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英语热点透析之书面表达**审题。
审题是书面表达的第一步,也是关键性的一步。考生在真正开始写作之前,必须舍得花时间做审题定位、头脑风暴、拟定提纲等准备工作。只有审准了题,弄清了题目要求,才有可能写出符合题目要求的文章。
如今,越来越多的高考英语作文题格式和文体都复杂多变,考生需要有一套特殊的审题技巧。笔者在教学中归纳出应对书面表达的“**审题四部曲”。具体说来,准确审题包含四个方面。
一审文章类型。
高中阶段,考生需掌握四种写作基本文体,即记叙文、说明文、议**和应用文。但是高考英语写作题却很难单纯地归入这四种文体中的某一种,而通常是某两种或某几种文体的结合。如上海近几年的高考题,多以“记叙+议论”或者“说明+议论”的形式出现。
很多考题中常常都会出现“谈谈看法”、“说说你的意见”等字眼,或者索性出现一大堆文字,让考生摸不着头脑,不知道应该用哪种文体。索性我们丢开判断文章体裁的审题方法,以文章类型的角度入手解题。
按照文章类型审题,可以快速将文章把“大”题化“小”,帮**生快速立意。高考英语书面表达题中,常见的文章类型要求主要有以下几种。
1. why or why not? 原因理由型。
此类题型一般会在题干中简述一种事物或现象,要求考生据此分析事物形成或现象出现的原因等。例如:
(2024年山东卷)今年,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将招收一批免费师范生,学生毕业后须回生源所在省份的中小学任教十年以上,你愿意成为一名免费师范生吗?请陈述理由。
此题需要考生首先表明自己的态度:是否愿意成为一名免费师范生;然后进一步陈述理由。考生可根据题干**现的信息,结合自身理解,说说自己的见解即可。
2. advantages and / or disadvantages 正反阐释型。
此类题型一般要求考生就某一种现象或者某一事件阐述自己的意见和看法。通常情况下,该现象和事件本身比较具有争议性,需要考生从正反两方面进行全面的分析和阐释。大多数时候,考生在阐释的同时还需要表明自己的立场,形成自己的观点。
例如:(2024年陕西卷)暑假即将来临。你班同学讨论了假期计划,提出了不同看法。请根据提示写一篇有关讨论的英语短文,并谈谈你的看法。
**中明确地出现了“优点”和“缺点”的字眼,考生很容易就能判别文章类型——比较两种暑期计划的优点和缺点。但需要注意的是,题干最后需要考生“谈谈你的看法”,即要求考生形成自己的看法和观点,这些看法和观点可根据以上的阐释形成,也可以结合自身情况,只需叙述清晰、有理有据即可。
3. how to do? 问题解决型。
此类作文题中,题干中的关键字眼通常为“如何”、“怎样”,考生在审题时若能抓住这类关键字眼,便能轻松定位文章类型。例如:
(2024年全国卷ii)假定你是李华, 你的英国朋友peter来信向你咨询如何才能学好中文。请你根据下列要点写回信。
要点:1. 参加中文学习班;
2. 看中文书刊、电视;
3. 学唱中文歌曲;
4. 交中国朋友。
这道题在题干中已经以要点的形式给出了问题解决的具体方法,无需考生再费尽心思去想,题目难度相对较小。但有的题目在题干中仅仅给出了问题,需要考生自己想解决方法并进行发挥,难度则相对较大。例如2024年天津卷书面表达题要求考生以“how to protect our eyesight”为题,从阅读时间、光线、眼睛保健及睡眠等方面谈谈保护视力的具体方法。
题干中仅仅提示考生思考解决问题的方向:“阅读时间、光线、眼睛保健及睡眠等方面”,但具体方法还需要考生自行发挥。建议考生结合实际,写作前先周全思考,拟定要点后再进行写作。
4. what is it or who is he? 描写叙述型。
有的书面表达题要求考生对某一事物或现象进行详尽描述。这类题多为看图作文或要点作文,通常会在图中或要点里详尽列出需要考生重点描述的内容,考生只需仔细审图,理解要点所在并一一描述即可。例如:
(2024年全国卷ii)假定你是李华,你的美国朋友 sarah打算暑期来北京旅游,来信询问改建后前门大街的情况。请你写封回信,简单介绍以下内容:
1. 简况:长800余米、600多年历史、300余家商铺;
2. 位置:天安门广场南面;
3. 交通:公共汽车等路,地铁2号线;
4. 特色:步行街、当当车、茶馆、剧院等。
5. 图画图表型。
图表作文多以说明文和议**为主,要求考生根据所给的图表、数据及标题进行分析、概括和归纳。考生需要先阅读其中的文字和说明,弄清各种信息之间的关系,提炼和确定出文章的中心思想,然后进行写作。描述图表时,考生需在开头描述图表中显著的数据和与话题有关的现象。
图画式文章格式考查考生描述图画及通过图画总结归纳现象的能力。考生需首先描述图画,交代与话题有关的对象和细节,在此基础上概述其表达的深层含义。
6. 复合型。
从历年高考英语真题来看,书面表达题常常不会只要求写单纯的一种类型的文章,更多的是某一种文章类型与其他文章类型的叠加。例如:
