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文教学模式

发布 2021-03-07 12:15:28 阅读 2640

课堂教学应根据《新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的精神结合学情,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大纲中是这样表述的:

1.理解说明的内容,能明确说明的对象,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或本质,准确概括中心意思。

2.了解说明的顺序,主要掌握三种说明顺序,并能领会说明顺序的综合运用。

3.了解说明的方法,主要了解七种说明方法,能从文中找出这些方法,并能简要说明它们在文中的作用。

4.了解说明文语言的特点,主要体会语言的准确性。

现在说明文更加注重信息的理解和句子逻辑关系的把握。 因此,我认为说明文的教学要点和教育价值应该体现在:

1.说明文教学,首先要让学生读懂说明的事物或事理。其教育价值在于: 训练学生的信息筛选和加工的能力(说明文最适合做快速阅读训练)。

学生在说明文阅读中的突出问题:不能准确理解和把握信息(文章最重要的信息,也就是事物的特征或原理)。学生缺乏准确提取文章信息的阅读技能。

因此, 说明文教学,首先要让学生读懂说明的事物或事理。例如:《大自然的语言》,要读懂什么是“物候”?

物候与气候的关系是什么?《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要读懂花儿有各种颜色的成因。

2.说明文教学,要注意提高学生阅读科技文章的兴趣,间接培养科学精神(好奇、探索、求真、严谨?)。

优秀的科普文章,对于激发青少年的科学兴趣和科技爱好,历来起着重要作用。我们之所以说“间接”培养科学精神,是因为:严格意义上的科学素养的训练,还是要靠理科来完成;语文课上阅读科技文章,只能通过语言文字本身的逻辑性,来感受作者思维的科学性。

新课标也体现了这种精神:“阅读科技作品,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那么,我们就要思考:

科学精神与科学的思想方法,指什么?有哪些具体内涵?一般说来,有这样几个要点:

注重观察、讲究实证、求真务实、敢于创新。人教版教材在八年级下册,有相关的知识短文可供参考。

3.说明文教学,还要注意体会自然与科技中的人文内涵。例如,阅读建筑说明文(如《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苏州园林》、等),只有读懂了建筑物的人文内涵,才算真正抓住了“说明对象的特征”!因为建筑本身,就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建筑的灵魂,在于特定的文化精神。

介绍科学知识或自然现象的事理说明文,同样存在人文内涵。 文学性语言的品读,要为理解科学知识服务。 有些老师在教说明文时,喜欢在文学性语言上做文章,如《看云识天气》对各种云彩的描写,《大自然的语言》开头三段对四季景象的描写;《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中的引用、修辞等。

我们要提醒的是:这些文学性语言的阅读,必须服务于科学知识的理解。比如《看云识天气》,不能孤立地欣赏各种云彩的描写,而是要把它们所征兆的天气特点弄清楚,还要梳理出各种云彩的变化顺序。

再如教读《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具体到每一处文学语言,都可以联系科学知识的说明效果来分析。如设问、间隔反复、排比段,单单辨认出修辞方法是不够的;倘若问学生:你为什么能快速找到“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原因?

不就可以反过来体会“设问”、“反复”等修辞方法的作用,体会“为科学性”服务的含义了吗?在一位老师的课上,学生通读课文之后,教师先讲明了“设问”,接着让学生寻找“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原因。有些学生根本不知道利用设问句快速跳读课文、寻找和勾画关键信息,而是仍然从课文第一句慢慢找起,这当然读不完也找不全,等到其他同学已经说到第三条原因时,他才恍悟要利用设问、跳读课文。

当时,教师为什么不加以方法指点呢?她开头讲的“设问”与解读文章、提取信息,又有什么关系呢?

