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设计方法初探。
—五里镇四合九年制学校李运涛。
近几年,课堂教学改革成果斐然,各种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纷纷呈现。然而,一个根本的问题始终苦扰教学一线的教师——如何确定和设计教学目标。这个问题是课堂教学改革的首要问题,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
笔者就课堂教学目标的定位与设计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思考,试图比较全面地来阐述,仅限于和同行交流。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刨根问底”识目标。
我们谈及的教学目标,一般而言,应该具体到所教学科的学期,单元,甚至具体到课时的目标任务。这些目标的确定,其实是有依据的。 教育部门为什么要设置这一课程?
这一课程在某一学段要完成的任务是什么? 国家教育主管部门是有详细的规划安排的。因此,我们可以把教学目标划分为四级目标:
a:教育方针——一级目标 b、基础教育——二级目标。
c、学科课程标准——**目标 d、学期单元课时——四级目标。
从这个划分层次上,我们可以这样表述课堂教学目标:在国家教育方针的指导下,明确基础教育这一学段的教学任务,依据课程标准,确定这一学期,这一单元完成的教学任务,采用适当的方法,引导学生理解运用相关知识,掌握一定的**技能。这样一来,我们**教学目标,就是狭义的课堂教学目标。
一)课堂教学目标确定的过程。
1、课堂教学目标的确定,首先要分析这样四方面因素:学习者分析(教学对象分析);学习内容分析;学习需要分析;教学环境条件分析。
2、依据学情,运用现有的学习资源,我们可以设定一个适当的目标教学目标。(确立教学目标——我们要到**去?)
3、教学过程设计(学习活动设计、教学策略设计,导向学习目标——我们怎样到**去?)
4、教学评价设计(评估目标——我们是否到了那里?)
二)、当前教者确定教学目标的途径及存在问题。
存在的突出问题。
1、学习内容不明确,教材编什么,教什么,不清楚为什么在这学段、这一单元教这个。
2、教学目标的设计行为主体错位:
例:、《春》的教学目标设计条。
、培养准确、生动地用词造句能力,引导学生划分文章的结构,用两个字的词语概括每部分大意;
③、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怀,教育学生珍惜时间,刻苦学习。
行为主体全是教师,而不是学生,它们只表明了教师的教育意图,而不是对“学生通过教学应该达到的行为状态”的表述。
3、行为动词模糊,既不能体现学习过程,也无法评价学习效果。
例:《敬畏生命》的教学目标。
1、 培养学生默读的习惯,整体感知课文;
2、 理清文章思路,归纳中心思想;
培养、理清、品味、理解这些行为动词千篇一律,既然理清思路、归纳中心是初一学生必须掌握的阅读能力,就应该认真分析掌握这些能力还需要哪些先决技能,在什么基础上理清,怎么才算理清了。《敬畏生命》中有些语句谈到了深刻的生命体验,初一学生的生活经验、反观自身的能力等一系列学生特征,能否帮助他们理解这些语句,恐怕需要教师做一些铺垫和引导,笼统地说一句“理解作者对生命的感悟”,怎样去理解,理解了没有,看不出教师组织学习的方法,也难以测量学生理解的程度。在实际中很难操作,必然使教学目标落空。
修订为:1、默读课文,画出表现作者情感变化的词语,说说作者所见的情景引发了什么思考。
教学目标的设计、确定、编写直接反映出教师对课标的理解、对教材的把握、对学生情况的判断以及对教学过程的构思。教学目标的盲目随意,行为主体不明,行为指向不准,直接导致课堂教学低效甚至无效。
二、浴火重生建目标。
1、 根本依据——课程标准重要依据——教科书。
必要依据——学习者的特征辅助依据——教学条件。
2、教学目标设计的准备过程。
、选定课题:
主题内容是教学目标的核心,一般包括章节内容,单元内容,专题内容。
、选定课型:课型是完成课题内容的载体,根据不同的内容,选择新授课、单元小结课、专题复习课、习题课等。
、研读课标。
a、研读课程内容标准。研读课程标准中相关内容标准,找出标准中有关目标定位的核心概念。
b、研读课程目标。重点就三维目标的相关表述,找出其与本课内容的内在联系,剖析分解概念和行为动词。
c、研读教学实施建议,总体构思教学设计。
3、研读教材。
、研读教材知识呈现顺序,分析编排意图,找出内在逻辑关系。
、研读教材内容,分析重点关键。
4、研究学生。
、分析学生知识基础,确定教学起点,初定教学难点。
、分析学生学习兴趣、动力、态度、意志等非智力因素,初定方法过程目标。
5、分解目标。
对核心概念(课程标准中有描述)和行为动词(课程标准附录部分有关行为动词的分类)进行扩展剖析,形成具体教学目标(学习目标)
、确定知识目标 ②、确定能力目标
、确定方法目标 ④、确定情感目标。
三、按部就班叙目标。
目前公认的表述教学目标的四个要素称之为:
a.行为主体、b.行为动词、
c.行为条件、d.表现程度。
1、行为主体——必须是学生。
行为主体指实现教学目标时学习行为的执行者(属于对象的表述),前文谈到,它应该是学生而不是教师。虽然我们在表述目标时,有时可能省略行为主体,但目标指向的必须是学生。如“观察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虽然省略了主体,但教学目标指向的对象是学生这一点是明确的。
2、行为动词——可测量。
行为动词用来描述学生在实现教学目标时的确定行为(属于行为的表述),即说明通过教学后学生能做什么。表述的基本方法是使用一个动宾结构的短语,动词说明学习的类型,宾语则说明学习的内容。如“能解一元一次方程”“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数”。
它可以分为含义明确的动词和含义含糊的动词两种。
含义明确的动词如“描述”、“说出”、“辨别”、“观察”等,具有可操作、可观察、可检测的特点;
含义含糊的动词如“知道”、“了解”、“理解”、“喜欢”等,较前者难于操作和评价。
