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概论笔记整理

发布 2021-05-12 19:11:28 阅读 9664

`第一编、本质**学是种语言艺术,具有审美本质。再展开……

一、 审美本质。

1) a、再现论:①文艺是对现实世界的再现,强调文学艺术源于生活,再现生活,一种朴素的唯物主义出发点。(西:

德谟克利特、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的“模仿说”;中:古典文论“文以载道”思想,如老子《道德经》、刘勰《文心雕龙·原道》)②历史评价:再现论看到艺术与现实生活的关系,有积极作用,但忽视了艺术家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看不到文学艺术**于生活而超越生活。

艺术与客观现实是有联系的,但却是通过艺术家的主观创造反映出来的。

b、表现论:①强调文艺作品是对主体精神世界的反映,是对艺术家心灵和本能的表现。因资本主的发展,表现论在西方近代尤其盛行,强调个性和心灵解放。

(柏拉图的“灵感说”、“浪漫主义”如华滋华斯、弗洛伊德“潜意识性心理学”、李贽“童心说”)②历史评价:再现论强调客体,表现论强调主体,各是两极。一方面,表现论补充了再现论,注重文艺的主观基础;然而另一方面,有些走了极端,忽视了文学艺术的社会内容,把它彻底看作个人性的东西。

论述加:但一种学说、一种艺术,既然能够长期存在,总是有理由的。再现论和表现论都有合理性和局限性,不宜全盘接受,也不能笼统否定,而应该有分析地加以改造吸收。

马克思主义的能动的反映**艺观,是再现**艺观的继承,但同时也批判地吸取表现派文艺学的理论成果。它一方面强调“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另一方面又强调作家头脑的加工作用;一方面肯定人类的社会生活是文学艺术的唯一源泉,另一方面又认为“文艺作品中反映出来的生活却可以而且应该比普遍的实际生活更高、

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因此就更带普遍性。”这就摆脱了摹仿、复制的被动性,而为创造性开辟了道路。列宁说:

“聪明的唯心主义比愚蠢的唯物主义更接近于聪明的唯物主义。”我认为是非常深刻的见解。

2) a、科学反映与艺术反映:①同:二者都是对生活的反映。

②异:科学反映侧重于把握事物的性能;艺术反映则是对现实进行审美的关照。(如朱光潜《谈美》中:

同样面对一株古松,科学家从科学的角度去观察它所具有的植物学特征,而艺术家则从审美的角度出发,关心它外在的造型,如何古朴美观。)

b、客观现实与人化的自然的区别:客观现实是独立于人的主观意识之外的客观对象。客观现实是创作的基础,是艺术反映的对象。

而人化的自然是一种客观存在物,但融入人的意识和劳动于其中,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结果。艺术家所反映的世界是经过审美改造、外化了人的本质力量的那个自然。

c、再现与表现的统一:表现论、再现论都只强调了一个侧面。表强调艺术创作的主体性,忽视了客观现实对艺术的制约;再只强调了客观事物对艺术的决定性作用,忽视了主观能动性。

因此把艺术看作简单的客体再现或纯主体的自我表现,都不能说明文艺的本质。只有将再现和表现统一起来,才能解释文艺现象的复杂性。**、绘画以及其它艺术领域,总是再现和表现的统一。

文艺创作如果只讲再现,而不讲表现,就会显得机械、呆板,缺乏神理,缺乏灌注生气。反之,如果只讲表现,不讲再现,那也会脱离现实。总之,文艺创作是再现与表现在某种程度上的结合。

而其结合点,就是人对现实的审美观照。正是通过审美的观照,主体与客体统一起来了。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审美的特点来把握文艺的本质。

(艺术反映则包含了主观性、客观性的统一(虚构也不能脱离现实),可能和现实的统一(文学比历史更真实,更严肃,写的是有必然性的事),普遍核个别的统一(具体个别反映普遍内涵))

d、审美观照的特点:审美观各有不同,不同时代,不同地域有不同的审美。古人欣赏山水、花卉、其实是种人格化的东西。

文学内容美,形式也美。其它艺术样式也如此,艺术家在追求美的方面都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创造性。

二、文艺特征:情感与形象的融合。

1)形象性:①从内容上:文学艺术与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主要差别是,前者重写人,后者重格物。

比如自然科学,所谓“格物致知”,穷究事物的原理法则而总结为理性知识。而文学艺术则以人作为反映对象,即使是状物写景的文学作品,也是借物抒情,还是以人为中心。②从形式上:

文艺在反映现实生活时也不同于其它社会意识形态。比如科学用抽象的概念,借助严密的逻辑反映生活,而文艺则用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如《水浒传》,通过…反映北宋末年农民起义)

