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习 导学 讲解”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发布 2021-03-11 11:14:28 阅读 9271

“预习-导学-讲解”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王翠英。摘要:

在传统的地理课堂教学模式中,学生的地理学习动机不强、积极性不高,因此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非常重要。本文尝试实施一种“预习—导学—讲解”课堂教学模式,研究怎样精心设计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使学生饶有兴趣地预习。根据学生认知水平,设计导学提纲,引导学生实现自主学习。

课堂教学重心前移,学生的问题、疑难、矛盾得以提前暴露、展现,使教师的讲解很有针对性,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效率,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预习、导学、讲解、主动学习、互相学习、指导者。

初中的学生总把地理作为“副课”来看待,因此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并不高,平时很少主动学习地理。绝大多数学生除了完成教师指定的作业外,从不课前预习课本、课后复习当天所学的地理知识。学生的地理学习动机不强、积极性不高,使得相当多的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地理学习习惯,课堂上只习惯于做容器、依赖于教师的搀扶,学习效率很低;有的同学甚至一点不学,还捣乱课堂纪律。

上述情况导致了我校学生地理成绩不理想,课堂上师生之间的互动不够等。残酷的现实使我们认识到,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是唯一的出路。因此我校地理组实施了一种“预习—导学—讲解”课堂教学模式,以期取得较好的效果。

具体操作步骤。

一、精心设计导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以往的地理课堂普遍存在着两种引入新课方法。一种是“讲”法,即“同学们,今天我们讲……”同学们,现在老师讲……”这样就把师生互动的教学活动引向“老师讲学生听”的单向活动。

还有一种是“翻书”法,即“同学们把书翻到……页,把这节课的重点划下来。”把以地图教学为主的地理课变成看书、划书枯燥的文字教学课。兴趣是成功的沃土,是学生发展思维的巨大动力,有了兴趣,就有了全神贯注的积极思维,有了兴趣,就有了探索奥秘的勇气和毅力。

有了兴趣,学习就成了执着的追求,所以,应把激发学生兴趣和求知欲,作为教学的首要环节。

杨振宁明确地指出:“成功的真正秘密是兴趣”。因此,一堂课的开始把握好学生的兴奋点尤为重要,不夸张地说,一节课的开头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这节课的成功与否。

绪言课上我从学生最熟悉的事物入手进行启发谈话:“同学们,你们认识自己的家吗?认识你的妈妈吗?

……我明知故问,使课堂里响起了阵阵笑声。然后,我话锋一转,严肃认真地指着地图说:“祖国就是我们的妈妈,祖国就是我们的家。

同学们,你们认识她吗?你们知道我们的祖国有多大?有多少个民族?

有多少人口?有哪些名山大川、农产、矿产?从今天起,老师将带领同学们去畅游我们的国家,去认识我们的祖国妈妈。

”这样一讲,同学们豁然开朗,热爱祖国、热爱地理学科的情感油然而生。在这个基础上,再用**、幻灯等形象材料,给学生介绍地理课丰富多彩的内容,启发他们联系实际,讨论地理知识在日常生活和祖国建设中的作用。学生从最熟悉的春游、秋游,衣食住行一直到我国的改革开放、卫星上天等,明白了这些都离不开地理知识。

学生听得津津有味,惊奇地睁大了眼睛,具体地感受到地理知识是有用的有趣的,学习地理是切身的需要,是祖国建设的需要,萌发出学好地理的愿望。

还可以根据学生特点选择一些学生易接受的,日常学习生活中喜闻乐见的形式、内容,如漫画、电影、电视镜头、新闻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求知欲。可采用歌谣法、地理故事、地理游戏等趣味较强的教学方法导入新课,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诱发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兴趣。通过实践找准兴奋点,特别是提出的一些疑问,学生在课堂上总不断地想找到答案,揭示规律,从而提高课堂效率,这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

二、学生自主阅读预习环节。学生在课下没有预习的习惯,如果学生连课文都没有看,就直接进入各种活动安排,根本不知道老师的着力点在什么地方。因此有必要让学生自己去看一看课文,读一读材料,议一议活动,这样既可以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对所要讲的内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也方便了教师的悉心安排。

首先,布置预习课文的作业,明确要求将预习的提纲写到笔记本上;然后,检查学生的预习笔记,了解其预习的情况。教师针对预习的结果,给予指导,并对预习效果比较好的学生予以表扬,以调动学生预习的积极性。在适当的时候,老师可让预习效果突出的学生讲一讲课,可以提高他的预习兴趣,也让他自己发现预习的问题与不足,同时,也会促进其它学生预习的热情。

