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作文教学的反思

发布 2021-05-31 03:35:28 阅读 8121

吕东锋。

每个语文教师,都喜欢作文上有天赋有才华的学生。可现实往往是,入校时挺好的苗子,到了高二高三,作文却渐渐走下坡路,以至文章灵气全无,僵化浑浊,完全找不到以往的风采,陷入模式化、八股化的泥淖,甚至“谈作文色变”。原来创作的幸福感荡然无存,代之以被动作文的痛苦。

每每作文训练或考试,看到学生抓耳挠腮、苦不堪言的写作状态,作为语文教师更是百感交集。每每看到学生作文格式的僵硬、语言的枯燥、想象的匮乏、素材的陈旧、个性的全无,忍不住要问问到底怎么了,是学生的问题还是教师的责任?怎样才能让学生重新写出清新鲜活的文章?

原因不是单一的。作为一线教师,笔者在反思自己教学工作中的做法的同时,略作一些浅薄的思考。

一、舞者的枷锁。

高考是一个大舞台,教师和学生,是这个舞台上戴着镣铐的舞者。这个沉重的镣铐,来自无法回避的高考。高考作文的评判,为了相对的公平,必须有一个标准。

教师为了能让学生拿到高分,必然要去研究这个标准,甚至包括一些高考阅卷场上的“潜规则”。明白了这个标准,作文无论教与学就都上了一个套,背上了沉重的枷锁。每个语文教师都希望学生既能写出漂亮的作文,也能拿到满意的分数,这是语文教师的教学理想。

但这二者之间很难找到一个平衡。权衡二者,绝大多数教师在找不到平衡的时候,只有屈服于高考作文的标准。将学生的作文格式化、模式化。

宁愿让学生写一些死板的应试文,也要求稳,力求一个稳妥的分数。教师是带着镣铐的舞者,学生亦然。学生的压力比教师还大。

很多作文方面有才华的学生,进入高三,都因分数的压力,改变了自己的写作风格,为分数不惜牺牲一切。所以,如何能带着镣铐跳出华美的舞姿,是每个语文教师必须努力去做的事。

二、观念的矛盾。

首先是教师的矛盾。是为语文而教还是为分数而教,这个本来并不矛盾的问题,实则是一个普通语文教师最大的矛盾。高一高二你可以不考虑分数,但到了高三,你就不能不为学生的分数负责。

从一个语文教师的经验来看,好的作文不一定能拿到好的分数。有人开玩笑说,如果在高考中朱自清先生的《背影》能拿满分,《荷塘月色》可能就不及格。那么, 作为一个语文教师,又将作何选择呢?

其次是学生的矛盾。大多数高三学生对语文高分很期待,却又认为语文提高的空间不大,一方面想要分数,一方面又不愿投入时间、精力。甚至很多高三学生都认为作文训练并没多大用处,顶多是维持一个手感。

而且,很多学生认为,与数理化相比,语文的投入与所得不成正比,作文怎么写都是43分左右。时间一长,自然形成一种“习得性无助感”,对现状听之任之。个中原因,一方面是学生遇到了写作瓶颈,一方面是教师平时作文的赋分没有太大差距。

因此,作为高三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创作冲动,改变学生对语文的偏见,况且。语文教学的任务不仅仅在分数上。

三、生活的遥远。

关注生活、思考社会,表现自我是高考作文的趋势。但学生觉得生活离自己太遥远,生活在书本里,在历史里,在别人的故事里。总之,生活总在别处。

没有了生活的源头活水,学生的作品越来越空洞,抒情越来越矫情。

叶圣陶先生曾说:“作文不是生活的点缀,而是生活的必需,跟说话完全一个样。”“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流自然活泼泼地流个不歇。

”生活是作文的本源,离开了生活,作文就失去了源头和生命力。教育家陶行知说:“生活即教育。

”可对于学生来说,“学习即生活”,学校的一切,就是生活的全部。没有时间关注生活、思考社会,往往是高三学生们写不出作文的理由。其实,不是没有生活,是缺少思考生活的习惯和能力。

