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写作法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发布 2021-03-14 12:36:28 阅读 1506

摘要:本文讨论了过程写作法的理论基础、实施过程以及在sefc 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写作的本质与目的过程写作法任务型教学高中英语写作教学。

一.问题的提出。

五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发明了文字与写作,这使得人类的交际活动产生了质的飞跃,从此它不再受到空间与时间的限制,文明得到了更大程度的延伸和发展。在社会生活高度信息化和全球化的今天,随着现代化的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写的技能显得越来越重要,因此,在基础教育阶段中,培养学生的写的能力,从而促进学生英语的综合运用能力的提高,是《全日制普通高中英语教学大纲》提出的目标之一。

全日制普通高中英语教学大纲》在写的方面做出了两方面的要求,即听写能力和基本写作能力,其中关于写作能力,大纲的较高要求是:在给出提示的前提下,在30分钟内写出80—100个词的短文。自从高考试卷**现按此要求命题的书面表达题之后,师生们也因其高分值给予了足够的关注。

然而尽管学生写的不少,老师批的不少,学生的写作能力还是相对滞后。在nmet2002的书面表达的答卷中,较集中地反映了高中生写作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

1. 审题能力差: 题中明明要求是客观陈述,而不少考生反复写到:i think….in my opinion….

2. 篇章结构混乱,没有层次,衔接能力弱: 在考题中,考生被要求按**的内容写清正反方的观点,于是不少考生一会儿写写正方,一会儿写写反方,东一枪,西一炮, 思维显得混乱不堪。

3. 语言表达错误多:主要表现在词汇匮乏,套用母语生搬硬造,语法错误多。如:

把“门票收入可购新花木”表达成“the money can buy new flowers and trees”等等。

高中生写作能力的滞后,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写被认为是听、说、读、写中最困难的一种语言技能:“写的技能不是一种自然活动,所有身心健康的正常人都能学会说一种语言,而人们只有在受到教育的情况下,才能学会写,这是说与写的关键差异。”(white 1981:

2)。bell和 burnaby(1984)也指出:写是一种非常复杂的认知活动,期间写作者必须显示同时控制各种因素的能力,就句子而言,要控制句子的内容(content),形式(format),结构(structure),词汇(vocabulary),标点(punctuation),拼写(spelling)和字型(letter formation); 就篇章而言,写作者必须要考虑谋篇(structure)、综合信息(integrate information)、连接(coherence)等问题。

其次,二十世纪以来,结构—生成语言理论风行一时,“从de saussure 到chomsky,似乎在那个时代有足够的理由轻视笔头语言而重视口头语言。”(brooke & grundy)笔头语言甚至被认为就是口头语言的书面化。因此,长期以来,写作教学是一块被忽视的领域。

再则,tim bowen 在他的“writing --the forgotten skill” 一文中,也讲到了写作训练在课堂上被忽视的一些原因,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时间:师生们认为在课堂上写作费时太长,得不偿失;而写作课产生的习作的批改耗时巨大,会让本来已忙得不可开交的老师平添了许多工作量,这使得老师有意无意地避免上写作课。

另外,现行sefc课堂写作教学过程中本身存在着一些问题:

1. 写作教学本身没有按认知规律进行,缺乏系统性,层次性,条理性。高一高二一带而过,高三随着高考转,老师习惯于押题,学生也跟着写,于是各个层次的写作练习无序相间,总体上杂乱无章,影响了总目标的实现。

2.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教师中普遍存在着“重成品轻过程”的观念,对学生的写作,教师把精力主要集中在对学生的“成品”进行批改上,特别是语言错误的修改,而忽略了对学生在整个写作过程中的指导。

正是上述的一些因素,导致了高中生总体写作水平提高不快的现状。要改变这种状况,中学写作教学不仅要更新方法,更需要更新的是理念。

2023年,国家教育部颁布了《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上面明确提出:“倡导任务型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感受、体验、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这为我们在高中写作教学中过程写作法(process approach)的应用提供了依据。

二. 理论基础。

一).写作的本质与目的:

写作,与说一样,是人类相互交往过程中一种重要的信息的输出手段。因此,从本质上讲,它是一种交际。同时,在写作的过程中,作者一开始只是有一个模糊的概念,正是通过写作的过程,才不断地使自己的观点、文章不断地清晰、完善起来, 因此写作又是一个认知和学习的过程。

写作的目的有三个:(1)跨越时间和空间与别人交流,如:留言和写信;(2)存储信息以防忘记,如:

在购物前写下购物清单;(3)清理总结自己的经验经历,如:记日记、写读书心得等等。

如此看来,写作能力是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技能。

在《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六到八级写的目标描述分别如下:

六级:1.能用恰当的格式写便条和简单的信函。

2. 能描述的任务或事件,并表达自己的见解。

3.能以小组为单位把事件改编成短剧。

4.能用恰当的语言书写不同的问候卡。

5.能给朋友、笔友写信,交流情感和信息。

七级:1.能用文字及图表提供信息并进行简单描述。

2.能写出常见题材的短文,如报告或信函。

3. 能描述人物或事件,并表达自己的见解。

4能填写有关个人情况的**,如申请表、求职表。

5.能做简单的书面翻译。

八级:1. 能写出连贯且结构完整的短文,叙述事情或表达观点和态度;

2.能根据课文写摘要。

3.能在写作中做到文体规范、语句通顺。

4. 能根据用文字及图表提供的信息写短文或报告。

由此可见,高中阶段的写作教学是一种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写作能力的培养。在这种简单的篇章写作教学中,教师应着重培养学生运用英语思维及写作的能力,注意英语的表达习惯,尽力避免汉译英式的写作习惯,力求不带母语的痕迹。汉译英式的写作习惯可能在应试时有一定作用,但不利于培养学生真正的英语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

过程写作法(process approach)的诞生,无疑给英语写作教学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这种教学法强调写作者在教师的帮助下通过感受、体验、参与和合作来完成整个写作过程, 从而全面提高英语写作能力。

二).过程写作法的内涵。

近来,写作教学基于不同的理论根据,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教学方式。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成品写作法(product approach),它侧重的是:“what h**e you written ?

