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结构技巧学案

发布 2021-05-29 16:11:28 阅读 9935

诗歌鉴赏解题思路之结构技巧教学设计。

通州区姜灶中学高三语文备课组。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诗词常见的结构技巧及设问方式。

2、掌握解题策略和答题范式 。

二考纲解读。

江苏省高考语文《考试说明》对古诗词鉴赏的第一点要求就指出: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d(鉴赏评价)。

表达技巧是作者在塑造形象、创造意境、表达思想感情时所采取的特殊的表现手法。它的含义非常广泛,既可以包括各种修辞手法、表达方式的使用,也包括各类表现手法和结构技巧上的巧妙使用。

三知识储备(常见结构技巧)

统领全篇开门见山(抒情、议论) 线索铺垫照应(首尾照应、点题、伏笔) 抑扬关系承上启下(过渡) 层层深入以景结情卒章显志画龙点睛以小见大。

知识点巩固:

1、铺垫:诗歌中,通常用铺陈景(事)物的方法,渲染气氛,为最后揭示情感蓄势。 如在写景抒情类诗歌中,前面的写景通常是为后面的抒情作铺垫。

2、照应:指前后内容的内在联系,能使情节连贯,脉络清晰,结构紧凑,使读者容易掌握全诗脉络。具体有:

1 首尾照应:即开头与结尾的照应,这样照应使诗歌在结构上有浑然一体之感,能更加突出主题,起到良好的表达效果。

2 扣题照应:即围绕题目或主题反复照应,这样使全诗紧紧围绕着一个中心点展开,主题明确,结构严谨。

③伏笔照应:即先设伏笔,后予交代的照应,是指诗歌对将要出现的人物或事件做出某种暗示性的铺排,当人物或事件发展到一定的时候,再予以“响应”的写作技巧。

四考题中常见提问方式:

1、赏析诗歌的表达技巧(艺术手法、结构特色)。

2、赏析诗歌某句(联)的作用。

3、赏析诗歌某句(联)的妙处。

五鉴赏诗歌。

1桂枝香·金陵怀古王安石 (苏锡常镇2012届高三调测一)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征帆去棹斜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问:“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在全词中有何作用。(3分)

答案:1、总领全词(或“登临送目”领起上片写景,“故国”点题,为下片的怀古伏笔;2、“晚秋”点明登临季节,3、“天气初肃”为写景抒怀奠定基调。(3分,一点1分)

答题思路小结:

1、读题干——首句设题,以作用题形式出现。(内容+结构)

2、读作品——把握上下文结构关系,确定答题角度。(统领全篇、开门见山、铺垫、伏笔、照应等)

3、定思路——①内容上:交代了···点明了···营造了···的氛围,奠定了···的基调。②结构上···内容分析。

2咏山泉储光羲 (2024年山东卷)

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 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

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 恬澹无人见,年年长自清。

问:结合全诗,简要分析“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的妙处。(4分)

答案:1、这两句从声与色的角度描写了山泉的情态。山泉平缓流淌时,清澈见底,水面映照天光云色。飞流而下时,水石相击,如风雨之声。山泉虽然无名,却有映地照天,兴风作雨的奇观。

2、这两句与前两句先抑后扬。前两句写山泉的平淡无名,为抑;这两句彰显泉流山中的奇观,为扬。为诗歌最后两句赞美山泉做了铺垫。

答题思路小结:

1、读题干——结合全诗,赏析某一诗句的妙处。(需综合考虑各种表达技巧)

2、读作品——明确该诗句和上下文之间的关系。(欲扬先抑或欲抑先扬)

3、定思路——①指出关系;②结合诗歌内容具体分析这种关系在诗歌中的体现;③说明这种关系的作用。(营造意境、表达内容、抒发情感)

3梦江南温庭筠 (2024年江苏卷)

千万恨,恨极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

问:请简要赏析这首词的结句(4分)

答案:借景抒情(以景结情)。把天涯之思投向无边天际,以碧云摇曳表现心绪的不宁,以碧云斜落表现心情的低沉。

答题思路小结:

1、读题干——尾句设题,“请赏析作品的结句”,通常从表达技巧角度解题,而尾句就要考虑结构技巧中的“以景结情”“卒章显志”。

2、读作品——结合尾句所描写的景物,整体解读诗歌,把握诗歌情感主旨。

3、定思路——①指出手法;②结合诗句阐释这种手法是如何使用的;③此手法作用(表现了对象什么特点,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六牛刀小试。

