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作文技巧 作文结构二十法 15 显神法

发布 2021-05-29 16:09:28 阅读 9807

中学语文作文技巧:作文结构二十法(15)显神法。

“一事(景)一议”是议**写作中的常见类型。其写法上的特点是,首先叙述一件事或描绘一幅景,然后进行分析、论证,亮出自己的观点。请看下面一篇文章:

顽石的启示。

我刚嫁到这个农场时,那块石头就在屋子拐角。石头样子挺难看,直径约有一英尺,凸出两三英寸。

一次我全速开着割草机撞在那石头上,碰坏了刀刃。我对丈夫说:“咱们把它挖出来行不行?

”“不行,那块石头早就埋在那儿了。”丈夫阻拦我。我公公也说:

“听说底下埋得深着哪。自从内战后你婆婆家就住在这里,谁也没把它给弄出来。”

就这样,石头留了下来。我的孩子出生了,长大了,独立了。我公公去世了,后来,我丈夫也去世了。

现在我审视这院子,发现院角那儿怎么也不顺眼,就因为那块石头,护着一堆杂草,像样绿草地上的一块疮疤。

我拿出铁锹,振奋精神,打算哪怕干上一天,也要把石头挖出来。谁知我刚伸手那石头就起出来了,不过埋得一尺深,下面比上面也就宽出六寸左右。我用撬棍指导它撬松,然后搬到手推车上。

这使我惊愕不已,那石头屹立在地上时间之长超过人们的记忆,每人都坚信前辈人曾试图挪动它,但都无可奈何。仅因为这石头貌似体大基深,人们就觉得它不可动摇。

那石头给了我启迪,我反倒不忍把它扔掉。我将它放在院中的醒目处,并在周围种了一圈长春花。在我这片小风景地中,它提醒人们:

阻碍我们去发现、却创造的,仅仅是我们心理上的障碍和思想中的玩石。

摘自《新华周末》 译者:申雨平)

这篇文章,作者写自家院子里的一块玩石,几代人“谁也没有把它弄出来”,理由是,“听说底下埋得深着哪”。这一次,“我”下了决心要挖出这块玩石,真干起来,却感到并不困难。由此,作者得出结论(观点),“阻碍我们去发现、却创造的,仅仅是我们心理上的障碍和思想中的玩石”。

亮出观点后,作者也没有进一步分析、论证,但全文的意蕴已显示出来了。

有的“一事一议”的文章,在亮出观点后,为拓展内容,还紧密联系实际,证明观点。

如作者本人的一篇短文:

心存信念。在古希腊的神话传说中,有这样一个人物,名叫皮格马利翁,他深深爱上了一座雕像,而最终使得雕像变成了活人。一个人期望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他就能成为那样的人;一个人期望自己取得成功,他就可能成功,这种现象被社会学家称为“皮格马利翁效应”。

“皮格马利翁效应”的核心是“心存信念”,这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是很需要的。

眼下由于市场经济转轨因素,产业结构调整,大批产业工人下岗。下岗了该怎么办?除了依靠**、单位外,下岗职工自己也必须走向市场,自谋出路。

在再就业的起初阶段,由于受经验、信息、资金、心理等因素的制约,创业会显得艰难,甚至会遭到挫折和失败。此时,就该发挥一点“皮格马利翁效应”了。

改革开放这些年来,我们的生活较之以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毕竟只是暂时的,我们应该坚定信念,想到问题终究是能够解决的。应相信自己是有能力的,相信将来是光明的。

心存信念,便能着眼未来,战胜困难;只要正视现实,踏实苦干,我们便会自豪地说起前苏联一部著名电影中的台词:

面包会有的……

这篇短文简洁地叙述了古希腊的传说后,即于第二自然段亮出观点:要“心存信念”,紧接着用“这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是很需要的”一句作为过渡,引起下文。以下各自然段,扣住当今的“下岗再就业”这个重要话题,论述广大下岗工人需要的正是“信念”,要相信未来,克服眼前暂时的困难。

