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ver在英语短语动词中的认知语义研究 教育

发布 2021-06-03 23:37:28 阅读 7172

前言 英语小品词使用灵活,意义多变。当代隐喻认知理论认为,原型范畴理论、隐喻、转喻与意象图式结合起来可解释多义词形成的原因。词汇的各种意义皆是由其本义演化而来,构成原型意象图式及其图式变体,over在英语短语动词中的认知语义研究。

前言 英语小品词使用灵活,意义多变。当代隐喻认知理论认为,原型范畴理论、隐喻、转喻与意象图式结合起来可解释多义词形成的原因。词汇的各种意义皆是由其本义演化而来,构成原型意象图式及其图式变体,众多义项围绕图式呈辐射状分布,并通过引申、抽象化、隐喻等途径向其他域不断扩展。

关于小品词的隐喻化,内斯菲尔德等指出,英语中几乎没有任何一个词类比小品词中介词更容易用于隐喻,它们的文字意义最初都用来表示空间关系,继而喻指时间关系,然后逐渐引申到许多其他关系。jackendoff也认为,英语小品词当中的介词一般从表示方位概念开始,然后表示时间概念,继而表示各种抽象概念。

一、英语短语动词语义认知的必要性

短语动词在英语学习中占有重要地位,能否熟练运用短语动词是判断外语学习者英语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英语短语动词的组合力强,数量多,使用广,而语义和语法结构又纷繁复杂,一直是英语学习者不易把握的一个词类。语言学家对短语动词的传统研究主要以转换生成语法为框架,分析其构词特征、语义特征、语法特征及修辞特征。

语义学的研究从短语动词结构中的成分动词和小品词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角度**短语动词的语义形成,并认为动词本身的语义潜势决定小品词的选择。传统的研究衍生出的传统的对短语动词的教学方法通常是将每个短语动词分别列出,再用例句加以解释。但是,按照这种传统方法学习短语动词往往导致学生对小品词与其它词的搭配死记硬背,很难灵活运用。

为解决传统的短语动词教学方法带来的难题,许多学者尝试把认知语言学理论应用到短语动词的教学中,对短语动词的认知研究主要考虑小品词对短语动词语义的特殊贡献。

二、理论基础

1.认知语义学中的意象图式论。认知语义学以体验哲学为其哲学基础,主要从认知角度来深入**人类的思维,语言与身体经验与外部世界之间的种种辩证关系,研究语言与认知模式,知识结构等之间的关系。

认知语义学最重要的观点就是意象图示论(image schema)和投射论(mapping theory)。

意象图示指“人类经验和理解中一种联系抽象关系和具体意象的组织结构,是反复出现的对知识的组织形式,是理解和认知更复杂概念的基本结构”。具体来讲,意象图式是指那些在人们的日常身体经验中反复出现的、相对简单的结构以及各种空间方位关系,结构关系图式如容器图式、路径图式、连接图式、力量图式、平衡图式等,空间关系图式如上一下图式、前一后图式、部分一整体图式、中心一边缘图式等。这些意象图式是我们理解事物的基本认知图式,也是我们认知世界和进行推理的基础。

对于意象图式的描写,有许多语言学家提出了不同的术语和描写方法,但总体上来说有很多相似之处,langacker提出“射体”(trajector/tr),“界标”(landmark/lm)和“路径”(path)三个概念用语分析句内关系。图式中的小圆圈代表语义结构的主体即射体(trajector),长方形的实体是代表空间概念中的标体(1andmark),箭头代表射体的运动方向。射体是空间关系结构中最显著的部分或实体,具有动态性;标体是空间关系结构中的方位参照物部分或实体,具有静态性;路径是射体的运动轨迹或路线。

2.概念隐喻。认知科学的研究是在摒弃了唯心主义和客观主义的基础上提出的。

它认为,思维是大脑与周围环境互动的产物,换句话说,思维的“原材料”来自客观世界,同时又经过了人脑的主观加工。作为思维显著特点的隐喻就体现了人脑与客观世界的互动。认知科学的哲学基础体验主义哲学观认为,隐喻是人类通过一个认知域的经验去理解另一个域以建构知识结构的一种认知机制。

隐喻的本体最初都**于人的日常生活如人类身体本身,具体的、有形的物体以及物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像空间关系等,这些构成了人们认识事物、形成概念的基础。之后,人们发展出了具有想象性和创造性的思维或称为抽象思维,运用我们对周围世界的具体的经验去理解与该经验相类似的抽象事物,这样就形成了隐喻概念,正如lakoff所说,隐喻是我们将输入的表征与我们记忆中保存的先前经验的表征进行对比的不间断的过程。

