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哲笔记整理

发布 2021-05-12 19:13:28 阅读 6923

孔子。仁学体系:1仁者爱人2克己复礼为仁3孝悌为本4杀身成仁。

中庸思想:“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从仁衍生出来的道德要求与道德规范,处理的都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当中存在着一个如何把握的“度”的问题,有鉴于此,孔子提出“中庸”概念最为最高的道德要求。

“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庸”有三义:“平常”“不易”“用”。

“中”指适中,中和,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的标准。所谓中庸,指的是不偏不倚的日用常行之理,其基本内容就是待人处事,既不要过分,也不要不及,“过犹不及”。符合中庸精神的行为,孔子称之为“中行”。

中行者善于协调各方面的关系,勇于进取而又考虑全局,为人耿直而又善于与人合作,这就达到了“中庸之道”的要求。

和而不同: 孔子贵中尚和,但他所提倡的中和思想不是无原则的折中调和,故其言“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和”与“同” 是春秋时代的两个常用的术语,“和”是多样性的同一,“同”是抽象的同一性。

孔子的???

中庸”的实质是寻求人际关系的高度和谐。“礼之用,和为贵”。“和”是人际关系的理想状态。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孔子所主张的“和”不是后世所误解的没有矛盾不讲斗争的“一团和气”,而是在承认对立差异的基础上,寻求双方都可以接受的解决方案,从而使相关的双方共生、共存、共发展。这一“和谐”的思想不仅可以用于处理人与人的关系,而且可以用于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人际和谐,天人和谐,万物和谐,这是儒家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老子。反者道之动:在老子看来,从“道”到万物的生化就意味着“道”的运动,这种运动不是单向的、直线式的运动。

“道”创生万物,天地万物最终还要归于“道”这是一个循环往复、永不停息的过程。 反有两种含义:一是相反而是反复。

依前者道之动是向自己的反面转化;依后者,道之动是一个周而复始的过程。两种含义在老子的思想中均能找到:道生万物的过程即由无限落实到有限、从没有形质转化到有形质,这是朝相反方面的运动。

道生万物,但万物最后又复归于道,这是一种循环反复的运动。 “道”广大无边,万物均由“道”生,万物从道分离出来后,周流不息地运动着。万物的这种运动离道越来越远,远到极处,物极必反,万物又回到道的本根。

对万物而言,向本源的重新回归,实际上是一种复命的过程,也是万物的最终归宿。

弱者道之用:柔弱是道创生作用的特点,这种作用虽然很微弱(因为道纯任自然,让万物自生自长,以至于万物就根本感觉不到“道”的作用),但却持续不断: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柔弱代表着生机,弱之胜强是宇宙间普遍的规律。

致虚守静:虚、静也是道的特征。道正因为空虚不实,所以才潜藏着无限的生机,不断地创生万物。

如果没有虚,道的创生功能就无法发挥出来。静是虚的表现。虚状之物必呈现静的状态。

因此静也是道体的一个重要特点。“致虚极,守静笃”即让内心清静、虚寂到极点。只有这样,心灵才能在不受任何干扰和污染的情况下,达到与道玄同合一的境地。

因此,致虚、守静实际上成了个人接近、通达道的必要前提。

小国寡民:老子认为,随着文明发展,智慧的开启,不仅在生活**现了许多“不自然”的现象,而且由于过分膨胀的欲望所带来的人与人、国与国之间的冲突,由于过分严酷苛刻的社会制度所带来的人性的压迫与扭曲,已经对人的生存处境、对人的身心造成了严重的伤害。而这一切并非出于人性之本然,而是由于过分“有为”的结果。

因此,只有按照“道”的要求,用“自然无为”来化解各种心智诈巧,用“柔弱不争”来消弱各种逞强好胜,用“致虚守静”来消解各种欲望冲动,人才有望恢复到其本真的状态,社会也才有望回归稳定与和谐。这样的社会被老子成为“小国寡民”,在那样的社会里,国小、人少,兵器、舟车、文字这些文明的产物全派不上用场。人们永远定居在一个地方,彼此孤立,互不来往,过着一种自给自足、既没有矛盾也没有纷争的自由自在的生活。

墨子。三表法:是墨子正面论证自己思想观点的基本方法。

表有时又叫“法”“仪”“法仪”,含义大体相同,都是指标准和方法。墨子认为,言论必须设定一些标准和仪法,这些标准和仪法是判断该言论是否正确的基本依据。按照墨子的意见,判断一种言论是否正确的标准一共有三个,即“本之”“原之”“用之”。

所谓本之,主要是根据前人的经验教训。由于前人的经验教训主要记载在书籍之中,所以本之的依据也就常常求之于古代的典籍。所谓“原之”,是“诉诸百姓耳目之实”,也就是说,从普通百姓的感觉经验中寻求立论的根据,所以这种原之仍然属于归纳法的范围。