和上文相比,本文能联系社会现实,充分阐明观点的内涵,说理较透彻。如果从写作上的“格”(即模式)来看,它是“正格”,那种摆出了材料,亮出了观点而没有展开论述以证明观点的写法,就算是“偏格”了。

通过以上两例的分析,可以看出,在据事(景)生议时,需注意到如下几点:

1、要准确把握事物(景物)的特征。在写作时,要叙述清事情的缘由,刻画出事物的外在特征,给人以具体的印象,然后有目的地把“物象”向即将提出的观点靠拢,使事理密切相通,正如刘勰《文心雕龙》中说那样,“咏吟所发,志惟深远;体物为妙,功在密附”。

2、所亮出的观点不能是“空中楼阁”,必须源于前面的叙述或描写,不能油水分离,更不能另起炉灶。要通过对观点的阐发,揭示出前面材料的内在意蕴,挖出它的本质特征。

在中学生的作文中,往往存在叙议关联不紧的毛病,甚至有的则叙议完全脱节。如有一年高考语文材料作文。材料是这样的:

一对孪生小姑娘走进玫瑰园,不多久,其中一个小姑娘跑来对母亲说:“妈妈,这里是个坏地方!”“为什么呢,我的孩子?

”“因为这里的每朵花下面都有刺。”不一会儿,另一个小姑娘跑过来对母亲说:“妈妈,这是个好地方!

”“为什么呢,我的孩子?”“因为这里每丛刺上面都有花。”听到两个孩子的话,望着那个被刺破指头的孩子,母亲陷入了沉思。

玫瑰园里两个小姑娘的话,尤其是第一个小姑娘的话,表面看来很简单,实质上则在告诫人们应当全面地看问题,而不可“以偏概全”。

有的考生没能挖出材料的隐含信息,从而无的入矢,使生发出的议论(观点)偏离叙述内容。一位考生以《怎样教育子女》为题,在文中指出要母亲改正第一个姑娘的错误说法,并发出这样的感慨:

如果我们听之任之,或处理不当,那么将使子女对外界事物不能正确认识,往往对子女以后行为有很大影响,做父母的既要让孩子吃好、穿好,还要女子心灵美好;既要重视子女的身体,又要重视子女思想的教育。

很明显可以看出,这位考生只注意表层现象,隔靴搔痒,“王顾左右而言它”。乱发一通议论,抓不住材料的蕴义,从而造成了严重的失误。

中学语文作文技巧 作文结构二十法 17 寄托法

中学语文作文技巧 作文结构二十法17 寄托法。在中学生的作文中,普遍存在一种现象,即表达某种感情时,只是抽象抒情,致使表达出的情感空泛无味,缺少动人的魅力。其实,现实生活中的一 景 一 物 都不是孤立的,我们完全可以通过自己的观察,抓住 景 物 的某一特点,在对具体景物的描写中,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中学语文作文技巧作文结构二十法预设法

中学语文作文技巧 作文结构二十法 11 预设法。如果我们现在拿起一把铁锹就去地里挖玉石,那能挖到的机率是很小的 而如果我们在一个隐蔽的地方预先埋下一块玉石,然后再去挖呢?那当然很容易可以挖到它了!我们可以这样来做 首先是艰难的寻找,其次是判断位置,而后是挖掘,接着是克服困难 坚持不懈,最后终于见到了...

中学语文作文技巧 作文结构二十法 3 串点法

中学语文作文技巧 作文结构二十法 3 串点法。所谓 串点 就是选择几个有代表性的 点 然后在那个 点 上加以发挥,通过几个 点 所连成的片,就构成了一篇完整的文章。比如下面一道以 中学生活 为话题的作文题 例文 感受中学生活 高三进行曲。高三了,真是个多事之秋。走进高三,走进生活,体验高三进行曲,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