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重点笔记考试必看

发布 2021-05-13 00:06:28 阅读 1755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周三多(第四板)——复旦大学出版社。

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

第一节人类的管理活动。

一:人类活动的特点。

1:目的性 2:依存性: 3:知识性。

二:管理的必要性。

1:资源短缺将是一种长期的经济现象,如何将有限的资源进行合理的利用,则是管理必须解决的问题。

2:科学技术是阻碍生产力的原因之一,实践证明只有通过有效的发展,才能使科学技术真正转化为生产力。

3:高度专业划的社会分工是现代化国家和现代企业的的基础,协调各种关系需要管理。

4:实现社会企业的长期发展,需要靠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

5:近几年来,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信息网络,互联网等在中国各行各业中得到了空前迅速的应用和普及。

三:管理的概念。

a: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实现预期的目标。

b:管理的本质就是协调。

c:协调必定产生在社会组织当中。

d:协调的中心是人。

e:协调的方法是多样的,需要定性的理论和经验,业需要定量的专门技术。

第二节管理的职能与性质。

一:管理的职能。

一)决策(计划):制定目标并确实为达成这些目标所必需的行动。组织中所有的管理者都必须从事计划活动。

二)组织:根据工作的要求与人员的特点,设计岗位,通过授权和分工,将适当的人员安排在适当的岗位上,用制度规定各个岗位的职责和上下左右的相互关系,形成一个有机的组织结构,使整个组织协调运转——这就是组织的职能。(管理活动的根本职能) 组织目标决定着组织的具体形式和特点。

三)领导:指导人们的行为,通过沟通增强人们的相互理解,统一人们的思想和行动,激励每个成员自觉地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共同努力。

四)控制:控制地实质就是使实践活动符合与计划,计划就是控制地标准。

五)创新:创新职能与上述各种管理职能不同,他本身并没有某种特有的表现形式,他总是在与其他管理职能的结合中表现自身的存在与价值。

二:管理的自然属性。

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也不因社会制度形态的不同而有所改变,这完全是一种客观存在。

三:管理的社会属性。

1:科学技术的进步,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规模扩大,职能经理人出现,企业经营权和所有权分离。

2:部分职工持有**,企业所有权的人数增多。

3:西方发达国家的**对本国经济采取不同形式不同程度的干预。

4:企业管理需要考虑消费者利益和社会生态环境的保护。

第三节管理者的角色与职能。

一:管理者的角色。

根据亨利。明茨伯格的一项广为引用的研究,管理者扮演着十种角色,这十种角色可归入三类。

人际角色:管理者在处理与组织成员和其它利益相关者的关系时所扮演的角色。

代表人角色、 领导人角色、 联络者角色。

信息角色:管理者负责确保和其一起工作的人具有足够的信息,从而能顺利完成工作。

监督者、发言人、传播人。

决策角色:管理者处理信息并得出结论。

企业家、干扰对付者、资源分配者、谈判者。

二:管理者的职能。

罗伯特.卡次的研究,管理者必须具备三种技能。

一)技术技能:运用管理者所监督的专业领域中的过程、惯例、技术和工具的能力。

二)人际技能:成功地与别人打交道并与别人沟通的能力

三)概念技能:把观点设想出来并加以处理以及将关系抽象化的精神能力。

三:21世纪管理者面临的挑战。

信息网络化经济全球化知识资源化管理人本化。

第四节管理学的对象与方法。

一:管理学的研究对象。

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各种管理工作中普遍适用的原理与方法。

二:管理学的研究方法归纳法、试验法、演绎法。

从理论概念出发建立的模型成为解释性模型。

从统计规律出发建立的模型称为经济计量模型。

从经济归纳法基础上建立的模型称为描述性模型。

第二章管理思想的发展。

第一节中国传统管理思想。

第二节西方传统管理思想。

一:西方早期管理思想的产生。

1:亚当。斯密《国富论》1776(英国)