作文教学应当力除陈弊,让作文走近生活,让生活进入作文,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地观察生活、感悟生活,努力激励学生真实地展示经过心灵流程的自己的思想,在真诚拥抱生活的基础上抒发心灵深处的真实情愫,成为一个热爱生活、创造生活的人,这也体现了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的大语文观。

四、阅读的功利。

苏霍姆林斯基在《公民的诞生》中说“为什么有的学生在童年期思想灵敏、接受力强、好钻研,到了少年期都变得智能平平,对知识冷漠、怠惰呢?因为他不会阅读。”可以说,凡是作文写得好的学生,都有很大的阅读量。

没有阅读的积累,作文就没有思想性,没有个性。高中学生的阅读面本来就窄,高三学生的阅读时间因为没有保障,留点时间去阅读几乎是不可能的。即使挤出了一点时间,阅读也是非常功利的。

为稻粱谋,为分数谋。教师提供给学生的阅读材料,往往都是考场范文、精彩段落、名人名言等,这些“干粮”太“干”,无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发学生的心灵共鸣。抱着“给作文增点亮色”以赚分的目的阅读,根本无益于学生性灵的启发,自然就无法写出富有灵性的作文了。

话说回来,阅读是一种积累,这种积累还应在高三前把功夫做足。在高三处理阅读时间上,仍然是一个很棘手的问题。不过,引导学生进行主题阅读,一年之内读懂读透几本好书,对写作的帮助应该是很大的。

当然,这本身也是有一定功利色彩,但相对与“干粮”式的填充,要好得多。

五、训练的随意。

日常作文教学最大的问题是训练随意性、主观性太强,缺乏序列训练方案,不符合循序渐进、逐步提高的教育原则,缺乏系统设计,或有时盲目追随所谓的高考信息,想当然地给学生一个题目让学生进行写作。这种训练方式,往往是学生写了这次作文,不知下次该从何着笔,以至于越练越不懂得作文,越练越迷糊。

另外,学生的个体差异常常被忽视。同一个作文题,并不适合所有的学生;同一种写作思路,也未必为所有的学生都能接受。传统的以班级为单位的“命题——作文——讲评”模式,对作文水平相对高一点的同学来讲,难求突破,对作文能力相对弱一点的同学来说,难有提高。

也就是说,这种让学生“吃大锅饭”的教学模式,很难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不同层次的要求。所以,对于作文水平相对好的,语言水平固然仍需提高,但更应注重拓宽他们的思路,更新素材。让他们学会放弃第一构思,避免千篇一律,流入俗套,思考如何将作文写得深刻,如何让语言更有味道。

对于写作相对困难的,一定要给要他们一个明确的提升目标并力求灵活运用。

怎样才能让学生写出好的作文,应该是时时放在一个语文教师心中的问题。以上浅见,尚待商榷,反思之于教学,本身就有一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认知过程,相信只要我们认真研究学生的学习心理和学习状态,制定有针对性的训练方案,围绕如何提高学生写作积极性、主动性,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和创新能力,就一定能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关于作文教学的反思

进贤二中 高建文。怎样写好作文是一件很困难的事,这对许多中小学生来说是一件难事,其实要写好作文,还是要讲究一点写作技巧的,除了技巧,有很多东西要在平时努力的,不能到写作文时才作打算。比如说积累作文材料就是怎样写好作文的一个前提,然后还应该坚持训练,循序渐进。最后就是要有一定的写作习惯。第。一 就是要...

关于动物作文教学的教学反思

关于动物的作文是我们小学是经常需要写的,如何写是很多学生的苦恼,作文语文教师,如何教是我们需要思考的,关于动物作文教学你有什么思考?下面给大家带来的是关于动物作文教学的教学反思,大家一起来看看。教学背景。本次作文教学来自四年级四单元习作。写作要求如下 写一写自己喜欢的动物。要具体地写出动物的特点,表...

关于小学作文教学的反思

我最喜欢的小动物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 介绍自己喜爱的小动物,表达自己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2 抓住小动物某一个方面的特点把内容写具体。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怎样把动物的特点写具体。教学准备 1 从第四单元的课文中学习写作方法。2 布置学生仔细观察并记录自己喜爱的小动物的外形 活动 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