这样要求时间长了的话,学生就会自己体会到预习的好处,并主动去预习课文,养成良好的习惯。

这一环节教师要大胆的“放”,因为只有大胆的“放”,才能唤醒学生沉睡的自主意识,激活学生的参与意识,使课堂上“学生为主体”真正落到实处。同时,“放”可以为教师了解学生阅读方法、学习习惯、学习态度提供真实可靠的信息。

三、自学指导环节。课前,教师将教学目标中要求学生识记的内容,设计一套自学思考题,学生通过看书,回答每个问题,并记住这些内容,这样识记的任务就完成了。要求学生识记的内容既包括文字系统,也包括图像系统。

图像系统要求学生能添出图中主要的地理事物,主要解决图中“是什么”的问题。教师对于教学目标中要求学生理解的问题,设计出另一套自学思考题,例如,分析各地理事物之间的联系,分析地图反映的基本原理,解决图中“为什么”、“怎么样”的问题等。如教学《黄河》一课,在学生了解了黄河源流概况和上中下游特点后,提问:

1、历史上黄河成灾的祸根在**?2、祸害表现在什么地方?3、**黄河的关键在**?

4、假如你是水利工程师应该怎样综合治理?5、请各位“工程师”提出新的设想,拿出高见。……课堂气氛顿时热烈起来,把学生的思维推向高潮。

这些问题有的学生能自己解决,有的需要老师的指导,因此,教师的指导必不可少,导学能使任务具体明确。此环节将学生推向了学习舞台的中心,教师不再是滔滔不绝地讲课,而是在学生学习遇到困难时加以点拔,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教师成了学生活动的策划者和指导者。

四、讨论、**环节。通过第。

二、第三个环节,教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哪些是共性的哪些是个性的,有了一个准确的了解。例如:根据“万事具备,只欠东风”这句话推断赤壁之战不可能发生在()a.

春季b.夏季c.秋季d.

冬季。这是一个共性的问题,本意是要借助于“火烧赤壁”这一典故,讨论我国季风气候的特点,我国冬季盛行西北风,夏季盛行东南风,春季和秋季则东南风和西北风都有可能。把这样共性的问题拿出来让全班同学讨论、**。

让他们去推导、去思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多给学生创造交流、活动、实践的机会,让他们在民主、平等、自由的氛围中获得知识、得到发展。

五、讲解、归纳总结环节。新课改强调自主、合作、**,但也并不否认教师讲解、归纳总结的作用。课堂教学重心前移,学生的问题、疑难、矛盾得以提前暴露、展现,使教师的讲解很有针对性,可最大限度提高课堂效率。

讲解时要力求栩栩如生、情趣盎然、言简意赅。教师主要从这些角度来讲解、归纳总结:1、归纳列表:

用精练、醒目的**,把很长的文字叙述简化,使其重点突出,一目了然。2、按照地理知识体系,把分散的知识点联成完整的知识结构树,使学生不成熟的点状思维串连成串,上升到新的高度。3、典型例题的讲解:

选择那些对巩固重点知识有利、题型灵活利于发展学生能力的典型题,分析其解题思路,让学生掌握解题方法。4、把知识变成顺口溜让学生记忆:例如识记我国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长白山—武夷山,台湾山脉)时,用“大太太无靴穿,还经常上武台山”的顺口溜来记忆。

5、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容易出错的地方讲解强调一下。使学生学会了自主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充分了解自己,哪些地方不明白,应该怎样去学习,学生自己很清楚。

六、“互讲互考”和“达标检测”环节。这是最后一个步骤,对知识的巩固提高和迁移运用至关重要。我们探索用“互讲互考”和“达标检测”相结合的方式,教学效果较好。

先让学生通过小组互讲、互述、互考等形式灵活的方式,引导学生人人参与课堂交流,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实现生生互动。例如:亚洲一课中,老师提出四个问题:

1.亚洲的平均海拔高度是多少?2.

亚洲的相对高度有何特点?3.亚洲的主要地形类型有哪些?