上文谈到,为了有效提高教学目标的客观性和可操作性,应尽可能选用那些意义明确、易于观察的行为动词,避免使用“领会”、“了解”等难以观察的行为动词行为指向要明确。
在实际的教学目标表述中,我们通常在行为动词后面加上宾语形成一个动宾结构的短语。动词说明学习的类型,宾语则说明学习的内容。
案例:“**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在这样的动宾结构描述中,宾语部分是与物理学科内容相关的核心概念,可以从教学内容中加以把握。
3、行为条件—为了便于评价而设置的条件。
行为条件指影响学生产生学习结果的特定的限制或范围(属于条件的表述),即说明学习者在什么情况下表现行为。也指明了在何种状况下对教学活动进行评定。
条件一般包括环境、设备、时间、信息以及同学或老师等有关人的因素。
对行为条件的表述有4种类型:
一是允许或不允许使用手册与辅助手段,如“可以(或不可以)使用物理手册”;
二是提供信息或提示,如“根据密度表,说出……”能在方格纸上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描述物体的位置” “通过实例,体会反证法的含义”
三是时间的限制,如“在5分钟内,能做完……”
四是完成行为的情景,如“在课堂讨论时,能叙述……要点”。“在教师的指导下……”
4、表现程度(属于标准的表述)
表现程度也叫行为标准,指预期的学生课堂表现和学习结果所要达到的最低表现水准。用以评量学习表现或学习结果所达到的程度。标准的说明可以定量或定性,也可以二者都有。
行为标准通常是规定行为在熟练性、精确性、准确性、完整性、优良性、时间限制等方面的标准,所以其表述常常与“精确到什么程度”“至少百分之几正确”“在多少时间内完成”等问题有关。
行为标准通常可以采用以下三种方式:
①用完成行为的时间来衡量行为的质量,例如“三分钟内完成”;
②用完成行为的准确率来衡量行为的质量,例如“准确无误”;
③用完成行为的成功特征来衡量行为的质量,例如“90%的学生”。
案例。例1.通过实际测量(行为条件),所有学生(行为主体)都能准确地(表现程度、行为标准)说出(行为动词)人体的正常温度。
例2.在**前(行为条件),一般学生(行为主体)都能够(表现程度、行为标准)拟订(行为动词)简单的科学**计划和实验方案。
例3. 初中二年级学生(对象a行为主体),在观察实际的云或**云的**时候(条件c行为条件),应该能将卷云、层云、积云和雨云标记出来(行为b行为动词),并且至少有80%的标记是正确的(标准d行为标准)。
例4.在与同学的交往中(条件),学生(主体)能复述(行为动词)他人的主要观点(表现程度)。
例5.在热胀冷缩实验中(条件),每个实验小组(主体)能通过正确的实验操作(行为),填写出实验报告(程度)。
需要说明的是,根据具体情况,并不是所有的目标表述都一定要全部包含四个要素,但行为动词是一定要具备的中心要素,描述行为的动宾短语(行为动词+核心概念)也是必须具备的基本成分。
案例:比如下面的两个例子:
例1. 在获得密度概念的过程中(行为条件),体验(行为动词)多变量分析的方法和用比值定义物理量的思想方法(核心概念)。
例2. 通过实验**平面镜成像的规律(行为条件),获得(行为动词)发现成功的愉悦体验,领略物理理论的和谐(核心概念)。
四、咬文嚼字定目标。
一)、例谈目标研究流程。
案例1:散文阅读课《那树》(九年级下第三单元第2课第一课时)。
第一步:初定教学目标 (分析教材内容地位,依据教师用书中的教学建议,完成个人教学目标设计):
1)了解文章的行文线索,赏析文章凝练而蕴味深刻的语言。
2)理解本文的立意,把握散文的“神”,把握作者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思想和情感。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体会文章的内容;(运用默读、跳读、精读的方法品味那些能体现大树品质的描写片断,那些蕴涵了作者的情感,描摹大树悲惨命运的片断,在语言品味中把握文章主旨)。
4)了解人类文明的进步与自然生态之间的矛盾,增强学生环境忧患意识,树立学生保护环境的责任感。
第二步:修订教学目标:
1、研读课程标准相关内容。
基于 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设计
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设计方法初探。五里镇四合九年制学校李运涛。近几年,课堂教学改革成果斐然,各种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纷纷呈现。然而,一个根本的问题始终苦扰教学一线的教师 如何确定和设计教学目标。这个问题是课堂教学改革的首要问题,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笔者就课堂教学目标的定位与设计进行了比...
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设计之思考
作者 谌建民。文教资料 2017年第08期。摘要 新课程标准取代以往的教学大纲成为指导中小学教育教学的纲领性文件,为教学发展提供了良好契机,而当前地理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对教学改革提出了新的挑战。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设计上应该注意理解三维目标的整体实现和部分实现 区分 技能 目标与 过程与方法 目...
基于课程标准下的教学目标的设计
胡跃源。一 教学目标的理解。1 教学目标是什么?教学是一种有目的 有计划的活动。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归宿。它是教学的灵魂,支配着教学的全过程,并规定着教与学的方向。教学准备的核心就是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师综合考虑各种资源和影响因素,并作出各种决定,进而形成相应的方案。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