认为:劳动是人民财富的源泉,各国人民每年消费的一切生活用品的源泉是本国人民每年的劳动。亚当。斯密在分析“劳动生产力”的因素时,特别强调了“分工”的作用。

2:查理。巴贝奇(英国):提出了“边际熟练”原则,——即对技艺水平、劳动强度定出界限,作为报酬的依据。

3:罗伯特。欧文(英国的空想主义家)

经过一系列的试验,提出了“在工厂生产中重视人的因素”。欧文是人事管理的创始人。

二:科学管理理论的产生和发展(19世纪末20世纪初)

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科学管理之父

泰罗:代表作《科学管理原理》2023年。

亨利。甘特:设计了一种用线条表示的计划的因素成“甘特图”,《工业的领导》1916,《工作组织》1919

布雷斯及他的妻子:进行“动作研究”

泰罗及其他同期先行者的理论和实践构成了泰罗制。“泰罗制”着重解决的问题是用科学的方法提高生产现场的生产效率问题。

西方管理理论产生与发展的四个阶段。

1、第一阶段(18-19世纪)孕育产生阶段经验管理。

背景:资本主义国家社会化大生产和生产方式的重大变革。

特点: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管理思想,但基本上仍是基于手工作坊式的经验管理,管理还未形成专门科学。

2、第二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初): 古典管理理论阶段科学管理。

背景: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科学技术重大发展、社会生产力水平迅速提高。

特点:对经验管理的批评、“经济人”假设、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为中心,主张用严格的规章制度、物质刺激和科学的方法对企业进行管理。

3、第三阶段(20世纪20年代~80年代):现代管理理论阶段人本管理、管理现代化。

背景:美国现代工业的崛起、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导致劳资矛盾加剧、“胡萝卜加大棒”的管理方式失效,“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的形成、计算机的产生(2023年)。

特点:从“经济人”到“社会人”假设的改变,以人为中心的管理、管理思想、手段、组织现代化、管理理论丛林(从不同角度、领域研究管理)

4、第四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后):后现代管理理论与当代管理模式阶段。

知识管理、创新管理、软管理。

一:行为科学学派。

一)行为科学的由来。

泰罗制的“科学管理“理论把人看成“经济人”而行为科学把人看成“社会人”即:影响工人生产效率的因素除了物质条件外,还有人的工作情绪。 行为科学—— 一门研究人类行为规律的科学。

二)“行为科学”的早期理论——人群关系论(代表人:梅奥)

霍桑试验。目的:找出工作条件对生产效率的影响,以寻求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途经。

过程:试验首先从变化现场工作的照明强度着手。研究人员将参加工作的工人分成两组,一组为试验组,一组为控制组。

控制组一直在平常的照明强度下工作,而试验组则给予不同的照明强度。当试验组的照明强度逐渐增大时,试验组的生产增长比例与控制组大致相同,当试验组的照明强度逐渐降低时,试验组的产量明显下降。试验表明,照明度的一般改变不是影响生产率的决定因素。

后来再进行其他方面的试验。

观点:1:企业的职工是社会人。

2:满足工人欲望,提高工人的士气是提高生产效率的关键。

3:企业中实际存在一种“非正式组织”——企业职工在共同工作和共同生产中必然产生相互之间的人群关系,产生共同的感情,自然形成一种行为准则和惯例,要求个人服从。这就构成了“非正式组织”

4:企业应采用新型的领导方法。

影响:人群关系理论是“行为科学”管理学派的早期思想,它只强调要重视人的行为,而行为科学还要求进一步研究人的行为规律,找出产生不同行为的影响因素,**如何控制人的行为以达到预定目标。