2)情感性:文章之作,本乎情形。重视情感是文艺与科学的不同。

科学以理服人而文艺以情动人。特别是文艺复兴以后,渐重情感,浪漫主义突出情感。艺术的本质就是表现情感,交流情感。

形象性是艺术的外在标志,情感性则是内在标志,共同构成艺术最核心的部分。作家艺术家将情感都倾注在作品中,所以文艺作品酒能够以情来打动读者或观众。福楼拜写包法利法人最后服毒自杀,自称当时自己嘴里满是砒霜味。

商小玲演《牡丹亭》中《寻梦》一折时竟入戏太深,“已气绝矣”。

形象性欲情感性是文艺的两个特点。追求逼真只是低层次的追求,关键在于以形写神,体现出精神面貌。即《文心雕龙》的“拟客写心”。

3)文艺形象特点:①具体性:表现在艺术具有直观性、感性特征,是可以把握的。

读者或观众能够通过实际感受来认识事物。②生动性:因为艺术形象是具体的直观的,使读者如临其境,因此艺术形象也就具有生动性的特点。

(《三国》中曹操杀吕伯奢,奸雄形象跃然纸上)③丰富性:艺术形象内涵丰富,不同角度看有不同的含义。(苏州西园的济公像,左边看笑脸,右边看哭脸,正面看无可奈何状。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4)情感与理智的关系:情感是与思想相联系,受理性控制的。在文学艺术中,情感与理智共同起作用。

首先,情感不是无缘无故产生的,—方面它由外界事物激发起来,另一方面则与本人平素的思想相联系。文学家、艺术家情感丰富,是因为他们思想深刻。鲁迅对阿q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感情态度,则是出于他对农民问题的关注和对改造国民性问题的重视。

从欣赏角度看,有相似的思想基础的受众容易被打动,如邓丽君的歌容易打动中年人。其次,情感在艺术中的表现也不是无节制的,而要用理智去控制,才能适度。李清照在丧夫之痛最惨烈的时候没有好创作,必须痛定思痛方有好作品。

艺术家表现出的情感经过理性的过滤,便带有相当的普遍性。情感的普遍性越大,作品的影响范围也就越广。

5)语言艺术特征:(语言是思想情感的直接显示。语言有公共性,有一套众人接受的规则;又有私人性,每人说出的不同。

语言有明确性,表达事实,反映社会生活;又有模糊性,引起歧义,被人误解。总之语言具有局限性,难以完全表达思想情感,由语言的北部矛盾引起。)文学是通过语言来塑造形象、表达情感的艺术。

a塑造形象具有间接性,需要读者在阅读之后通过想象在脑海中浮现形象,也需要读者具有相应的生活基础,才能准确地复现形象(阿q住的土谷祠,难以想象;对大观园描写,给读者充分的想象余地);b反映生活的广阔性,与绘画艺术的顺时性相反,文学表现的自由度大,展示生活的方方面面(《红楼梦》四百多个人物,《战争与和平》战争场面与和平生活交叉展现);c表达情感的明确性,不同于绘画,可直抒胸臆(《蒙娜丽莎》似笑非笑,而文学的心理描写、意识流手法等对表达人物内心思想情感更具优越性) 。

三、文艺的社会功能。

1)要客观地评价文艺的社会功用:文艺可以干预生活,直接介入社会斗争和政治斗争(鲁迅抨击时弊,以及当代报告文学、纪实**)。文艺也可以改造灵魂,揭露人们思想上的弊病(鲁迅**改造国民劣根性)。

而改造灵魂的作用则是通过审美教育作用来产生:①文艺的认识作用,指作品能够提供真实丰富的生活材料而言。具体体现为对生活情状、社会关系、人们的灵魂的认识②文艺的教育作用,指对读者观众直接的思想和道德教育作用。

具体表现在英雄人物的思想影响上(岳飞),还有一切体现进步思想、新思想的作品(《十日谈》),暴露性的作品(如《钦差大臣》、《官场现形记》)也具有教育作用③文艺的审美作用,体现在多个方面:首先给人以美的感受,使人愉快和休息;其次培养人的爱美之心,使人的性格得到全面发展;再则,文艺能对人的心灵起到净化作用。④文艺的娱乐作用,包括放松和宣泄两方面(看电影只是为了消遣,并非为了受教育)。

以上几种作用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并列的,而是以审美作用为核心,审美是其它几种作用的基础。因为只有人的提高才是真正的提高,改造人的灵魂才是根本之图。

第二编、创作论。

一、 文艺创作的现实基础。

1) 生活是文艺的唯一**。①社会生活先于文艺。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文学艺术,始终是第二性的东西,社会生活是它的反映对象,才是第一性的东西。

(荷马写《伊利亚特》依据特洛伊历史,施耐庵写《水浒》根据北宋社会生活)②文艺反映社会生活,但不是照搬,而是能动的反映。③文艺创作必须从生活出发,而不是从观念。主题先行会走上公式化道路,如文革中的作品。