它和第一表的不同只在于,一属直接经验,一属间接经验。所谓“用之”,是将言论应用于实际政治,看其是否符合国家百姓人民的利益,符合者即为真,可以接受,不符合者即为假,必须抛弃。相当于现在所说的验证方法。

总之,三表法中既有作为直接经验的百姓耳目之实,由有作为间接经验的历史传说或故事,还有作为验证效果的万民利益,三者结合起来,大致涵盖了日常生活经验中的各主要领域。就此而言,三表法是一个相当完备的彻底经验主义的方**系统。尽管这个系统相对忽视了理性的作用,可是作为一种方法,它在论证许多问题上依然具有说服力。

察类明故法:所谓察类和知类,就是说在论战中要注意概念在内涵外延上的确定性,保持意义的一贯,从而避免出现把表面相似而实质不同的事物混为一谈的现象。所谓故即原因。

明故就是追问一个为什么,以便探寻所论问题的原因,根据和理由。察类是为了明故,明故则是获得正确认识的必要前提。

孟子性善论:古代“心”指称人的思维功能与认知活动,孟子认为“心”具有道德本性。在孟子那里“心”不仅是一个认识心,更重要的是,它是一个道德“本心”。

依孟子看这是因为人都有一种“不忍人之心”、“恻隐之心”。孟子直接从“不忍人之心”、“恻隐之心”的道德“本心”确证人的“本性”的道德性,而明确主张“性善论”。“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四心,还是只已发的情感心。

这种已发的情感心产生于人之为人的一种内在的普遍本性:因为人之为人的内在普遍根性已然地具足“恻隐”“羞恶”“辞让”“是非”等“四心”,所以,人才得以发此“仁”“义”“礼”“智”的“四德”。 四德”既已然地具足于每个个人的内在本性之中,这就说明人性本善。

因为人性本善,所以,人接触外物发为喜怒哀乐才得以为善。善不是从外面加给人的,而是每个个人本心本性具足的。

存心养性的道德修养学说:孟子深化孔子的道德修养意识,强化“人学”作为“为己”之学、“**”之学的价值表现他提出的“存其心、养其性”的修养方法和培养浩然之气的高尚人格追求中。一、仁义礼智的到的诉求和道德规范。

五德“仁义礼智圣”中“圣”的要求太高了,一般人显然做不到,所以孟子在道德要求与相应的规范上,多讲“仁义礼智”四德,又以“仁义”二德为主。“仁”的一般要求关涉着人之所以为人的内在本质。人与禽兽的最大差别,就在于人具有恻隐之心、仁义之性;人们通过内心的修养而认识到这一点,达到道德的自觉,从而实现人之为人的本质,那就是仁了。

“亲亲,仁也”就是说关心和爱护与自己有血缘关系的亲属,用于处理家庭伦理关系。同时也要处理社会伦理关系。“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人人都从尊敬自己的父母,推广到尊敬别人的父母,从爱护自己的子女,推广到爱护别人的子女这就是仁了。“义”一般含义是指人之所以为人的现实途径。

如果说仁是道德规范的集中概括,那么义就是通向仁的道德行为的总称。要求人们严格遵守伦理道德规范,必要时甚至可以舍生取义。“义”的且仅要求就是“敬长”在家庭内部尊重兄长,在社会上则是尊敬君长。

“礼、智”则是从属于“仁义”的道德范畴。“智”就是了解“仁义”的道理而付诸行动,并坚持下去。所谓的“礼”就是对“仁义”的内容通过一套仪式或程序表现出来并使之具有典雅型。

二、反求诸己的道德自律意识,道德修养要从自己做起。道德修养既不能由别人代替,也不能抱怨别人。在孟子看来一个人只要能够严以律己,宽以待人,那就找到了通向仁的最切近的道路。

很显然,孟子强调道德修养的个人责任,也就是凸显了这种修养作为“成己”的要求的自律性。三、“养吾浩然之气”的崇高人格追求。道德修养的目的是形成理想的人格,即“养吾浩然之气”。

这种气,是最伟大、最刚强的,用正义去培养它,一点不加伤害,它就会充满上下四方,无所不在;那一种气,必须与道义相配合,否则就没有力量;那一种气,是正义的长期积累,不是靠偶然的行为就能获得的;相反,只要做一件问心有愧的事情,那种气就会疲软。由此看来“浩然之气”,指的是人的一种精神状态,一种气概,一种风度,一种高尚人格。而这一切都要靠内心的培养,同时也不排除外界的磨练。

庄子。齐物论:庄子首先通过暴露事物的矛盾,而暴露事物存在的相对性、不确定性,引出“万物一齐”的“齐物”之论。

一切事物,其属性、其功能,都是在相与对待的状况下才出现、才获得的,亦都会随着相与对待的状况的变化而变化。这说明事物及其存在有相对性、不确定性。经验事物在性质、功能上的种种区分,既然都是在相与对待的情况下才出现的,是极不确定与极可变动的,那么,在本然的意义上,未落入对待的情况下,它们实际上是“齐同”“齐一”的。