1好事近渔父词朱敦儒。

摇首出红尘,醒醉更无时节。活计绿蓑青笠,惯披霜冲雪。

晚来风定钓丝闲,上下是新月。千里水天一色,看孤鸿明灭。

问:简析词首“摇首出红尘,醒醉更无时节”一句在全词中的作用。(4分)

答案:1、从内容上看,是作者远离官场后的生活写照,定下了全词的思想感情基调。(2分)

2、从结构上看,“出红尘”是全词的“词眼”,统领全词。因为“出红尘”,才有了下文所描写的悠闲自在、超然旷达的生活情景。(2分)

2登快阁黄庭坚。

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问:请从抑扬角度对本诗作简要赏析。

答案:1、颔联两句写登临快阁楼欣赏到的落木千山、澄江月明的美景,顿觉心胸为之豁然开朗;这与首联第一句“公家事”之“了却”而流露的厌烦、倦怠感形成先抑后扬的关系;

2、颈联两句转而写在欣赏美景时内心的忧烦无端而来,他又生发抱负无法实现、胸怀无人理解的苦闷;这又是“抑”,尾联两句写自己对未来归隐山林的恬淡生活的向往,这是“扬”之笔,这又呼应了起首,表明他真的想彻底了却公事,做个白鸥一般的自由在人,点出了全诗的主旨。

3、全诗在一抑一扬、又抑又扬的起伏跌宕中展露了自己的心迹、婉转而含蓄。

3昭君怨·金山送柳子玉①苏轼。

谁作桓伊②三弄,惊破绿窗幽梦?新月与愁烟,满江天。

欲去又还不去,明日落花飞絮。飞絮送行舟,水东流。

注:①熙宁六年十一月苏轼与友人柳子玉一同南下,次年二月于金山送别柳子玉。②桓伊,东晋时**家,善吹笛,曾为王徽之吹奏三个曲调。

徐州市2013届高三调测)

问:请简要赏析这首词的结句。(4分)

答案:想象、以景结情。(2分,各1分)设想朋友远去,只有飞絮相送,借飞絮表达作者的不舍之情;(1分)而流水无情,滔滔东流,借流水无情衬托人的有情。(1分)

4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张先。

龙头舴艋吴儿竞,笋柱秋千游女并。芳洲拾翠暮忘归,秀野踏青来不定。

行云去后遥山暝,已放笙歌池院静。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

问:下片前两句在结构上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答案: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上句写云去山昏,游人散后,郊外一片空寂,为上片赛龙舟、踏青的热闹场面作结。下句写笙歌已歇,喧嚣一天的池院显得分外清静,为下文写静谧优美的夜景作铺垫。

5后庭花元·吕止庵

西风黄叶疏,一年音信无。要见除非梦,梦回总是虚。梦虽虚,犹兀自暂时节相聚。近新来和梦无。

问:分析这首元曲的结构特色。

答案:此曲层层深入,因秋风落叶引起乡愁,而求亲人音信;因音信全无退而求其次,求能梦见亲人,但“近新来和梦无”,连梦中相见也不能,以层层退步为层层递进,把思念亲人的感情层层深入地抒写了出来。

七课后作业。

集结号》p115 第4题。

p121 第5题。

诗歌鉴赏结构技巧

建昌营高中高三年级语文学科诗歌鉴赏导学案。班级 姓名 编号 007 编制人 孙洪强审稿 日期 旁观者的姓名永远爬不到比赛的记分板上。课题 诗歌鉴赏表达技巧 结构技巧。学习目标 能够理解并掌握诗歌鉴赏中常见的结构技巧的几种类型,并能根据语境和其所在的位置判断其所起的作用。自主学习 互动展示 当堂反馈 ...

高考诗歌鉴赏结构技巧

2015 广东卷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早过大通驿 查慎行。夙雾才醒后,朝阳未吐间。翠烟遥辨市,红树忽移湾。风软一江水,云轻九子山。画家浓淡意,斟酌在荆关 注 大通驿 在安徽铜陵,大通河由此入长江,作者乘船途经此地。荆关 五代后梁画家荆浩 关仝,二人擅长山水画。诗题的 过 字在诗中是如何体现...

诗歌结构专题学案

1.阅读下列一首唐诗,回答 1 题咸阳城西楼晚眺许浑。一上高楼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州。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1 首句 一上高楼万里愁 在整首诗中起什么作用?2 2007年山东卷 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回答问题。出关 徐兰。凭山俯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