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哲笔记整理

发布 2021-05-12 19:37:28 阅读 7410

第一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复习提示:马克思主义的定义:

狭义:是马、恩的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创立的标志:《共产党宣言》1948

组成部分:马哲(理论基础)、马义政经学、科学社会主义。

理论特征:辨证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

广义:还包括了后人对它的发展,也就是马、恩、列、毛、邓、江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三个层次:a。基础理论―――哲学和政经。

b.运用理论―――毛思和邓论、“三代”

c.观点事实和时事政策。

分析题:读懂材料,原理与材料结合,围绕主题展开,要深要透,回答要展开(左右)

注意:1。凡是和现实有关的题,现实意义要说到位。

2. 提出论点,说出支持论点的理由,及理由的理由都要说到位,要求进行二级论证。

3. 论述题,要求作反面论证,证明a时,要求作非a的批判;评论联系的观点时,要对孤立的观点进行批判;哲学关系,一旦割裂,两方面均要分析到位。

第一章马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

选择题,量少】

一、哲学和哲学基本问题。

一) 哲学与世界观和方**。

1. 哲学:都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即①世界观的理论形态;

是关于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是研究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最一般本质和规律的学问;

是含有阶级性的最抽象的社会意识形态。

2. 哲学与世界观、方**的关系: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和看法。最根本的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世界是什么)的对立,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怎么样)的对立。

世界观和方**的关系:是统一的密不可分的,世界观决定方**,方**体现世界观。

3. 哲学与其他科学的关系

是普遍和特殊,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区别:研究的对象不同。具体科学研究某一领域的特殊规律;哲学研究最普遍的一般规律。

联系: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并随具体科学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并可给予具体科学以世界观、方**指导。

二)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思哲学的基本问题。

1. 哲学的基本问题。

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精神与自然界=精神与物质=意识和存在。

2.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 【重点】

①思维和存在谁是第一性、第二性的问题(即本原、派生)

这是划分唯物和唯心的唯一标准―――自然界为本原是唯物,精神为本原是唯心。

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

同一性:思维能不能认识现实世界和正确反映现实。

这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一切唯物主义者和彻底唯心主义者都是可知论者,承认同一性。

3.哲学上的两个对子。

①唯物和唯心的对立:是根本,涉及世界本原问题。

②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涉及世界状态问题,是从属于唯物和唯心的对立。

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重点】

1.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三点都相等。

①自然界(物质或存在)第一性,精神(意识或思维)第二性。

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世界万事万物的本原。

物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而意识则是物质长期发展的产物和在人脑中的反映,或者说物质决定意识。

唯物主义者是无神论者,但无神论者不一定是唯物主义者,可以是主观唯心主义者。

2.唯物主义发展的历史形态:

①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直观性、猜测性的缺陷。本原是原子、水、火、气等物质。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机械唯物主义)-―机械性(机械力学)、形而上学性(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和不彻底性(唯心主义历史观)

现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有机结合,自然观和历史观在唯物辩证基础上有机结合。

3.唯心主义的存在根源。

最初是对自然现象和梦中景象的不正确解释。

①社会根源:生产力地下,文明发展不充分。

阶级根源:统治阶级有意歪曲或阶级偏见。

认识论根源:把认识过程主观化、简单化、直线化和片面化,也就是主观和客观分离,认识和实践分离。

唯物主义的社会根源:进步的阶级由于其利益同社会发展趋势具有一定程度的一致性。

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根源:主观和客观相统一,认识和实践相统一。

4.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三点都相等

①精神(意识、思维)是第一性的。

世界的本质、本原是精神的。

自然界、物质不过是精神意识的产物,意识决定物质。

5.唯心主义分类:

①主观唯心主义:认为人的感觉、意识、精神是世界的本原。

客观唯心主义:认为脱离了人和物质世界的“客观”精神是本原―――柏拉图的“理念论”,黑格尔的“绝对观念”,朱熹的“理在事先”、宗教的神创万物和支配命运的观点、老子的“道”。

四)马哲从实践出发解决哲学基本问题:

①实践证明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实践证明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二、马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一)马哲的创立的历史必然性。

1.社会阶级条件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矛盾日益激化,透过现象把握本质找出社会发展的物质根源;无产阶级革命运动提供经验,也需要思想理论指导。

2.自然科学前提三大发现(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达尔文进化论)等深刻揭示了物质统一性和发展的辩证性。

3.理论**德国古典哲学――抛弃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体系,批判吸取了他的辩证法。

