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特殊句式

发布 2021-04-21 13:04:28 阅读 4708

一、判断句:

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表示判断的句子,叫判断句。

1、“…者……也”式。

如: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2、“…者……”式。 “者”不译,只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加判断词“是”。

如:柳敬亭者,扬州之泰州人,本性曹。

3、“…者也”式。

如: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4、“…也”式。“也”不译,翻译时只在主谓之间加“是”。

如:和氏壁,天下所共传宝也。

5、“…式。译成现代汉语时,只需在主谓语之间加“是”。

如:刘备,天下枭雄。

6、“…为……”式。

如: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司马迁《鸿门宴》)

7、用“乃、即、则、皆、必”等副词表示肯定判断,用副词“非”表示否定判断。

如:①今公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范仲淹《岳阳楼记》)

8、用“是”作判断动词,文言文中也有,但出现较晚并且少见。

如:巨是凡人,偏在远郡。(司马光《赤壁之战》)

二、被动句。

1.“谓语 + 于……”用介词“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表被动。

如: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触龙说赵太后》)

2.“见+谓语”在动词前边用“见”表示被动。

如: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司马迁《屈原列传》)

“见+谓语+于”:把动作行为的主动者介绍出来,在动词后加介词“于”。

如: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3.“受 + 谓语”在动词前用“受”字来表示被动,如:(1)有罪受贰。

如果需引进主动者,就构成了“受+谓语+于”的形式。

如:(2)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4.“为 + 动词”在动词前边加介词“为”。

这种句式的“为”和“见”不同:“见“是助词,不能带宾语,所以它总是紧挨着动词;“为”是介词,它可以紧挨着动词(省略了宾语),也可以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

如: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

5.“为……所……”式。用“为”引进主动者,谓语前再加“所”,表被动。

如: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苏洵《六国论》)

“为”的行为主动者有时不出现,或被承前省略了,变为“…为所…”

如: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司马迁《鸿门宴》)

6.“被 + 动词”

如: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三、省略句。

1.省略主语。

1)承前省。

廉颇为赵将,(廉颇)伐齐,大破之。

永州之野产异蛇,(异蛇)黑质而白章,(异蛇)触草木,(草木)尽死。

2)蒙后省。

沛公谓张良曰:“…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司马迁《鸿门宴》)

3)对话省。

(孟子)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王)曰:“不若与人。”

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今日这事)甚急。”(司马迁《鸿门宴》)

2.省略谓语。

1)承上文谓语而省略,如: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为乐)。(司马迁《鸿门宴》)

2)蒙下文谓语而省略。

如: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追之),又请杨子之竖追之。

3)喻省略,即根据上下文一看便会明白省略的是什么。

如:后公改(任)两广,太监泣别,赠大珠四枚。

3.省略宾语 (所省多是代词“之”。)

1)省略动词后的宾语。

如: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之)以事。

2)省略介词后的宾语。

如:成视,庞然修伟,自增惭怍,不敢与(之)较。

4.省略介词。

古文中常常省略介词“于”,还有介词“以”“自”等,这些介词与后面的宾语组成介词结构,当这个介词结构作补语时,这个介词常常被省掉。

1)省略介词“于”,如:荆州之民附操者,逼(于)兵势耳。(司马光《赤壁之战》)

2)省略介词”以”,如:试与他虫斗,虫尽靡;又试之(以)鸡,果如成言。

3)介词“自”也可省略,如: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自)白帝,暮到江陵。(郦道元《三峡》)

四、谓语前置(通常出现在感叹句和疑问句中。)

如:①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五、宾语前置。

1.动词宾语前置。

1)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置于动词前。所谓否定句是表示否定的句子,即凡句中有否定副词“不”、“弗”、“未”、“非”、 否”、 毋”或表示否定的动词“无”或无定代词“莫”,这种句子叫否定句。如果它的宾语是代词,一般放在动词谓语之前。

如:世溷浊而莫余知兮,吾方高驰而不顾。(屈原《离骚》)

2)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放在动词谓语之前。

在古汉语里,使用频率高的疑问代词为“何”字,其他还有“谁、孰、恶、安、焉、胡、奚、曷”等,它们作宾语时,也放在动词谓语之前。

如:①良问曰:“大王来何操?” 司马迁《鸿门宴》)

沛公安在?(司马迁《鸿门宴》)

3)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到动词前,以加重语气。

如:①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韩愈《师说》)

去我三十里,惟命是听。

表示动作对象的单一性和强调宾语,往往用“唯(惟)……是……”和“唯(惟)……之……”等格式,可将副词“唯(惟)”译成“只”“只是”或“专”“一定”等,而助词“之”“是”是提宾的标志,不译。如:成语“唯利是图”“惟命是从”“唯你是问”“唯才是举”等,就是这种格式。

2.介词宾语前置。

常见的介词有“于”、“以”、“为”、“与”、“从”、“自”、“向”等,它们往往与后面的名词或名词短语结合,组成介词结构。这些在介词后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叫介词宾语。

1)疑问代词作宾语,一般放在介词前。

王问:“何以知之?”