为了训练学生在文章中提取信息的技能,说明文教学中常用的策略有:

1.在文中圈点勾画、列提纲、画图表,提取与整合文章信息。2.对照实物或**,口述其特点、形态、构造等,再与课文比较,学习说明语言的准确和说明顺序的把握。

如,看图说明某座石拱桥的结构特点;《看云识天气》,对照各种云的**说明其形态、色彩、位置和预兆的天气。或者反过来,根据文字绘制**。 3.角色模拟,如阅读《看云识天气》,让学生口述“我是一朵的云”,说明自己的特点。

4.比较阅读。5.抓住事物的特征。

那么上一节课到底如何教说明文呢?首先我们都知道说明文写作的目的就是要告诉读者某个事物或某个事物的某方面的知识,这种文体在初中语文课堂之中也占有一席之地。学习说明文,可以提高一个学生提炼文章信息的能力,也可以让学生掌握更多的其他学科知识,从而丰富自身的知识面。

但说明文大都没什么思想感情可言,只不过将某事或某物介绍给读者,学生学起来有所乏味。因此,合理运用说明文的教学策略,可提高课堂教学活动的学习效率。

一、趣味导入,激发兴趣。

说明文相对于文学作品来说,内容枯燥,即使是文艺性说明文,它也没有**那样有动人的情节,没有散文那样优美的意境,没有诗歌那样有和谐的韵律,因此学生对说明文大多没有多大的学习热情,因此课堂导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紧扣文本,探寻规律。

说明文作为一种实用文体,必然有其自身的规律,阅读说明文自然也有其规律可循,因此作为语文教师一定要努力用教材教给学生方法,给学生一把打开说明文阅读的金钥匙,然而文章千变万化,没有一种规律可以套住每一篇文章,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依据文本特点进行教学,根据文本特点,点示一些方法,探寻一点规律。

三、抓住对象,学习方法。

说明方法是说明文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但是如何进行说明文教学却是一个值得**的问题。我们在平时的说明文教学过程中,往往会让学生找出文中所使用的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因此,在说明文教学之前,有必要事先列举并解释各种说明方法。

四、依据文本,学习语言。

任何文体的阅读教学,都离不开语言教学。在阅读教学中,学生理解了课文的思想内容,只是完成了阅读教学的一半,还要继续下一半的理解过程,即对文章的形式和语言形式的理解过程。阅读教学,只有把理解课文和语言所表达的思想内容与理解课文和语言的形式有机结合起来,才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阅读教学中的阅读。

说明文语言教学,要依据文本自身的特点,决定语言教学的侧重点。

五、灵动机智,生成课堂。

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之中作出相应的调整和变动。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是灵动机智的,这样才能将一堂课讲得生动有趣。

六、读写结合,促进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要努力探求一些促进学生发展的方法与途径,读写结合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写作与阅读结合,学生联系课文进行写作,就在应用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通过应用把课文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句话表达对凤的理解,既加深了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又提升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说明文教学模式

常说 教学有方,教无定法。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创造过程,教学内容的多样性和教学对象的差异性决定了教师不能采用一种绝对固定的方法和形式组织课堂教学,但在某一种教学理念的指导下,课堂教学有时会在一定时间 一定范围内呈现一种相对固定的结构形式和程序形式,这就是通常所说的课堂教学模式。初中语文课本中,说明文...

说明文教学模式

三门峡市第三小学贺萍萍。说明文是我们学生学习的文体之一,从三年级开始,说明文逐渐增多。由于文体的特点,许多学生都觉得枯燥无味,老师教起来也觉得难教。进行这种文体的教学时,通过学习 优选 提炼 概括,下面我以四年级语文 太阳 为例,说说说明文阅读教学的课堂教学模式,不当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一 激趣导入...

说明文写作模式

说明文写作模式之说明文。一 开头总体介绍 叙述 描写 第1段 提出要说明的对象或者点明说明的中心。第2段 总说事物本质特征或事理现象。二 中间详细说明或阐述事理。第3 段 分点 分部 分解 分类 分角度。用各种说明方法说明事物性质 形状 特征 成因 功用。或说明事理的因果关系 程序与用法。复杂的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