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教学大纲

发布 2021-05-13 20:05:28 阅读 8169

教学大纲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2533010课程中文名称:普通生态学课程英文名称:basic ecology课程类型:专业限选课总学时:36学时学分:2

适用专业: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生物教育先修课程:植物学、动物学开课院系:生命科学学院。

二、课程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一门理科生物科学专业基础限定性选修课程,也是理科学生学习和掌握生态学知识的入门课程。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从理论和应用角度出发,在理论和实践上掌握生态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使学生具有在实践中应用生态学理论的初步能力。

三、课程教学目标。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能够达到的基本目标:

1、使学生较系统地掌握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把握生态学认识生命世界、认识生。

态环境的特殊视角和解决相关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思路;2、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自然界的生命的兴趣;

3、培养和建立保护生态环境、关爱人类共同家园的生态意识;

4、在遵循生态规律前提下,正确理解和运用现代生物技术去开发生物资源、维护生态安全、管理自然环境。

普通生态学的理论课教学注意把具体的生态学知识融合到整体的生态思想和理论中,突出对学生系统观、动态观、时空尺度观等生态思维方式的培养;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理论教学环节和基本要求。

绪论。1.了解:

生态学的发展历史以及在各个阶段的研究的中心内容。2.理解:

生态学的研究对象、普通生态学各个部分的构成与基本内容。3.掌握:

生态学的定义、生态学基本的研究手段和方法。

第一章生物与环境。

本章主要介绍生态因子的作用原则与原理、光、温、水、气和土壤等关键生态因子与生物的相互作用,生物对生态因子的适应与调节。1.了解:环境因子的内容、生物对环境适应的原则。

2.掌握:生态因子对生物作用的特点和生物对环境因子的适应方式。

3.理解:由于环境和生物复杂多样且相互作用,不同生物不可能有完全一致的适应原则和模式,其适应也是多种多样性的,生物多环境的适应最终是适应组合。重点、难点:

生物在形态上、生理上和行为上对极端环境的适应表现。

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环境与生态因子概述。

一、环境概述。

二、生态因子的概念。

三、生态因子分类。

四、生态因子对生物影响。

第二节生物与环境关系的基本原理。

一、生态因子的作用。

二、生态因子的信号作用。

四、生态因子作用的几个定律。

三、生态因子作用的特点。

五、限制因子的概念及其意义。

第三节、生物对生态因子耐受限度的调整。

一、人工与自然的诱导。

二、行为的适应。

三、昼夜节律和其他周期性的补偿变化。

五、生物保持内稳态的行为机制。

六、生物对环境适应的组合。

四、内稳态生物和非内稳态生物。

第二章种群生态学。

本章内容是生态学的重点,主要讲授种群的数量和空间特征,种群生态对策、动态调节理论、种间关系及其模型。

1.了解:种群的概念和意义,种群生态学研究的主要对象和内容,种群结构的类型和特征。

2.掌握:种群增长、种群动态和种群调节理论和研究种群动态的基本方法3.理解:种群增长模型、种内竞争和种间竞争的生态学意义。

重点、难点:生态位、种群增长模型、逻辑斯蒂方程、种间关系、竞争和捕食的。

生态学意义。

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种群概念与统计学参数。

一、种群的概念。

三、自然种群的基本特征。

二、单体生物和构件生物。

四、集合种群与局域种群:五、种群统计学(demography)主要参数。

六、种群的空间结构:

第二节种群的数量动态与调节。

一、种群增长率和内禀增长率。

二、种群增长模型。

一)与密度无关的增长模型。

二)与密度有关的种群增长模型-逻辑斯谛方程。

四、种群调节理论。

三、种群动态类型。

一)外源性种群调节理论:

第三节物种的生态对策与种内关系。

一、物种形成。

二)内源性自动调节学派。

一)、变异与自然选择(二)、自然选择的类型。

三)、物种形成的四类方式。

二、生活史对策。

一)、生活史主要研究内容。

二)逻辑斯谛方程中的两个参数r、k:(三)生境与生活史。

三、种内关系。

一)植物的密度效应和生长可塑性。

二)、性别生态学(ecology of sex)(三)动物的婚配制度。

四)、领域性和社会等级第四节种间关系。

一、种间竞争。

一)竞争类型。

二)种间竞争的一般特征:(三)lotka-volterra种间竞争模型:(四)生态位分化。

二、捕食作用(捕食者和被食者)

一)捕食者与猎物的协同进化。

二)、lotka-volterra捕食模型。

三、食草作用。

一)食草动物对植物的危害。

三)植物的防卫反应。

二)植物的补偿作用。

四)植物与食草动物种群的相互动态。

四、寄生。一)类型。

二)寄生物和宿主种群数量动态(三)寄生物和宿主的协同进化。

五、偏利共生。

六、互利共生(专性共生)

第三章群落生态学。

本章主要讲授群落结构、群落动态、演替及其假说、群落分类原则与系统、群落类型与分布规律,中国植被的分类系统。

1.了解:群落的基本概念和特征,我国主要的地带性植被特征。

2.掌握:群落调查的主要参数,种类组成对群落性质的意义;群落的演替;中。

国植被的分类系统3.理解:群落结构和影响群落结构的因素;顶级群落;显域性植被和隐域性植。

被的意义。重点、难点:种类组成的数量分析、物种多样性指数;群落演替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生物群落的基本概念。

一、生物群落的概念:二、群落的基本特征。

三、关于群落性质的两种观点。

四、植物群落学研究的4个学派:

