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阅读题的答题模式

发布 2021-03-08 18:37:28 阅读 6719

题型一“……原因是什么,或为什么……”

3、划定答案区间,尽量用原文句子作答。4、注意字数要求,适当删增。5、选准答案用语。

6、答完后,回望答案,语言表达准确通顺,思路清晰。题型二“表现在哪些方面?”或“从哪些方面写到……”规范答题:

1、找出问题的出处并标明。2、在出处的前后寻找答案。3、选准答案用语:

“…表现在……”4、分序号……答要点,注意字数。题型三:鉴赏艺术手法类。

题型表述方式通常为:1、运用了什么样的艺术手法(艺术技巧、表达技巧等)?2、作者是如何写“……3、“…这样写有什么作用(或好处、妙处)?

4、赏析这段文字(这句话)的艺术手法和作用或表达效果。5、赏析这段文字(这句话)。

规范答题:1、指认手法,就是说要说出这段话(文章)运用了什么艺术技巧。2、具体解释,就是结合文章的中心及相关内容,阐述这一手法在文中是如何运用的。

3、简述好处,就是最后简单叙述一下这一手法运用的价值、意义或好处。4、组织答案语言顺序。题型四:

布局谋篇类。

题型表述方式:1、文章的结构方式是怎样的?2、文章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3、文章的布局谋篇有怎样的特点?4、文章的行文思路怎样?5、文章在构思上的特点是什么?

规范答题:1、先说明行文结构特点。2、具体概括文章内容。

3、组织答题顺序。

说明行文结构特点+具体解说。

十、如何做赏析人物形象和物象作用题。

就命题文体上讲,偏重选择咏物和写人散文,因为这两类散文都包含着形象---物象和人物形象。1、人物形象。

散文很少像**那样具有鲜明的人物形象,但在一些写人或叙事散文中,一般还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要特别注意从人物的肖像、神态、动作、语言、心理等多个角度把握他们的精神风貌和性格特征,从而去赏析人物的形象美和精神美。要求根据题目引语的要求或暗示,到原文中去理清思路、作者的意图,体验散文的思想境界和情感,再经过分析达到理性的判断。

散文中的人物形象一般不如**中的形象丰满、完整,它可以是人物的一个神态、一个笑容、一个动作、一个微妙的心理变化,或一组人物的语言、一个典型的细节等等。通过精当的描写,以简洁的笔法刻画人物的形象,表现人物性格,反映人物的思想感情。

鉴赏作品的形象三步骤:

1)、搞清楚形象特征。形象特征包括外在形象(如形态、声音、色彩、气味等)和内在形象(性格、本质、精神等),以及所蕴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爱、憎、喜、恶等)。(2)、理清形象与生存环境的关系。

这一点常被忽略,而恰恰是不能忽略的。

3)、分析塑造形象的表达技巧,如表现手法象征、对比、衬托等,表达方式描写、抒情等,常见的修辞手法。(4)、揣摩人物形象,分析人物描写中揭示的内涵,即个性特征及形象的意义。

5)、体悟作者的创作意图,从作者所揭示的作品主题和情感倾向中去分析人物。2、物象。

散文事物形象在文中的作用一直是考查的重点,散文物象在文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为抒情达意、表现主旨服务;二是在艺术构思中起着线索、衬托等作用。高考考查分两方面:

(1)主要物象的作用a内容主旨作用:主要物象是散文主旨之所在。分析主要物象的作用首先就是揭示散文的“神”。

一般说来,写物的要找志,写景的要析情。b艺术构思作用:全文的线索,把众多材料组织贯穿在一起。

宜从文章结构形式到内容主旨再到思想情感,多角度思考。(1)、对文章结构具体的思考角度:结构,开头结尾的。

策划;详略主次的安排;行文线索的贯穿;过渡照应的勾连;伏笔悬念的设置。(2)、内容上结合文章具体分析。思考角度:

勾连上下文的线索作用;对内容的充实作用;主旨的深化升华作用;寄托作者的思想感情。(3)、表达了同情或崇敬。。。的感情。

十炼字型思路,围绕以下四个方面答题1、运用的修辞或手法。

2、突出描出被修饰对象的什么特征。3、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4、营造了怎样的氛围。

十。一、散文中环境描写的作用(同**)

1、社会环境的作用: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在回答时,必须结合当时当地的时代背景,指出文段中环境描写的相关语句揭示了什么样的社会现实。

2、自然环境的作用:表现地域风光,提示时间、季节和环境特点;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渲染气氛;表现人物性格,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心情、感情等;突出、深化主题。罗曼。

罗丹说:“生活中不少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用心品读,你就会发现散文如花,芳香隽永,如果花蕊是主题,花瓣是题目,那么,行文布局就是花茎。

有人把行文布局概况成:凤头、猪肚、豹尾,不无道理。凤头的作用是:

在内容上,引出真正的写作对象,运用衬托或对比突出了内容;

在结构上,为下文写的内容做铺垫。猪肚的作用:以清晰的脉络串联全文,运用不同的表现手法体现陈述对象的特征,表达作者的感情。

豹尾的作用:结构上,点题,首尾呼应,总括全文;内容上,升华主题;表达效果上,运用了那些手法,表达怎样的效果。

最后,用十二字概况:览全文,明思路,抓信息,探技巧。没有比心更大的舞台,没有比脚更长的路,只要善于思考,勤于反思,不断总结,灵活建构知识体系,就能化难为易,打开高考散文阅读神秘而厚重的大门!

散文阅读答题模式

题型一 解释 题 对文意理解的主要题型 第一种 对重要词语的 解释 词句含义 的题型 命题形式 1.结合文章内容,简要阐释某词的深刻含义 2.根据文意,写出某词的含义。答题模式 1 词语含义及其特殊用法 2 所在句子的含义 注 往往和词语的修辞义有关 3 词句蕴含的情感 第二种 对重要句子的 解释 ...

高考散文阅读答题模式

高考语文散文阅读题型及答题技巧 整理版 高考 高中教育 教育专区。散文阅读题型及答题技巧题型一 词语或句子的含意是什么?或有什么意蕴?解题方法 考查词句含意的往往是 1 生动 形象 含蓄的句子 2 运用了修辞手法的句子 3 在文中起关键作用的句子。散文阅读题型及答题技巧题型一 词语或句子的含意是什么...

阅读题答题模式

1 一词好在 2 句中加点词 能否去掉或更换,为什么?答题格式 不能,用了 词,生动地说明了 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去掉 或更换 就没有这种效果了。不能,删掉 句子的意思就变成了 显得太绝对化,用了 词,准确地说明了 3 本文使用了什么说明顺序?有何作用?答题格式 本文使用了 的说明顺序对 加以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