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阅读训练

发布 2021-08-18 06:49:28 阅读 8440

小学四年级语文创新阅读训练 (1)

迪斯尼和米老鼠。

沃尔特迪斯尼是美国最负盛名的人物之一。他在少年时代,曾经到美国的堪萨斯明星报社应聘,没有被录用。后来,他终于找到了一份替教堂作画的工作。

有一天,当他(象像)往常一样在车库工作的时候,忽然看见一只老鼠在地板上跳跃。他赶紧回到家里,拿了一些面包屑(xiè)给它吃。渐渐地,彼此混得很熟。

有时候,那只老鼠(竞竟)大胆地爬到他工作的画板上,并且有节奏地跳跃着。出于好奇心,他每天都要(带代)一些面包屑去喂老鼠。老鼠美美地饱餐,他就在一旁瞪大眼睛细细地**,直到老鼠跑走为(至止)。

不久,他失业了。正当他穷困潦(liáo)倒的时候,突然想起了堪萨斯车库里那只跑到画板上跳跃的老鼠。他立刻画出了一只老鼠的轮廓(kuò),米老鼠》**片就这样诞生了。

他因此一举成名,成为伟大的艺术家。

1. 用“/”划去第2自然段中使用不恰当的字。

2. 按意思从文中找词语写在括号里。

形容生活贫困,失意颓废。

比喻因做某件事成功而出名。

3. 选择对下面句子的正确理解,将序号填在括号里。

1)“渐渐地,彼此混得熟”一句中的“彼此”指的是。

a.面包和老鼠。

b.面包、老鼠和沃尔特迪斯尼。

c.老鼠和沃尔特迪斯尼。

2)“他因此一举成名,成为伟大的艺术家”一句中的“一举”指的是。

a. 沃尔特迪斯尼每天喂老鼠。

b. 沃尔特迪斯尼画出了一只老鼠的轮廓。

c. 突然想起了堪萨斯车库里那只跑到画板上跳跃的老鼠。

4. 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

一只老鼠使沃尔特迪斯尼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任何人在困难面前不要低头。

创作是离不开对生活的仔细观察与体验的。

5. 想一想沃尔特迪斯尼为什么能创作出这只米老鼠,在文中找出这句话,用横线画下来。

小学四年级语文创新阅读训练 (2)

另一扇窗子。

一个美国的小男孩天生就有一只大鼻子,因为这只大鼻子,他在学校几乎成了每个学生嘲笑的对象。他因此而成天闷闷不乐,不爱和同学打交道,不愿意参加半晌(xiǎng shǎng)的集体活动,只是常常趴在教室的最后一扇窗户看风景。

他的老师玛利亚发现了小男孩的忧郁。一次课后,她走到小男孩身边问:“你在看什么呢?”

我看见一些人正在埋葬那只可爱的小狗。”小男孩悲伤不已。

那我们到前面的一扇窗户边看看吧。”玛利亚牵着小男孩的手走到另一扇窗户边,“孩子,你看到了什么?”

窗外是一片玫瑰花,开得芬芳而灿烂,小男孩的悲伤顿时一扫而光。

孩子你开错窗户了玛利亚抚摸着小男孩的头说你知道吗在老师的心目中你的鼻子是最可爱的

大家都笑我啊(a ya wa na)。”小男孩深感委屈。

那是因为你没有换一扇窗户,把你鼻子最可爱的一面展示给大家看啊。”

恰好,学校一个小型话剧演出,一个角色很符合小男孩。在玛利亚的指导下,小男孩鼓起勇气参加了。并获得了成功。

因为他的大鼻子,人人都记住了这个校园里的小明星。后来,小男孩参加美国**节目的演出,也名声大振(zhèn zhèng)。再后来他进入好莱坞,成了最受欢迎的明星之一。

这个小男孩叫斯格特,20世纪美国最著名的滑稽明星之一。

是的,当我们因某些缺陷而愁闷苦恼时,我们是否想到要换一扇窗?换一扇窗,你会看到别样的风景;换一种思考和行动方式,你将开启成功的大门。

1. 联系上下文理解言语。

一扫而光:

名声大振:

2. 选择括号里正确读音,用“∨”表示。

3. 给文章第6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

4. 小男孩先在窗子边看到心情

在老师的引导下又在另一扇窗户旁看见了他的心情。

5. “孩子,你开错窗户了。”联系上下文理解玛利亚老师的这句话。

6. 读了这篇文章你受到了怎样的启发?