(2024年山东卷)假设你是新华中学的学生张华,班里从外地转来一名同学李明,他一时无法融入新的班集体中,感到很苦恼。请根据下列要点用英语给他写封信:
*帮他分析原因。
*给他提出建议。
*陈述你帮助他的具体打算。
这道题需要考生既陈述原因,又陈述具体打算,是“原因理由型”和“问题解决型”两种文章类型的结合。
二审写作格式。
这里所说的文章格式往往指某种特殊形式,如应用文中常常出现的书信、日记、演讲稿等,这三种格式也是近几年高考英语书面表达中经常出现的。考生在写书信时需注意书信开头和结尾以及署名等等的特定模式;写日记时需注意交代时间和天气等信息;而写演讲稿时需注意其特定的读者群,注意语气的变化等等。
三审文章主题。
文章的主题是指题干阐述的主要内容。审清文章主题能帮**生确定文章的核心,写文章时围绕中心,以免偏题、跑题。文章的主题需要考生在充分理解题干的意思上加以选择和总结。例如:
如今有人认为一些消费品的高销售额显示的是广告的强大作用,而不是社会的真正需求。请对此说法谈谈看法。
这是一个考查考生思辨能力的题目。很多考生会把“广告的强大作用”作为文章的主题,但是仔细考虑却不然,这道题目的主题应该总结成“促成消费品的高销售额的因素”。显而易见,确立文章的主题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
四审人称、时态。
审人称即弄清书面表达要求用何种人称,是第一人称、第二人称还是第三人称。在写作中,考生最易犯的错误不是忽略人称,而是混用人称。如果处于中立立场写的客观类文章,那么大多情况用的是第三人称的he/she/they;如果是处于自己立场写的主观类文章,那么大多情况用的是第一人称的i/we。
审时态即根据所给材料信息确定文章的基本时态。一般说来,一篇特定的文章通常都有自己特定的基本时态。如通知常用将来时态,日记常用过去时态等等,考生在写文章时需谨慎,切忌不假思索乱用时态,或者混用时态。
由于每一个句子几乎都涉及人称和时态问题,所以考生必须时刻注意这两个方面,建议写完后专门抽出时间检查人称和时态。
实际运用。我们以英语高考2024年上海卷的书面表达题为例,看一下使用**审题四部曲的效果。
你的好友因家境一般买不起名牌而闷闷不乐。给他写封信,谈谈你的看法和建议。
收信人: 徐海青。
寄信人: 黄平(不可用自己的真实姓名)
写信日期:2024年6月8日。
1.确定文章类型。注意提示内容所给的信息:
本文是给你的好友写封信,表达你对其买不起名牌的看法和建议。于是可以确定文章类型属于“why not + how to do”两种类型的叠加。
2.确定写作格式。既然是书信,就会有一定的固定格式和套语,原题中已给出书信的固定格式,考生在写作时只需注意一些书信的套语即可。
如开头可使用“i'm glad to hear from you.”等表达自己收到来信的喜悦;结尾一般使用“i'm looking forward to your reply.”表达期望收信人的回复;信的末尾署名一般使用“sincerely yours”等等。
3.确定文章主题。根据题目所示信息,可以看出“famous-brand product”是文章的核心。
另外,本文是表示你对好友是否该买名牌的看法和建议,故基本时态应为一般现在时。
有效的审题方法和技巧能帮**生顺利进行和完成写作过程。相信考生掌握了这四步审题技巧后,能更加轻松地应对书面表达。
作者简介:王雪孺,上海新东方学校vip学习中心中学全科个性化辅导教师,教授中考英语写作、高考英语翻译与写作等课程。曾以全国第一的成绩代表中国参加了“2024年赛扶(sife)世界杯”,名列世界八强。
2024年高考热点问题透析 民生问题
一 背景资料 2010年3月5日,在十一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上,总理温家宝在 工作报告 中指出了2010年我国经济以及民生工作的主要任务以及要着力抓好的八个方面的工作,其中第六个方面的工作是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进步 这部分的具体内容是 改善民生是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只有着力保障和改善民...
高考英语“陷阱题”分类透析
高考命题者常常利用熟悉的句型结构,或者一些固定搭配来制造陷阱,让考生在非常神气的心情中快速地得出错误的答案。好悲催啊!针对这种情况,粗略归纳了常见陷阱题的类型并加以分析,希望能对同学们在解题过程中巧识陷阱有所帮助。1.思维定势型。思维定势是指人们在长期的思维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固定的思维模式。它是一把...
高考英语时态命题思路透析
时态是高考单项填空必考的语法项目。今年全国有很多省份单独命题,笔者从这些试题中选出一些有关时态的单项填空题,就命题思路 解题方法等方面进行逐一评析,希望对同学们的复习有所启发和帮助。一 一般过去时。一般过去时一直是时态测试的考查热点,很受命题人的青睐。请看今年高考各省 市卷有关一般过去时的试题。高考...