出自己独坐灯下苦读;后两句转换空间写景,由室内到室外,写夜读不知不觉中发生的情状:

春雪已停,一弯残月挂在半山腰,门前溪水悄然成冰。回答上述问题,先要明确每首诗歌所写之景与诗人之情,然后通过比较找出相异点,作答的核心在于明确指出“不同”。

【参***】(1)王诗写的是“秋夜”,写了山中果落、灯下虫鸣的现象;周诗写的是“春夜”,写了春雪初停、残月挂山、溪水成冰的景象。王诗描写的是动景,周诗描写的是静景。(2)王诗写的是悲哀孤独的心境。

一、二句写诗人独坐的孤寂和岁月流逝的悲凉;三、四句写草木昆虫零落哀鸣,更添悲哀。周诗写的是宁静安适的心境。一、二句写诗人独坐灯下苦读,不觉夜深;三、四句用“不知”室外景色的变化衬托了诗人夜读时的投入和专注。

难点攻略。准确把握诗歌的形象是正确解读诗歌的关键,也是中学生古诗词鉴赏能力高低的体现。因而,鉴赏古诗词中的形象是高考命题的一个重要着眼点,也是高考试题的常规题型。

一、解读意象要结合诗意。

古典诗歌中,某些客观事物具有特定的内涵,成为特殊意象,诗人常用一些特定事物表达主题思想及感情。借助这些特殊意象,可以**诗人的情感。比如,芭蕉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梧桐大多表凄苦之意,梅象征高洁等。

在高考备考中,可以对一些特定意象进行归纳总结,以便认识和了解。在解读诗歌时,抓住诗歌所选用的特定意象,无疑是找到了一把钥匙。比如王湾的《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诗人借“行舟”、“乡书”、“归雁”等意象表达了羁旅在外而神思故里、想念亲人的感情。

以意象为切入点解读诗歌,再依据诗歌的内容反观意象的作用,这样回答有关意象分析的试题才能准确到位。

二、分析景物要开拓意境。

“意”指作者的主观感情,“境”指诗中创设的生活图景,主要是由景物构成。“意境”是将作者的思想感情和生活场景融合在一起所塑造的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在意境的创设上,画面或雄浑壮丽,或幽清明净,或沉郁孤愁,或和谐静谧,或开阔苍凉,或高远辽阔。

开拓意境要立足于诗中的景物描写,分三个层次:一是在脑中再现诗人描绘的画面,二是把画面中没有直接写到的那一部分靠想象补充出来,三是领会画面背后深远的意蕴。比如韦庄的《台城》: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诗人描写阴雨、江草、鸟鸣等,渲染了一种凄凉的气氛,于常见的景物中寄寓无限的惆怅,抒发了盛衰兴亡的感慨。

“一切景语皆情语。”分析诗中的景物描写,离不开对意境的分析。

三、推究人物要知人论世。

诗中的人物形象是复杂的,或不慕权贵、豪放洒脱,或心忧天下、忧国忧民;或寄情山水、归隐田园;或怀才不遇、壮志难酬;或矢志报国、献身边塞;或爱恨情长、缠绵悱恻等。鉴赏诗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要关注时代背景、人生境遇,做到知人论世。比如南宋的一些诗词,鉴于国土沦丧、偏安江南的现状,诗人多有矢志报国、收复失地的情怀;陈子昂、李商隐等人的诗,因不为世重用,多有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感慨。

另外,分析诗歌中的人物形象,还要抓住诗中神态、动作、心理、细节等的描写。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念”、“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通过描写人物的神态与心理,塑造了一位胸怀大志、怀才不遇的孤独士大夫形象。

四、整合答案要运用术语。

解答鉴赏诗歌形象的试题,先要明确试题设置类型,然后有的放矢整合答案。其实,每种命题形式都有一定的解答规律和答题方式可循,这需要在平时的训练中揣摩总结。就诗歌形象而言,回答此类试题,基本的原则是要明确是什么形象,要结合诗意分析形象特征,有时还要揭示形象意义。

就诗歌人物情感而言,只笼统回答“乐观”、“感伤”等是不行的,必须结合诗歌内容说出原因。为使答案鲜明规范,要恰当运用一些鉴赏术语。比如说明诗歌的意境,常用这样一些术语:

雄浑开阔、恢弘高远、宁静恬淡、清净幽远、雄奇瑰丽、苍凉悲壮、冷森幽僻、凄清悲凉等。景物描写不能简单地只用“画面优美”,诗词意境也不能简单地只用“凄清悲凉”,术语的使用要和相关的分析密切结合起来。

重点难点题型测试。

1.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青溪。王维。

言入黄花川,每逐青溪水。

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

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

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

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

请留盘石上,垂钓将已矣。

(1)“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描绘出怎样的图画?

(2)请从景与情的关系,对这首诗作简要分析。

2.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野望。杜甫。

西山白雪三城①戍,南浦清江万里桥②。

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③答圣朝。

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

【注】①三城:指松、维、保三城,是唐与吐蕃之界,是蜀边陲要塞。②万里桥:

在成都南门外。三国时,蜀遣费祎访吴,费祎叹曰:“万里之行,始于此桥。

”因名其桥为“万里桥”。③涓埃:比喻微小。

(1)“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一联,展现出诗人怎样的形象?

(2)尾联是怎样扣题的?对表达诗人的情感有什么作用?

3.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无题(其一)

李商隐。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①。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②一点通。

隔座送钩③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④。

嗟余听鼓应官去⑤,走马兰台⑥类转蓬。

【注】①画楼、桂堂:指富贵人家的屋舍。②灵犀:

古书记载,犀牛角名通天犀,角中有白纹如线贯通首尾,被看作灵异之物,故称灵犀。③送钩:古代宴会中的游戏,暗中传递钩让人猜,猜不中就罚酒。

④分曹:分组。射覆:

古代游戏,在器物下覆盖东西让人猜。⑤应官:犹上班。

⑥兰台:秘书省,掌管图书秘籍。时李商隐在秘书省任职。

(1)诗的首句连用两个“昨夜”,重复吗?谈谈你的理解。

(2)“转蓬”是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请说说本诗中“转蓬”的含义。

古代诗歌形象鉴赏

考试指。王素芳。古代诗歌形象鉴赏。高考大纲中对古代诗词鉴赏的要这一形象的塑造,表达了自己壮志未。园 水影动深树,山光窥短墙。秋求有两点 一 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 语言和表达技巧。二 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 态度。在第一点中提到的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那么究竟怎么做好这类的题目,我们来具体分析...

古代诗歌形象鉴赏

形象是诗歌的基础,没有形象就没有办法表情达意。除了直接抒情外,诗歌就是借助这些形象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形象也就是诗的内容。我们要读懂诗歌就要在大脑中浮现不同的形象,才能进入诗歌的境界,领略诗人的情 志 理 趣。因此,感受 理解 分析形象,就成了诗歌审美的第一步。一 形象鉴赏 人。...

古代诗歌鉴赏形象

古代诗歌鉴赏 形象。这首诗写了哪些形象?这些形象让你产生怎样的联想?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一 形象类型。1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2长干曲崔颢。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3山行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