小学四年级语文创新阅读训练 (3)

悉尼歌剧院。

悉尼歌剧院是澳大利亚全国表演艺术中心,又叫海中歌剧院。为什么一个歌剧院成了这座城市的标志呢?主要是因为它有着独特、美丽的外形:

整座建筑jié bái jīng yíng像一瓣一瓣盛开的白莲,又像几叶张开的扇贝,再仔细一看,更像一组要出海远航而扬起的白帆。这座zào xíng bié zh的歌剧院,三面临海,与远处雄伟的悉尼大桥互相衬托,简直是qiǎo duó tiān gōng

悉尼歌剧院不仅外观漂亮,而且它的内部结构科学、设备讲究。它共有4个大厅,**厅有2690个座位,音响效果非常好,还有1550个座位的歌剧厅、550个座位的戏剧院和电影厅。舞台上的灯光都是计算机kòng zh的,监控舞台的是闭路电视系统。

其他的像接待厅、陈列厅、排练场、图书馆、咖啡馆等的大小厅室就更多了,一共有900多部呢!

6. 根据拼音在文中的括号中写词语。

7. 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临:①靠近;对着 ②来到;到达 ③将要;快要 ④照着字画模仿。

三面临海临帖。

临睡光临。8. 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独特美丽。讲究衬托。

9. (1)理解句子。

悉尼歌剧院像一瓣一瓣盛开的白莲,又像几叶张开的扇贝,再仔细一看,更像一组要出海远航而扬起的白帆。”句中作者将悉尼歌剧院比作和。

2)学写比喻句。

弯弯的月亮像又像。

再仔细一看,更像 。

10. 请摘录一句最能概括悉尼歌剧院特点的句子。

11. 如果你现在就站在悉尼歌剧院面前,你会情不自禁的说什么呢?请写两三句话。

我不禁说:“

小学四年级语文创新阅读训练 (4)

闲谈“读书法”

古今中外,圣贤先哲,留下的读书之法,浩如烟海。但究竟自己最适合什么样的读书法,还是应当因人而异的。鲁迅先生喜欢“跳读法他认为:

“若是碰到疑问而只看到个别地方,那么无论到多久都是不懂的。所以,跳过去,再向前进,于是连以前的地方都明白了。”而爱因斯坦的“总、分、合”三步读书法,特点同样十分明显。

所谓“总”,就是对全文形成总体印象;所谓“分”,就是在总体了解的基础上,再逐字略读一下全文的内容。而在略读中,则要特别注意书中的重点,要点以及与自己需要密切相关的内容;最后是“合”,就是在略读全书之后,着重把已经获得的印象条理化、系统化、使观点与材料有机地结合起来。

英国作家毛姆的“乐趣读书法”,是他在自己的读书实践中摸索出来的。他提出“为乐趣而读书”的主张,他说:“我也不劝您一定要读完一本再读一本,就我自己而言,我发觉同时读五六本书反而更合理。

因为,我们无法每天都保持不变的心情,而且在一天内( )不见得会对一本书具有同样的感情。”如此“脚踏多条船”,使自己的读书兴致始终都保持在高度兴奋之中,其效果当然要比“感情专一”的抱着一本书疲惫的一“啃”到底好得多。

当然哪种读书方法,对求学者而言,它只是一种工具而已。所以,万不可为某种方法所左右,尤其忌讳读死书、死读书的恶习。对所捧之书,既能钻进去,又能跳出来。

这样才能把书读活,使他人的知识为自己所用,正如孟子所言:“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12. 在文中括号内填入恰当的关联词。

13. 短文中介绍了几种读书方法?请你找出来,填入下面**中。

14. 联系上下文,“尽信书则不如无书”的意思。

期末阅读训练

1在非洲腹地的布隆迪共和国。我们住的一座 洁净 洁白 的小楼门前,有两 棵 颗 翠绿的大树。它们不同于一般的树,没有枝丫,树干 t ng b 而修长,只在顶上长着一簇长长的 ji n y ng的阔叶,整齐地排成一片,像一把展开的羽毛折扇,又像孔雀正在开屏。在非洲别的国家里,不少华丽的住宅和别墅门前也...

期中阅读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一 见课本段落p5 7 乌黑的一身羽毛 见了它们,游子们能不引起至少是轻烟似的,一缕两缕的乡愁么?1 本文是作者在旅欧途中写的一篇托物言志的抒情散文。作者离乡几千里,在海轮上见到小燕子,勾起感情,于是,借托来抒发的深情。2 作者把海燕看成家乡的小燕子,其用意是什么。3 上文对...

阅读训练材料

精选阅读训练材料,首先应该重视那些文学性强,文化味浓,经得起时间和历史检验的经典作品。特别是像迟子建 季羡林 周国平 池莉等当代大家的典范之作,理应成为命题的首选素材。这样的作品不仅经典 典范,人文内涵丰富,材料价值高,而且利于训练阅读能力,利于陶冶学生情操,更有利于引导阅读,实现阅读训练效益能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