微斯人,吾谁与归?(范仲淹《岳阳楼记》)

2)介词宾语不是疑问代词,但是为了强调它,也放在介词的前面,这种情况最常见。

余是以记之。

一言以蔽之。(成语)

3)介词宾语是方位词,也放在介词的前面。

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司马迁《鸿门宴》)

六、定语后置。

1.构成“中心词﹢定语﹢者”。(相当于结构助词“的”。)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荆轲刺秦王》)

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2.中心词﹢之﹢定语﹢者”。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韩愈《马说》)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苏轼《石钟山记》)

3.中心词﹢而﹢定语﹢者”:

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张溥《五人墓碑记》)

4.“中心词﹢之﹢定语”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劝学》)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范仲淹《岳阳楼记》)

七、介词结构后置。

1. 状语后置:(介词结构“于……”常放在谓语动词后作补语,翻译的时候,就把它作了状语)

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2. 后置状语:(介词结构“以……”放在谓语后)

乃取蒙冲斗舰十艘,载燥获枯柴,灌油其中,裹以帷幕。(司马光《赤壁之战》)

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文言语气固定句式。

一、表陈述语气。

1.“有以”“无以”,分别译为“有用来……的办法”“没有用来……的办法”。

如:袁人大愤,然未有以报也。(《书博鸡者事》)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荀子《劝学》)

2.“有所”“无所”,分别译为“有……的人(事、物)”“没有……的人(事、物)”。

如: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司马迁《鸿门宴》)

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司马迁《鸿门宴》)

3.“何以”,表示询问行为所凭借的方式。方法,译为“凭什么”“依据什么”。

如:君何以知燕王。(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4.“比及”译为“等到……的时候”。

如: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5.“以为”、“以……为”,译为“认为”、“把……当作……”用……做……”

如: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苏轼《石钟山记》)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苏洵《六国论》)

6.“…之谓也”“其……之谓也”,译为“说的就是……啊”。

如: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庄子·秋水》)

其李将军之谓也。(司马迁《史记·李广列传》)

7.“不亦……乎”,译为“不是……吗”。

如: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论语》)

8.“非……不得”,表强调,译为“非……不可”。

如:则谓非草木不得。(《芙蕖》)

二、表疑问语气。

1.“如何”“若何”“奈何”,分别译为“怎么”“怎么样”“怎么办”。

如: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2.“如……何”“奈……何”“若……何”,表示对事情不知道如何处置、对付,译为“对……怎么样”

对……该怎么办呢”。

如: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

西门豹顾曰:“巫妪、三老不来还,奈之何?”(西门豹治邺》)

则较死为苦也,将若之何?(林觉民《与妻书》)

3.“何……为”“何(奚)以……为”,译为“要(拿、用……做(干)什么呢”或“怎么(为什么)用得着……呢”。

如: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司马迁《鸿门宴》)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逍遥游》)

4.“何以……耶”,译为“怎么能……呢”。

如: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种树郭橐(tuó)驼传》)

三、表反问语气。

1.“况……乎“,译为“何况……呢”。

如: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苏轼《石钟山记》)

2.“岂……耶”“岂……乎”“独……哉”,可译为“难道……吗”。

如:赵岂敢留璧得罪大王乎?(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耶?(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独畏廉将军哉。(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5.“安得……也哉”,译为“怎么能够……呢”。

如:安得使予多暇日,……以疗梅也哉。(龚自珍《病梅馆记》)

6.“安……哉”,译为“怎么……呢”。

如: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张溥《五人墓碑记》)

7.“况……欤”,译为“何况……呢”。

如:况草野之无闻者欤。(张溥《五人墓碑记》)

8.“无乃……与”,译为“难道不是……吗”。

如: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9.“何……之有”,译为“有什么……呢”。

如: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司马迁《史记·魏公子列传》)

姜氏何厌之有?(《郑伯克段于鄢》)

四、表感叹语气。

1.“何其”“一何”,译为“多么”“何等”。

如:泣下沾襟,何其衰也。(欧阳修《伶官传序》)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杜甫《石壕吏》)

文言句式特殊句式

四 主谓倒装句。古汉语中,有时为了强调和突出谓语的意义,在一些疑问句或感叹句中,就把谓语提前到主语前面。例如 1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游山西村 足鸡豚 是 鸡豚足 的倒装,谓语前置,可译为 鸡 猪丰足 2 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全句是 汝之不惠甚矣 位于前置,表强调的意味,可译为 你...

文言特殊句式

1 判断句。1 不用语气词,完全由词序来体现。例如 此人力士。2 用 为 联系主语和谓语,表示判断。例如 马超 韩遂尚在关西,为操后患。3 用 是 表判断。例如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巨是凡人,偏在远郡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4 用副词 非 乃 即 则 等表判断。对否定判断学生常易忽...

文言特殊句式

现代汉语习惯的常规语序,一般为 主 谓 宾 定 状 中心词 即主语在谓语前,谓语在宾语前,修饰语在中心语前 但有时因修辞 强调等的需要语序会发生变化。一 判断句。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 情况 事物之间的关系做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1 用 者 也 表判断。这是判断句的典型形式,者 表示提顿,也 表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