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综合笔记

发布 2021-05-12 13:49:28 阅读 8591

杜威:教育无目的论、教育本质、新三中心论。

教育本质:教育即生长、教育及生活、教育即经验的改造。

新三中心论:学生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

赫尔巴特: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

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社会即使学校、教学做合一。

夸美纽斯“泛智教育”,一切有用知识教给一切人,主张百科全书的教学内容。

教育最首要功能:影响个体发展。

教育最基础功能:影响经济发展。

教育最直接功能:影响政治发展。

教育最深远功能:影响文化发展。

初中双重任务:(1)培养各行各业的劳动后备力量;(2)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

裴斯泰洛齐主张把教育、教学”心理学化“

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是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教育影响是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及其联系的总和。

教育起源:神话起源说、生物起源说、心理起源说、劳动起源说。

儿童中心论:杜威、卢梭。

教师中心论:赫尔巴特、凯洛夫。

赫尔巴特管理措施:威胁、监督、命令、决定。

柏拉图《理想国》、亚里士多德《政治学》、昆体良《论演说家的教育》、夸美纽斯《大教学论》、卢梭《爱弥儿》、洛克《白板说》、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四段教学法、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理论。

苏霍姆林斯基提出教育目的是要把青少年培养为“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社会进步的积极参与者”

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提出了“发展性教学理论”的五条教学原则:(1)高难度;(2)高速度;(3)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4)理解学习过程;(5)使所有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一般发展的原则。

墨子的“三表法”是判断言谈是非的三条标准。

克拉斯沃尔、布鲁姆情感领域目标:(1)接受;(2)反应;(3)价值评价;(4)组织;(5)价值或价值复合体系形成的性格化。

四书:《论语》《大学》《中庸》《孟子》

布鲁姆教育目标: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动作技能领域。

朱子读书法(六条):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养、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

夸美纽斯:教学原则(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 、教育思想(泛智教育) 、教育制度(系统论述了班级授课制)

教学相长”最早出自《礼记·学记》

古希腊“三艺”:文法、修辞、辩证法。

奴隶社会的教育内容:六艺。

封建社会的教育内容:四书五经。

西方教会的教育内容:七艺。

外铄论代表:荀子、洛克、华生、斯金纳。

荀子性恶论,孟子性善论,墨子兼爱非攻,孔子仁、礼。

学记》写于战国晚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

教育公平的关键是机会公平,重点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体。

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化民成俗,其由必学”揭示了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校园文化具有导向功能、凝聚功能、规范功能,具有互动性、渗透性、传承性。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表现在:(1)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 (2)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3)教育具有与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性。

学生文化的成因:(1)学生个人的身心特征;(2)同伴群体的影响;(3)师生的交互作用;(4)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5)社区的影响。

学校文化的特点:(1)学校文化是以有形物质为载体的无形文化;(2)学校文化是一种软约束的文化;(3)学校文化是一种具有相对稳定性和连续性的文化;(4)学校文化是一种有个性的文化。

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遗传、环境、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学校教育。

学校教育具有明确的基础性、目的性、计划性、组织性、系统性。

格塞尔根据“双生子爬梯试验”断言,儿童的学习取决于生理上的成熟,成熟之前的学习和训练难有显著的效果。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性本能是最自然的本能,是推动人发展的潜在的、无意识的、最根本的动因。威尔逊把“基因复制”看作是决定人的一切行为的本质力量。

皮亚杰提出了著明的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人的发展的主要特点: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个别差异性。

高尔顿是遗传决定论的创始人。

霍尔,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家,是遗传决定论的代表人物。

华生,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之一。

吴伟士,美国机能主义心理家、动力心理学家。

马克思主义认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从教育目的的表现形态上,可分为外显的教育目的和内隐的教育目的,前者是成文规定的,后者是缄默的

教育目的的层次性包括:(1)国家的教育目的;(2)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3)教师的教学目标。

伦理本位论教育目的观代表人物:康德、赫尔巴特。

合乎时代要求的一代新人当具有:(1)创造精神;(2)实践能力;(3)开放思维;(4)崇高理想。

教育方针的基本内容包括:(1)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2)教育目的;(3)实施教育的途径。

斯宾塞提出了教育准备生活说,也称为教育预备说。

杜威提出了“教育即生活”,主张教育适应生活说。

教育改造生活是陶行知的观点。

格鲁斯提出生活预备说,又称前练习说。

为使教学目标明确得当,清晰明确,应注意以下几点:(1)教学目标的正确性;(2)教学目标的全面性;(3)教学目标的系列性;(4)教学目标的明确性;(5)教学目标的行为化;(6)教学目标的全程性;(7)教学目标的主导性。

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教育目的具有导向功能、指导功能、激励功能、评价功能。

美育主要包括自然美、社会美、生活美、艺术美等内容。

个人本位论的代表人物:卢梭、裴斯泰洛齐、福禄贝尔、斯宾塞、罗杰斯。

社会本位论的代表人物:柏拉图、涂尔干、凯兴斯、泰纳、巴格莱。

我国普通中学的培养目标:(1)初步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初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2)掌握较宽广的文化、科学、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3)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身心保健的知识与能力,健康的审美观念和相应的审美能力;(4)具有正确的劳动观点、职业观念和初步的择业能力。

19世纪欧洲出现了最早的现代学制,即“双轨制”

