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讲座笔记

发布 2021-05-12 20:06:28 阅读 1756

大哉,孔子——马叔礼。

评价历史人物:立功,立德,立言。

草—风—雨。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

做官的人要懂。

自然《易经》

日曰为昌(生育),月曰为育(植物)

历法。阳历:罗马,不可以知道大自然的变化。

阴历:13579,奇数。月亮的轨道。29天半,6个大月,6个小月。

历史《尚书》

**,内在修养《乐》

礼》政治《春秋》

诗经》政治人物,要有文学素养。不学诗无以言。做官人要说“雅言”

阳在内,阴在外。

身体,里面热外面冷,是正常的。

形而上者之谓道——天,大人(见识高低,眼界大小)

形而下者之谓器——地,小人。

根:树木,不动(gen53)

个人:真——善——美。

国家:士受教育,农工商教化(对联)

一、性相近,习相远。

二、自行束脩(腊肉)以上,吴未尝无诲焉。

三、有教无类。

四、因材施教。

財—资木—才—材(把木取下一部分才能做材)

人分四等:生而知之,学而知之,困而学之,困而不学。

六、为上知与下愚,不移。

八、君子上达,小人下达。

复以其邻。上、下、土、士、老、孝、志、化。

九、可與之言而不與之言,失人。不可與之言而與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十、甲古文中的過是漩渦。

大過之錯:棟樑(時機:用之則行,舍之則藏)

禅宗漫谈。—主讲:楼宇烈。

主办方:北大国学社、禅学社。

佛教和禅宗。

禅宗是佛教里面的一个宗派。禅,是修正实践的方法,古印度佛教和其他很多宗教共同采用的一种修行方法。

禅那和瑜伽是修行的两大方法。两者大体相通。但,禅那,更偏重于静态。

瑜伽在静态之上加了一些形体的动作。以冥想为主。佛教也采用这种方法。

不同宗教用不同的意念来引导,达到这种状态。冥想,让我们的精神状态得到一种安宁。

禅——以思为修。其中又贯穿了很多基本的方法。

如:甘露门。

数息观——调身(双盘姿态)、调息(呼吸——由粗变细,由短变长,由快变慢,由浅变深)、调心(将多念变为一念,最终达到无念)

不净观——观自身的不净,反观。生命的存在,每个生命都太遵从于自我,而与他我对立。因此佛教讲求破我志。

皮破、肉烂、白骨。脓血,不净。生命只是暂时的。

生命在世,皮包着骨头,但是短暂。佛说“生必有死,会必有离”

而到了中国发展为以禅明宗。

禅宗恰恰破除了禅象,也就是破除了那种外在的形式(静、坐、默),而去把握禅的内在的精神和本质。

永嘉禅师“行亦禅,坐亦禅”

禅不是离开生活的东西。时时,事事,处处有禅——生活禅。

禅的本质——对自我的回归,对自我的认识。

人人皆有佛性。佛性,就是清净的本性。自心本来清净,客尘所染。

宗秘(唐):华严宗的传承人,禅宗的分析——禅有5种:

1凡夫禅。2外道禅(非佛教的禅)

3小乘禅(早期佛教,佛教6世纪诞生于尼泊尔,释迦摩尼创,佛教徒称他佛,也就是觉悟的意思。释迦摩尼活了84岁。300年以后分化:

上座部往南传,大乘佛教往北传。)我空法不空。修行的目的是破我。

4大乘佛教:自度度人,破我破法。

5最上层禅——禅宗之禅:自心本来清净,原无烦恼。

无漏(圆满)的智慧——般若。这种智慧是每个人本身潜在的,是本性间自由的。

是心即佛,毕竟无异(自己认识自己)

苦恼**于自己不认识自己。道:知人者智,知己者明。胜人者立,胜己者强。

圣人——即仁且知。

荀子(先秦思想的集大成者)——子路:仁者被人爱,知者被人知。子:可以为士。

子贡:仁者爱人,知者知人。子:可以士君子。

颜渊:仁者自爱,知者自知。子:可以为明君子。

儒家:圣人,赤子之心。

道家:仙人。

佛家:回归清净的本心。

三者皆强调回归自我。

佛教在印度本土是异端,反对婆罗门教神造人的正统宗教,而佛教强调人决定人——身、口、意生业。

身业有三种:杀、盗、淫。

口业:妄语、欺语、恶语、两舌。

意:贪、嗔、痴(无明—只看见世界的外表,而看不见世界的本质)