六、群落物种的多样性第二节群落的结构。

五、群落的种类组成。

一、植物生活型分类系统(一)、raunkiaer系统(二)、植物气候(phytoclimate)(三)、《中国植被》分类系统。

二、群落的结构(一)、垂直结构(二)、水平结构。

三、群落交错区与边缘效应。

四、影响群落结构的因素第三节、群落的动态和演替。

三)、群落的外貌与季相。

一、生物群落的季节和年动态:二、引起群落波动的原因。

三、生物群落的演替。

四、陆地群落演替。

五、水生生物群落的演替。

第四节、群落演替理论和群落分类。

一、顶极学说(succession climax)二、对群落演替的不同观点。

三、陆地植被气候顶级群落类型。

四、植物顶级群落的特征。

五、演替过程群落结构与机能的变化。

六、植物群落分类系统。

第四章生态系统生态学。

讲授生态系统的特征、组成、结构、类型与分布,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及主要生态系统类型能量流的特点,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及主要生态系统类型物质流的特点,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1.了解: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结构组成,主要生态系统类型及特征2.掌握:生态系统中营养级的结构特征;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特点3.理解:生态系统的调节和生态平衡。

重点、难点:生态效率和能量流动;生物地化循环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生态系统的概念与结构。

二、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三、食物链和食物网。

四、营养级和生态金字塔。

五、生态效率。

一、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

六、系统的反馈调节和生态平衡。

七、生态系统中的信息流。

八、生态系统复杂的调节方式。

第二节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

二、生态系统中的次级生产三生态系统中的分解。

四、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第三节、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

一、生态系统中的初级生产。

一、生命与物质元素。

二、物质循环的特点。

三、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类型。

四、有毒有害物质循环。

五、影响全球物质循环速率的因素:

六、生态系统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的关系第五章、应用生态学简介。

介绍生态学在社会发展中的应用价值和意义,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与意义、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物质的生命周期循环和循环经济。1.了解:应用生态学研究的对象和主要内容2.掌握:

生态学知识在工农业和环境管理中的应用3.理解:理论生态学对应用生态学的指导意义本章主要内容:

一、理论生态学和应用生态学的关系。

二、应用生态学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三、应用生态学的研究内容(一)、产业生态学1、农业生态学。

2、工业生态学与清洁生产(二)、管理生态学1、资源生态学2、生物多样性保护3、恢复生态学与生态工程4、全球变化生态学。

五、有关教学环节的说明。

本课程的课堂讲授采用多**教学,教学方式为课堂讲授结合讨论,学期安排在上半年,学期结束后进行1周的野外实习(见生态学实习教学大纲)。考核方式采用闭卷考试。课程成绩评定由平时成绩(作业、出勤、期中检查、课堂问答)和期末考试成绩(即卷面成绩)两部分组成,前者占30%,后者占70%。

六、学时分配。

本课程共36学时,每周2学时。学时分配如下表。

章次。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小计讲授实验习题。

讨论课外。备注。

绪论。第一章环境与生态因子第二章种群生态学第三章群落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应用生态学简介合计。

七、教材及主要教学参考书目。

推荐教材:1.孙儒泳,李庆芬,牛翠娟,娄安如,《基础生态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李博主编,《生态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3.孙儒泳,李博,诸葛阳,尚玉昌编,《普通生态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推荐参考书:

1.林育真主编,《生态学》.科学出版社,2023年。

2.李震基、陈小麟、郑海雷,2004.《生态学》.第二版,科学出版社,著,孙儒泳等翻译,2004.《生态学》.(第五版,中译本)。

高等教育出版社。

影印版)高等。

教育出版社,2023年。

执笔人:赵爱芬教研室主任:教学院长(主任):

鲁东大学课程简介参考格式。

课程编号:2533010课程中文名称:普通生态学课程英文名称:basic ecology

课程类型:专业限选课。

内容概要:要求用100-左右简要概括课程内容。

普通生态学》是生物科学类、生物技术类和科学教育专业限选课程之一。经过建设现为鲁东大学优质课程。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关系的知识体系,是协调和统筹人与自然关系的指导性学科,是引领人类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理论基础。本课程主要从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等不同层次上分析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方式,通过理论讲解、案例剖析,使学生掌握生态学的基本知识体系和思想方法,形成宏观的生态思维,提高对当前资源和环境问题的认识能力和把握水平。

选修该课程的学生,应具备基本的生物学基础知识,配合教师的讲授,积极参与讨论和勤于思考。

生态学教学大纲

精品课程教学大纲。生态学概论。conspectus ecology 课程编号 d51001q0 教学学时 30 学分 1.5学分。开课学期 春季学期开课层次 本科课程类别 公共必选课。一 课程的性质与任务。生态学概论 作为一门大学本科各专业的通识教育课程,是借助泛义生态学的知识体系,力求实现对大学本...

生态学教学大纲

附件1生态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 生态学 ecology 课程编码 1313020216 课程类别 专业课。总学时数 44 课内实验时数 16 学分 2 开课单位 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综合教研室。适用专业 生物科学。适用对象 本科 四年 一 课程的性质 类型 目的和任务。生态学是生物科学专业学生必修的...

生态学教学大纲

生命科学学院本科生。普通生态学 教学大纲。由于生态学与世界的环境保护,资源的合理开发 利用和保护,以及人类本身在地球上的持续生存有着最紧密的的关系,它已成为各类院校的必修课或选修课。为规范该课程的教学工作,特制定本教学大纲,本大纲适用于本科生物学等专业的教学。一 主要参考书。1.孙儒泳 李博 诸葛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