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写作过程的应用文写作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发布 2021-03-07 09:10:28 阅读 3507

应用文写作是高职院校普遍开设的公共基础课程之一。近年来,我们应用文写作教学突破了以传授学科知识为主导的讲授模式,重视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不断进行课程改革,将诸多新型教学模式引入课堂教学当中,进行了一系列大胆而有益的尝试。我们先后引入模块教学、项目教学理论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突出了写作训练的地位,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但令人困惑的是,时至今日还没有找到一个符合职业教育实际、相对稳固且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事实上,长期困扰我们的应用文写作理论与写作实践相互脱节、写作能力与专业能力相互脱节等教学过程中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并没有得到合理而有效的解决,而这些问题恰恰是制约课堂教学效率的瓶颈。近年来,。

一、应用文写作的课程特点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模式 ,提出了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模式。这种以工作过程知识为课程内容,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结合,以生产出产品或提供服务为目的的课程模式,在职业技术教育课程改革中突破传统学科知识体系课程模式,成为各个学科进行教学改革新的亮点。基于这点认识,我们对应用文写作课程特征进行了重新审视和系统研究,发现应用文写作这门课程所具有的特殊属性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的要素之间存在着诸多相通或相同之处,继而认为应用文写作课程是最适宜实施工作过程系统化教学方法的课程之一。

由此,我们产生了开发应用文写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的兴趣和动机。

1.应用文写作能力的培养需要一个系统化的工作环境和过程为其搭建平台。应用文写作是一项具有积累性、经验性的思维活动,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能力,是写作者各种能力的综合表达,具有形成时间较长、培养过程复杂的特征。

在教学中仅仅依靠讲授写作知识或者进行单纯的写作训练很难实现培养目的,因而,营造一个包含着各种社会因素的写作环境,对学生实施综合性的写作教学便成了教学活动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吸收了模块课程的灵活性、项目课程一体化的特长,其核心强调通过系统化的工作过程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其理论开发的应用文写作课程模式所特有的系统化、综合性特征在客观上为培养学生这种内化了的综合能力搭建了一个理想的平台。

2.应用文写作的程式性为教学过程提供了一个关于课程内容序化结构与序化形式的思考。应用文写作虽说文体繁多、体系庞杂,不同文种的格式呈现着各自的形态,但是,其所具有的程式性特征则显示着同一文种内的不同文体则呈现着基本相同的结构状态,预示着不同的写作者在各自的写作活动中都是按照大致相同的步骤或模式来进行的过程。

这个过程作为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按照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理论的说法,是一个综合的,时刻处于运动状态之中而结构相对固定的系统。其意义在于为教学过程提供了一个关于课程内容序化结构与序化形式的思考,使我们能够根据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的要求,从具体化的写作过程的要素中把握相对固定的环节,在一个动态的结构中把写作技能与写作知识结合起来,从而为有效地组织和实施分步骤的写作过程系统化教学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3.写作理论知识具有过程性知识的显著特征,只有置身于一个真实的写作过程,才能掌握这种知识。写作理论和实训是应用文写作教学不可或缺的内容,在教学活动中任意偏重于哪个方面抑或等量齐观的对待都是错误的,正确的做法是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将两者有机和谐地结合在一起,而实现这一结合的前提是我们对应用文写作知识性质的认识。

写作过程和英语写作教学

摘要 在我国的写作教学中,结果教学法一直很流行,然而,它的不足之处已很明显。随着现代语言学和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写作过程教学法诞生了。它给英语写作教学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本文根据murray提出的写作三过程,分析了教师在各阶段充当的角色,并尝试提出各阶段学生有效提高英语写作能力的方法。关键词 过...

写作指导应用文写作基础 应用文的材料

关键字 写作指导。应用文写作基础 应用文的材料。应用文的材料 材料的真实性。一 材料的特点。材料的现实和新颖性。材料的典型性。应用文写作对材料是十分依赖的,常言道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为了表现主题我们需要收集一系列材料,或综合或舍取运用到文章的写作之中,使主题真实立体地表现出来。应用文材料的使用除了与...

应用文的写作

根据组织部安排,我简要介绍一下应用文的写作。现代应用文的文种约有300个,我就简要介绍一下乡镇 村常用的一些文体。一 公文类。什么是公文。即传达和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代表法定作者处理 联系工作的工具。包含命令 议案 决定 指示 公告 通告 通知 通报 报告 请示 批复 函 会议纪要 公报 条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