业是因,报是果。自作自受。

要想改变命运,只能自己去造业。自立解脱。只有改业,才能改命。

知识只能把我和世界隔得越来越远,而不能解脱人的烦恼。要达到大明的状态,要用智慧,回到自己清净的本来状态。而这种获得,主要靠在生活中的历练。

禅修可以帮助人安定身心,去全面的面对。只有在生活中磨练,才认识到,我们之所以失去智慧因为我们自己。

大乘佛教的特点。

一)早期的佛教让人远离滚滚的红尘世界——污浊世界,回避,出家,远离父母妻儿的牵制,以求清净世界。

而在大乘佛教中,污秽和清净是相对的,清净是在污秽中生长出来的(莲花:出淤泥而不染),面对浊世,看透浊世,得到解脱。世间性空即出世界。认为可以不离世。

表现在对“空”的阐释。

早期——姻缘。缘起缘灭。聚散。姻缘的聚散是无常的。没有独立的自信——无我。缘聚而有。离色空。

大乘——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现象的本质就是空的。这个世界本来就是空的,所以也就不再强调离世。这也是禅宗贯彻的思想,就是生活禅的思想。“佛法在世间”“离世求菩提,恰如求兔角”

二)大乘佛教的理论的精致化、繁琐。

化。对于经典的研究是艰苦的,要有经济的后盾和社会的后盾。使佛教成为研究式里的对象,脱离了社会和广大群众。然而却加深了佛教的哲学思想。没有佛教也就没有中国的现在文化。

因此,禅宗为框其流弊强调把握佛教的核心和根本精神——以心传心。

罗汉。辟支佛佛层。

菩萨。要转法华,而不要被法华转。从繁回归到简。

三)大乘佛教的神话。

早期佛教强调人,造像中只有问法的人。而发展到后来越来越神话。原来佛只是释迦摩尼,而后来十方世界十家佛。

佛教的本质是依自不依他——章太炎。

中国的禅宗大乘佛教反本溯源:一切活菩萨都是表法。慈悲即观音。喜舍即无量。

弥陀就在你心中。明心见性,见性成佛。

做佛见佛性,做贼见贼性,做钟声见种声性。释迦佛,自定其义。平直是弥陀。直心是道场。

禅宗没有脱离佛教的历史,而是把大乘佛教和原始佛教结合,即重视实修又注重回归自我,在大乘佛教的基础之上找到佛教的核心精神。

破象显性,无念无住(不要被念所捆住)。即不住生死,也不住涅槃。(因为生死、涅槃都是象)

瑜伽行派——眼识,耳识,鼻,意。三界为心所造。无分别的平等的智慧——空惠,般若。空,就是消除差别,平等的,消除种种界限,消除由我们的意识造成的界限。

参考:《世事本无谓》(美)

禅茶一味”吃茶是日常生活中的事,从寺院到生活。禅,是本分中事。茶发展到日本形成茶道,跪着搞半天才搞一小口,这里面的过程就是让人静心,让沏茶人和喝茶人心灵交流。

北大齐佰力教授健康讲座笔记

听完北大齐佰力教授健康讲座后,写下的笔记。人的寿命应该能达到100至150岁,为什么都没有达到呢?最主要一个原因就是我们不重视保健,不懂得保健的知识。健康其实很简单,要做到以下几点即可 第一个叫平衡饮食,第二个叫有氧运动,第三个叫心理状态。一 平衡饮食。所谓平衡饮食,有饮和食两大类。1 饮 的问题。...

工大讲座主持词

我今天呢,在这里主要是想跟大家分享一下自己对计算机的一些想法,有讲到大家心坎里去的别忘了给我鼓鼓掌啊。现在计算机行业竞争相当激烈,学的人多如牛毛,很多人毕业后都很难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有的人甚至因此改行,放弃了自己最喜欢的计算机行业而是去选择做销售啊,人力啊,或者是去跨专业考研。其实我不是很赞同这种...

北大学习笔记

企业核心价值观是通过具体制度 工具 流程传播的,要注重核心政策。说清楚成体系推下去晒结果。清晰 简洁 明了有组织分工标准和方案进度 协调 反馈 推进亮成绩 出底牌 严军纪。素质评价 需要定详细标准和模型工具 专业知识培训经验成就能力 性格行为 价值观。驱动力 变革管理能力 学习创新能力。认知力 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