”what grade is it worth?” 以此为出发点进行的教学模式是: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各种类型的范文进行从词到句、从句到段、从段到篇章的抄写和模仿, 最后教师进行批改、打分。

采用这种方式的教师关注的是最终成品的可读性、语法是否正确、是否符合篇章构成的规则。初学者可能会因为有模式可套用而感到安全,教师也觉得省时间、有效率,但久而久之,一旦模式形成,学生的思维难以发散,不利于写作水平的真正提高。

而另一种方式过程写作法(process approach)则在强调成品的同时,把重点放在“how are you writing it?” how can it be improved?”即写作的过程。

自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起,在zamel 、raime 等等先行者的影响之下,过程写作法在美国由第一语言课堂进入第二语言课堂。它的理论基础是flower&hayes 的认知论及halliday的社会语言学。过程写作法已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虽然在细节上各有不同,总体上说来,process writing的写作过程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写前阶段(pre-writing)、写作阶段(in-writing)、评价阶段(evaluation)。写前阶段内容包括语言输入(language input)、激发思维(generating ideas) 、确定主题内容(focusing)、进行构思(structuring)等,初步形成腹稿。写作阶段包括打草稿(drafting)、修改调整(reviewing & editing),写出初稿。

评价阶段主要是作者通过作品的发布(publishing)、接受自我评价与被评价(assessments)后,进一步完善思路,使作品能更好的表达写作者的意图,同时也促进了思维能力的发展。根据语言学家的研究成果,它的大体框架如下:

white and arndt's (1991) diagram of process writing

arrows added by clare furneaux)

如图所示,过程写作法的整个过程不是线性(linear)的,而是一个循环往复(recursive)的过程(zamel 1982)。教师在整个过程中是一个“操纵”者,学生的活动的参与者,帮助者,作品的评价者之一,他的作用是引导学生通过合作、参与、感悟、创造、想象等方式完成写作过程,从而真正理解写作是交际,写作是学习,享受成功的快乐。

三.过程写作法的应用。

(一). 过程写作法的应用原则:

过程写作法是任务型教学在写作教学领域的延伸,学生学习的原动力是信息差(information gap),教师通过对学生的需要进行分析(need analysis),设计一系列的任务,让学生在参与、合作中完成任务,促进学生实际写作能力的提高。正如我们在上面提到的,写作是一种真实的交际过程,它具有任何交际活动所具有的特征:直接性、真实性和互动性,同时它又是一个认知和学习的过程。

为培养真实的交际能力,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过程写作法的课堂要注意以下的原则:

1. 真实性。它包含两方面的内涵: (1)写作的话题应该是源于学生所熟悉的生活的。

(2)通过写作课应该获得的是能在日常生活中学以致用的能力。因此,这种训练应该涵盖各个方面:不仅是内容(主旨、篇章结构)、技巧(遣词造句、连接),还应该是外在形式(拼写正确、书写工整等等)。

2. 趣味性。南佛罗里达州大学心理学教授 .keller提到学习动机的模式为:

a(attention注意力) r(relevance相关性) c(confidence信心) s(satisfaction满足感).几乎每一个写作者都有为一次索然无味的命题作文绞尽脑汁、无话找话的经历,因此,练习写作时,让学生关注于他们有兴趣的话题,激活他们的思维,是写作过程得以延续的关键所在。

3. 合作学习。 以任务为中心的过程写作课堂强调学生的主体参与及合作学习。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两人或数人小组活动、讨论、相互批改、评价,可以在轻松的气氛中,激发出写作的兴趣,彼此交流,互相促进。

这样的学习方式既有利于他们的智力的开发,又大大提高了他们的自主学习和与人合作的能力。

4. 关注读者对象。写作不是一种个人行为。它具有社会性和交互性。

正是因为读者的存在,写作才有了意义。过程写作法强调写作者在动手写作前,要明确考虑到读者对象,在写作过程中,读者的参与是很重要的。

过程写作法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 杨娟。中学课程辅导 教师教育 上 下 2019年第12期。摘要 在新课程改革的教育背景下,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改变了传统的教育观念,剔除了传统课堂教学中的 传授法 教学。在高中英语的实际课堂教学中,写作教学是教师需要重点关注的教学方面。在新课改的教学理念中,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教师不仅需要引导学生学习...

过程写作法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向经验交流 年 月 文 王。艳。摘耍 为了将英语写作新课程标准的教学方法进行运用,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在写作中将国外的过程写作教学法引进英语写。作中,这种方法与传统的结果写作教学方法相比有很大的改变。在高中的英语教学过程中运用过程教学法,能够加强学生写作意识,并增强学生英语学习的主动性,从而让学生对...

过程写作法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 为了将英语写作新课程标准的教学方法进行运用,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在写作中将国外的过程写作教学法引进英语写作中,这种方法与传统的结果写作教学方法相比有很大的改变。在高中的英语教学过程中运用过程教学法,能够加强学生写作意识,并增强学生英语学习的主动性,从而让学生对写作充满信心,进而有效地提高高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