制度化教育建立的典型表现特征是学制的建立。

学校教育制度发展历程:前制度化、制度化、非制度化。

现代学制类型:双轨制(英国) 、单轨制(美国) 、分支型学制(苏联)

我国现行学制是从单轨制发展而来的分支型学制。

我国学制的发展:壬寅学制、癸卯学制、壬子癸丑学制、壬戌学制。

壬寅学制:又称《钦定学堂章程》,第一个近代学制,未实行。

癸卯学制:又称《奏定学堂章程》,第一个实行的近代学制。

壬子癸丑学制: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学制。

壬戌学制:又称“新学制”“六三三学制”

义务教育具有强制性(义务性) 、免费性、普及性(统一性)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首先对班级授课制进行了研究并确定了班级授课制的基本轮廓。

赫尔巴特教学过程的形式阶段理论:明了、联想、系统、方法。

癸卯学制”(《奏定学堂章程》)主要沿袭了日本的学制。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成为终身教育理论体系最终形成的标志,其指出面向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 (四种本领)为: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

教师劳动特点:复杂性、创造性、长期性、示范性。

教师的专业能力:教学能力、组织能力、科研能力、信息获取能力。

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多样化。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反应了教师劳动的主体性。

师生关系分为:社会关系、教育关系、心理关系。

教育关系的特点为:稳定性、规范性、形成性。

教师的条件性知识包括:教育学、心理学、教法。

教学实践中必须反对的三种倾向:分家论、自**、代替论。

分家论:教书和育人分开、对立。

自**:教书代替育人。

代替论:育人代替教书。

师生关系的特点:双向性、效应性、动态性、不对称性。

白益民按“自我专业发展意识”与“自我更新取向”将教师专业发展分为:非关注阶段、虚拟关注阶段、生存关注阶段、任务关注阶段、自我更新关注阶段。

成功的教师具有的心理素质包括:(1)热爱本职工作,对本专业工作具有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奉献精神;(2)具有广泛的知识和精深的学问;(3)具有教学才能和创造才能。

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步骤:接触、亲近、共鸣、信赖。

教师的专业素养主要表现在教师的知识专业素养和教育专业素养。

教师专业知识包括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和操作性知识。

现代师生关系的发展应走向:相互尊重、平等对话、共同**、协调发展。

教师的本体性知识包括:学科专业知识、文化科学知识。

学生主观能动性表现在:自觉性、独立性、创造性。

创造性是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最高表现。

新课程改革提倡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是一种教学相长、相互促进的合作模式。

良好师生关系基本特征:爱生尊师、民主平等、教学相长、心理相容。

教师的学生观:(1)学生是发展的人;(2)学生是独特的人;(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学术中心课程发端于20世纪60年代的学科结构运动。

通过平衡和协调教师、学生、内容和环境四个要素之间的联系,施瓦布提出课程**模式。

三基”指的是读、写、算。

课程文件的三个层次: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

课程计划的中心任务:设置教学科目。

知识中心(学科中心)课程论代表人物:斯宾塞、赫尔巴特、布鲁纳,等。代表理论有要素注意(巴格莱) 、永恒主义(赫钦斯) 、范例方式(瓦根舍因),等。

社会中心(社会改造主义)课程理论以布拉梅尔德为代表。

学习者中心课程理论:经验主义课程论(杜威) 、存在主义课程论(奈勒)

课程设计的三个层次(三种文本表现形式):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教材)

我国中小学教科书的组织结构:螺旋式上升、直线式。

螺旋式教科书结构:同一课题内容按深度、广度的不同层次安排在教科书的不同阶段重复出现,使其逐步深化拓广。

直线式教科书结构:把一门学科的课程内容或其中一个课题的内容按照知识本身的逻辑结构来展开呈现在教科书中,使各种知识在内容上均不重复。

课程评价之父”泰勒,针对常模参照测验的不足,提出了目标评价模式。这个模式以目标为中心展开,强调评价的标准是预定的教学目标,课程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检验预定目标的完成状况,即确定教学目标的达成度。

泰勒在《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一书中指出,开发任何课程和教学计划都必须回答4个基本问题:(1)学校应该试图达到什么教育目的?(2)提供什么教育经验最有可能达到这些目标?

(3)怎样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4)我们如何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以实现?

考研教育综合笔记

心理学。名词。01.后现代心理学。答 是由持相近观点的心理学家及其他社会科学家汇集而成的一种新的心理学研究趋势。产生于20世纪80中后期,是后现代文化思潮的产物,是在对科学主义心理学批判和解构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02.什么是无意注意。答 无意注意,也称不随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意...

教育综合课堂笔记

教育学原理。1 教育学活动的三个基本要素 教育者 受教育者 教育影响 2 教育影响包括 教育内容 教育 教育方案 教育环境等。3 生物起源说 利托尔诺 沛西能 人类教育起源于动物界各类动物的生存本能活动。心里起源说 孟禄 教育起源于儿童对人无意识的模仿 劳动起源说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苏联中国 教育起源...

教育综合课堂笔记

教育学原理。1 教育学活动的三个基本要素 教育者 受教育者 教育影响 2 教育影响包括 教育内容 教育 教育方案 教育环境等。3 生物起源说 利托尔诺 沛西能 人类教育起源于动物界各类动物的生存本能活动。心里起源说 孟禄 教育起源于儿童对人无意识的模仿 劳动起源说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苏联中国 教育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