二、文艺创作的主体意识。

1)创作主体的能动性:①首先表现在主体对客体的渗透。创作的起点是主体与客体的契合,作为客体的生活材料需要具有审美价值,这种客体的审美价值必须符合创作主体的审美情趣。

(如**镜头没有审美价值,不应进入影视作品)创作主体的生活经历也会影响创作(鸟本是美好的事物,但杜甫安史之乱后“恨别鸟惊心”,乐景哀情)。②生活真实纵然客观,但艺术真实是经过艺术家主体意识渗透的真实形象,建立在现实生活基础上,经过提炼改造,更生动,更典型,更“真实”。(齐白石画虾并非完全按照真实的来画,虾腿删掉许多,但是虾的活泼神态却栩栩如生)③主体意识的发挥与创作自由。

解除作家艺术家的思想束缚,使主题意识能够自由翱翔。客观方面,艺术的自由需要一个自由民主的环境,主观方面,需要艺术家找回失去的自我。

2)创作主体的创造能力:①观察能力,把握生活的能力,用独特的眼光看世界,观察外表,更注重内层。(鲁迅虽然小时候就与农民接近,知道他们受着压迫,有很多苦痛,但是直到后来看到一些为劳苦大众而呼号的外国**之后,才对农民间题看得更清。

)②审美能力,对现实的审美感受能力,不但需要有高度的敏感性,而且具有强烈的主观性(《荷塘月色》由于主观审美感受月色映照下的荷塘才会有如此情趣。)③想象力,是艺术的特殊性,艺术作品以形象来反映生活,而艺术形象需要虚构,因此想象力是否丰富直接影响到艺术家的创造力。想象可以缀和、改造和补充生活经验的不足(列宾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感觉自己拉得精疲力尽)。

④表现力,光有想象力不够,需要用物质手段表现出来。体现在:艺术构思能力,作家通过怎样的艺术格局把心中的意向表现出来;描写刻画能力,好的笔法是艺术家的基本功(形容美女《陌上桑》);形式美的表现能力,是作家艺术家艺术水平的重要标志(布局方面:

顺序倒序插叙,韵律方面:押韵对仗)。

三、文艺创作的提炼与加工。

1)典型性:典型性是文艺创作的基本原则,指塑造的艺术形象具有鲜明的独创性,又能揭示生活的本质,表现历史发展的某些规律。要具有典型性关键是对生活的概括。

抒情文学和诗歌的典型性体现在独特的意象和情感中,**则离不开典型的人物形象。要有独创性,但是不同于现在的行为艺术的搞怪。

2)什么是典型?以独特的个性反映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关系的本质。独特的个性,和反映社会生活本质的某些方面,二者缺一不可。

(而不是有些人认为的“共性与个性的统一”,因为每个人、每样食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典型是一个质的概念,而不是量的概念,它代表了一种必然性、规律性,而不是事物的平均数。艺术典型需要有鲜明的个性特征,这是它区别于同类人物的标志,是艺术生命存在的形式。

(阿q是辛亥革命时期农民的典型,然而他的精神胜利法、阿q式的革命思想等鲜明的个性特点,又使他有别于其他农民。)但是如果艺术形象只有个性特征而不能概括一定的社会本质,也不能称其为典型。(如果阿q只剩下黄辫子和精神胜利法,而不能概括辛亥革命时代农民的痛苦,就没有任何深刻的社会意义了,剩下的只是一堆笑料。

)因此,典型的个性特征必须反映社会关系的某些本质方面:首先应该体现为质,而非量;其次,典型应该表现某种必然规律,而不是表现偶然性。此外,艺术典型总是带有历史的具体性。

(阿q是中国辛亥革命时期落后农民的典型)

艺术概论笔记整理

1 艺术的本质特征等一般规律性问题 2 艺术的发生与发展 3 艺术与其它相关领域文化形态的相互关系及它的地位与作用。4 围绕艺术活动四要素讨论艺术的核心问题 创作者 艺术家 鉴赏者 作品 世界 5 艺术门类 用材质和技法来划分比较科学的划分方法。艺术本质论 科学和美学划分在19世纪末。艺术和美学既有...

艺术概论笔记整理

1 艺术的本质特征等一般规律性问题 2 艺术的发生与发展 3 艺术与其它相关领域文化形态的相互关系及它的地位与作用。4 围绕艺术活动四要素讨论艺术的核心问题。创作者 艺术家 鉴赏者 作品 世界 5 艺术门类。用材质和技法来划分比较科学的划分方法。艺术本质论。科学和美学划分在19世纪末。艺术和美学既有...

文学概论》作业

19秋 文学概论 作业 4 交卷时间 2019 12 29 18 28 55 一 单选题 4分 西方文学史上第一个自觉的文学思潮是 a.浪漫主义 b.现实主义 c.古典主义 d.现代主义 纠错 得分 4 知识点 文学概论 展开解析 答案 a 解析 4分 林语堂说中国散文具有 可吟唱性 这是指 a.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