认知语言观认为,语义结构是用语言表达的那部分概念结构,因此既然概念具有隐喻特征,那么人类的语言也必然会表现出这样的特征。认知语言学对词汇的研究发现,隐喻是词义延伸的主要途径。当意义以隐喻方式延伸时,词汇的义项从一个认知域投射到另一个认知域,使词义范畴得到拓展;由于隐喻是跨域映射,而两个认知域之间的相关性较弱,所以词义的隐喻拓展往往幅度较大。

认知语言学中的概念隐喻不是指传统修辞手法,而是我们赖以生存的一种思维、行为和表达思想的基本方式,是我们用具体的概念理解和表达抽象概念的一种基本方式。概念隐喻是指我们认知世界时,概念域之间的相互映射,即概念从一个概念域(始源域)和另一个概念域(目标域)之间的结构映射。空间概念是人类在与自然界互动过程中获得的最基本概念,因而我们在反复活动过程中形成的基本意象图式也是一种抽象的空间结构,表达的意义也是空间意义,词汇的基本义就是建立在空间概念基础上的。

词汇的引申义是建立在其他概念域基础上的,对抽象意义的理解必然建立在空间域基础上,这种概念域之间的映射就是概念隐喻,概念域之间的映射让本无空间内容的概念也具有了空间结构。不同认知域之间的概念映射是自由的多样的,进而就催生了词汇的多义性和并形成了复杂的语义网络。 3.

英语短语动词中介词的隐喻认知。空间隐喻是隐喻中最根本、最重要的一个隐喻范畴。人们总是借助具体的方位概念或方位关系去喻指一些抽象概念或抽象关系甚至某种难以捉摸的心理状态。

空间的体验构成了人类认知世界和万物的出发点和基础,是众多隐喻延伸的根源。而构建空间隐喻的词类――介词的隐喻就构成了隐喻研究中最重要的一部分。英语介词的隐喻认知解读是将表示空间隐喻的介词的原型意象图式投射到非空间的抽象概念上,进行空间隐喻化认知,从而获得对介词的隐喻义认知。

空间隐喻是一种意象图式隐喻,意象图式是理解介词隐喻化意义的关键。

三、over的认知语义研究

的空间意义。

(1)over的原型意义。over 是典型表达空间关系的英语小品词。由于人类的空间概念是最基本的概念,因此空间意义处于整个语义网络的中心地位,其他义项可以由此义项引申得出。

在认知语言学历史上对over进行过认知语义分析的有brugman(1981)、lakoff(1987)、taylor(1995,2002)、tyler和evans(2003)等。这里笔者首先依据tyler和evans关于确定介词原型意义的标准将over的最高图式确定为“垂直向上,在?的正上方,且不接触”。

(2)over的其他意义及分类。在对over的空间意义进行研究时,john taylor(1995)根据被定位物体与参照体之间位置关系的不同列出了17个例句,它们分别是:

1)the lamp hangs over the table.

2)the plane flew over the city.

3)he walked over the street.

4)he walked over the hill.

5)he jumped over the wall.

6)he turned over the page.

7)he turned over the stone.

8)he fell over a stone.

9)he pushed her over the balcony.

10)the water flowed over the rim of the bathtub.

11)he lives over the hill.

12)come over here.

13)pull the lamp down over the table.

14)he walked all over the city.

over在英语短语动词中的认知语义研究

作者 刘双。校园英语 上旬 2016年第07期。摘要 英语短语动词是动词与副词性或介词性小品词的组合,具有程度不同的语义整体性。因其在语言中的重要作用,传统语言学和近来的认知语言学都将其纳入各自的研究范围,短语动词的传统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它的句法特点的研究而没有深入 语义。本文对短语动词的语义研究以认...

语料库在英语短语动词教学中的应用

年 月第 卷第 期。安庆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语料库在英语短语动词教学中的应用。郑。义。沈阳。沈阳师范大学大学外语教学部,辽宁。摘要 英语短语动词非常丰富,也非常复杂,一直是英语学习者学习的重点和难点。语料库的出现为语言教学和。研究开辟了一个广阔的新天地,为词汇教学提供了新的途径。教师在日常教学...

For及其短语动词的认知语义研究

作者 陈音稳尹德谟。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05期。摘要 介词和短语动词是英语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之一,但是结构主义和转换生成主义等传统的语言学对此缺乏解释力,学生只能死记硬背,费时低效。认知语言学界对现存意义中含有空间方位概念的介词及其短语动词进行了研究,而现存意义中不含空间方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