抛弃了费尔巴哈的形而上学和唯心史观,批判继承他的唯物主义。

二)马哲的创立是哲学中的伟大变革,表现在:

①发现和创立了唯物史观。

以实践为基础的彻底的唯物主义哲学。

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革命性相统一的哲学。

三)马哲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研究对象: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最普遍最一般规律。

内容: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四) 唯物史观的发现及其伟大意义

①使唯物主义哲学发展成完备的哲学,宣告唯心主义的破产。

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两个伟大发现――唯物主义历史观和发现剩余价值。

使社会科学的研究由了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来指导。

五) 马哲的根本特征

①实践性――改变世界。

革命性――反对并改变现存的事物(改革开放也是具有革命性的)

科学性――严格以客观事实为根据。

***:马哲辩证唯物论两个显著的特点是阶级性和实践性。

六)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义科学世界观和方**的集中体现和根本要求,是马哲的精髓。

列宁:明确提出两个认识路线的对立―――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即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思想路线―――实事求是(体现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统一,自由与必然的统一)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重新恢复和发展毛的路线。

***:强调马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与时俱进。即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七)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作用(即哲学的重要性)

***:掌握它,对于认识社会现象,提高道德素养和精神境界是十分重要的。

①马哲是“伟大的认识工具”

马哲对人们把握自我、规范人生、提高道德素养具有导向与激励的作用。

马哲对人们提高理论思维能力、工作能力和精神境界具有启迪作用。

三、马义哲学与现时代。

一) 马哲和现代科技革命 【一般般了解】

相互促进的密切关系。现代科技推动马哲的发展;马哲提供世界观和方**指导。

二) 马哲和现代西方哲学。

西方哲学: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与以人为本不同,它主张以非理性主义反对科学技术)两种对立思潮。

反对科学主义而要重视科学精神,反对人本主义而要重视人文精神,体现科学精神和。

人文精神的统一。

三) 马哲的中国化 【重点】

1.马义以及马哲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毛思、邓论、“三代”

毛思、邓论是中国化了的马义,既体现了马列的基本原理,又包含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和中共人的实践经验。

“三代”形成和发展的理论基础是马列主义、毛思和邓论,是马义及其哲学同中国实践相结合的最新理论成果。

2.邓论对于马哲的贡献和发展表现在四个方面:

①坚持实事求是,把解放思想同实事求是统一起来。

②重新确立了实践史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马义的基本观点。

③强调发展观点,“发展是硬道理”

④重视生产力,“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3.“三代”:我们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第二章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活动。

【选择题】一、 物质及其存在形式(物质观)

一)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及其意义。

1.马义以前的物质观 【单选题】

①唯心主义。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本原是某一种或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和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本原是原子)坚持第一性的问题,但有缺陷。

2.恩格斯对物质概念的说明。

实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物质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指共性)。

3.列宁对作为哲学范畴的物质的定义 【重点】

①不依赖人们的意识而存在。

能为人们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的唯一特性。

4.马义物质观(列宁的物质观)的重要意义:

①批判了唯心主义的物质观和二元论的物质观,揭示了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坚持了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

批判了先验论和不可知论,揭示了物质可以被人的意识所反映,坚持了可知论。

克服了以往唯物主义的物质观用个别、个性代替一般、共性的形而上学的缺陷,揭示了物质的共同本质是客观实在性。

总之,马义物质观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辩证唯物主义本体论和认识论的统一,是彻底唯物主义一元论的物质观。

二)物质与运动,运动与静止,物质运动与时间、空间。

物质的存在形式――运动和时间、空间(物质是运动的,运动的物质在时空内才能运动)

马哲冲刺笔记 未完

意识能动性 主观能动性,自觉能动性 与客观规律性。1 意识能动性表现 选择 1目的性,计划性 2 创造性 3调控人体生理活动 4对客观世界的改造作用。主观能动性对客观规律性关系 分析 规律 客观性本质性必然性稳定性。人与自然 天人关系 材料 人与自然关系 试用辩证唯物论有关原理,评析上述观点。结合该...

2019马哲背诵笔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讲义。目录。第一章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序论 第二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关于自然 第三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关于社会 第四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关于人类 第五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关于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 第六章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关于垄断资本...

中哲笔记整理

孔子。仁学体系 1仁者爱人2克己复礼为仁3孝悌为本4杀身成仁。中庸思想 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从仁衍生出来的道德要求与道德规范,处理的都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当中存在着一个如何把握的 度 的问题,有鉴于此,孔子提出 中庸 概念最为最高的道德要求。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