庄子的“齐物论”,不仅致力于暴露经验事物的相对性、不确定性以引出“齐物”之论,更且致力于暴露经验知识的相对性、不确定性而引出齐同种种之“物论”。物的贵贱、大小、有无、是非等种种区别,都依缘于不同的认知主体或主体的不同认知角度、不同认知情境而出现的。显然,经验知识和由经验知识加给外界的种种性质、功能的判别,不仅是极其相对的、极不确定的,而且还是极其人为、极为主观、极不可靠的。

既然人的认知及其分辨纯为主观、极不可靠,是“随其成心而师之”造成的,则人的这种认知与分辨完全没有意义。正因为如此庄子写作《齐物论》,才不金耀齐同万物,而且要齐同种种对物的认知与论说,即齐同种种“物论”

逍遥游”:一、“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的出世追求。庄子的精神追求首先就表现在出世追求。

人之所以在世而为世所拘限,是因为人处于与他人、他物的对待关系中,而且人把在于他人、他物的对待关系中的“己”执定为己我。人一旦有己、有待,则无法摆脱有限性而求得逍遥游。惟有“无己”、“无功”、“无名”的人,才可以超出一切对待关系,与道冥合为一而作逍遥游。

二、“不谴是非以与世俗处”的游世意识。在庄子看来,在世、与世俗处,却不将世俗的是非、善恶区分当真,即可出世。人不可以不在世,不可以不与世俗处,然而对世俗的种种是非、善恶分辨又不可以当真,这是很荒诞的。

一旦视实践为荒诞,在世间中,便可以通过游戏人间的方式而出世。这种顺适一切的态度就表现为一种游戏人生的态度。三、庄子的自由境界。

庄子之游戏人生实为消解矛盾对待、消解知识理性的肢解与遮蔽而所取的一种人生策略、人生艺术。

公孙龙。白马非马:是《白马论》的中心思想。《白马论》对这一命题的论证大体上可分为两层。

第一层是从概念的内涵上进行论证:“马者,所以命形也;白者,所以命色也。命色者非命形也,故曰白马非马。

”这是说“马”的内涵是一种形体,“白”的内涵是一种颜色,二者性质不同。既然“白马”是在形体之前加上了颜色的规定,那么它的内涵就与“马”的内涵不同了,所以说“白马非马”。

第二层是从概念的外延上进行论证:“马者,无去取于色,故黄、黑皆可以应。白马者,有去取于色,黄、黑马皆可以色去,故惟白马独可以应耳。

无去者,非有去也。故曰:白马非马。

”这也是说,马的外延广,包括一切马;白马外延狭,只包括白马。马对于颜色没有限定,所以求马时黄、黑马都可以满足要求。白马对颜色有限定,所以要白马时。

黄、黑马都不能满足要求。对于颜色有限定与对于颜色没有限定是不一样的,所以说白马非马。

事实层面上白马与马构成了个别与一般的关系。个别不同于一般,然又为一般所包含。

离坚白之论:离坚白是公孙龙的另一重要观点,也是他整个学说的基石,离坚白的论证主要借助于一块坚白石来进行的。白和坚是这块石头的两种属性,它们共同构成这块石头的基本性质,但是公孙龙认识坚和白是相分离的。

当我们看着块石头时我们只能看到白色,不能看到坚度,当用手抚摸这块石头时只能摸到坚度,不能摸到白色。所以借助于感官,我们只能形成坚石和白石的概念。所以坚和白并不同时存在于一事物中,是相分离的,这叫“一二不相盈”。

此外事物的属性还可以与事物本身相分离叫“自藏”,白和坚并不仅仅现在的某一具体事物上,而是一切拥有此性质的事物的共同属性。当这些属性没有具体的表现就好像藏起来了。如果这些属性有其自在,那么也就不必依赖具体事物的而存在了。

很明显,公孙龙这里仍在讨论概念与事实、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关系。概念是借人的认知而形成的,有特定与确定的内涵,它与杂处的实在物并不具有完全对应的关系;不同的认知通道形成不同概念,也有非常不同的含义,不能将它们混同在一起。

马哲笔记整理

第一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复习提示 马克思主义的定义 狭义 是马 恩的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创立的标志 共产党宣言 1948 组成部分 马哲 理论基础 马义政经学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特征 辨证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 广义 还包括了后人对它的发展,也就是马 恩 列 毛 邓 江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三个...

马哲冲刺笔记 未完

意识能动性 主观能动性,自觉能动性 与客观规律性。1 意识能动性表现 选择 1目的性,计划性 2 创造性 3调控人体生理活动 4对客观世界的改造作用。主观能动性对客观规律性关系 分析 规律 客观性本质性必然性稳定性。人与自然 天人关系 材料 人与自然关系 试用辩证唯物论有关原理,评析上述观点。结合该...

2019马哲背诵笔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讲义。目录。第一章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序论 第二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关于自然 第三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关于社会 第四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关于人类 第五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关于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 第六章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关于垄断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