三)“行为科学”学派的主要理论。

1:需求层次理论——马斯洛。

尚未满足的需要———为目标而驱使的行为———目标的满足。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有两个基本的观点。

a:一个人的需要取决于他已经得到什么,尚缺少什么,只有尚未满足的需要能够影响行为。

b:人的需要都有轻重层次,某一需要得到满足后,另一需要才出现。

a:生理需要b:安全需要c:感情和归属需要d:尊重需要e:自我实现需要缺点:缺乏客观实际性。

2:双因素理论——赫茨伯格。

赫茨伯格抛弃了传统的观点:满意——(对立面)——不满意。

提出新观点:满意——没有满意——没有不满意——不满意。

调查认为:使职工感到满意的因素都是工作的性质和内容方面的。而使他们不满意的因素都是工作环境或者工作关系方面的。赫茨伯格把前面的因素叫激励因素,后者叫保健因素。

1)保健因素:当这类因素得到改善时,职工的不满就会消除,保健因素对职工起不到激励的积极作用。

包括:企业的政策与行政管理、监督、与上级的关系、与同事的关系、工作安全、个人生活、工作条件等。

2)激励因素:这些因素具备时可以起到明显的激励的作用,当这类因素不具备时,也不会造成职工的极大不满。 包括:

工作上的成就感、受到重视、提升、工作本身的性质、个人发展的可能性、职责。

结论:激励因素是以工作为中心的,即以对工作本身是否满意,工作中个人是否有成就、是否得到提升为中心的。而保健因素则与工作的外部环境有关,属于保证工作完成的基本条件。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和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有很大的相似性,马斯洛的高需要层次即赫茨伯格的激励因素。而为了维持生活所必须满足的低层次需要相当于保健理论。

3:x、y理论。

1)x理论和y理论——麦戈雷格。

x理论的主要观点:人的本性是坏的,一般人都好逸恶劳,尽可能逃避工作的特性,由于人有厌恶工作的特性,因此对大多数人来说,仅用奖励的办法是不够的,必须进行强制、监督、指挥、对惩罚进行威胁,才能使他们努力地去完成工作目标。一般人胸无大志,通常满足于平平稳稳地完成工作。

y理论的主要观点:人都是积极向上的,他们对工作的喜欢取决于他们把工作看成是一种满足还是一种惩罚。人们在通常情况下愿意承担责任,人们都热衷于发挥自己的才能和制造性。

结论:x理论假设较低层次的需要支配着个人的行为,y理论则假设高层次的需要支配着人的行为。麦戈雷格认为y理论比x理论更实际有效,因此他建议让员工参加工作于决策。

为员工提供富有挑战性的工作。,建立良好的群体关系。

2)超y理论——乔伊。洛尔斯。

主要观点:管理方式要由工作性质、成员素质等来决定不同的人对管理方式的要求不同。有人希望有正规化的组织与规章条例来要求自己的工作,而不愿参与问题的决策去承担责任。

管理学重点笔记考试必看

管理学 原理与方法周三多 第四板 复旦大学出版社。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第一节人类的管理活动。一 人类活动的特点。1 目的性 2 依存性 3 知识性。二 管理的必要性。1 资源短缺将是一种长期的经济现象,如何将有限的资源进行合理的利用,则是管理必须解决的问题。2 科学技术是阻碍生产力的原因之一,实践证...

管理学重点笔记

一 管理和管理学。管理的定义 通过综合运用人力资源和其他资源,以有效地实现目标的过程。管理的四大职能 计划工作 确立目标 制订行动方案。着眼于有限资源的合理配置 组织工作 组织设计 人员配备 权力配置。着重于合理的分工与明确的协作关系的建立 领导工作 指导 协调 激励。致力于积极性的调动和方向的把握...

管理学笔记重点 下

12 目标管理的基本观点。德鲁克认为,并不是有了工作才有目标,而是相反,有了目标才能确定每个人的工作。所以 企业的使命和任务,必须转化为目标 如果一个领域没有目标,这个领域的工作必然被忽视。因此管理者应该通过目标对下级进行管理,当即组织最高层管理者确定了组织目标后,必须对其进行有效分解,转变成各个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