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身心发展的规律。
1.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发展的顺序性、循序渐进性地促进学生身心的发展。
2.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3.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关键期】
4.身心发展的互补性。
5.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
2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
1.遗传及其作用。
2.环境及作用。
3.学校教育及作用。
4.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3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1.要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人,因此,要坚持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
2.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与体力两方面的和谐发展。
3.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4考试焦虑的形成原因。
1.家长或教师期望值过高。
2.学生自身期望值过高。
3.有过失败的考试经历。
4.有容易引发焦虑的品质。
5教师的职业素养。
1.思想道德素养。
2.知识素养。
3.能力素养。
4.心理素养。
5.身体素养。
6操作技能的训练要求。
1.准确的示范与讲解。
2.必要而适当的练习。
3.充分而有效的反馈。
4.建立稳定清晰的动觉。
7如何提高知识直观的效果。
1.灵活选用实物直观和模象直观(一般认为模象直观的教学效果优于实物直观)
2.加强词(言语直观)与形象(实物和模象直观)的配合。
3.运用感知规律,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5.让学生充分参与直观过程。
8如何有效地进行知识概括。
1.配合运用正例和反例。
2.正确运用变式。
3.科学地进行比较。
4.启发学生进行自觉概括。
9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1.备课。2.上课。
3.作业检查与批改。
4.课外辅导。
5.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10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特点)
1.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
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
3.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的统一。
4.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相结合。
11常用的教学原则。
1.直观性原则。
2.启发性原则。
3.巩固性原则。
4.循序渐进原则(系统性原则)
5.因材施教原则。
6.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12一堂好课的标准。
1.目标明确。
2.重点突出。
3.内容正确。
4.方法得当。
5.表达清晰。
6.组织严密。
7.课堂气氛热烈。
13班级授课制的评价。
班级授课制的主要优点:
1)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地培养人才;
2)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3)有利于发挥班集体的教学作用。
不足之处:1)不利于因材施教;
2)不利于学生独立性与自主性的培养;
3)教学形式缺乏灵活性。
14教师成长的途径。
教师成长和发展的基本途径主要有两种:
一是通过师范教育培养新教师;
二是通过实践训练提高在职教师。
1.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
2.开展微格教学。
3.专门的教学能力训练。
4.反思性教学。
15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特点)
1.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
2.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规律。
3.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
4.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
16德育原则。
1.导向性原则。
2.疏导原则(循循善诱原则)
3.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
4.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5.因材施教原则。
6.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
17班主任工作的意义和作用。
1.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和教育者。
2.班主任是学生全面发展的指导者。
3.班主任是联系班级中各任课教师的纽带。
4.班主任是沟通学校与家庭、社会的桥梁。
5.班主任是学校领导实施教学、教育工作计划的得力助手和骨干力量。
18影响遗忘的因素。
1.时间因素的制约。
2.识记材料的重要性,或者识记者的态度。
3.识记材料的性质和数量。
4.识记材料的学习程度。
5.识记材料的系列位置。
19防止遗忘的方法。
1.及时复习。
2.合理分配复习时间。
3.分散复习与集中复习相结合。
4.复习方法多样化。
5.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复习。
6.尝试回忆与反复识记相结合。
20问题解决的影响因素。
1.定势与功能固着。
2.问题情境。
3.原型启发。
4.已有知识经验。
5.情绪与动机。
21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一)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适宜环境。
1.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
2.给学生留有充分选择的余地。
3.改革考试制度与考试内容。
二)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
1.保护好奇心。
2.解除个体对答错问题的恐惧心理。
三)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教授创造性思维策略。
1.发散思维训练。
2.头脑风暴训练。
22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儿童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
2.前运算阶段(2-7岁)
3.具体运算阶段(7-12岁)
4.形式运算阶段岁以上)
23需要层次论。
马斯洛把需要分为五个层次,由低到高依次是:生理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只有低级需要基本满足后,才会出现高一级需要。
24气质类型与教育。
我们克服气质偏见,根据学生的气质特征因材施教。
1.对多血质类型的学生,在严格其组织纪律的同时,对他们要热情。“刚柔相济”。
2.对胆汁质类型的学生,在发展其热情、豪放、爽朗、勇敢和主动的个性品质的同时,要避免产生粗暴、任性、高傲等个性特点。“以柔克刚”。
3.对粘液质类型的学生,要着重发展其诚恳待人、踏实顽强等品质。多给予参加活动的机会。
4.对抑郁质类型的学生,要着重发展敏感、机智、认真细致、有自尊心、和自信心等品质,要给予他们关怀、帮助、避免在公共场合指责。
25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1.知识观:强调知识的动态性,知识不等同真理,只是一种解释或假设。
2.学习观:学习的主动建构性、学习的社会互动性、学习的情境性。
3.学生观:强调学生经验世界的丰富性和差异性。
4.教学观:教学不能无视学习者的已有知识经验,简单强硬地从外部对学习者实施知识的“填灌”,而是应当把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习者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新的知识经验。
26学习动机的激发与培养。
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维持好奇心。
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
4.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27促进迁移的教学。
1.精选教材。
2.合理编排教学内容。
3.合理安排教学程序。
4.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性。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点梳理
一 简答题 1 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 2 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 1 三阶段发展 福勒和布朗根据教师所关注的焦点问题的差异,把教师的。发展分为关注生存 关注情境 关注学生三个阶段 2 四阶段发展 根据进入教师职业领域的发展进程,教师专业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 职前储备阶段 入职调整期 巩固稳定阶段 创新成熟...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点梳理
段 新手 进步的新手 胜任型 精通型 专家 3 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 1 职前培训 是教师从事专业工作的重要基础阶段,是入职前的准备阶段。1 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 2 开展微格教学 3 进行专门训练 4 烦死教学经验。5 教育研究的基本步骤 6 制定教育目的的依据 教育目的的影响因素 1 社会...
考点25知识整理 教学
考点25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知识框架。1.了解19世纪以来西方文学的主要成就。提示 对 理性王国 失望的背景下产生,政治上反对封建制度,创作风格上刻意塑造特点鲜明人物形象的一般是浪漫主义文学 深刻剖析社会生活本质,揭露和批判社会中的罪恶现象的一般是现实主义文学 反映现代西方人心灵的迷惘和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