4.亚洲的地形分布特点是什么?用这些问题引导学生互讲互考,这时,学生压力小,放得开,理解得深,知识掌握扎实。

然后出示各种练习题,让学生来练习和作答,以检测和巩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

预习—导学—讲解”课堂教学模式,将学生推向了学习舞台的中心,教师不再是滔滔不绝地讲课,而是在学生学习遇到困难时相机点拔,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教师成了学生活动的策划者和指导者。导学能使任务具体明确,利用导学案使学生养成预习的习惯,上课可重点讲解难点内容。

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注意地理教学中的“情感”因素。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过多注重了知识目标而忽视了情感目标。强调地理知识、强调记忆、缺乏地理情趣、缺乏生动活泼。

对于初中学生而言,学习动机、学习目的性还不强烈,兴趣是他们的学习驱动力之一。因此、地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首先应创设积极的学习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动力,提高学习的兴趣。学生只有在高昂的学习情绪和浓厚的学习兴趣的激发下,才能产生强烈的学习愿望。

从一定意义上讲,兴趣既是学习的原因,动力,又是学习的结果。当然,要保持和发展兴趣是不易的,这就必须在教学中根据内容多渠道变换思路,坚持教学得法的原则,用科学的、新颖的、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教学方法,多为学生提供新鲜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注意教学过程地图化。地图教学是地理教育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许多地理知识,学习者无须死记硬背,完全可以借助地图来掌握。

即使是地理基本原理的学习,也可以借助地图来学习、掌握。地图(包括地理图表和图象)是地理信息的重要载体。对初中生而言,是帮助其树立空间地域概念的基础,也是培养其地理思维的主要手段,所以,地图在一定意义上既是教具,也是学具。

地理教材中牵涉了很多原理图、示意图、综合景观图、系统联系框图、统计图表等。目的就是让我们把学生从以往的“文字题海”中解放出来,把培养读图能力看作培养学生地理实践能力的具体途径,把培养学生获得此项可以终生受用的地图能力,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地理教师要充分运用地图,从以往的只讲“理”,不讲“地”的教学现状中走出来。

三、注意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是人类传递知识的一次革命。在中学地理课堂教学中,利用电教**表现地理知识内容,改变了信息的传递方式,从常规的文字、地图来表现知识,扩大到以**并茂的各种图像来表现知识,直观性更强,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学生直接操作、演示、讨论,更容易使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人,使他们参与教学、主动学习、积极发展,有利于学生与教师的双向交流,有利于启发式、交流式教学的实施。现代信息技术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应用,还可以帮助教师解决重点、突破难点,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使抽象的问题形象化。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信息和资料的收集更加方便自如,学习方式由单一走向多样,使学习方法更加灵活,从而使学习成为快乐的事。

四、注意作业的设置应以动手实践为主。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设置作业:1、构思创新型。

这是一种最具创新个性的练习形式,它不仅锻炼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还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如为西部大开发献计献策、保护长江、黄河的措施、保护首都北京的绿色行动(预防沙尘暴)等。2、调查访问型。

这种类型作业的设置,是一种灵活、实用、难度较高的作业,能激励学生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人民生活水平的变化、土地类型的变化、河流污染的原因、本区人口年龄结构的组成、当地工业污染的原因及治理措施等等,都通过调查来完成。3、动手实践型。

这种类型的作业能提高动手操作的能力,有效地巩固提高所学知识。如在乒乓球上画经纬线;量算学校面积并按一定比例尺绘制学校平面图;进行中国省级行政区拼图游戏等等。上述作业所用时间长短不一,有的是当堂完成,有的要用7天甚至更长的时间完成,并以手抄报、墙报、小**或辩论赛的形式加以宣传。

在“预习—导学—讲解”课堂教学模式中,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教法上,教师没有了满堂灌,同学们不再做被动储存知识的容器,他们主动学习,自主探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得到了充分发挥。自主性、独立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在教学中得到了真正的张扬和提升。

实施此法后,班里学风变得浓厚,学生们对地理课兴趣增强,并且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自学能力显著提高。

优秀教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英语 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初探。刘宝华。五常市冲河中学,黑龙江哈尔滨150212 摘要 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是我们在学习 借鉴山东杜朗口中学 江苏洋思中学等学校地先进课改经验地基础上,结合教学实际加以总结 提炼而成地,目地是从尊重学生地地位入手,调动学生地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目标导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初探

作者 高明。新教育时代 学生版 2018年第12期。摘要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教学思想指导下,围绕教学活动中的某一主题,形成相对稳定的教学模型。教学模式作为教学理论具体化和教学经验概括化的中介,提供一种相对稳定的和具有范式意义的教学结构,有利于教师从动态上去把握教学过程的本质和规律。关键词 目标导学教...

“自学导学”式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摘要 自学 导学 式课堂教学模式是新课改倡导的,它能促进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本文紧扣学生的学习认知心理 教师的教学过程引导,积极 如何让学与教互相融合,实现教学相长。关键词 创新模式激发兴趣积极参与学会学习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8 1216 2015 09b 007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